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鍋蓋採用側懸浮支撐的電壓力鍋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12:59:54 2

本發明涉及烹飪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鍋蓋採用側懸浮支撐的電壓力鍋。
背景技術:
市場上現有的壓力鍋一般包括底座、外鍋、內膽、發熱盤以及鍋蓋,鍋蓋上設置排氣管,鍋蓋包括面蓋、內襯蓋和鋼蓋,再通過該排氣管連接為一體,鋼蓋被掛接在最內層。由於是掛接關係,現有技術中一般會設置頂緊裝置來頂緊鋼蓋,防止其在上下方向上晃動。如圖1和圖2所示公開的一種技術方案,該方案中,鍋蓋通過排氣管掛接,在內襯蓋a上設置垂直的頂緊裝置,該裝置包括設置在內襯蓋a上的座體b,在座體b內設置有套設了彈簧c的頂緊頭d,頂緊頭d下端頂緊鋼蓋e,通過排氣管作為主支撐,頂緊裝置在垂直方向上將鋼蓋e頂緊。然而,這種結構只是在垂直方向上頂緊鋼蓋,在水平方向上無法對鋼蓋進行頂緊,鋼蓋在使用的過程中會發生晃動。如圖3和圖4所示,該方案是在鋼蓋f上直接設置三個固定螺絲g,在固定螺絲g上端設置墊片h,在固定螺絲g上也套設有彈簧i,在內襯蓋j上設置有與固定螺絲g相適配的弧形槽k。然而,由於固定螺絲與弧形槽之間配合後存在有間隙,在使用時也會發生晃動的情況。鋼蓋發生晃動,在蓋子合攏時,會導致鋼蓋與內膽的配合不夠精確,需要二次或多次調整才能完成合蓋;而鋼蓋發生晃動也會導致壓力鍋蓋子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磨損的速率更大,導致壓力鍋的使用壽命明顯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提供的支撐力穩定、能有效防止鋼蓋發生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晃動的鍋蓋採用側懸浮支撐的電壓力鍋。
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電壓力鍋包括底座、外鍋、內膽、發熱盤以及鍋蓋,所述鍋蓋包括通過排氣管連接且從外到內依次設置的面蓋、內襯蓋和鋼蓋,在所述內襯蓋上分布有至少三個懸浮支撐裝置,所述懸浮支撐裝置的下端包括有浮動的頂珠子彈頭,所述頂珠子彈頭頂緊在設置於所述鋼蓋上的支撐圓弧槽上,所述頂珠子彈頭對所述支撐圓弧槽的施力方向與所述排氣管的軸線之間存在銳角。
上述方案可見,本發明在壓力鍋的內襯蓋上設置懸浮支撐裝置,該裝置的頂珠子彈頭頂緊在設置於所述鋼蓋上的支撐圓弧槽上,且頂珠子彈頭對支撐圓弧槽的施力方向與排氣管的軸線之間存在銳角,即頂珠子彈頭既可向鋼蓋提供垂直方向上的支撐力,同時向鋼蓋提供水平方向上的支撐力,使得鋼蓋在使用過程中穩固地位於內襯蓋下方,避免其發生晃動,在使用時保持了其穩定性,既降低了蓋子的磨損速率,提高了蓋子的使用壽命,又保證了蓋子能夠精確地與內膽配合,提高了其使用性能。
進一步地,所述懸浮支撐裝置還包括固定座和彈簧,在所述固定座上設置有第一內槽、彈簧支撐頂以及連通所述第一內槽與固定座外壁的扣孔,所述扣孔的數目為兩個,兩個所述扣孔對稱分布,在所述頂珠子彈頭上設置有兩個對稱的卡扣,所述卡扣上且位於與所述頂珠子彈頭的非連接端設置有凸起,所述卡扣的非固定端向外擴張,所述卡扣從所述第一內槽中伸入並與所述扣孔相配合,所述凸起扣在所述扣孔上,在所述頂珠子彈頭內還設置有第二內槽,所述彈簧的一端頂在所述第二內槽的底部,另一端頂在所述彈簧支撐頂處且所述彈簧處於壓縮狀態。
上述方案可見,採用彈簧與頂珠子彈頭的配合為頂珠子彈頭提供支撐力,能夠實現浮動的效果,且能夠提供穩定的支撐力,另外,無論鋼蓋發生何種角度的傾斜,由於彈簧的伸縮作用,鋼蓋始終能夠保持在穩定的位置上,保證了壓力鍋的使用壽命和配合精度。
再進一步地,在所述固定座的外壁上還對稱設置有一對極耳,所述極耳上設置有螺紋孔,一對所述極耳相對於所述第一內槽的軸線傾斜設置;所述極耳相對於所述第一內槽的軸線的傾斜角度與所述頂珠子彈頭對所述支撐圓弧槽的施力方向和所述排氣管的軸線之間存在的銳角角度相同。
上述方案可見,極耳的設置便於懸浮支撐裝置快速地安裝在內襯蓋上,且極耳與固定座內的第一內槽的軸線存在傾斜的角度,這極大地便於懸浮支撐裝置的安裝;而極耳的傾斜設置,直接地使得頂珠子彈頭以傾斜的角度頂在支撐圓弧槽上,實現垂直於水平方向上的頂緊。
進一步地,所述鋼蓋設置有至少一個階梯層級,在所有所述階梯層級處設置有所述支撐圓弧槽,所有所述階梯層級與所述排氣管的軸線呈同心圓分布。
上述方案可見,在鋼蓋上設置若干個階梯層級,在階梯層級處設置所述支撐圓弧槽,即支撐圓弧槽的數目可有多個,這為懸浮支撐裝置在內襯蓋上的設置位置有更多的選擇,可滿足不同規格的壓力鍋,使其適用範圍更廣。
