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華為執行力的讀後感
2023-10-14 10:38:09 3
執行力是企業管理學中最大的黑洞,管理學中有各種各樣的理論教管理者做戰略、理財、選人、育人和用人,但如何執行以實現這些想法卻很少有人探討。下面是華為執行力的讀後感,快來圍觀吧。
讀華為執行力的讀後感【篇一】
一個成功的企業必擁一支卓越執行力的團隊,華為正是擁有了眾多不折不扣的執行者,以強有力的執行力確保了華為宏偉的戰略思想落實到位。卓越的執行力的產生和形成來源於華為的核心價值觀和執行力文化。奮鬥、誠信、自省是華為核心價值觀和執行力文化的主要內涵。
奮鬥,就是要具有狼的精神,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華為推崇狼性文化,號召員工學習和發揚狼的精神。筆者將之歸納為三種精神:頑強拼搏、鍥而不捨、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追求精神;不屈不撓、奮不顧身、堅韌無畏、永不言敗的戰鬥精神;分工明確、紀律嚴明、互助合作、甘於奉獻的團隊精神。正是基於執行的不可或缺的狼性精神,才有了華為今天的成就。
誠信,就是至誠守信,就是內心坦蕩誠懇,信守承諾,體現在對待同事、對待員工的方方面面。曾國藩曾經說過:馭將之道,最貴推誠,不貴權術。其心實腸是第一義。傑克.韋爾奇說:缺乏坦誠精神會從根本上扼殺敏銳創意,阻擾快速行動、妨礙人才貢獻出所有才華。它簡直是一個殺手。
自省,就是自我批判。自我批判文化同樣也是華為的核心價值觀和執行力文化的重要組成。沒有自我批判的精神,難有自我的升華和成長。自我批判的過程就是一個從思想上、觀念上去糟粕、納精華,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過程,就是一種修煉、一種境界。作為領導者,尤其要具有批判精神,因領導者的地位越高,越成功,就越會有人說你的意見正確無誤,這會導致你飄飄然,自以為是,習慣於自己被視為非同尋常之人,進而會越來越缺乏批判性的思維,難以看清真相。任正非非常看重自我批判,他對華為人最大的期望和要求就是「自我批判精神」。
就我本人而言,奮鬥、誠信、自省三種精神也是從行政領導向黨委領導「轉型」的必備素養。首先要點燃公司幹部、職工的追求欲望,帶領廣大員工抓住改革創新、轉型發展的時機,以鍥而不捨的精神攻克發展中的難題,使中港疏浚公司跑在行業的前列,率先品嘗到轉型發展的紅利。其二作為從行政轉崗的政工幹部,工作方式要從以行政命令為主向以人格魅力影響為主轉變,通過自己的言行影響員工、感召員工,從而推動員工前進,通過在企業內營造誠信之風降低溝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要像任正非一樣始終保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危機感,通過不斷的自省和反思來糾正工作中的不足;對工作中的成績不能居功,對工作中的問題不能迴避。還要實實在在的用好民主生活會、基層調研等我黨總結出的優良傳統,主動放低身價,仔細聆聽不同聲音。
毛主席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當前,中交集團的「五商中交」戰略發展思路已定,上航局公司的「海上、海外、城市綜合體」的轉型發展方向已經明確,對中港疏浚的「海上、海外」的目標定位已經下達,作為具體的執行團隊就是要貫徹上級組織的意圖,統一意志,總結提高,克服困難,不折不扣地執行指令,全力以赴地落實好上級組織的宏偉藍圖。
讀華為執行力的讀後感【篇二】
習慣了使用電子產品快速的瀏覽新聞,卻很少靜下心來認真的閱讀一本好書,走進書店,琳琅滿目的圖書,卻不知如何選擇。
此時,單位組織的《品味經典閱讀人生-崗位學雷鋒爭做好職工》讀書系列活動,又激發了我想認真看完一本好書的主觀能動性。趁著五一小長假,我讀完《華為執行力》這本書,一開始覺得這本書更適合企業管理者閱讀,後面越發覺得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作者孫科柳先生有著多年的管理實踐工作經歷,他從絲絲入扣地剖析了華為高效執行的管理細節和精神內核,使我體會頗深。
