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機自動饋送帶狀料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2:21:55
專利名稱:縫紉機自動饋送帶狀料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縫紉機配套設備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縫紉機自動饋送帶狀料機構。
背景技術:
製衣企業在很多情況下,需要將帶狀料(所謂「帶狀料」,就是呈帶狀的縫紉材料, 例如鬆緊帶)與其它物料縫接起來,例如在製作文胸過程中,需要將鬆緊帶與罩杯縫接起來。現有製衣企業在進行上述工序時,通常採用流水線作業,即由一臺縫紉機專門負責這個部位的縫接,其做法是先由工人將鬆緊帶剪成一段一段,然後利用手工將鬆緊帶送到縫紉機的送布裝置(例如送布託板或送布牙)和壓腳之間,最後進行縫紉。上述方式的不足是 1、耗費人工;2、人工將帶狀料饋送到縫紉所需位置難以控制準確;3、鬆緊帶的裁剪長度一般靠目測,難以控制一致;如果每一次裁剪都進行長度測量,則費工費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縫紉機的自動饋送帶狀料機構, 它可以節省人工,且帶狀料送入後的縫紉位置準確。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實現該縫紉機的自動饋送帶狀料機構包括電動剪刀、一對夾輪、機械夾手,所述夾輪由電機驅動,電動剪刀安裝在夾輪前面;所述機械夾手包括電動夾子、擺臂、擺臂驅動機構,電動夾子由固定夾片和活動夾片組成,其中固定夾片固定連接在擺臂末端,活動夾片由電動驅動機構驅動;擺臂設有豎向轉軸,並由擺臂驅動機構驅動而擺動;當擺臂擺動到靠近電動剪刀的位置時,電動夾子的夾口並正對著電動剪刀的刀刃。電動剪刀設有固定刀片和活動刀片,其中活動刀片設有驅動機構。所述活動刀片設有一轉軸,活動刀片的刀刃端和主動端分別位於轉軸的兩側;所述活動刀片的驅動機構為電磁機構牽動的金屬絲,金屬絲的末端連接活動刀片的主動端。所述活動夾片設有一轉軸,活動夾片的夾口端和主動端分別位於轉軸的兩側;所述活動夾片的電動驅動機構為電磁機構牽動的金屬絲,金屬絲的末端連接活動夾片的主動端。還設有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通過信號線分別連接擺臂驅動機構、電動剪刀、驅動夾輪的電機、活動夾片的電動驅動機構。還設有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通過信號線分別連接擺臂驅動機構、活動刀片的驅動機構、驅動夾輪的電機、活動夾片的電動驅動機構。還設有檢測所配套縫紉機壓腳位置的傳感裝置,傳感裝置通過信號線連接中央控制器。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1、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可以將整卷的帶狀料的端頭穿入兩夾輪之間,由電機帶動兩夾輪勻速轉動,使帶狀料勻速前進,並進入電動夾子的夾口中,當帶狀料前進一段設定的時間後,兩夾輪的電機停轉,帶狀料暫時靜止,機械夾手的活動夾片動作,將帶狀料夾緊,而電動剪刀動作,將帶狀料剪斷,只露出一段在夾口之外;接著機械夾手的擺臂轉動,將電動夾子連同帶狀料帶動到對準送布託板的位置,帶狀料原先露出夾子的那一小段進入送布託板和壓腳之間的間隙位置,實現帶狀料的自動切斷及饋送;接著,壓腳下行,縫紉機將帶狀料與其它物料縫接,在此過程,機械夾手的活動夾片鬆開,機械夾手的擺臂迴轉,將電動夾子送回原來位置,使電動夾子的夾口重新對準電動剪刀的刀刃,電機又再帶動兩夾輪勻速轉動,如此不斷循環。2、本實用新型可自動按一定長度切斷帶狀料,並實現自動饋送,因此可節省人工, 提高生產效率。3、本實用新型可通過各部件的精確配合,實現帶狀料饋送位置的精確以及帶狀料裁剪長度的準確,縫紉位置準確。4、結構簡單巧妙。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擺臂擺動到第一工作位置時各部件的配合狀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擺臂擺動到第二工作位置時的工作狀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電磁機構驅動金屬絲的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所示,該縫紉機的自動饋送帶狀料機構安裝有電動剪刀、一對夾輪3、機械夾手,所述夾輪3由電機31驅動,電動剪刀安裝在夾輪3前面;電動剪刀設有固定刀片41 和活動刀片42,活動刀片設有一轉軸,活動刀片的刀刃和主動端分別位於轉軸的兩側(活動刀片的主動端相當於普通剪刀的執手端);活動刀片42的主動端連接金屬絲91的末端。 圖3所示,金屬絲91穿在套管93中並由電磁機構92牽動(圖1中的金屬絲B點即圖3中的金屬絲ΒΑ)。機械夾手包括電動夾子、擺臂6、擺臂驅動機構,電動夾子由固定夾片71 和活動夾片72組成,其中固定夾片71固定連接在擺臂6末端,所述活動夾片72設有一轉軸73,活動夾片72包括夾口端721和主動端722,活動夾片的夾口端721和主動端722分別位於轉軸73的兩側;活動夾片72由電動驅動機構驅動;圖3所示,該活動夾片72的電動驅動機構為電磁機構62牽動的金屬絲61,金屬絲61穿在套管63中(與金屬絲91的牽動結構相同,故兩者都用圖3表示),金屬絲61的末端連接活動夾片的主動端722(圖1中的金屬絲A點即圖3中的金屬絲A點)。