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輸液輔助手套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11:27:34
專利名稱:醫用輸液輔助手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 用新型涉及醫療輔助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醫用輸液輔助手套。
背景技術:
患者在輸液置針過程中,因血管置針部位常不明顯,導致反覆置針患者極其痛苦及其引起的醫患關係緊張。目前,可以利用熱脹冷縮原理使血管置針部位明顯擴張,本實用新型的發明人發現,為達到血管擴張的目的,現有技術中還沒有一種用於醫用輸液輔助手套用於血管擴張。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醫用輸液輔助手套,一方面,其熱性通過裡層(I)通透至帶上該手套的患者手部,根據熱脹冷縮原理,使血管擴張便於輸液,減少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裡襯(I)和外層(2)可以通過發熱材質導熱起到保暖的效果,簡單方便實用性強、且生產製造成本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醫用輸液輔助手套,包括裡襯(I)、外層(2)及其封合的導通中間層(3),導通中夾層(3)置放發熱材質。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與現有技術相比,主要區別及其效果在於在該手套的導通中間層(3)置放發熱材質,一方面,其熱性通過裡層(I)通透至帶上該手套的患者手部,根據熱脹冷縮原理,使血管擴張便於輸液,減少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裡襯(I)和外層(2)可以通過發熱材質導熱起到保暖的效果,簡單方便實用性強、且生產製造成本低。進一步地,在手套底端設置連接口,當循環利用該手套時,易於將手套裡面的流性材質全部倒出,更替為發熱材質。進一步地,易於將手套裡面的流性材質全部倒出。進一步地,在該手套的導通中間層(3)置放熱水,其熱性通過裡層(I)通透至帶上該手套的患者手部,從而使血管擴張便於輸液,減少患者的痛苦。進一步地,透氣透熱材質使其溫度更加貼近患者皮膚,不會因其熱度不適造成危險,在具有持續加熱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提高安全性。進一步地,使用透氣透熱材質、無紡布、原料層製成的醫用輸液輔助手套,在使用之前使用一塑膠或者塑料封閉包裝,使其處於真空狀態;使用時,將其包裝打開,其內部材質遇氧發熱形成發熱材質,供患者使用使其血管擴張輸液。原料層是由鐵粉、硅藻土、活性炭、木粉、鹽類、高吸水性樹脂等合成的聚合物,無毒、無副作用,可在空氣中氧氣的作用下發生放熱反應,進行持續不斷地釋放熱量。進一步地,五指型手套可以增加了手部受熱面積,使得手部血管很快擴張。手掌型手套可以減少該醫用輸液輔助手套生產成本,且簡化生產流程,方便患者穿戴。
圖I (a)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中一種醫用輸液輔助手套的結構示意圖;圖I (a)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中一種醫用輸液輔助手套的結構示意圖;圖2(a)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中一種醫用輸液輔助手套的結構示意圖;圖2(b)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中一種醫用輸液輔助手套的結構示意圖;圖3(a)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中一種醫用輸液輔助手套的結構示意圖;圖3(b)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中一種醫用輸液輔助手套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以下的敘述中,為了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請而提出了許多技術細節。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即使沒有這些技術細節和基於以下各實施方式的種種變化和修改,也可以實現本申請各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涉及一種醫用輸液輔助手套。圖I (a)和圖I (b)是該醫用輸液輔助手套的結構示意圖。該醫用輸液輔助手套包括裡襯(I)、外層(2)及其封合的導通中間層(3),導通中夾層(3)置放發熱材質。在該手套的導通中間層(3)置放發熱材質,一方面,其熱性通過裡層(I)通透至帶上該手套的患者手部,根據熱脹冷縮原理,使血管擴張便於輸液,減少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裡襯(I)和外層(2)可以通過發熱材質導熱起到保暖的效果,簡單方便實用性強、且生產製造成本低。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涉及一種醫用輸液輔助手套。圖2(a)和圖2(b)是該醫用輸液輔助手套的結構示意圖。第二實施方式在第一實施方式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主要改進之處在於該材質可以使得手套循環使用,其使用壽命長。在手套底端設置連接口,當循環利用該手套時,易於將手套裡面的流性材質全部倒出,更替為發熱材質。進一步,易於將手套裡面的流性材質全部倒出。在該手套的導通中間層(3)置放熱水,其熱性通過裡層(I)通透至帶上該手套的患者手部,從而使血管擴張便於輸液,減少患者的痛苦。具體地說裡襯(I)和外層(2)為塑料和/或塑膠材質。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某些實施方式中,裡襯(I)和外層(2)的材質可以同時是塑料材質,也可以其中一個為塑料材質,另外一個為塑膠材質。還包括連接口(4),裡襯⑴和外層⑵封合的導通中間層(3)通過連接口⑷置放發熱流質。在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方式中,連接口可以是活動連接閥,循環使用該手套時倒出流質或者裝熱性流質時,該活動連接閥處於開啟狀態。裝滿流質後需要輔助注射時,則關閉該活動連接閥。連接口也可以是注射口,可以使用注射針管通過該注射口嚮導通中間層(3)注入發熱材質。圖3(a)是該醫用輸液輔助手套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a)連接口(4)在手套的裡襯⑴和外層⑵封合底端(5)。[0030]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某些實施方式中,可以將該連接口設置在該醫用輔助手套的任何一個部位,比如放置在大拇指的指端,也可以在其他拇指的指端。圖3(b)是該醫用輸液輔助手套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b)所示,裡襯(I)和外層
