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面撐開定位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11:26:34 1
專利名稱:傘面撐開定位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人們日常生活使用的雨傘和陽傘(以下簡稱傘具),尤其涉及一種傘具的傘面撐開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傘具的基本結構包括一根帶有把手的中軸杆,固定於中軸杆頂端的上巢,套著中軸杆可以滑動的下巢,與上巢連接的主傘骨,與下巢連接的支撐傘骨,連接主傘骨和支撐傘骨的若干拉杆,固定在傘骨上的傘面。傘具的傘面撐開定位裝置大致有兩種,其一是安裝於中軸杆上的彈簧按鍵和長條孔相互配合,當撐開傘具時,在彈簧力作用下,稜形彈簧按鍵頂住下巢的下口端面使傘骨和傘面伸展到確定狀態。由於彈簧按鍵是堅硬的稜形金屬薄板,閉合傘具時不但費力梗手而且容易夾手。為克服彈簧按鍵梗手和夾手問題,有人提出了另一種技術方案,例如天堂牌傘具採用一個通過短軸固定於下巢側面的板狀按鍵,該按鍵背面下端帶有卡頭而上端連接有彈簧,當下巢向上移動到確定位置時,在彈簧力作用下板狀按鍵的卡頭落入中軸杆上的長方形孔中,中軸杆的孔口壁頂住板狀按鍵的卡頭從而支撐與按鍵連接為一體的下巢,使傘骨和傘面伸展到確定狀態。這樣的結構雖然能夠克服梗手和夾手問題,但是不能克服在中軸杆上開孔影響其強度及增加工時和成本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既不梗手夾手又能保持中軸杆原有強度且操作方便靈活省力的傘面撐開定位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傘面撐開定位裝置包括中軸杆,固定於中軸杆頂端的上巢,套著中軸杆可以滑動的下巢,通過短軸安裝於下巢側面孔中的板狀按鍵,與上巢和下巢連接的傘骨組件及傘面,其特徵在於上巢設有至少一個牽制杆,上巢牽制杆的下端接合部與向上移動的下巢板狀按鍵的上端接合部活動連接在一起互相牽掣,保證傘骨和傘面伸展到確定狀態。
作為優選,所述牽制杆與上巢一體成型,其上端固定於上巢上側面,其下端接合部為自由端,該自由端設有凸臺或者通孔。牽制杆縱向軸線與上巢和中軸杆的縱向軸線形成夾角,該夾角為3-15度。
作為優選,所述板狀按鍵的側面為5字形,正面為長方形,其上端接合部設有凸臺或者通孔,其下端設有軸孔,其C形凹窩上安裝有彈簧。
作為優選,所述上巢牽制杆凸臺與下巢板狀按鍵凸臺的對應面搭鉤在一起。
作為優選,所述下巢板狀按鍵凸臺插入上巢牽制杆通孔中搭鉤在一起。
作為優選,所述上巢牽制杆凸臺插入下巢板狀按鍵通孔中搭鉤在一起。
採用這樣的結構後,由於本實用新型傘面撐開定位裝置是利用上巢牽制杆和下巢板狀按鍵的接合部活動連接在一起互相牽掣,來保證傘骨和傘面伸展到確定狀態。其支撐力或者牽掣力與中軸杆沒有關聯,既不在中軸杆上開口,也不在中軸杆上安裝彈簧按鍵,因此,本實用新型傘面撐開定位裝置既不存在梗手夾手問題,也不影響中軸杆原有強度。試驗表明,本實用新型傘面撐開定位裝置,無論是採用凸臺搭鉤或者是凸臺插孔搭鉤,撐開或者閉合傘具的操作都非常方便,不必象稜形彈簧按鍵那樣費力按壓,只要輕輕按壓板狀按鍵就能使牽制杆與按鍵相連接或者脫離,非常靈活、省力,因為牽制杆和板狀按鍵的體態寬厚堅實,配合巧妙適當,有足夠的接觸面和調節量保證按壓省力而搭鉤穩定。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傘面撐開定位裝置的裝配示意圖。圖中沒有畫出傘骨組件和傘面。
圖2是安裝於
圖1中所示下巢上的板狀按鍵的結構示意圖。也是使用狀態的板狀按鍵的左側視圖。
圖3是圖2的後視剖視圖。也是使用狀態的板狀按鍵的右側視圖。
圖4是圖3的右視圖。也是使用狀態的板狀按鍵的背面視圖。
圖5是牽制杆與板狀按鍵實現活動連接的第二方案示意圖。
圖6是牽制杆與板狀按鍵實現活動連接的第三方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傘面撐開定位裝置包括中軸杆4,固定於中軸杆頂端的上巢1,套著中軸杆可以滑動的下巢2,通過短軸固定於下巢側面的板狀按鍵3。與上巢和下巢連接的傘骨組件及傘面,其結構特點是上巢1設有至少一個牽制杆11,上巢1牽制杆11的下端接合部與向上移動的下巢2板狀按鍵3的上端接合部活動連接在一起互相牽掣,保證傘骨和傘面伸展到確定狀態。
如
圖1所示,為了安裝板狀按鍵3,在下巢2上設有容納板狀按鍵3的長方形孔21,設有用於固定板狀按鍵3的軸孔22。圖2所示板狀按鍵3通過短軸安裝於下巢2的長方形孔21中,用於將傘骨支撐連接於下巢2巢窩的扎絲23擋住板狀按鍵3使其與牽制杆11的傾斜狀態相配合。
如