擺臂6與齒輪82固定鎖接在一起,齒輪82由齒輪 81驅動,齒輪81由電機通過傳動機構驅動。當齒輪82、齒輪81轉動,擺臂6與齒輪82同步轉動,使擺臂6可在兩個工作位置之間擺動。當擺臂擺動到靠近電動剪刀的位置(第一工作位置)時,電動夾子的夾口並正對著電動剪刀的刀刃。上述結構安裝在縫紉機上面時,擺臂安裝位置與縫紉機的送布託板1、壓腳2位置配合,使擺臂擺動到第二工作位置時,電動夾子的夾口靠近並正對著送布託板和壓腳之間的間隙位置。該實施例還設有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通過信號線分別連接驅動擺臂的電機、驅動活動刀片的電磁機構92、驅動夾輪的電機31、驅動活動夾片的電磁機構62。還設有檢測所配套縫紉機壓腳位置的光電眼(傳感裝置),光電眼通過信號線連接中央控制器。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及原理如下圖1所示,當擺臂6擺動到第一工作位置(靠近電動剪刀的位置)時,電動夾子的夾口靠近並正對著電動剪刀的刀刃;由電機31帶動兩夾輪3勻速轉動,使帶狀料勻速前進, 且帶狀料進入電動夾子的夾口中,當帶狀料前進一段設定的時間後,兩夾輪的電機停轉,帶狀料暫時靜止,機械夾手的活動夾片動作,將帶狀料夾緊,活動刀片轉動、電動剪刀動作,將帶狀料剪斷,只露出一段在夾口之外;接下來,擺臂6在齒輪82、齒輪81驅動下擺動到第二工作位置。圖2所示,當擺臂6擺動到第二工作位置(靠近送布託板1的位置)時,壓腳2處於抬起狀態,電動夾子靠近並正對著送布託板1和壓腳2之間的間隙位置,電動夾子將帶狀料10帶動到對準送布託板1的位置,帶狀料10原先露出電動夾子的那一段進入送布託板 1和壓腳2之間的間隙位置,這樣就實現帶狀料10的自動切斷及饋送;接著,壓腳2下行, 縫紉機將帶狀料10與其它物料縫接,在此過程,機械夾手的活動夾片72鬆開,機械夾手的擺臂6迴轉,將電動夾子送回原來位置,使電動夾子的夾口又對準電動剪刀的刀刃,電機31 又帶動兩夾輪3勻速轉動,如此不斷循環。該實施例工作過程中,當擺臂驅動機構即將驅動擺臂由第一工作位置轉到第二工作位置時,光電眼檢測壓腳位置,如果壓腳沒有抬起,則中央控制器命令擺臂驅動機構暫停動作,擺臂就不會轉到第二工作位置,直至壓腳被抬起,才允許動擺臂由第一工作位置轉到第二工作位置。
權利要求1.一種縫紉機的自動饋送帶狀料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電動剪刀、一對夾輪、機械夾手,所述夾輪由電機驅動,電動剪刀安裝在夾輪前面;所述機械夾手包括電動夾子、擺臂、擺臂驅動機構,電動夾子由固定夾片和活動夾片組成,其中固定夾片固定連接在擺臂末端,活動夾片由電動驅動機構驅動;擺臂設有豎向轉軸,並由擺臂驅動機構驅動而擺動;當擺臂擺動到靠近電動剪刀的位置時,電動夾子的夾口並正對著電動剪刀的刀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的自動饋送帶狀料機構,其特徵在於電動剪刀設有固定刀片和活動刀片,其中活動刀片設有驅動機構。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縫紉機的自動饋送帶狀料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動刀片設有一轉軸,活動刀片的刀刃和主動端分別位於轉軸的兩側;所述活動刀片的驅動機構為電磁機構牽動的金屬絲,金屬絲的末端連接活動刀片的主動端。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縫紉機的自動饋送帶狀料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動夾片設有一轉軸,活動夾片的夾口端和主動端分別位於轉軸的兩側;所述活動夾片的電動驅動機構為電磁機構牽動的金屬絲,金屬絲的末端連接活動夾片的主動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的自動饋送帶狀料機構,其特徵在於還設有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通過信號線分別連接擺臂驅動機構、電動剪刀、驅動夾輪的電機、活動夾片的電動驅動機構。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縫紉機的自動饋送帶狀料機構,其特徵在於還設有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通過信號線分別連接擺臂驅動機構、活動刀片的驅動機構、驅動夾輪的電機、活動夾片的電動驅動機構。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縫紉機的自動饋送帶狀料機構,其特徵在於還設有檢測所配套縫紉機壓腳位置的傳感裝置,傳感裝置通過信號線連接中央控制器。
專利摘要一種縫紉機的自動饋送帶狀料機構,包括電動剪刀、一對夾輪、機械夾手,所述夾輪由電機驅動,電動剪刀安裝在夾輪前面;所述機械夾手包括電動夾子、擺臂、擺臂驅動機構,電動夾子由固定夾片和活動夾片組成,其中固定夾片固定連接在擺臂末端,活動夾片由電動驅動機構驅動;擺臂設有豎向轉軸,並由擺臂驅動機構驅動而擺動;當擺臂擺動到靠近電動剪刀的位置時,電動夾子的夾口並正對著電動剪刀。本實用新型可實現帶狀料自動饋送,節省人工,提高生產效率,且帶狀料送入後的縫紉位置準確,帶狀料裁剪長度的準確。
文檔編號D05B37/04GK202000093SQ20112007552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8日
發明者袁志強 申請人:袁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