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使用式滑套的製作方法
2023-10-16 23:32:34 4
多次使用式滑套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油氣田完井作業中封隔裝置【技術領域】,是一種多次使用式滑套,其包括上接頭、內滑套、雙母接頭、下接頭和密封筒;上接頭的上部內壁上一體固定有上接頭內環臺,在上接頭的中部外壁上一體固定有上限位環臺,在上接頭的下端外壁上自上而下有外徑依次減小的上接頭上環槽和上接頭下環槽,上接頭下環槽的外徑與雙母接頭的內徑相配,雙母接頭的上部內壁自下而上有內徑依次增大的接頭第一上環槽和接頭第二上環槽。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不僅方便輔助工具下入或提出,而且能夠在保證良好的工作狀況下,使內滑套的既能打開又能關閉,並能有效調節內滑套打開內外貫通後流體的流量,實現對有氣藏的合理開採。
【專利說明】多次使用式滑套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油氣田完井作業中封隔裝置【技術領域】,是一種多次使用式滑套。【背景技術】
[0002]完井作業是銜接鑽井與採油作業的重要技術手段,同時,完井又是風險極大的井下作業,因此,完井作業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導致一 口井的成敗。特別是目前,隨著頁巖氣、緻密油等非常規油氣田勘探的不斷深入,人們對於進行該類油氣藏開發的研究也在不斷加強。對於該類油氣藏的開發,進行壓裂完井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術手段。不管是常規油氣藏的完井還是非常規油氣藏油氣井的完井作業,一個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就是利用滑套對下部油層進行開採。在常規油氣藏中,利用滑套對油層和油管內腔進行連通,但是常規的滑套在打開後不能關閉滑套,以保護油氣藏。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次使用式滑套,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常規的滑套再打開後不能關閉滑套以保護油氣藏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多次使用式滑套,包括上接頭、內滑套、雙母接頭、下接頭和密封筒;上接頭的上部內壁上一體固定有上接頭內環臺,在上接頭的中部外壁上一體固定有上限位環臺,在上接頭的下端外壁上自上而下有外徑依次減小的上接頭上環槽和上接頭下環槽,上接頭下環槽的外徑與雙母接頭的內徑相配,雙母接頭的上部內壁自下而上有內徑依次增大的接頭第一上環槽和接頭第二上環槽,雙母接頭的下部內壁自上而下有內徑依次增大的接頭第一下環槽和接頭第二下環槽,上限位環臺與上接頭上環槽之間的上接頭外壁與接頭第二上環槽內壁固定安裝在一起,接頭第一上環槽的內壁與上接頭上環槽的外壁以及上接頭下環槽的外壁與雙母接頭的內壁分別緊密貼合,雙母接頭的上端與上限位環臺的下端相抵,下接頭的上端外壁自上而下有外徑依次增大的下接頭上環槽和下接頭下環槽,接頭第一下環槽的內壁與下接頭上環槽的外壁固定安裝在一起,接頭第二下環槽的內壁與下接頭下環槽的外壁緊密貼合併且雙母接頭的下端與下接頭下環槽的底面相抵,在雙母接頭的中部內壁上一體固定有內徑與上接頭內徑相配的下限位環臺,在上接頭下端與下限位環臺上端之間的雙母接頭內安裝有密封筒,雙母接頭與密封筒之間固定安裝有防轉緊釘,下限位環臺下方的雙母接頭內壁上有軸向的鍵槽,下接頭的下端內壁上一體固定有下接頭內環臺,在上接頭內環臺與下接頭內環臺之間的上接頭、密封筒和下接頭形成的內腔中套裝有內滑套,上接頭的內徑與內滑套的外徑相配,密封筒的外徑與雙母