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將領林國祥簡介 林國祥是怎麼死的?
2023-10-13 21:03:35 4
人物檔案
姓名:林國祥
別名:瑞喜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朝代:清朝
原籍:廣東新會大澤北洋鄉
出生地:馬來西亞檳榔嶼之檳城
出生時間:公元1851
去世時間:公元1908
畢業院校:福州船政學堂
職業:海軍將領
主要成就:豐島海戰、命名新會島
大約公元1851年,林國祥在來西亞檳榔嶼之檳城出生,父親道解是南洋著名的建築商,曾建造檳城舊關仔角之古城,就是現在馬來西亞還有為了紀念道解而命名的道解埠。
林國祥兄弟六人,排位第二,從小就在檳城讀書,所以熟悉英語。後來清政府還派他前往國外購置戰艦,就是看中了他既熟悉船艦,同時也懂英文,能與外國人正常交流。青年之時,與自己的兄弟一起回到中國學習中文。
1867年,江西巡撫沈葆楨總理船政,福州船政學堂因此設立。就是在這一年,林國祥因為精通英文,被招收到福州船政學堂的外語堂學習,後學堂開設駕駛專業,林國祥又學習駕駛技術,四年後畢業,成為福建船政學堂第一期學生。
1871年,畢業後林國祥等人到建威、揚威等艦實習,1874年任「琛航」號管駕,在日本侵臺事件中奉命往來運送軍火。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琛航」號大副就是後世人所熟知的為國捐軀的鄧世昌。
林國祥為「琛航」號管架,御下嚴明,治理有方,在接待外國人視察之時,得來「氣象嚴整,修治清潔,督飭工役,訓練士卒,井井有條。」的讚揚。當時的《申報》對此事發文,言:「船主林君國祥、大副鄧君世昌……俱由船政局學習船務,迭居上考,分別委任,故皆能各稱其職。」
1877年,林國祥接管「伏波」輪船,中法戰爭爆發之後,林國祥率「伏波」輪船官兵回援福州,抗擊法國侵略。
1892年,林國祥任「廣乙」艦管帶,後來因為「廣乙」艦在北上與北洋艦隊會操之時表現出色,與「廣甲」、「廣丙」二艦一同留在北洋艦隊,為甲午戰爭做準備。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林國祥「廣乙」與「濟遠」奉命護送仁字軍赴朝之時,在豐島海面被日本「吉野」、「秋津洲」、「浪速」三艦阻攔去路。被三隻戰艦包圍的「廣乙」結局悽慘,很快便被炮火打爛,一直到日軍將戰艦軀體已壞,放了一馬,這才得以脫身。後來在朝鮮西海岸十八家島擱淺,「鑿鍋爐,渡殘卒登岸,遺火火藥倉自焚」。林國祥率殘部,搭乘英國船隻歸國。
黃海海戰後,「濟遠」管帶方伯謙因為臨陣脫逃,被斬首於旅順。林國祥因為表現較好,接手「濟遠」號。後來「濟遠」號在威海衛之戰中無出色表現,北洋水師全滅之後,被撤職。
1899年,「海天」、「海圻」兩艘巡洋艦建成回國。林國祥被重新起喲名,任艦隊左翼分統。後林國祥率「伏波」、「琛航」兩艦南巡東沙群島和西沙群島,每巡察一海島,即標誌命名。其中就有著名的「新會島」。
1908年林國祥去世卒,葬於新會北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