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分離法黃姜提取皂素的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0-29 01:45:32 1
專利名稱:直接分離法黃姜提取皂素的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植物化學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從黃姜中提取皂素的工藝。
背景技術:
(一)黃姜提取皂素產業背景黃姜又名為盾葉薯蕷,為我國特有種,是薯蕷屬(Dioscrea.L)野生草質藤本植物,其根莖中含有一定量的薯蕷皂甙(dioscin)及其水解產物薯蕷皂甙元(disogenin)。薯蕷皂甙元俗稱薯蕷皂素,該化合物具有溶血、降血脂、抗菌、消炎等作用,它是合成甾體激素類(steroid hormone)藥物和甾體避孕藥的重要醫藥化工原料,甾體激素藥物應用廣泛,常用於治療風溼性關節炎、心腦血管疾病等,甾體避孕藥對我國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的執行有著重要作用。此外,國內外許多學者近年來報告薯蕷皂甙有抗腫瘤作用,還有學者報告治療高血脂和冠心病的中成藥—地奧心血康膠囊的有效成分實為薯蕷皂甙元。因此,從黃姜中提取薯蕷皂素具有很大的藥物價值和市場潛力。目前國內有眾多廠家生產甾體激素藥物和甾體避孕藥,是藥品生產中僅次於抗生素的一個重要領域。
然而在黃姜生產皂素的過程中,也給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據統計,每生產一噸皂素,需鮮黃姜130~180噸,工業鹽酸(35%)15-20噸,產生廢水400~500噸,廢水COD高達30000mg/l(BOD 8000mg/l),廢水pH1.0~2.5。由於用水量大,大部分皂素生產企業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外排廢水給水體造成較大的汙染。黃姜皂素生產過程所造成的水體汙染已引起各級領導的重視和關注。
(二)相關領域國內外技術現狀1.黃姜提取皂素產業誕生半個多世紀以來,國內外圍繞皂素回收率提高及降低成本多方改進,近年來,開始重視汙染治理。目前存在主要問題(1)生產工藝落後,皂素回收率低,一般在85%以下。
(2)資源化程度低,黃姜(乾重)中50%的纖維、40%的澱粉沒有回收利用。部分企業也作了資源化嘗試,但由於關鍵技術沒有解決,仍沒有企業能做到高程度資源化。
(3)汙染嚴重。
從目前情況看,黃姜加工中酸水解廢水是與造紙廢水一樣難以處理。目前,沒有一個企業在工業生產中能做到廢水處理後達標(一級)排放,不少企業花了錢,安裝了設備,也只能作「安慰性」的、「演示生」的用途。
(4)生產過程中使用大量汽油,易燃、易爆。
(5)生產的高勞動強度,高成本。
2.舉例湖北省目前有90家黃姜提取皂素生產企業,目前採用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圖1所示的工藝,黃姜資源化最終利用低,同時產生大量廢棄物,在錯誤理論指導下及關鍵技術沒有解決,因而是一種非常落後並將遭淘汰的工藝。
3.其他工藝目前有研究用乙醇、丙酮直接從黃姜中提取皂素方法,但因其回收率低,皂素品質差而無法應用,其仍在研究階段。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皂素回收率高、提取成本低、高程度資源化、環保的直接分離法黃姜提取皂素的工藝。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直接分離法黃姜提取皂素的工藝,其特徵是由如下步驟實現1)粉碎取黃姜,清洗、粉碎,黃姜粉碎後經帶水磨細至60~100目;2)分離a.纖維分離,將上述60~100目的黃姜過篩,用110-130目篩孔的轉葉壓濾機,分離出纖維;b.將剩餘混合物在10~25℃條件下加入CaO,沉澱2-4小時,混合物分成上下兩層,下層為澱粉,上層為含皂混合物,分離出澱粉;3)皂素的提取皂素混合物自然發酵2-4天,然後用2M鹽酸煮沸水解3-5小時,濾去酸液,加CaO中和至中性,清洗、脫水烘乾,再用120號汽油提取,得皂素。
本發明可採用乙醇或丙酮或超臨界CO2代替120號汽油提取皂素。
本發明在黃姜提取皂素時,改革了現有生產工藝,首先將黃姜中纖維、澱粉與果膠、皂甙直接分離,然後再將含皂甙的混合物水解,提取皂素。這樣佔乾薑重量50%的纖維,40%的澱粉不參與酸水解過程,可以分離後回收利用,故名「直接分離法」。
1.以湖北鄖縣產2年生黃姜(鮮)為例,其中含70%的水、15%纖維、11%澱粉、1%的皂素、果膠、其他化學物質。現在生產工藝都是將纖維、澱粉在生產過程中最後排除(前面已有表述),因而要消耗大量化工原料、動力、勞力。特別是用酸量大大增加,水洗的用水量也會大大增加,環境治理任務也會加重。同時,纖維和澱粉變成有害廢物,也浪費了資源。
2.黃姜中纖維與薯蕷皂甙結合存在於細胞壁中,由於其特定的結合形態,當黃姜磨到一定細度,細胞壁遭到破壞,纖維與皂甙即可達到單體解離,用物理方法可以將其分離。