接頭內徑相配、內徑與內滑套外徑相配,在內滑套的中部外壁上一體固定有滑鍵,滑鍵位於鍵槽內,上接頭的下端、密封筒的上端、雙母接頭的內壁與內滑套的外壁之間形成的環形空腔內固定安裝有上密封裝置,雙母接頭的下端、下限位環臺的上端、雙母接頭的內壁與內滑套的外壁之間形成的環形空腔內固定安裝有下密封裝置,在密封筒和雙母接頭上分別有至少一圈的沿圓周徑向分布連通的外通孔,在內滑套上有至少一圈的沿圓周徑向分布的內通孔,內滑套的上端內壁和下端內壁上分別有上環形卡槽和下環形卡槽,上環形卡槽的上端面為平面、下端面為斜向內下的斜面,下環形卡槽的上端面為斜向內上的斜面、下端面為平面,在下接頭的內壁上自上而下分布有錐臺形上卡槽和錐臺形下卡槽,在內滑套的下部外壁上一體固定有與錐臺形上卡槽和錐臺形下卡槽相配的環形錐臺,上接頭內環臺至錐臺形上卡槽的距離與內滑套上端至環形錐臺的距離相配,錐臺形上卡槽至錐臺形下卡槽之間的距離、外通孔至內通孔的距離、滑鍵底端至鍵槽低端的距離分別與內滑套底端至下接頭內環臺上端的距離相配。
[0005]下面是對上述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0006]上述上密封裝置包括第一上密封擋圈、第二上密封擋圈、上密封圈、上密封擋圈、固定卡環、下密封擋圈、第一下密封擋圈、第二下密封擋圈和下密封圈,在上接頭的下方固定安裝有第一上密封擋圈,在第一上密封擋圈的下方固定安裝有第二上密封擋圈,第一上密封擋圈和第二上密封擋圈為一對有相對的弧形開口的密封擋圈,在一上密封擋圈和第二上密封擋圈之間固定安裝有上密封圈,在第二上密封擋圈下方固定安裝有上密封擋圈,在上密封擋圈下方的雙母接頭內壁上固定安裝有固定卡環,在固定卡環的下方固定安裝有下密封擋圈,在下密封擋圈的下方固定安裝有第一下密封擋圈,在第一下密封擋圈的下方固定安裝有第二下密封擋圈,第一下密封擋圈和第二下密封擋圈為一對有相對的弧形開口的密封擋圈,在第一下密封擋圈和第二下密封擋圈之間固定安裝有下密封圈,第二下密封擋圈的下端與密封筒的上端相抵。
[0007]上述下密封裝置包括第一密封下擋圈、第二密封下擋圈和密封圈,在密封筒的下端、下限位環臺的上端、雙母接頭的內壁與內滑套的外壁之間形成的環形空腔內自上而下固定安裝有第一密封下擋圈、第二密封下擋圈,第一密封下擋圈和第二密封下擋圈為一對有相對的弧形開口的密封擋圈,在第一密封下擋圈和第二密封下擋圈之間固定安裝有密封圈。
[0008]上述在密封筒和雙母接頭上分別有三圈的沿圓周徑向分布連通的外通孔,相鄰兩圈之間的外通孔位置相錯,在內滑套上有三圈的沿圓周徑向分布的內通孔,相鄰兩圈之間的內通孔位置相錯,最下面一圈內通孔至最下面一圈外通孔的距離與內滑套底端至下接頭內環臺上端的距離相配。
[0009]上述對應下環形卡槽的內滑套上沿圓周分布有狹長條孔。
[0010]上述在接頭第一上環槽和上接頭上環槽之間固定安裝有密封圈,在外通孔上方的密封筒與雙母接頭之間固定安裝有密封圈,在接頭第二下環槽和下接頭下環槽之間固定安裝有密封圈。
[0011]上述上限位環臺與上接頭上環槽之間的上接頭外壁與接頭第二上環槽內壁通過螺紋固定安裝在一起,接頭第一下環槽的內壁與下接頭上環槽的外壁通過螺紋固定安裝在一起。
[0012]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不僅方便輔助工具下入或提出,而且能夠在保證良好的工作狀況下,使內滑套的既能打開又能關閉,並能有效調節內滑套打開內外貫通後流體的流量,實現對有氣藏的合理開採。