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工件表面尺寸的檢測工具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01:17:34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量工具,尤其涉及一種工件表面尺寸的檢測工具。
背景技術:
精密微細加工中,對加工環境的溫度、裝夾、刀具、材料等都要求很高,當遇到加工時間較長的情況,需要對工件的已加工的部分的表面尺寸進行檢測並判斷該部分是否符合最終尺寸要求,如果等加工完成之後再對整個工件的表面尺寸進行檢測,如果工件不滿足尺寸要求,往往會造成過量的加工報廢以及時間上的浪費。因此,有必要作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上述所提及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工件表面尺寸的檢測工具,包括可凝固膠劑、表面檢測機構以及誤差分析機構,工件的已加工部分的加工面上有若干個凹部和/或凸部,可凝固膠劑貼合於所述凹部和/或凸部。
優選的,可凝固膠劑是由若干種樹脂材料形成的複合膠劑。
優選的,表面檢測機構包括能夠在水平面移動的載物臺、光線接收器以及雷射光源,載物臺上設置有可凝固膠劑的定位裝置。
優選的,光線接收器和載物臺之間設置有透鏡組件。
優選的,透鏡組件包括從光線接收器到載物臺依次設置的成像鏡和物鏡。
優選的,誤差分析機構包括有光線接收器的數據與工件圖紙之間的對比模塊。
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工件表面尺寸的檢測工具在測量工件時不需要把工件從加工位置取下,因而工件不需要進行二次裝夾,不會影響到加工精度,在加工過程中檢測已加工部分的表面尺寸,在出現誤差較大時可提前預判,節約成本和時間,檢測方法穩定可靠,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其中:
圖1 為可凝固膠劑測量工件表面尺寸的結構示意圖;
圖2 為表面檢測機構測量可凝固膠劑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一有一種工件表面尺寸的檢測工具,包括可凝固膠劑1、表面檢測機構以及誤差分析機構,工件的已加工部分的加工面上有若干個凹部11和/或凸部12,可凝固膠劑1貼合於所述凹部11和/或凸部12。把膠狀的可凝固膠劑1放置於工件的已加工部分的加工面上,使得可凝固膠劑1覆蓋工件的凹部11和/或凸部12並填充,填充後等待凝固或者通過烘乾、冷凝等方法使可凝固膠劑1快速凝固,凝固後,可凝固膠劑1貼合工件的表面即可代替工件來完成表面尺寸的檢測,在如圖2所示的表面檢測機構中測量可凝固膠劑1的表面尺寸,測量出的數據和初始圖紙的設定的數據在誤差分析機構內進行對比並分析誤差是否在可控範圍內,如果誤差過大,可以及時停機進行調整,而不用等工件加工完成,減少浪費和等待時間。可凝固膠劑1優選為由若干種樹脂材料形成的複合膠劑,保證可凝固膠劑1能夠快速且完全地覆蓋凹部11和/或凸部12。
如圖2所示的實施例二有一種工件表面尺寸的檢測工具,包括可凝固膠劑1、表面檢測機構以及誤差分析機構,工件的已加工部分的加工面上有若干個凹部11和/或凸部12,可凝固膠劑1貼合於所述凹部11和/或凸部12,表面檢測機構包括能夠在水平面移動的載物臺21、光線接收器22以及雷射光源23,載物臺21上設置有可凝固膠劑1的定位裝置。凝固後的可凝固膠劑1通過定位裝置固定在載物臺21上,雷射光線配合光線接收器22來獲取可凝固膠劑1的表面尺寸數據。光線接收器22和載物臺21之間優選地設置有透鏡組件,透鏡組件用於調整光線的傳播路徑及角度,使雷射光線經可凝固膠劑1表面後能準確的傳播至光線接收器22上。透鏡組件包括從光線接收器22到載物臺21依次設置的成像鏡24和物鏡25。誤差分析機構優選地包括有光線接收器22的數據與工件圖紙之間的對比模塊。
如圖1所示,刀具3在加工工件時能夠同時進行已加工部分的工件的表面尺寸的檢測,能夠提前預測到較大誤差從而快速停機並進行調整。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並非對其進行限制,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