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連體零件的注塑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8:02:30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注塑成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將多個零件一體注塑成型的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大多數塑料零件都是單個注塑成型,成型效果雖然稍好,但是效率低下,且由於成型時各個零件彼此工序獨立,注塑成型後存在難以組裝或者組裝後使用壽命短,容易脫落,彼此位置關係不夠準確,容易錯位。如圖1和2所示一種零件,使用時需要將五個矩形塊a與臺階c準確圍繞設置,c上設有一個矩形的凸臺b,凸臺b的中空圓與臺階c底部中央貫通,在生產時,要將各部零件矩形塊a、臺階c、凸臺b分別成型後在進行裝配呈圖1—2所示的位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連體零件的注塑模具,該模具可以將多個零件一體注塑而成,使所有零件一體成型免去每次裝配位置精度的不穩定性,生產效率高,各部位零件位置精度便於控制。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連體零件的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成型用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為四角倒圓的長方體狀結構,上模嵌於上模座內且上模的成型面與上模座的模具嵌入端面齊平,下模嵌於下模座內;
在所述上模的成型面上沿其長度方向的中線位置上設有兩個圓形的盲孔,所述兩個圓形的盲孔關於所述上模沿寬度方向上的中心線對稱;在所述上模的四個角上均勻地設有直角缺口,且該直角缺口的直角端被倒圓角;
在所述下模的成型面上設有位於其長度方向的中心線上的兩個階梯孔,所述階梯孔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層孔和第二層孔,所述第一層孔的其中兩相對內壁為平面結構,連接所述兩相對內壁的是兩個對稱設置的圓弧壁,從而形成一個類似於足球場的的孔端面,所述第二層孔為方形孔且方形孔的孔壁四個角倒圓角,在所述階梯孔內固定有階梯軸,所述階梯軸包括從階梯孔孔口至孔底依次增大的三段錐形圓柱連接而成;在每個階梯孔的開口邊緣的其中三側設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的開口端與階梯孔的開口端相通;在所述下模的四個角上設有直角狀凸起,所述直角狀凸起的直角端倒圓角;
在所述上模與上模座之間的嵌入連接面上設有貫通上模座的大圓通孔;
在所述下模與下模座之間的一側嵌入連接面上設有圓柱狀的注塑帽,所述注塑帽的外壁上沿軸線方向開有流道凹槽,在所述下模的成型面上設有一道呈大括號{狀的灌注槽,所述灌注槽中部與所述流道凹槽相連通,灌注槽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兩個階梯孔的開口端相連通;
當所述上模和下模的成型面結合時,所述階梯軸同軸地伸入所述圓形的盲孔內,所述階梯軸的頂端與所述盲孔的底部緊密相接;所述直角狀凸起伸入所述直角缺口內並將直角缺口完全佔據;所述注塑帽伸入所述大圓通孔內並與大圓通孔的端面平齊,注塑帽與大圓通孔過渡配合;
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的四個角上均勻地設有四個導杆穿孔;在所述矩形凹槽的底部、階梯孔的底部以及灌注槽的底部均設有用於頂出所成型的零件的頂杆穿孔。
進一步地,所述灌注槽的橫截面呈半圓形。
進一步地,所述灌注槽每端設有兩個流道與所述階梯孔未設置矩形凹槽的開口端的一側相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下模座的四周邊緣處還設有用於安裝脫模頂杆的穿孔。
進一步地,所述兩個流道的深度為2mm,寬度為4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採用在上下模具上設置用於注塑出連體零件的階梯軸與圓形的盲孔以及階梯軸所在階梯孔、階梯孔周圍相連通的矩形凹槽一系列注塑型腔特徵,將矩形凹槽所注塑而成的若干矩形塊a零件與階梯軸、階梯孔和圓形的盲孔所構成的型腔注塑而成的中空的臺階零件(臺階c和凸臺b)連為一體,避免臺階零件與各個矩形塊零件的安裝位置的不一致,保證臺階c和凸臺b也一體成型,免去了兩道裝配工序,在模具的控制下注塑而成,保證了各個零件的相對位置關係的一致性,高效而可靠。且對於需要改變位置關係時,可直接在模具上進行修改或更新模具即可。
附圖說明
圖1為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部件的俯視圖。
圖3為上模安裝在上模座內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下模安裝在下模座內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所示結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一種連體零件的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成型用的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為四角倒圓的長方體狀結構,上模1嵌於上模座3內且上模1的成型面與上模座的模具嵌入端面齊平,下模2嵌於下模座4內。
在所述上模1的成型面上沿其長度方向的中線位置上設有兩個圓形的盲孔101,所述兩個圓形的盲孔101關於所述上模1沿寬度方向上的中心線對稱;在所述上模1的四個角上均勻地設有直角缺口102,且該直角缺口102的直角端被倒圓角。
在所述下模2的成型面上設有位於其長度方向的中心線上的兩個階梯孔202,所述階梯孔202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層孔2021和第二層孔2022,所述第一層孔2021的其中兩相對內壁為平面結構,連接所述兩相對內壁的是兩個對稱設置的圓弧壁,從而形成一個類似於足球場的的孔端面,所述第二層孔2022為方形孔且方形孔的孔壁四個角倒圓角,在所述階梯孔202內固定有階梯軸5,所述階梯軸5包括從階梯孔202孔口至孔底依次增大的三段錐形圓柱連接而成;在每個階梯孔202的開口邊緣的其中三側設有矩形凹槽6,所述矩形凹槽6的開口端與階梯孔202的開口端相通;在所述下模2的四個角上設有直角狀凸起7,所述直角狀凸起7的直角端倒圓角。
在所述上模1與上模座3之間的嵌入連接面上設有貫通上模座3的大圓通孔8。
在所述下模2與下模座4之間的一側嵌入連接面上設有圓柱狀的注塑帽9,所述注塑帽9的外壁上沿軸線方向開有流道凹槽901,在所述下模2的成型面上設有一道呈大括號{狀的灌注槽10,所述灌注槽10中部與所述流道凹槽901相連通,灌注槽10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兩個階梯孔202的開口端相連通。
當所述上模1和下模2的成型面結合時,所述階梯軸5同軸地伸入所述圓形的盲孔101內,所述階梯軸5的頂端與所述盲孔101的底部緊密相接;所述直角狀凸起7伸入所述直角缺口102內並將直角缺口102完全佔據;所述注塑帽9伸入所述大圓通孔8內並與大圓通孔8的端面平齊,注塑帽9與大圓通孔8過渡配合。
所述上模座3和下模座4的四個角上均勻地設有四個導杆穿孔;在所述矩形凹槽6的底部、階梯孔202的底部以及灌注槽10的底部均設有用於頂出所成型的零件的頂杆穿孔。
進一步地,所述灌注槽10的橫截面呈半圓形,以便液態塑料流動。
進一步地,所述灌注槽10每端設有兩個流道與所述階梯孔202未設置矩形凹槽6的開口端的一側相連通,以使液態塑料充分而迅速地流入階梯孔202內,以免流動時間過長,溫度降低時冷凝不統一,產生少許氣孔缺陷。
進一步地,所述下模座4的四周邊緣處還設有用於安裝脫模頂杆的穿孔11,以便在下模座4的底部設置諸如液壓杆之類的頂杆,將上下模分離開來。
進一步地,所述兩個流道的深度為2mm,寬度為4mm,以便注塑成型時便於讓零件從灌注槽10最後形成的流道塑料截斷分離。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