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3]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上半部分主視半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下半部分主視半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上接頭,2為上接頭內環臺,3為上限位環臺,4為上接頭上環槽,5為上接頭下環槽,6為內滑套,7為雙母接頭,8為接頭第一上環槽,9為接頭第二上環槽,10為接頭第一下環槽,11為接頭第二下環槽,12為下接頭,13為下接頭上環槽,14為下接頭下環槽,15為下限位環臺,16為密封筒,17為防轉緊釘,18為鍵槽,19為下接頭內環臺,20為滑鍵,21為外通孔,22為內通孔,23為上環形卡槽,24為下環形卡槽,25為錐臺形上卡槽,26為錐臺形下卡槽,27為環形錐臺,28為第一上密封擋圈,29為第二上密封擋圈,30為上密封圈,31為上密封擋圈,32為固定卡環,33為下密封擋圈,34為第一下密封擋圈,35為第二下密封擋圈,36為下密封圈,37為第一密封下擋圈,38為第二密封下擋圈,39為密封圈,40為狹長條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6]本實用新型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
[0017]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便於描述,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係的描述均是根據說明書附圖的布圖方式來進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係是依據說明書附圖的布圖方向來確定的。
[0018]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9]如附圖1、2所示,該多次使用式滑套包括上接頭1、內滑套6、雙母接頭7、下接頭12和密封筒16 ;上接頭I的上部內壁上一體固定有上接頭內環臺2,在上接頭I的中部外壁上一體固定有上限位環臺3,在上接頭I的下端外壁上自上而下有外徑依次減小的上接頭上環槽4和上接頭下環槽5,上接頭下環槽5的外徑與雙母接頭7的內徑相配,雙母接頭7的上部內壁自下而上有內徑依次增大的接頭第一上環槽8和接頭第二上環槽9,雙母接頭7的下部內壁自上而下有內徑依次增大的接頭第一下環槽10和接頭第二下環槽11,上限位環臺3與上接頭上環槽4之間的上接頭I外壁與接頭第二上環槽9內壁固定安裝在一起,接頭第一上環槽8的內壁與上接頭上環槽4的外壁以及上接頭下環槽5的外壁與雙母接頭7的內壁分別緊密貼合,雙母接頭7的上端與上限位環臺3的下端相抵,下接頭12的上端外壁自上而下有外徑依次增大的下接頭上環槽13和下接頭下環槽14,接頭第一下環槽10的內壁與下接頭上環槽13的外壁固定安裝在一起,接頭第二下環槽11的內壁與下接頭下環槽14的外壁緊密貼合併且雙母接頭7的下端與下接頭下環槽14的底面相抵,在雙母接頭7的中部內壁上一體固定有內徑與上接頭I內徑相配的下限位環臺15,在上接頭I下端與下限位環臺15上端之間的雙母接頭7內安裝有密封筒16,雙母接頭7與密封筒16之間固定安裝有防轉緊釘17,下限位環臺15下方的雙母接頭7內壁上有軸向的鍵槽18,下接頭的下端內壁上一體固定有下接頭內環臺19,在上接頭內環臺2與下接頭內環臺19之間的上接頭1、密封筒16和下接頭12形成的內腔中套裝有內滑套6,上接頭I的內徑與內滑套6的外徑相配,密封筒16的外徑與雙母接頭7內徑相配、內徑與內滑套6外徑相配,在內滑套6的中部外壁上一體固定有滑鍵20,滑鍵20位於鍵槽18內,上接頭I的下端、密封筒16的上端、雙母接頭7的內壁與內滑套6的外壁之間形成的環形空腔內固定安裝有上密封裝置,雙母接頭7的下端、下限位環臺15的上端、雙母接頭7的內壁與內滑套6的外壁之間形成的環形空腔內固定安裝有下密封裝置,在密封筒16和雙母接頭7上分別有至少一圈的沿圓周徑向分布連通的外通孔21,在內滑套6上有至少一圈的沿圓周徑向分布的內通孔22,內滑套6的上端內壁和下端內壁上分別有上環形卡槽23和下環形卡槽24,上環形卡槽23的上端面為平面、下端面為斜向內下的斜面,下環形卡槽24的上端面為斜向內上的斜面、下端面為平面,在下接頭I的內壁上自上而下分布有錐臺形上卡槽25和錐臺形下卡槽26,在內滑套6的下部外壁上一體固定有與錐臺形上卡槽25和錐臺形下卡槽26相配的環形錐臺27,上接頭內環臺2至錐臺形上卡槽25的距離與內滑套6上端至環形錐臺27的距離相配,錐臺形上卡槽25至錐臺形下卡槽26之間的距離、外通孔21至內通孔22的距離、滑鍵20底端至鍵槽18低端的距離分別與內滑套6底端至下接頭內環臺19上端的距離相配。