一種控制兩次塗覆後光纖直徑的方法
2023-10-06 00:46:44 3
一種控制兩次塗覆後光纖直徑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控制兩次塗覆後光纖直徑的方法,涉及光纖製造領域。所述控制方法為:將預製棒拉絲後依次進行第一次塗覆、固化、第二次塗覆、固化得到光纖,檢測光纖直徑實時值D1,預設光纖直徑目標值D0,當D1與D0之差的絕對值大於預設偏差,調整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直至D1與D0之差的絕對值小於等於預設偏差S。本發明方案可以採用原有用於製造直徑為245±5μm光纖的模具,僅僅改變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製造直徑為240±5μμm的光纖,方案簡單易行,得到的光纖直徑穩定,降低了更換模具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控制兩次塗覆後光纖直徑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光纖製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控制兩次塗覆後光纖直徑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國標規定光纖直徑為235-255 μ m,因此大部分廠家將光纖直徑控制在245±5 μ m。隨著FTTX和4G網絡的加速建設,地下管道資源變得緊張,各大運營商紛紛提出光纜小型化的需求。由於光纖和光纜的結構關係,使得只要光纖尺寸降低一點,光纜尺寸就能大幅降低,從而節省光纜的鋪設費用或管道租賃費用。
[0003]為了滿足運營商的光纜小型化要求,需要將光纖直徑控制在240±5 μ μ m。為達到這一目標,傳統的方法是更換尺寸小的模具,使光纖石英玻璃外的塗覆樹脂厚度降低從而減小光線直徑。但是模具價格昂貴,改動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如何採用用於製造直徑為245±5 μ m光纖的模具,來製造直徑為240 ±5 μ m的光纖。
[0005]本發明的目的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6]一種控制兩次塗覆後光纖直徑的方法,將預製棒拉絲後依次進行第一次塗覆、固化、第二次塗覆、固化 得到光纖,檢測所述光纖直徑實時值D1,預設光纖直徑目標值Dtl,當D1與Dtl之差的絕對值大於預設偏差S,調整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直至D1與Dtl之差的絕對值小於等於預設偏差S。
[0007]當(D1 — D0) >S時,將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減少0.01-0.05Mpa ^D1 - D0)〈-S時,將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增加0.01-0.05Mpa。
[0008]當(D1 一 Dtl) >S時,將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減少0.02Mpa;當(D1 — Dtl)〈-S時,將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增加0.02Mpa。
[0009]所述預設偏差S為1-5 μ m。
[0010]光纖直徑每秒檢測30-40次。
[0011]本申請的發明人在實踐中發現,光纖經過兩次塗覆後的直徑與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相關,通過壓力控制器可以實現第二次塗覆時壓力的實時精確的控制。採用本發明技術方案,可以採用原有用於製造直徑為245±5 μ m光纖的模具及其它生產設備,僅僅改變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製造直徑為240±5μπι的光纖,方案簡單易行,得到的光纖直徑穩定,降低了更換模具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光纖生產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0013]圖中:1預製棒,2加熱爐,3冷卻管,4 一層塗覆模具,5固化燈箱,6—層直徑測量儀探頭,7 二層塗覆模具,8固化燈箱,9 二層直徑測量儀探頭,10收線盤。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0015]以下所稱光纖,是指預製棒經過第一次塗覆、固化、第二次塗覆、固化後得到的光纖。
[0016]本發明方法是在如圖1所示的生產工藝流程中實施。圖1所示的工藝流程及設備以前是用來製造直徑為245±5 μ m光纖,現在為了滿足運營商的光纜小型化要求,要將光纖直徑控制在240±5μπι, 申請人:為了節約成本,所以仍然採用該工藝流程及設備。
