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缺血性中風新藥——偏癱康復丸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15:06:34 1
專利名稱:治療缺血性中風新藥——偏癱康復丸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藥方及成型工藝,尤其是治療缺血性中風病的中成藥。
缺血性中風是一種常見疾病,其發病率高(在我國約為150~200/10萬),致殘率、死亡率高,嚴重影響著人身體健康和社會生產力。因此對本病積極有效的治療已成為國內外醫學界研究的科題。本病的病理機制複雜,國內外學者在急性期多用超早期溶栓治療,但溶栓後再灌注損傷又導致進一步腦損傷,為恢復期的康復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目前國內外學者多主張急性期綜合治療,雖然採用降顱壓,營養腦細胞,擴血管等治療方法做了一些償試,但至今未有高效、無毒、多指標控制的藥物問世。
本發明目的在繼承傳統中醫學理論基礎上,用現代醫學理論指導,結合20餘年治療缺血性中風之臨床經驗,研製成一種新藥,用以改善缺血性中風急性期神志、語言、肢體運動之功能,效果應明顯優於現在常用方法。
本發明的方法是用穿山甲1份,海馬1份,地龍1份,僵黃1份,川芬3.5份,雞血藤3.5份,赤皮2份,生黃芪8.5份,川牛膝2份,膽星,路路通1.5份。將以上各藥炮製合格,整理乾淨稱量然後進行粉碎過100目篩,取藥粉用蒸餾水進行起模,泛丸60℃乾燥,打光分裝每瓶取60g即得。
本發明用於治療缺血性中風新藥可顯著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的神志、語言、肢體功能,與目前常用的低右加丹參靜滴比較療效更加顯著。經近千例實驗證實可改善血流變異常、甲襞微循環異常、降血脂、抗腦缺氧、保護腦神經等多指標控制。且丸劑治療服用方便,緩釋吸收,時效關係更趨合理,血藥膿度持續。
圖1是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其中,1是各藥炮製;2是整理,稱量;3是粉碎過篩;4是起模;5是泛丸乾燥;6是打光;7是分裝。
權利要求
一種治療缺血性中風新藥—偏癱康復丸,其方法是用穿山甲1份,海馬1份,地龍1份,僵黃1份,川芬3.5份,雞血藤3.5份,赤皮2份,生黃芪8.5份,川牛膝2份,膽星,路路通1.5份。將以上各藥炮製合格,整理乾淨稱量然後進行粉碎過100目篩,取藥粉用蒸餾水進行起模,泛丸60℃乾燥,打光分裝每瓶取60g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出一種治療缺血性中風新藥——偏癱康丸,由多味中藥經炮製,粉碎等工藝處理而製成。可顯著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的神志、語言、肢體功能,療效優於目前常用的低右加丹參靜滴治療。且具有改善血流變異常、甲襞微循環異常、降血脂、抗腦缺氧、保護腦神經等多項功能。丸劑治療服用方便,緩釋吸收,時效關係更趨合理,血藥濃度持續,療效顯著。
文檔編號A61K9/20GK1142971SQ96109598
公開日1997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1996年9月3日 優先權日1996年9月3日
發明者張培影 申請人:張培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