使用時,當需要打開內滑套6時,下入輔助工具至下環形卡槽24,下壓內滑套6,內滑套6下行至環形錐臺27進入錐臺形下卡槽26內,此時,內通孔22和外通孔21連通,內滑套6打開,實現內外貫通;當需要關閉內滑套6時,下入輔助工具至上環形卡槽23,上提內滑套6,內滑套6上行至環形錐臺27進入錐臺形上卡槽25內,此時,內通孔22和外通孔21錯開,內滑套6關閉,內外無法貫通;上環形卡槽23的上端面為平面、下端面為斜向內下的斜面,一方面方便輔助工具的上提另一方面方便輔助工具從下端的斜面滑出,下環形卡槽24的上端面為斜向內上的斜面、下端面為平面,一方面方便輔助工具的下壓另一方面方便輔助工具從上端的斜面滑出,上接頭內環臺2和下接頭內環臺19用於限位內滑套6,防轉緊釘17用於密封筒16防轉,密封筒16用於內滑套6與雙母接頭7之間上密封裝置和下密封裝置的限位。本實用新型能夠在保證良好的工作狀況下,使內滑套6的既能打開又能關閉,並能有效調節內滑套6打開內外貫通後流體的流量,實現對油氣藏的合理開採。
[0020]可根據實際需要,對上述多次使用式滑套作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0021 ] 如附圖1、2所示,上密封裝置包括第一上密封擋圈28、第二上密封擋圈29、上密封圈30、上密封擋圈31、固定卡環32、下密封擋圈33、第一下密封擋圈34、第二下密封擋圈35和下密封圈36,在上接頭I的下方固定安裝有第一上密封擋圈28,在第一上密封擋圈28的下方固定安裝有第二上密封擋圈29,第一上密封擋圈28和第二上密封擋圈29為一對有相對的弧形開口的密封擋圈,在一上密封擋圈28和第二上密封擋圈29之間固定安裝有上密封圈30,在第二上密封擋圈29下方固定安裝有上密封擋圈31,在上密封擋圈31下方的雙母接頭7內壁上固定安裝有固定卡環32,在固定卡環32的下方固定安裝有下密封擋圈33,在下密封擋圈33的下方固定安裝有第一下密封擋圈34,在第一下密封擋圈34的下方固定安裝有第二下密封擋圈35,第一下密封擋圈34和第二下密封擋圈35為一對有相對的弧形開口的密封擋圈,在第一下密封擋圈34和第二下密封擋圈35之間固定安裝有下密封圈36,第二下密封擋圈35的下端與密封筒16的上端相抵。第一上密封擋圈28、第二上密封擋圈29、上密封擋圈30、下密封擋圈33、第一下密封擋圈34和第二下密封擋圈35均為目前現有公知技術的密封擋圈,上密封圈30和下密封圈36均為目前現有公知技術的O型密封圈;固定卡環32用於分離固定上密封裝置,保證內滑套6在上下滑動的過程中,上密封裝置能夠起到較好的動密封作用。
[0022]如附圖1、2所示,下密封裝置包括第一密封下擋圈37、第二密封下擋圈38和密封圈39,在密封筒16的下端、下限位環臺15的上端、雙母接頭7的內壁與內滑套6的外壁之間形成的環形空腔內自上而下固定安裝有第一密封下擋圈37、第二密封下擋圈38,第一密封下擋圈37和第二密封下擋圈38為一對有相對的弧形開口的密封擋圈,在第一密封下擋圈37和第二密封下擋圈38之間固定安裝有密封圈39。第一密封下擋圈37和第二密封下擋圈38均為目前現有公知技術的密封擋圈,密封圈39為目前現有公知技術的O型密封圈。
[0023]如附圖1、2所示,在密封筒16和雙母接頭7上分別有三圈的沿圓周徑向分布連通的外通孔21,相鄰兩圈之間的外通孔21位置相錯,在內滑套6上有三圈的沿圓周徑向分布的內通孔22,相鄰兩圈之間的內通孔22位置相錯,最下面一圈內通孔22至最下面一圈外通孔21的距離與內滑套6底端至下接頭內環臺19上端的距離相配。分布有三圈的外通孔21和內通孔22可以增大內外循環的孔面積,其次,相鄰兩圈位置相錯的外通孔21和內通孔22可以減少在密封筒16、雙母接頭7和內滑套6上的強度應力,避免加工過程受力過大或受力不均勻以及在工作過程中受壓條件下或受壓不均勻造成損壞,為加工或工作帶來便利。
