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拐杖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03:57:14 2
專利名稱:椅子拐杖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拐杖,尤其是一種椅子拐杖。
背景技術:
拐杖是為下肢患骨傷者或下肢患殘疾者設計的用具,它能夠幫助患者行動。下肢骨傷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拐杖支持下半身的部分負重,可以達到減輕症狀,延緩股骨頭結構損傷的目的。對下肢患有殘疾的人而言,拐杖是他們生活中時刻隨身攜帶的用具,猶豫他們身體的一部分。目前患者使用的拐杖功能比較單一,只能幫助患者進行移動,不能滿足患者更多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拐杖功能單一,不能滿足患者需求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椅子拐杖,它可以摺疊成椅子供使用者坐,滿足患者的更多的需求。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椅子拐杖,其特徵是它包括支架、腋託、把手、拐腿和坐墊;所述支架呈叉字形狀,其從上至下依次分為上支架、中部支架和下端支架;所述腋託設在上支架的上端;所述把手設在中部支架的上端,且中部支架的下端設有橫杆;所述拐腿設在下端支架的下端;所述坐墊為軟布材質,其連接在把手與橫杆之間,且其上端中部有一條形缺口。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可以輔助下肢骨傷患者和下肢殘疾患者行走,同時在患者需要坐下休息時,它的上支架和下端支架還可以相對中部支架旋轉摺疊形成椅子供給患者休息,其結構巧妙,實用性強。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摺疊成椅子的狀態圖。圖中I-腋託、2-固定塊、3-螺栓、4-上支架、5-把手、6-坐墊、7-中部支架、8-橫杆、9-下端支架、10-拐腿、11-外側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在圖I、圖2所示的第一實施例中,一種椅子拐杖,其特徵是它包括支架、腋託、把手、拐腿和坐墊;所述支架呈叉字形狀,其從上至下依次分為上支架、中部支架和下端支架;所述腋託設在上支架的上端;所述把手設在中部支架的上端,且中部支架的下端設有橫杆;所述拐腿設在下端支架的下端;所述坐墊為軟布材質,其連接在把手與橫杆之間,且其上端中部有一條形缺口。在圖I、圖2所示的第二實施例中,所述上支架、中部支架和下端支架之間通過鉸鏈相連,上支架和下端支架可以相對中間支架旋轉摺疊。在圖I、圖2所示的第三實施例中,所述上支架與中部支架連接處的側壁上和下端支架與中部支架連接處的側壁上各設有固定塊;中部支架的側壁上設有一對內側螺紋孔和一對外側螺紋孔;固定塊的一端通過轉軸分別連接在上支架和下端支架上,另一端 通過螺栓固定在中部支架上的外側螺紋孔上。在圖I、圖2所示的第四實施例中,當螺栓從中間支架上的外側螺紋孔中擰出後,上支架和下端支架可向下摺疊九十度,再將螺栓固定在中部支架上的內側螺紋孔上,整個支架便形成椅子的狀態。
權利要求1.一種椅子拐杖,其特徵是它包括支架、腋託、把手、拐腿和坐墊;所述支架呈叉字形狀,其從上至下依次分為上支架、中部支架和下端支架;所述腋託設在上支架的上端;所述把手設在中部支架的上端,且中部支架的下端設有橫杆;所述拐腿設在下端支架的下端;所述坐墊為軟布材質,其連接在把手與橫杆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椅子拐杖,其特徵是所述上支架與中部支架連接處的側壁上和下端支架與中部支架連接處的側壁上各設有固定塊;中部支架的側壁上設有一對內側螺紋孔和一對外側螺紋孔;固定塊的一端通過轉軸分別連接在上支架和下端支架上,另一端通過螺栓固定在中部支架上的外側螺紋孔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椅子拐杖,它包括支架、腋託、把手、拐腿和坐墊;所述支架呈叉字形狀,其分為上支架、中部支架和下端支架;所述腋託設在上支架的上端;所述把手設在中部支架的上端,且中部支架的下端設有橫杆;所述拐腿設在下端支架的下端;所述坐墊連接在把手與橫杆之間本實用新型可以輔助下肢骨傷患者和下肢殘疾患者行走,同時在患者需要坐下休息時,它的上支架和下端支架還可以相對中部支架旋轉摺疊形成椅子供給患者休息。
文檔編號A61H3/02GK202740343SQ201220397098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0日
發明者毛亞光 申請人:毛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