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形撞球桌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04:46:44 1
專利名稱:圓形撞球桌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體育娛樂用的撞球桌,特別是一種圓形撞球桌。
中國專利CN94218533.1公告了一種旋轉式藝術撞球桌,其特點是通過撞球桌面的旋轉,在擊球時,球員不必圍繞撞球桌走動,從而節省佔地面積,使撞球運動可進入家庭,並在小居室中進行。但實際娛樂過程中,撞球桌面的旋轉,由於摩擦力和物體運動的慣性作用,在撞球桌面上的撞球,將隨著撞球桌面的旋轉而發生移位,從而使撞球運動中所講究的球體定位、用力的控制和擊球角度計算都無法得到體現。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在小空間內活動並可方便安置進行撞球娛樂的圓形撞球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圓形撞球桌,由臺面板和彈性擋圈組成,臺面板為圓形,彈性擋圈也為圓形,並安裝在臺面板的邊緣上,這種撞球桌,在臺面板或擋圈上可設置一定的圖案或標記,根據擊中的目標或數量來進行積分並決定勝負。根據撞球的不同遊戲規則,撞球桌的設計中還可在圓形的臺面板上開設對稱的進球孔,進球孔下安裝接球裝置,這種接球裝置可以是一種接球袋,也可以是一種接球盒。在此,所述的接球孔,可以是2個或2個以上,根據娛樂人數的不同及圓形臺面板直徑大小的不同設計成不同接球孔的規定系列品種,如3孔、4孔、5孔、6孔的接球孔。為了使圓形撞球桌可靈活地放置於不同的地方進行娛樂活動,臺面板下可設置有支腳,這種支腳可與臺面板固定,也可以與臺面板脫卸,當圓形撞球桌置於其它檯面上進行娛樂時,這種支腳可以設計得短小,並固定在臺面板上,當圓形撞球桌置於地面時,這種支腳可以是一種支架形式,並且為了使支腳可調整臺面板的水平和高低,在支腳上可設置上、下調節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得到的圓形撞球桌,娛樂時,佔用空間小,能方便地被人們放置在方桌、圓桌或其它支撐架或檯面上進行娛樂,使撞球活動可以進入到普通家庭,它對撞球運動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圖1是圓形撞球桌結構示意圖;圖2是圓形撞球桌俯視圖3是圓形撞球桌正視圖;圖4是帶調節裝置的支腳結構示意圖;圖5是支架形支腳結構示意圖;圖6是支架形支腳俯視圖;圖7是圓形撞球桌仰視圖;圖8是彈性擋圈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如
圖1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圓形撞球桌由臺面板1和彈性擋圈2組成,臺面板1為圓形,彈性擋圈2固定安裝在臺面板1的邊緣上,在擋圈2上設置分布均勻的位置標記27,用以作為擊球時的打擊目標。
實施例2如圖2、圖3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圓形撞球桌,由臺面板1、彈性擋圈2和接球盒3組成,在臺面板1上對稱開設有3隻進球孔4,在臺面板1的背面設置一隻固定支腳5和2隻可調節高、低的支腳6,如圖4所示,可調節的支腳6由內螺紋管7、螺柱8、手柄9、限位板10、蓋板11和墊板12組成,手柄9與限位板10固定在螺柱8上,轉動手柄9,帶動螺柱8轉動,達到上、下調節的目的。
如圖5、圖6、圖7所示,當圓形撞球桌置於地面娛樂時,在臺面板1的背面可另再設一隻支架13,支架13由圓柱形連接杆15、支撐板14,圓板16和圓柱形支腳17組成,在支撐板14上端加工成條形榫頭18,利用三個條形榫頭18與臺面板1下面的支撐杆凹槽19聯接,圓柱形連接杆15將三塊支撐板14呈星形聯接在一起,再利用圓板16加固。圓柱形支腳17同樣可設計成一隻固定支腳和兩隻可調節支腳。
本實施例所描述的彈性擋圈2可如圖8所示,它由外環20、內環21和外包絨布22的彈性橡膠圈23組成,外環20上部邊緣與內環21中部設計成凸緣,在外環20與內環21夾持彈性橡膠圈23時可使外包絨布22緊帖彈性橡膠圈23,為使彈性橡膠圈23不易在外環20和內環21之間鬆動,外環20和內環21由架固螺栓24緊固,外環20的底腳26通過螺栓25與臺面板1緊固,使彈性擋圈2穩固地安裝在臺面板1上。
權利要求1.一種圓形撞球桌,它由臺面板和彈性擋圈組成,其特徵是所述的臺面板為圓形,彈性擋圈也是圓形,並安裝在臺面板的邊緣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形撞球桌,其特徵是在臺面板上還開設對稱的進球孔,在進球孔下安裝有接球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圓形撞球桌,其特徵是在臺面板下還設置有支腳。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圓形撞球桌,其特徵所述的支腳帶有上下調節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體育娛樂用的圓形撞球桌,它由圓形臺面板和彈性擋圈組成,在圓形臺面板上可設置相對稱的進球孔和接球裝置,在圓形臺面板下還可安裝固定的或可調節的支腳。這種圓形撞球桌,佔用空間小,能方便地被人們放置在方桌,圓桌或其它支撐架或檯面上進行娛樂,使撞球活動可進入到家庭,它對撞球運動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文檔編號A63D15/00GK2360127SQ98250199
公開日2000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1998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1998年12月8日
發明者胡玉生 申請人:胡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