本書通過十一章節詳細介紹了作為世界500強的中國傑出企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面對目前中國經濟下行,處於深化改革和產業調整的艱難時期,如何能夠以驚人的效率取得優異的成績,為中國企業樹立標杆。正如華為掌門人任正非先生所說「華為沒用成功,只是在成長」,想要成為像其他國家那些優秀的企業,需要真正的鍛鍊內力、修煉品質。
在外界的眼中,華為的「狼性管理」難免有些苛刻,然而華為人正是因為有這種野性般的拼搏精神,才創造了華為的今天。讀完這本書,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華為科學的管理、規範的流程、獎懲激勵以及每一個華為人的責任與擔當。作為一名普通員工,我想這本書中有以下幾點是值得我們仔細思考並努力踐行的。
首先是忠於自己的崗位,腳踏實地的工作。書中提到華為的海外某地區區域經理在負責該區域的站點的整改和驗收工作時,該區域爆發大規模的伊波拉疫情,衛生條件極差,但他仍然選擇在原地堅守崗位。在嚴重缺水、電力供應不足、甚至連新鮮蔬菜都吃不上的情況下,區域經理帶領大家團結一致,相互鼓勵,經過3個月的艱苦工作,圓滿的完成任務。我能想像,在整改和驗收成功通過的時候,那些堅守在自己崗位的人是怎樣的興奮和激動。每一個員工,不管你在哪個部門哪個崗位,華為人這種「人在陣地在」的工作態度,忠於職守、認真敬業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同樣,我們不僅要忠於職守,更要在自己的崗位上腳踏實地的做事、做好事、做成事。每一個年輕人,從邁出校門,踏入社會開始,就懷揣著一份夢想,想成就一番大事業,這固然是好事,有幹勁有衝勁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但是光有這些也是不行的。我們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從小事做事,把小事做好,認真務實,才能不斷的總結教訓、積累經驗,才能出色的完成本職工作,取得佳績。
其次要注重細節,不僅要做而且要做好。偉大的建築師密斯.凡.德羅在談到他的成功奧妙時曾反覆的強調:「細節的準確、生動可以成就一件偉大的作品,細節的疏忽會毀壞一個宏偉的規劃。」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每一項工作都是有無數的細節組合起來的,要想把工作完成好,就必須不遺漏每一個細節。這要求我們做事不能馬虎,不能只做認為重要的,忽視認為不重要的。就像我們做一份報表、寫一份方案,如果不仔細,那麼數據可能有誤,得出的結論可能完全相反,方案可能空洞無力,實施困難。如果我們仔細核對每一個數據,那麼報表數據就真實準確;如果我們在落筆之前,做好事先的調研評估,那麼我們的方案就有血有肉,實際可行,這樣才能既做了,又做好了。
再次要合理安排時間,提升工作效率。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的完成工作,需要事先做好統籌和規劃。很多人總是會抱怨自己時間太少,手上工作太多,卻很少仔細思考為什麼會沒有時間。事實上,當我們在抱怨沒有時間的時候,已經不知不覺讓時間悄悄的溜走了。我們在工作中也難免會遇到精力不集中或者被打擾的情況,日本的專業數據統計顯示每天因打擾而產生的時間損失約為5.5小時,按照8小時工作制算,這就佔據了工作時間的68.7%,那麼如果避免或減少這些時間損失呢?華為提出了自己的時間管理法則—韻律原則。確認自己的韻律,把握工作節奏,可以有效減少外來幹擾,集中精力完成工作。同樣也要學會分輕重緩急,優先處理最重要的事情,這樣才能提升工作效率。
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單位的發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在工作中點滴積累,才能厚積薄發,才能有力的推動單位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