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痺康膠囊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08:08:50 1
專利名稱:威痺康膠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一種治療人體骨關節增生,風溼病用威痺康膠囊。
目前人們通常使用的治療骨關節增生,風溼病一般都是採用抗風溼藥物,這些藥物雖然能起鎮痛作用,產生短期效果,但由於其毒副作用大,療程長,難以根治,臨床表明,對已損害骨質增生所致的病因、病理、症狀無明顯治療和緩解作用,長期服用,反而導致機體免疫機能紊亂,內分泌功能失調和誘發多種併發症。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劑量少、藥效高、療程短、作用時間長,服用方便,無任何毒副作用,全部採用純中藥組合而成的威痺康膠囊。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採用熟地、山雞椒、三七為原料,經加工後按一定比例配製而成。其比例為每粒膠囊內含熟地提取物3份、山雞椒、三七提取物各1份。
熟地製備;按照《湖南省炮製規範》及《本草綱目》的炮製方法,取洗淨、肥大的生地,先以好酒入縮砂仁未在內伴勻密封瓷缸內,再以砂仁酒拌蒸,經過九蒸九曬,涼幹切片。
注用酒量第一次50%,以後各次按七折順折;砂仁量砂仁未2%;蒸要蒸透、曬要曬足;這樣才能把每次加入的酒吸收盡,而達到精製的目的;九蒸九曬,不折不扣,保質保量。
熟地提取物的加工方法取炮製合格的熟地適量,置容器內加水反覆提取3次。第一次加水為藥量的8—10倍,煎煮3—4小時,過濾取藥液;第二次加水6—7倍,煎煮2—3小時,過濾取藥液;第三次加水5—6倍,煎煮1—2小時,過濾取藥液;將藥渣原汁提出,將三次藥液合併,採用低溫蒸發至一定濃度時加入95%的等量乙醇,充分混合均勻,過夜,使其沉澱,次日取上清液(必要時過濾)。沉澱物中再加入少許95%乙醇洗淨,洗液經過濾後與上清液混合,在較低溫度下用蒸餾法回收乙醇後,待濃縮至一定濃度時移放冷處,靜置24小時,使其沉澱完全,過濾、濾液再以較低溫度蒸發濃縮到含水30—40%的稠物。
山雞椒提取物的加工法取山雞椒(生藥)適量,將淨選、洗淨後的藥村放置鍋內炒至一定程度,再噴淋鹽水,反覆七次(鹽的用量以每100kg山雞椒,用鹽4—5kg,加水4—5倍),用文火炒幹後取出放涼。取乾燥炮製合格的山雞椒再碾成粗粉未後,用75%的乙醇回流提取;第一次加入相當生藥4倍量的乙醇回流3小時;第二次加入3倍量的乙醇回流1小時,然後合併乙醇提取液,放置48小時,異去沉澱,虹吸上清液,減壓回收乙醇得稠狀物,再用90%乙醇倍量,半倍量回流二次,過濾,收集醇液,減壓回收乙醇得含水30—40%的稠物。
取三七適量,以個大、質堅、體重、皮細,淨選加工,切成薄片的藥物(大量滲漉時藥材切成薄片或0.5cm的小段,小量滲漉時粉碎成粗粉過5—20目篩)放置有蓋容器內,再加入藥村片(粗粉)量60—70%的浸出溶媒均勻,溼潤後密閉,放置15分鐘,至數小時,使藥材充分膨脹後備用,然後將已溼潤膨漲的藥片(粗粉)分次裝入已備好的滲漉筒中將滲漉筒裝置好後,再向浸漉筒中緩緩加入溶媒時應先打開滲漉筒浸液出口之活塞,以排除筒內剩餘空氣,待溶液自出口流出時,關閉活塞,流出的溶媒再倒入筒內,並繼續添加溶媒至高出藥片(粗粉)數釐米,加蓋,放置24—48小時,使溶媒充分擴散,滲漉時、漉液流出速度以1000克藥村計算,每分鐘流動速度為1—3毫升或3—5毫升,滲漉過程中,需隨時補充溶媒,使藥材中有效成份充分浸出,浸出溶媒的用量為1∶4—8[(藥村片(粗粉)∶浸出溶媒]收集漉液,採用較低溫度蒸發濃縮至一定程度,靜置、沉澱,取上清液過濾濃縮至一定濃度(約含水30—40%)。
具體配置方法1、將被乾燥已濃縮到一定濃度的液體物料,按配方比例3∶1∶1的配置方法,混勻液體物料,經氣流式噴頭(空氣壓力為3—6kg/cm2)噴成細小霧滴,使總面極大(當霧滴直徑為10um左右時,每升液體所成的霧滴其總面積可達400—600平方米),當與乾燥介質熱空氣相遇時進行熱交換,使其在數秒鐘內完成水分的蒸發,物料乾燥成為粉狀或顆粒狀。進行質量檢驗、檢測及主要成份的含量測定採用全自動填充機填充膠囊。
2、將被乾燥已濃縮到一定濃度的物料分別經氣流式噴頭進行噴霧乾燥,製成微小顆粒,進行對各藥的質量檢驗、檢測,再按配方比例3∶1∶1的配置方法混勻,採用全自動填充機填充膠囊。