[0024]如附圖1、2所示,對應下環形卡槽24的內滑套6上沿圓周分布有軸向的狹長條孔40。當環形錐臺27進入或滑出錐臺形上卡槽25和錐臺形下卡槽26時,在壓力作用下,內滑套6上分布的狹長條孔40可以使內滑套6的下端具有一定的彈性收縮作用,方便環形錐臺27進入或滑出錐臺形上卡槽25和錐臺形下卡槽26。
[0025]如附圖1、2所示,在接頭第一上環槽8和上接頭上環槽4之間固定安裝有密封圈39,在外通孔21上方的密封筒16與雙母接頭7之間固定安裝有密封圈39,在接頭第二下環槽和下接頭下環槽之間固定安裝有密封圈39。密封圈39為目前現有公知技術的O型密封圈。
[0026]如附圖1、2所示,上限位環臺3與上接頭上環槽4之間的上接頭I外壁與接頭第二上環槽9內壁通過螺紋固定安裝在一起,接頭第一下環槽10的內壁與下接頭上環槽13的外壁通過螺紋固定安裝在一起。螺紋連接方便安裝與拆卸。
[0027]以上技術特徵構成了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最佳實施效果,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非必要的技術特徵,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求。
【權利要求】
1.一種多次使用式滑套,其特徵在於包括上接頭、內滑套、雙母接頭、下接頭和密封筒;上接頭的上部內壁上一體固定有上接頭內環臺,在上接頭的中部外壁上一體固定有上限位環臺,在上接頭的下端外壁上自上而下有外徑依次減小的上接頭上環槽和上接頭下環槽,上接頭下環槽的外徑與雙母接頭的內徑相配,雙母接頭的上部內壁自下而上有內徑依次增大的接頭第一上環槽和接頭第二上環槽,雙母接頭的下部內壁自上而下有內徑依次增大的接頭第一下環槽和接頭第二下環槽,上限位環臺與上接頭上環槽之間的上接頭外壁與接頭第二上環槽內壁固定安裝在一起,接頭第一上環槽的內壁與上接頭上環槽的外壁以及上接頭下環槽的外壁與雙母接頭的內壁分別緊密貼合,雙母接頭的上端與上限位環臺的下端相抵,下接頭的上端外壁自上而下有外徑依次增大的下接頭上環槽和下接頭下環槽,接頭第一下環槽的內壁與下接頭上環槽的外壁固定安裝在一起,接頭第二下環槽的內壁與下接頭下環槽的外壁緊密貼合併且雙母接頭的下端與下接頭下環槽的底面相抵,在雙母接頭的中部內壁上一體固定有內徑與上接頭內徑相配的下限位環臺,在上接頭下端與下限位環臺上端之間的雙母接頭內安裝有密封筒,雙母接頭與密封筒之間固定安裝有防轉緊釘,下限位環臺下方的雙母接頭內壁上有軸向的鍵槽,下接頭的下端內壁上一體固定有下接頭內環臺,在上接頭內環臺與下接頭內環臺之間的上接頭、密封筒和下接頭形成的內腔中套裝有內滑套,上接頭的內徑與內滑套的外徑相配,密封筒的外徑與雙母接頭內徑相配、內徑與內滑套外徑相配,在內滑套的中部外壁上一體固定有滑鍵,滑鍵位於鍵槽內,上接頭的下端、密封筒的上端、雙母接頭的內壁與內滑套的外壁之間形成的環形空腔內固定安裝有上密封裝置,雙母接頭 的下端、下限位環臺的上端、雙母接頭的內壁與內滑套的外壁之間形成的環形空腔內固定安裝有下密封裝置,在密封筒和雙母接頭上分別有至少一圈的沿圓周徑向分布連通的外通孔,在內滑套上有至少一圈的沿圓周徑向分布的內通孔,內滑套的上端內壁和下端內壁上分別有上環形卡槽和下環形卡槽,上環形卡槽的上端面為平面、下端面為斜向內下的斜面,下環形卡槽的上端面為斜向內上的斜面、下端面為平面,在下接頭的內壁上自上而下分布有錐臺形上卡槽和錐臺形下卡槽,在內滑套的下部外壁上一體固定有與錐臺形上卡槽和錐臺形下卡槽相配的環形錐臺,上接頭內環臺至錐臺形上卡槽的距離與內滑套上端至環形錐臺的距離相配,錐臺形上卡槽至錐臺形下卡槽之間的距離、外通孔至內通孔的距離、滑鍵底端至鍵槽低端的距離分別與內滑套底端至下接頭內環臺上端的距離相