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讀後感800字
2023-10-17 02:01:35 2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顧名思義,是記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下面整理了聊齋的讀後感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聊齋志異》讀後感800字
同學們,中國古代神話故事除了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等神話傳說外,另外一種就是鬼怪故事,它就是《聊齋志異》。《聊齋志異》是中國古代靈異志怪小說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絕後之美譽,其玄奇驚異刺激的鬼怪傳說,歷來是人們茶餘飯後的經典話題。
《聊齋志異》表面上看來講的是鬼狐仙怪,其實字字都是人情世態,字裡行間無不包含著對人生社會的深刻體驗和人生智慧;在現實和虛幻之間,一個個狐仙鬼魅不再猙獰可怕,在嬉笑咋怒中透露著情深意重,讓人至於一個浪漫溫馨、超凡脫俗的別樣世界。而在這裡面除了講述鬼怪們的情誼和許多陰陽兩界的奇怪故事,還有講述人類智慧的文章。
比如《狼》這篇文章,講述了農夫如何殺死兩隻狼的故事。一個屠夫在晚上回家,擔子裡的肉賣完了,只有剩下的骨頭。屠戶在路上遇到了兩隻狼,緊隨著他走了很遠。
屠夫非常害怕,擔心前後受到狼的攻擊。屠夫看見田野中有個麥場,場主在裡面堆柴,覆蓋成小山似的。屠夫於是奔向麥場,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擔子拿著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著屠戶。
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其中一隻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很久,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閒得很。屠夫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頭,又劈砍幾刀殺死了狼。屠夫正想要走,轉身看柴草堆後面,一隻狼在其中打洞,意圖想要鑽洞進入柴草堆來攻擊屠戶的後面。狼的身體已經鑽進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從後面砍斷狼的大腿,也殺死了這隻狼。屠夫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人。
還有一篇叫做《賈兒》的故事,講述了賈兒母親被狐狸纏身,日漸嚴重,家人防不勝防,最終母親神志失常了,不允許家裡人接近她。賈兒卻立定主意要除掉狐狸,他佯裝遊戲,實則精心準備,可惜只砍掉狐狸的尾巴。後來得知狐狸要僕人去買酒,他又事先在買好的酒裡面下毒,並喬裝成一個狐狸僕人,將毒酒送進了狐妖的肚中,最終除掉了狐妖的故事。
看到這幾篇故事,讓我明白了,只要擁有智慧和勇氣,沒有事情是我們辦不到的。我原來非常怕狗,後來姐姐家養了一隻小狗,慢慢的怕狗的毛病也改正了,以後我要鍛鍊自己的勇氣,希望也能象這位少年一樣,擁有過人的勇氣和才智,以後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篇2:《聊齋志異》讀後感800字
一聽到《聊齋志異》這個名字,我就不由得毛骨悚然,因為聽說這本書裡全都是關於妖魔鬼怪的恐怖故事。可是,今年暑假趙老師卻給我們推薦了這本書,作為我們五年級的必讀書目。沒辦法,當媽媽把這本書買回來的時候,我只好硬著頭皮,懷著恐懼的心理,翻開了這本書。