圖1所示,所述牽制杆11與上巢1一體成型,其上端固定於上巢上側面,其下端接合部為自由端,該自由端設有凸臺111或者通孔112(參閱圖5)。牽制杆11縱向軸線與上巢1和中軸杆4的縱向軸線形成夾角,該夾角為3-15度。
如圖2、圖3、圖4、圖5、圖6所示,所述板狀按鍵3的側面為5字形 5是阿拉伯數字;正面(背面)為長方形,其上端接合部設有凸臺31或者通孔32,其下端設有軸孔33,其C形凹窩34上安裝有彈簧5。C是英文字母。
如
圖1所示,用手握住下巢2的下端使其沿著中軸杆4向上移動,圖中沒有畫出的主傘骨、支撐傘骨以及拉杆和傘面逐漸撐開,當上巢1牽制杆11凸臺111的上表面與下巢2板狀按鍵3凸臺31的下表面搭鉤在一起的時候,傘骨和傘面伸展到確定狀態。即傘面撐開定位狀態。此例作為牽制杆11下端接合部與板狀按鍵3上端接合部實現活動連接的第一方案。
如圖5所示,所述下巢2板狀按鍵3凸臺31插入上巢1牽制杆11通孔112中搭鉤在一起。此例作為牽制杆11下端接合部與板狀按鍵3上端接合部實現活動連接的第二方案。操作方法與第一方案的相同。
如圖6所示,所述上巢1牽制杆11凸臺111插入下巢2板狀按鍵3通孔32中搭鉤在一起。此例作為牽制杆11下端接合部與板狀按鍵3上端接合部實現活動連接的第二方案。操作方法與第一方案的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傘面撐開定位裝置,包括中軸杆,固定於中軸杆頂端的上巢,套著中軸杆可以滑動的下巢,通過短軸安裝於下巢側面孔中的板狀按鍵,與上巢和下巢連接的傘骨組件及傘面,其特徵在於上巢(1)設有至少一個牽制杆(11),該上巢(1)牽制杆(11)的下端接合部與向上移動的下巢(2)板狀按鍵(3)的上端接合部活動連接在一起互相牽掣,保證傘骨和傘面伸展到確定狀態。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傘面撐開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牽制杆(11)與上巢(1)一體成型,其上端固定於上巢(1)上側面,其下端接合部為自由端,該自由端設有凸臺(111)或者通孔(112),牽制杆(11)縱向軸線與上巢(1)和中軸杆(4)的縱向軸線形成夾角,該夾角為3-15度。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傘面撐開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板狀按鍵(3)的側面為5字形,正面為長方形,其上端接合部設有凸臺(31)或者通孔(32),其下端設有軸孔(33),其C形凹窩(34)上安裝有彈簧(5)。
4.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傘面撐開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板狀按鍵(3)的側面為5字形,正面為長方形,其上端接合部設有凸臺(31)或者通孔(32),其下端設有軸孔(33),其C形凹窩(34)上安裝有彈簧(5)。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傘面撐開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巢(1)牽制杆(11)凸臺(111)與下巢(2)板狀按鍵(3)凸臺(31)的對應面搭鉤在一起。
6.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傘面撐開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巢(2)板狀按鍵(3)凸臺(31)插入上巢(1)牽制杆(11)通孔(112)中搭鉤在一起。
7.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傘面撐開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巢(1)牽制杆(11)凸臺(111)插入下巢(2)板狀按鍵(3)通孔(32)中搭鉤在一起。
專利摘要一種既不梗手夾手又能保持中軸杆原有強度且操作方便靈活省力的傘面撐開定位裝置,包括中軸杆,固定於中軸杆頂端的上巢,套著中軸杆可以滑動的下巢,通過短軸安裝於下巢側面孔中的板狀按鍵,與上巢和下巢連接的傘骨組件及傘面,其特徵在於上巢設有至少一個牽制杆,上巢牽制杆的下端接合部與向上移動的下巢板狀按鍵的上端接合部活動連接在一起互相牽掣,保證傘骨和傘面伸展到確定狀態。可以應用於摺疊傘或者自動傘(雨傘和陽傘)。
文檔編號A45B25/08GK2879751SQ200520063840
公開日2007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5日
發明者李順子 申請人:李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