3.在細胞壁中也有大量澱粉,其存在形式與皂甙是一種特定的共生關係。由於皂素只佔黃姜1%,澱粉佔11%,現有公認理論錯誤認為,皂甙是被澱粉所包裹。在生產工藝上,只有將澱粉酶化成糖,或酸水解將澱粉碳化、糖化,才能「釋放」出皂素。當黃姜磨到一定細度,澱粉與皂甙就單體解離(這是一個重大發現),利用澱粉的物化特性,用物理方法將其分離出來。
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以年產100噸皂素廠產廠規模計算)(1)最大程度資源化可回收纖維2000噸,回收澱粉1300噸,增收300萬元。
(2)皂素回收率達95%,提高皂素回收率10%,增收400萬元。
(3)減少生產成本。耗鹽酸(35%)25噸、120號油15噸。
(4)少產生工業汙水40000噸。廢水量僅相當於現有工藝1/10。
圖1是現有技術工藝流程2是本發明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
直接分離法黃姜提取皂素的工藝,由如下步驟實現1)粉碎取黃姜,清洗、粉碎,黃姜粉碎後經帶水磨細至60~100目;2)分離a.纖維分離,將上述60~100目的黃姜過篩,用110-130目篩孔的轉葉壓濾機,分離出纖維;b.將剩餘混合物在10~25℃條件下加入CaO,沉澱2-4小時,混合物分成上下兩層,下層為澱粉,上層為含皂混合物,分離出澱粉;3)皂素的提取皂素混合物自然發酵2-4天,然後用2M鹽酸煮沸水解3-5小時,濾去酸液,加CaO中和至中性,清洗、脫水烘乾,再用120號汽油或乙醇或丙酮或超臨界CO2提取,得皂素。
工業化生產的主要設備有粉碎機、雙盤磨、纖維分離機、澱粉分離機等。
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用實驗驗證本工藝1.實驗材料與儀器原料湖北省鄖縣產2年生鮮黃姜3kg。
實驗儀器冷凝管、錐形瓶、試管、酒精燈、電爐、研缽、高速萬能粉碎機、布氏抽濾器、真空泵、燒瓶、鐵架臺、溫度計、量杯、烘箱。
化學試劑無水乙醇、丙酮、120號汽油、CaO、碘酒、鹽酸(35%)2.實驗(1)取黃姜2kg,清洗、粉碎、研磨(60~100目),過篩,分離出佔鮮姜15%的纖維。
(2)將剩餘混合物裝入量杯,控溫(10~25℃)加入試CaO,沉澱3h。混合物分成上下兩層,將上下兩層分裝在兩個試管中,經測試,下層為澱粉,上層為含皂素混合物。
(3)將纖維、澱粉、混合物分別自然發酵3天(25℃),然後用2M鹽酸煮沸水解4小時,濾去酸液,水洗至中性,脫水烘乾,再用120號汽油(或乙醇或丙酮)提取,其結果為纖維中皂素為零,澱粉中皂素為零,混合液中含皂素。
以上說明,分離出的纖維、澱粉不含皂素,分離法在實驗中是可行的。
(4)各取1000g鮮黃姜均分成2份。一份用本發明方法,分出纖維、澱粉後,從混合液中提取皂素,得到5g。
一份用現在生產工藝。黃姜(300g)→粉碎→發酵→酸水解→清洗烘乾→120號汽油提取→皂素產品。得到皂素4.5g。
以上實驗證明,新工藝較現有工藝回收率提高10%。
(5)將上述(4)兩種方法獲得皂素,按照1985-10-12發布的陝西省地方薯芋皂素標準陝DB2184-85要求進行鑑定,直接分離法皂素在外觀、熔點、色澤、純度、乾燥失重全部5個指標上均達標。
幾項技術具體說明(1)黃姜粉碎後經帶水磨細至60~100目後,纖維與其他成份與單體解離,用篩孔120目壓濾機可將纖維分出。
(2)分離出纖維後的黃姜混合液經加入CaO,並在10~25℃條件下,注入的沉澱塔中,在沉澱塔中澱粉沉澱,從而分離出來。
(3)在含有澱粉的混合液(含固體物)在本工藝中要控溫。
權利要求
1.直接分離法黃姜提取皂素的工藝,其特徵是由如下步驟實現1)粉碎取黃姜,清洗、粉碎,黃姜粉碎後經帶水磨細至60~100目;2)分離a.纖維分離,將上述60~100目的黃姜過篩,用110-130目篩孔的轉葉壓濾機,分離出纖維;b.將剩餘混合物在10~25℃條件下加入CaO,沉澱2-4小時,混合物分成上下兩層,下層為澱粉,上層為含皂混合物,分離出澱粉;3)皂素的提取加酸水解,清洗、烘乾,再用120號汽油提取,得皂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分離法黃姜提取皂素的工藝,其特徵是所述的皂素的提取,可採用乙醇或丙酮或超臨界CO2代替120號汽油提取皂素。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從黃姜中提取皂素的工藝。直接分離法黃姜提取皂素的工藝,其特徵是由如下步驟實現1)粉碎取黃姜,清洗、粉碎,黃姜粉碎後經帶水磨細至60~100目;2)分離a.纖維分離,將上述60~100目的黃姜過篩,用110-130目篩孔的轉葉壓濾機,分離出纖維;b.將剩餘混合物在10~25℃條件下加入CaO,沉澱2-4小時,混合物分成上下兩層,下層為澱粉,上層為含皂混合物,分離出澱粉;3)皂素的提取加酸水解,清洗、烘乾,再用120號汽油或乙醇或丙酮或超臨界CO
文檔編號C07J71/00GK1488640SQ0312538
公開日2004年4月14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03年9月4日
發明者郭湘芬, 張榮太, 晁念英, 盛紹基, 寇文國, 李國強 申請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