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集磁電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03:08:49 2
專利名稱:一種集磁電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特別涉及到一種集磁電機。
背景技術:
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是一種全新產品,市場正處於培育之中,因此,它在推廣與應用方面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首先是社會認知度不高。大多數用戶對該技術不了解,對產品的工作原理、應用效果、可靠性還持懷疑態度。其次是標準規範滯後。中國在永磁電機方面的標準十分匱乏,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方面更是空白,嚴重影響了該類型電機的產品選型、性能評估、質量檢測等,制約了產品的推廣應用。再次是產業化程度還有待提高。目前,小功率的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已批量生產,在小型風力發電、柴油發電、電動工具方面得到了推廣使用。但在中、大功率電機上還處於示範階段。另外是缺乏政策激勵。高效節能電機存在初始成本高、信息不對稱等市場障礙,需要國家出臺相關激勵政策撬動市場、培育產業。綜上所述,儘管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是代表電機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的一種新型特種電機,並具有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由於存在因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而導致的影響市場啟動、產業培育的高成本問題,因而政策依賴性強,推廣進程不夠理想。[0005]顯然,如果推出的電機能夠以低成本為切入點,走「以價格撬動市場,以市場孕育產業」之路,則無論是對於問題的解決還是對於加快彰顯無鐵芯電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成本低、其產品結構簡單、製作工藝簡便的集磁電機,本實用新型根據上述共性通過集磁電機(201110122754.0與201120150893.X)提出一種集磁電機,該電機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實現。—種集磁電機,包括鐵芯、磁幄和線圈,所述鐵芯和線圈置於磁幄內,磁幄由兩部分永磁塊組成,一部分永磁塊N極全部朝向磁幄內,另一部分永磁塊S極全部朝向磁幄內,所述線圈繞於或套於鐵芯上,轉軸穿過或聯接鐵芯處於兩個永磁塊的間隔處。所述鐵芯為棒狀或條形磁性材料芯體。所述轉軸上設有換向控制器;換向控制器連接線圈與輸入線。所述鐵芯為一個或多個組合。 所述鐵芯為兩個組合時呈十字交叉狀。所述線圈上還連接穿過磁幄的輸入線。所述磁幄為圓形磁幄或箱形磁幄。[0014]所述換向控制器的換向範圍大於45度且小於90度。所述線圈的匝數為100 1800匝,線徑為Φ0.42
2.54mm ;線圈繞組採用串聯或並聯。[0014]本實用新型在具備鐵芯集磁電機應有的「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等優點的同時還具有顯著的積極效果,節能減排顯著。最後是隨著能源(石油、電力)的緊張,本實用新型將彰顯不可估量的商業價值及劃時代應用前景。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所述集磁電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所述集磁電機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所述集磁電機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所述集磁電機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如圖1所示為交流同步集磁電動機,包括鐵芯5、磁幄I和線圈4,所述鐵芯5和線圈4置於磁幄I內,磁幄I由兩部分永磁塊2、3組成,一部分永磁塊2的N極全部朝向磁幄內,另一部分永磁塊3的S極全部朝向磁幄內,其中,所述磁幄I為雙層,線圈4繞於鐵芯5上,轉軸6穿過鐵芯5處於兩個永磁塊的間隔處8 ;鐵芯5為一個棒狀磁性材料芯體;線圈4連接通過空心轉軸6引入的輸入線7。其中,直徑為32cm、厚為14.8cm的圓形磁幄I之永磁塊2和3分別由220塊4cmX4cmX0.7cm磁 膠按N、S極取向要求通過剪拼粘貼而成(雙層)。磁幄I作為轉子,線圈4、鐵芯5構成的電樞作為定子。線圈4採用直徑2.54mm漆包線在1.5cmX 5cmX 23cm條形鐵芯5上同向環繞4組100匝繞線然後並聯接成(總線阻控制在0.01875 Ω左右)。線圈4外供交流30安,在徑向磁場的作用下,定子電樞驅動轉子磁幄I繞轉軸6做同步旋轉運動並做功輸出。為使磁幄I具有與外供交流頻率相適應的轉速,本實施例配套有同步起動裝置。本實施例可與大功率交流用電設備串聯,例如與通信基站交流接口串聯,為機房降溫提供廉價的空調動力。除此之外,本實施例可數十臺或數百臺串聯,然後接以市電為辦公大樓等提供更為廉價的空調動力。