[0017]直徑為240±5μπι光纖的生產流程為:預製棒I在加熱爐2中加熱至2000°C,使預製棒I處於熔融狀態後開始拉絲,然後進入冷卻管3冷卻得到裸光纖,冷卻管中氣體是氦氣和氮氣的混合氣體(體積比約為8:1)。裸光纖進入模具4在壓力為0.46Mpa下進行第一次塗覆,然後進入固化燈箱5固化,採用一層直徑測量儀探頭6檢測直徑。經過第一次塗覆、固化後的裸光纖進入二層塗覆模具7、在壓力P2下進行第二次塗覆,進入UV固化燈箱8對塗覆的樹脂進行固化,得到光纖。該光纖經過二層直徑測量儀的探頭9時,光纖直徑實時值D1被測量。二層直徑測量儀中的控制器將D1傳輸到生產控制系統中。生產控制系統將D1與預設光纖直徑目標值Dtl進行比較,如果-1 μ m 1 μ m,調整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為P2-0.02 MPa ;如果(D1-D0X-1μm,調整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為P2+0.02Mpa。第二次塗覆、固化後的光纖,生產控制系統每秒對其直徑檢測32次,比較直徑實時值與預設光纖直徑目標值Dtl,調整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從而達到穩定控制光纖直徑。合格的光纖會被卷繞在收線盤10上。
[0018]本發明方法是對上述流程中光纖第二次塗覆後的直徑的閉環控制,系統中預設光纖直徑目標值Dtl = 240 μ m,系統將根據圖2所示流程對兩次塗覆後的直徑進行檢測,實時改變第二次塗覆的壓力值,具體實施案例如下:
實施例1
生產控制系統中的計算機中央處理模塊讀取第二次塗覆、固化後光纖的直徑D1為
240.8 μ m,此時第二次塗覆的壓力為0.32MPa。系統將D1與Dtl比較,(D1 - D0) = 0.8μ m,系統認定該直徑實時值D1符合光纖直徑質量指標要求,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保持當前值,不做調整。
[0019]實施例2
生產控制系統中的計算機中央處理模塊讀取第二次塗覆、固化後光纖的直徑D1為
241.5 μ m,此時第二次塗覆的壓力為0.34MPa。系統將01與0。比較,(D1-D0)= 1.5 μ m,生產控制系統認定該直徑實時值D1大於預設直徑目標值,此時系統會通過壓力控制器,控制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降低0.02MPa。隨後,生產控制系統中的計算機中央處理模塊繼續讀取第二次塗覆、固化後光纖的直徑D1,發現調整第二次塗覆的壓力後,光纖直徑變為240.5 μ m,與系統中光纖直徑預設目標值Dtl比較,(D1 - D0) = 0.5 μ m,符合光纖相關質量指標,保持該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不變。
[0020]實施例3
生產控制系統中的計算機中央處理模塊讀取第二次塗覆、固化後光纖的直徑D1為D1=238 μ m,此時第二次塗覆的壓力為0.30MPa。系統將D1與D0比較,(D1 — D0)= -1.5( μ m),生產系統認定該實時值小於預設直徑目標值,此時系統會通過二層塗覆壓力控制器,控制二層塗覆的壓力增加0.02MPa。隨後,生產控制系統中的計算機中央處理模塊繼續讀取第二次塗覆、固化後光纖的直徑D1,發現調整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後,光纖直徑變為239.5 μ m,與系統中光纖直徑預設目標值Dtl比較,(D1 - Dtl)= -0.5 μ m,符合 光纖相關質量指標,保持該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不變。
【權利要求】
1.一種控制兩次塗覆後光纖直徑的方法,將預製棒拉絲後依次進行第一次塗覆、固化、第二次塗覆、固化得到光纖,其特徵在於檢測所述光纖直徑實時值D1,預設光纖直徑目標值D0,當D1與Dtl之差的絕對值大於預設偏差S,調整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直至D1與Dtl之差的絕對值小於等於預設偏差S。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控制兩次塗覆後光纖直徑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當(D1- D0) >S時,將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減少0.01-0.05Mpa ^D1 - D0X-S時,將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增加 0.01-0.05Mpa。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控制兩次塗覆後光纖直徑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當(D1- D0) >S時,將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減少0.02Mpa ;i(Di — D0) <_S時,將第二次塗覆時的壓力增加0.02Mpa。
4.根據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控制兩次塗覆後光纖直徑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預設偏差S為1-5 u 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控制兩次塗覆後光纖直徑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光纖直徑每秒檢測30-40次。
【文檔編號】C03C25/26GK103641335SQ201310720974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4日
【發明者】徐競奕, 郭洪光 申請人:南京烽火藤倉光通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