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次使用式滑套,其特徵在於上密封裝置包括第一上密封擋圈、第二上密封擋圈、上密封圈、上密封擋圈、固定卡環、下密封擋圈、第一下密封擋圈、第二下密封擋圈和下密封圈,在上接頭的下方固定安裝有第一上密封擋圈,在第一上密封擋圈的下方固定安裝有第二上密封擋圈,第一上密封擋圈和第二上密封擋圈為一對有相對的弧形開口的密封擋圈,在一上密封擋圈和第二上密封擋圈之間固定安裝有上密封圈,在第二上密封擋圈下方固定安裝有上密封擋圈,在上密封擋圈下方的雙母接頭內壁上固定安裝有固定卡環,在固定卡環的下方固定安裝有下密封擋圈,在下密封擋圈的下方固定安裝有第一下密封擋圈,在第一下密封擋圈的下方固定安裝有第二下密封擋圈,第一下密封擋圈和第二下密封擋圈為一對有相對的弧形開口的密封擋圈,在第一下密封擋圈和第二下密封擋圈之間固定安裝有下密封圈,第二下密封擋圈的下端與密封筒的上端相抵。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次使用式滑套,其特徵在於下密封裝置包括第一密封下擋圈、第二密封下擋圈和密封圈,在密封筒的下端、下限位環臺的上端、雙母接頭的內壁與內滑套的外壁之間形成的環形空腔內自上而下固定安裝有第一密封下擋圈、第二密封下擋圈,第一密封下擋圈和第二密封下擋圈為一對有相對的弧形開口的密封擋圈,在第一密封下擋圈和第二密封下擋圈之間固定安裝有密封圈。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次使用式滑套,其特徵在於在密封筒和雙母接頭上分別有三圈的沿圓周徑向分布連通的外通孔,相鄰兩圈之間的外通孔位置相錯,在內滑套上有三圈的沿圓周徑向分布的內通孔,相鄰兩圈之間的內通孔位置相錯,最下面一圈內通孔至最下面一圈外通孔的距離與內滑套底端至下接頭內環臺上端的距離相配。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次使用式滑套,其特徵在於在密封筒和雙母接頭上分別有三圈的沿圓周徑向分布連通的外通孔,相鄰兩圈之間的外通孔位置相錯,在內滑套上有三圈的沿圓周徑向分布的內通孔,相鄰兩圈之間的內通孔位置相錯,最下面一圈內通孔至最下面一圈外通孔的距離與內滑套底端至下接頭內環臺上端的距離相配。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次使用式滑套,其特徵在於對應下環形卡槽的內滑套上沿圓周分布有狹長條孔。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次使用式滑套,其特徵在於對應下環形卡槽的內滑套上沿圓周分布有狹長條孔。
8.根據權利 要求1或2所述的多次使用式滑套,其特徵在於在接頭第一上環槽和上接頭上環槽之間固定安裝有密封圈,在外通孔上方的密封筒與雙母接頭之間固定安裝有密封圈,在接頭第二下環槽和下接頭下環槽之間固定安裝有密封圈。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多次使用式滑套,其特徵在於在接頭第一上環槽和上接頭上環槽之間固定安裝有密封圈,在外通孔上方的密封筒與雙母接頭之間固定安裝有密封圈,在接頭第二下環槽和下接頭下環槽之間固定安裝有密封圈。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多次使用式滑套,其特徵在於上限位環臺與上接頭上環槽之間的上接頭外壁與接頭第二上環槽內壁通過螺紋固定安裝在一起,接頭第一下環槽的內壁與下接頭上環槽的外壁通過螺紋固定安裝在一起。
【文檔編號】E21B43/14GK203742576SQ201420056961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9日
【發明者】陳若銘, 李曉軍, 穆總結, 鄭義平, 李富強 申請人:中國石油集團西部鑽探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