又進一步地,在所述彈簧支撐頂上設置有彈簧支柱,所述彈簧支柱向所述第一內槽延伸。
上述方案可見,所述彈簧支柱的設置,能夠將彈簧很好地固定在第一內槽內,保證了彈簧的穩定性。
再又進一步地,所述懸浮支撐裝置的數目設置為四個,四個所述懸浮支撐裝置對稱分布在所述內襯蓋上。
上述方案可見,採用四個懸浮支撐裝置進行支撐,提高了鋼蓋的支撐穩定性。
更再進一步地,在所述面蓋上設置有手柄,在所述底座上設置有提手。
上述方案可見,手柄以及提手的設置,提高了電壓力鍋的便攜性。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第一種示例的俯視簡圖;
圖2是現有技術中第一種示例的部分剖視簡圖;
圖3是現有技術中第二種示例的俯視簡圖;
圖4是現有技術中第二種示例的部分剖視簡圖;
圖5是本發明簡易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中A-A方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中B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8是所述懸浮支撐裝置的簡易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8中B-B方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所述懸浮支撐裝置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11所示,本發明包括底座1、外鍋2、內膽3、發熱盤4以及鍋蓋,所述鍋蓋包括通過排氣管5連接且從外到內依次設置的面蓋6、內襯蓋7和鋼蓋8。在所述面蓋6上設置有手柄61,在所述底座1上設置有提手11。在所述內襯蓋7上分布有至少三個懸浮支撐裝置9,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懸浮支撐裝置9的數目設置為四個,四個所述懸浮支撐裝置9對稱分布在所述內襯蓋7上,也可根據需要非對稱分布。所述懸浮支撐裝置9的下端包括有浮動的頂珠子彈頭91,所述頂珠子彈頭91頂緊在設置於所述鋼蓋8上的支撐圓弧槽81上。所述鋼蓋8設置有至少一個階梯層級,在所有所述階梯層級處設置有所述支撐圓弧槽81,所有所述階梯層級與所述排氣管5的軸線呈同心圓分布。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頂珠子彈頭91頂緊在所述鋼蓋8的靠近外沿的支撐圓弧槽81上,所述頂珠子彈頭91對所述支撐圓弧槽81的施力方向與所述排氣管5的軸線之間存在銳角。此時,頂珠子彈頭91既向鋼蓋提供垂直方向的支撐力,同時提供水平方向的支撐力,保證鋼蓋不發生晃動。
所述懸浮支撐裝置9還包括固定座92和彈簧93,在所述固定座92上設置有第一內槽921、彈簧支撐頂922以及連通所述第一內槽921與固定座92外壁的扣孔923,所述扣孔923的數目為兩個,兩個所述扣孔923對稱分布,在所述頂珠子彈頭91上設置有兩個對稱的卡扣911,所述卡扣911上且位於與所述頂珠子彈頭91的非連接端設置有凸起912,所述卡扣911的非固定端向外擴張,所述卡扣911從所述第一內槽921中伸入並與所述扣孔923相配合,所述凸起912扣在所述扣孔923上,在所述頂珠子彈頭91內還設置有第二內槽913,所述彈簧93的一端頂在所述第二內槽913的底部,另一端頂在所述彈簧支撐頂922處且所述彈簧處於壓縮狀態。在所述固定座92的外壁上還對稱設置有一對極耳924,所述極耳924上設置有螺紋孔9241,一對所述極耳924相對於所述第一內槽921的軸線傾斜設置。所述極耳924相對於所述第一內槽921的軸線的傾斜角度與所述頂珠子彈頭91對所述支撐圓弧槽81的施力方向和所述排氣管5的軸線之間存在的銳角角度相同。在所述彈簧支撐頂922上設置有彈簧支柱9221,所述彈簧支柱9221向所述第一內槽921延伸。
本發明在壓力鍋的內襯蓋7上設置懸浮支撐裝置,該裝置的頂珠子彈頭91頂緊在設置於所述鋼蓋8上的支撐圓弧槽81上,且頂珠子彈頭91對支撐圓弧槽81的施力方向與排氣管5的軸線之間存在銳角,即頂珠子彈頭91既可向鋼蓋8提供垂直方向上的支撐力,同時向鋼蓋8提供水平方向上的支撐力,使得鋼蓋8在使用過程中穩固地位於內襯蓋7下方,避免其發生晃動,在使用時保持了其穩定性,既降低了蓋子的磨損速率,提高了蓋子的使用壽命,又保證了蓋子能夠精確地與內膽配合,提高了其使用性能。
本發明可應用於烹飪設備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