(2)封合形成一含凸起(6)的封合底端(5),連接口⑷在凸起(6)頂點處。發熱流質為40至70攝氏度的熱水。當患者戴該醫用輸液輔助手套時,40至70攝氏度為人體能夠適應且能使血管擴張的溫度傳導範圍,可以根據患者需要,注入相應溫度的發熱物質。導通中間層(3)在充分張開時,其厚度為Icm至3cm。也可以根據患者血管擴張需要,可以在該手套中放置Icm至3cm之間某一厚度量的發熱材質。 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方式涉及一種醫用輸液輔助手套。第三實施方式在第一實施方式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主要改進之處在於透氣透熱材質使其溫度更加貼近患者皮膚,不會因其熱度不適造成危險,在具有持續加熱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提高安全性。使用透氣透熱材質、無紡布、原料層製成的醫用輸液輔助手套,在使用之前使用一塑膠或者塑料封閉包裝,使其處於真空狀態。使用時,將其包裝打開,其內部材質遇氧發熱形成發熱材質,供患者使用使其血管擴張準備輸液。原料層是由鐵粉、硅藻土、活性炭、木粉、鹽類、高吸水性樹脂等合成的聚合物,無毒、無副作用,可在空氣中氧氣的作用下發生放熱反應,進行持續不斷地釋放熱量。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某些實施方式中,可以通過增加高透氣過濾層和防漏防落層,使得原料層不產生堆積和漏袋現象,進一步提高安全性。具體地說裡襯(I)和外層⑵為透熱透氣材質。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某些實施方式中,透氣透熱材質可以為棉質布料等。發熱材質為鐵粉、硅藻土、活性炭、木粉、鹽、高吸水性樹脂合成的聚合物,混合物使用無紡布材質封裝,遇氧發熱。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某些實施方式中,可以通過增加高透氣過濾層和防漏防落層。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方式涉及一種醫用輸液輔助手套。第四實施方式在第一實施方式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主要改進之處在於採取五指型外觀設計可以增加了手部受熱面積,使得手部血管快速擴張。採用手掌型外觀設計可以減少該醫用輸液輔助手套生產成本,且簡化生產流程,方便患者穿戴。具體地說手套為五指型,如圖1(a)和圖2(a)所示。手套為巴掌型,如圖1(b)和圖2(b)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某些實施方式中,可以為不同年齡段的患者群體,設置不同外觀的手套,比如,當患者為小孩需要進行該醫用輸液輔助裝置時,可以對該手套進行卡通上的外觀設計。雖然通過參照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優選實施方式,已經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圖示和描述,但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各種改變,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醫用輸液輔助手套,其特徵在於,包括裡襯(I)、外層(2)及其封合的導通中間層(3),所述導通中夾層(3)置放發熱材質。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醫用輸液輔助手套,其特徵在於,所述裡襯(I)和外層(2)為塑 料和/或塑膠材質。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用輸液輔助手套,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連接口(4),所述裡襯(I)和外層(2)封合的導通中間層(3)通過連接口(4)置放發熱流質。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用輸液輔助手套,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口(4)在所述手套的裡襯⑴和外層⑵封合底端(5)。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用輸液輔助手套,其特徵在於,所述裡襯(I)和外層(2)封合形成一含凸起出)的封合底端(5),所述連接口(4)在凸起(6)頂點處。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用輸液輔助手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發熱流質為40至70攝氏度的熱水。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用輸液輔助手套,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通中間層(3)在充分張開時,其厚度為Icm至3cm。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醫用輸液輔助手套,其特徵在於,所述裡襯(I)和外層(2)為透熱透氣材質。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醫用輸液輔助手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發熱材質為鐵粉、硅藻土、活性炭、木粉、鹽、高吸水性樹脂合成的聚合物,所述混合物使用無紡布材質封裝,遇氧發熱。
10.根據權利要求I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醫用輸液輔助手套,其特徵在於,所述手套為五指型或巴掌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輔助器械領域,公開了一種醫用輸液輔助手套。一方面,其熱性通過裡層(1)通透至帶上該手套的患者手部,從而使血管擴張便於輸液,減少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裡襯(1)和外層(2)可以通過發熱材質導熱起到保暖的效果。本實用新型中,包括裡襯(1)、外層(2)及其封合的導通中間層(3),導通中夾層(3)置放發熱材質。
文檔編號A41D19/00GK202409650SQ20112046831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1日
發明者劉娟, 韓文均 申請人: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