剛看第一個故事《小官人》,我就被那離奇的故事情節,充滿童趣的語言給吸引住了。沒想到,越往後看越精彩,書中有各種各樣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傳奇色彩,那一個個看似平凡的故事情節卻蘊含著一個個意味深長的道理,讓我在閱讀的同時收穫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嶗山道士》這個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王七是一個有錢人家的孩子,他去向一位嶗山的道士拜師學藝。剛開始,道士只讓王七幹粗活,他忍了很久,道士還是什麼也沒有教他,他就準備下山回家。在王七回家之前,他懇求道士教他穿牆術,道士教會了他,並在他臨走之前囑咐:「回家後不要賣弄法術,否則就不靈了。」王七當時答應了道士,可是,他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向別人炫耀,並給別人表演,結果法術果然不靈了,他的頭上被撞了一個大包,還遭到了別人的嘲諷。我覺得故事中的王七真是自作自受,他只學到了一種簡單的法術,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一回到家就把答應別人的事情給忘到腦後。我真想對王七說,你雖然學會了一種法術,但是你不應該那麼的驕傲自大,回家以後你應該先去刻苦地練習,即使你練習的已經很好了,也不要這麼驕傲,不要急著去向別人炫耀,而是要把道士的話牢記在心,因為驕傲只會帶給你失敗。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不由得反思了自己。在生活中,我也有驕傲自滿的時候。有一次,我數學考試得了一百分,而且全班就我一個考一百分的,我覺得考一百分太容易了,自己真是太了不起了,就有點兒驕傲。結果第二次考試,我一看題真是太簡單了,所以根本就沒把這些題放在眼裡,拿起筆就馬馬虎虎地做了起來,做完後也沒有細緻、認真地檢查,就把卷子交上去了。我美滋滋地等著一百分再來找我,結果,發下試卷後,我卻只考了九十五分,而那次考試班卻裡有30多個考一百分的。自從那次以後,我就明白了「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這個道理。現在,我認真地看書,認真地寫作業,認真地練小提琴,再也不敢有一絲的馬虎和驕傲。
這本書,雖然每個故事都很短小,卻都蘊含著深奧的大道理。這本書,讓我一下子懂得了許多,讓我在以後更加懂事,更加優秀,這本書,真是讓我收穫多多。
篇3:《聊齋志異》讀後感800字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的著作。
在課文中,電視作品裡早就接觸過《聊齋》的內容,但對狐仙、鬼妖、人獸一類,心理總是存在著一絲害怕。
這個暑假,老師布置我們要閱讀《聊齋志異》。只好硬著頭皮翻開了這本書,
很快就被小說裡面一個個神仙狐鬼精魅故事所吸引了。
裡面的故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一是才子佳人式的愛情故事;二是人與人或非人之間的友情故事;三是不滿黑暗社會現實的反抗故事;四是諷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訓誡故事。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聶小倩》這個故事,上學期與同學一起曾看了《倩女幽魂》這部電影,但是書中的內容似乎和電影上的情節一點也不一樣,小倩是一個十八歲就病死的貌美女子的孤魂,故事都是發生在蘭若寺,她受妖怪脅迫,殺死了不少貪財好色之人。
她遇見那些對她貪色輕浮的壞人,就悄悄用錐子刺入他腳心,並在他神志還清楚的時候,吸他的血分配供給妖怪們喝;有時候,她也用金子去引誘人,其實那不是金子,而是惡鬼的骨頭,貪心的人如果它留下來的,就會被惡鬼掏去心肝。
看到這裡,我想:那美人和金子不就是我們古今生活當中的各種誘惑嗎?
自古以來,有多少帝王被美色所迷住了雙眼:夏桀時的妺喜,商紂王時的妲己,周幽王時的褒姒……因為經不住美人的誘惑,而葬送自己的性命與江山社稷。
現今社會,也不乏經不住美色和金錢誘惑的人,剛剛從加拿大押解回來的罪犯賴昌星就是用美色和金錢腐蝕了許多身居要位的領導幹部。
中國百姓現在最痛恨的人就是貪官,貪官們最典型的形式就是斂財好色,從前北京的市長陳希同,到我市的前市長許宗衡,他們貪汙、生活腐化,最終走向了滅亡的深淵。刺貪刺虐------《聊齋志異》讀後感
重新回到《聊齋志異》,作者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願望。雖然作品中也夾雜著一些封建倫理觀念和因果報應的宿命論思想。
但《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高峰。
現代著名學者、文學家、社會活動家郭沫若評曾評價該書說:「寫鬼寫妖高人一籌,刺貪刺虐入木三分。」
刺貪。不就是我們現在倡導的反腐嗎?但願我們的社會少一些貪官,少一些被美色和金錢誘入深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