該威痺康膠囊具有良好的鼓動血脈運行,促進血漿皮質醇濃度升高,促使血管擴張,降低動脈血壓,抑制炎症介質前列腺素(PC)的合成;具有改善或逆轉已損害骨質的病理改變及實驗室指標,從而起到良好的抗炎、抗增生、抗風溼、鎮痛、消腫、抑制肉芽組織形成,使以增生的骨刺在短期內軟化吸收,而使症狀從病因上得到緩解;能短期內改善類風溼關節炎晨僵,改善心肌功能等功效。對人體因陰寒之氣凝泣肢體絡脈痺阻所致的腰、頸柱、足跟、四肢骨質增生、腰脊椎間盤狀突出、退行引所致的腰腿痛綜合症、以及風溫性、類風溫性關節炎、肩周炎、鶴膝風、坐骨神經痛等疾病的治療效果最佳。
本品加工制配具有原材料充足,加工工藝簡單,即可人工生產也適應機械化生產;該藥品療效範圍廣,適宜性強,男女老幼(孕婦除外)均可使用,對人體無任何毒副作用;療效顯著;近期效果(服藥4天後)立杆見影,遠期效果超出同類產品數倍。目前,已有三百餘例的驗證,有效率達98%以上,第一批跟蹤100餘人,至目前為止無一例復發,徹底達到了康復骨質增生、風溫病等疾病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中成藥威痺康膠囊,其特徵是由熟地、山雞椒、三七組成,其比例為熟地3份,山雞椒三七各1份。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威痺康膠囊,其特徵在該組成配方比例為每粒膠囊內含熟地提取物3份,三雞椒、三七提取物各1份。
3.一種中成藥威痺康膠囊所含藥提取物的加工方法其物徵是a、熟地提取物的加工方法取炮製合格的熟地適量,置容器內加水反覆提取3次;第一次加水為藥量的8—10倍,煎煮2—3小時,過濾取藥液;第二次加水6—7倍,煎煮1—2小時,過濾取藥液;第三次加水5—6倍,煎煮30—60分鐘,過濾取藥液;將三次藥液合併,採用低溫蒸發至一定濃度時加入95%的等量乙醇,充分混合均勻,再過夜,使其沉澱,次日取上清液(必要時過濾);沉澱物中再加入少許95%乙醇洗淨,洗液經過濾後與上清液混合,在較低溫度下用蒸餾法回收乙醇後,待濃縮至一定濃度時移放冷處,靜置24小時,使其沉澱完全,濾液再以較低溫度蒸發濃縮到含水30—40%的稠物;b、山雞椒提取物的加工法取山雞椒(生藥)適量,洗淨放置鍋內炒至一定程度,再反覆噴淋鹽水(鹽的用量以每100kg山雞椒,用鹽2—3kg,加水4—5倍)7次,用文火炒幹後取出放涼再碾成粗粉後,用75%的乙醇回流提取;第一次加入相當生藥4倍量的乙醇回流3小時;第二次加入3倍量的乙醇回流1小時,然後合併乙醇提取液,放置48小時,異去沉澱,虹吸上清液,減壓回收乙醇得稠狀物,再用90%乙醇倍量,半倍量回流二次,過濾,收集醇液,減壓回收乙醇得含水30—40%的稠物;c、三七提取物的加工方法取三七適量,以個大、質堅、體重、皮細,淨選加工,切成薄片的藥物(大量滲溼時藥材切成0.5cm的小段,小量滲漉時粉碎成粗粉過5—20目篩)放置置有蓋容器內,再加入藥村片(粗粉)量60—70%的浸出溶媒均勻,溼潤後密閉,放置15分鐘,致數小時,使藥材充分膨脹後備用,然後將已溼潤膨漲的藥片(粗粉)分次裝入已備好的滲漉筒中緩緩加入溶媒時應先打開滲泳漉筒浸液出口之活塞,以排除筒內剩餘空氣,待溶液自出口流出時,關閉活塞,流出的溶媒再倒入筒內,並繼續添加溶媒至高出藥片(粗粉)數釐米,加蓋,放置24—48小時,使溶媒充分擴散,滲漉時、漉液流出速度以1000克藥村計算,每分鐘流動速效為1—3毫升或3—5毫升滲漉過程中,需隨時補充溶媒,使藥材中有效成份充分浸出,浸出溶媒的用量為1∶4—8[(藥村片(粗粉)∶浸出溶媒]收集漉液,採用較低溫度蒸發濃縮至一定程度,靜置、沉澱,取上清液過濾濃縮至一定濃度(約含水30—40%)。
全文摘要
一種由純中藥組合配製而成的威痺康膠囊,採用熟地,山雞椒,三七為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而成,對治療人體骨關節增生、風溼病有特效。
文檔編號A61P19/10GK1127135SQ9511241
公開日1996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1995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1995年8月16日
發明者丁海南 申請人:丁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