實施例2如圖2所示為交流集磁電機,包括鐵芯5、磁幄I和線圈4,所述鐵芯5和線圈4置於磁幄I內,磁幄I由兩部分永磁塊2、3組成,一部分永磁塊2的N極全部朝向磁幄內,另一部分永磁塊3的S極全部朝向磁幄I內,其中,所述磁幄I為雙層,線圈4繞於鐵芯5上,轉軸6穿過鐵芯5處於兩個永磁塊的間隔處8。鐵芯5為一個棒狀磁性材料芯體;線圈4連接穿過磁幄I的輸入線7。其中,24cmX16cmX14.8cm箱形磁幄I之永磁塊2和3分別由120塊4cmX4cmX0.7cm磁膠按N、S極取向要求通過剪拼粘貼而成(雙層)。磁幄I作為定子,線圈4、鐵芯5構成的電樞作為轉子(振子)。線圈4採用直徑2.54mm漆包線在IcmX4cmX 18cm條形鐵芯5上同向環繞4組100匝繞線然後並聯接成(總線阻控制在0.01463 Ω左右)。線圈4外供交流30安,在徑向磁場的作用下,磁幄I迫使振子兩端以轉軸6為支點做上下振動並做功輸出。本實施例可與大功率交流用電設備串聯,例如與建築工地用電設備串聯,為混凝土澆築提供廉價的振搗動力。除此之外,本實施例可數臺或數十臺串聯,然後接以合適的交流電源為大型混凝土澆築提供更為廉價的振搗動力。實施例3如圖3、4所示為直流集磁電動機,包括鐵芯5和11、磁幄1、線圈4和12,所述鐵芯5和11、線圈4和12置於磁幄I內,磁幄I由兩部分永磁塊2、3組成,一部分永磁塊2的N極全部朝向磁幄I內,另一部分永磁塊3的S極全部朝向磁幄I內。其中,鐵芯5和11為十字交叉狀的兩個條形磁性材料芯體;線圈4和12分別套於縱棒鐵芯5和橫棒鐵芯11上;轉軸6穿過縱棒5、橫棒11構成的十字鐵芯處於兩個永磁塊的間隔處8 ;轉軸6上設有換向器9 ;換向器9上設有電刷10和輸入線7。其中,26.8cmX 26.8cmX 12cm的箱形磁幄I之永磁塊2和3分別由150塊4cmX4cmX0.7cm磁膠按N、S極取向要求通過剪拼粘貼而成(雙層)。線圈4、12與十字鐵芯5、11構成的電樞作為轉子,磁幄I作為定子。線圈4、12均採用直徑0.42mm漆包線在1.5cmX2.2cmX9cm塑料線框上環繞900匝製成。套於縱棒5的兩個線圈4相互串聯(1800匝),套於橫棒11的兩個線圈12相互串聯(1800 ED。寬為2cm、厚為1.3cm的縱棒5兩端距離為22cm ;橫棒11同之。工作時,旋轉360°的換向器的有效換向(通電)範圍應大於45°但小於90°。外供9一 12V直流電壓,在換向器9及徑向磁場的控制與作用下,線圈4 (串)與線圈12 (串)輪流通電,定子磁幄I驅動轉子電樞繞轉軸6做旋轉運動並做功輸出。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集磁電機,包括鐵芯、磁幄和線圈,所述鐵芯和線圈置於磁幄內,磁幄由兩部分永磁塊組成,一部分永磁塊N極全部朝向磁幄內,另一部分永磁塊S極全部朝向磁幄內,其特徵在於:所述線圈繞於或套於鐵芯上,轉軸穿過或聯接鐵芯處於兩個永磁塊的間隔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 述的集磁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鐵芯為棒狀或條形磁性材料芯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磁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轉軸上設有換向控制器;換向控制器連接線圈與輸入線。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磁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鐵芯為一個或多個組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集磁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鐵芯為兩個組合時呈十字交叉狀。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磁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線圈上還連接穿過磁幄的輸入線。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磁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磁幄為圓形磁幄或箱形磁幄。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集磁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換向控制器的換向範圍大於45度且小於90度。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磁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線圈的匝數為100 1800匝,線徑為Φ0.42 2.54mm ;線圈繞組採用串聯或並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集磁電機,包括鐵芯、磁幄和線圈,所述鐵芯和線圈置於磁幄內,磁幄由兩部分永磁塊組成,一部分永磁塊N極全部朝向磁幄內,另一部分永磁塊S極全部朝向磁幄內,所述線圈繞於鐵芯上,轉軸穿過鐵芯處於兩個永磁塊的間隔處。
文檔編號H02K53/00GK203086318SQ201220046268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4日
發明者李揚遠 申請人:李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