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濾筒壓濾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10:47:04 1

本發明涉及固液分離過濾器領域,尤其涉及複合濾筒壓濾器。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河道疏浚工作日趨繁重,同時水廠及大量用水企業或與水關聯使用所產生的需固液分離處理的混合物數量越來越多,如成分複雜的工業汙泥、生活汙泥、野外施工時須處理的淤泥、泥漿,以及河道疏浚泥漿、建築泥漿等,其數量極大;這些淤泥及泥漿含水率高且所含固體物的成分、物理特性、幾何形狀非常複雜。因過濾器性能限制,目前,現有的固液分離處理的設備存在脫水指標低、效率低、能耗高、維護難等方面的諸多不足,特別是待分離處理物的脫水處理前提條件要求特別苛刻。
如申請號為CN201520934976.6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汙泥濃縮脫水處理設備,其包括輸送機、汙泥濃縮脫水機、除臭裝置、混合器、汙泥泵、衝洗泵、水箱、配藥箱、加藥泵和乾粉機,汙泥濃縮脫水機的進料口通過進料管道連接混合器,混合器的第一進料端連接汙泥泵的出料端,汙泥濃縮脫水機的出料口處設有輸送機;混合器的第二進料端通過加藥管道連接加藥泵的出料端,加藥泵的進料端連接配藥箱,配藥箱上設有乾粉機;汙泥濃縮脫水機的進水口通過進水管道連接衝洗泵。
但是當汙泥中含有幾何尺寸大於10mm的固體顆粒等雜質時,上述的汙泥濃縮脫水處理設備需要先將大顆粒的固體雜質去除後才進行進一步脫水,否則造成汙泥無法壓實,導致脫水效率直線下降,甚至會損壞設備。而增加去除大顆粒固體的工藝,整套設備的難度將增大,更不利於節能及設備自動化運行。
因此,需要研發一種脫液指標高、效率高、低耗、便捷使用,特別是對待處理物中固體顆粒幾何尺寸等特性沒有嚴格要求,即用途廣泛的固液分離處理的新型壓濾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複合濾筒壓濾器。本發明的複合濾筒壓濾器在過濾時,對於能通過泵送的處理物中固體顆粒的幾何尺寸等物理特性沒有要求;施加正壓,內濾、外濾同步進行,固液分離指標及效率遠優於現有過濾器。
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為:一種複合濾筒壓濾器,包括前封板、內濾固定板、兩端開口的複合濾筒、兩端開口的復套濾筒、過濾芯管、後封板;所述前封板密封安裝於複合濾筒的一端開口上,所述內濾固定板安裝於複合濾筒的另一端開口上,所述後封板設於所述內濾固定板上且後封板與複合濾筒的另一端開口密封連接;所述復套濾筒設於所述複合濾筒內且復套濾筒的一端與內濾固定板連接,所述過濾芯管設於復套濾筒內且過濾芯管的一端與內濾固定板連接;所述複合濾筒、復套濾筒和過濾芯管的筒壁或管壁上分別設有過濾孔。
依據脫液產量需要,即可單組筒作業,又可以多組筒組合作業。
作為優選,所述複合濾筒包括第一連接法蘭、複合濾筒外孔板、第二連接法蘭、複合濾筒排液骨架板、複合濾筒過濾層和複合濾筒內孔板;所述複合濾筒過濾層套設於所述複合濾筒內孔板的外壁上,所述排液骨架板套設於複合濾筒過濾層的外壁上,所述複合濾筒外孔板套設於排液骨架板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連接法蘭和第二連接法蘭分別固定於所述複合濾筒外孔板的兩端開口處;所述複合濾筒外孔板、複合濾筒排液骨架板和複合濾筒內孔板上設有過濾孔。
如此設計,能夠阻擋固體物質,防止其被排出;便於過濾層的清潔與更換。 特別說明的是內濾固定板可與其連接的第一連接法蘭或第二法蘭做成一個部件以適用於不同工況。
作為優選,所述復套濾筒包括雙層的復套濾筒內外孔板、復套濾筒過濾層、復套濾筒排液骨架板和復套濾筒固定座;所述復套濾筒過濾層套設於所述復套濾筒排液骨架板的外壁上,所述復套濾筒內外孔板套設於復套濾筒過濾層的外壁上,所述復套濾筒固定座固定於復套濾筒內外孔板、復套濾筒過濾層、復套濾筒排液骨架板套設後的一端;所述復套濾筒內外孔板、復套濾筒排液骨架板上設有過濾孔。
作為優選,所述復套濾筒排液骨架板上沿軸向設有排液內槽。
作為優選,所述復套濾筒的數量為一個或多個,每個復套濾筒的直徑不同,復套濾筒套之間按直徑大小依次套設,且相鄰兩個復套濾筒之間留有空隙。
作為優選,所述過濾芯管包括過濾芯管外孔板、過濾芯管過濾層、過濾芯管內孔板和過濾芯管固定座;所述過濾芯管過濾層套設於所述過濾芯管內孔板的外壁上,所述過濾芯管外孔板套設於所述過濾芯管過濾層的外壁上,所述過濾芯管固定座固定於過濾芯管外孔板、過濾芯管過濾層、過濾芯管內孔板套設後的一端;所述過濾芯管外孔板、過濾芯管內孔板上設有過濾孔。
如此設計,能夠阻擋固體物質,防止其被排出;便於過濾層的清潔與更換。
作為優選,所述複合濾筒過濾層或復套濾筒過濾層或過濾芯管過濾層為濾網、濾布或濾膜。
複合濾筒壓濾器的過濾面積與筒的直徑成正相關,並且隨安裝復套濾筒數量增加而增大,過濾速率成比例提升。作為優選,在所述複合濾筒內/外孔板上或在所述復套濾筒內外孔板上或所述過濾芯管內/外孔板上所述過濾孔的總面積佔筒壁總面積比例的可由待濾物的特性進行設定;且所述過濾孔的孔徑不小於3mm。
需要綜合分析,嚴格對過濾孔的總面積以及單個過濾孔的孔徑進行設定。在上述條件下,既能保證過濾效率,又能確保複合濾筒和復套濾筒及過濾芯管的機械強度,使其能夠在高壓下工作。
作為優選,依據脫液工藝需要,可以加裝注入壓縮空氣裝置以改善幹固層的排液通道,繼而實現快速脫液。依據脫液技術需要,可以加裝電滲裝置,來進一步保證固液的快速分離。依據脫液標準需要,其內部可以加裝振動裝置,進一步提高脫液效率。
作為優選,所述內濾固定板的圓周面上設有排液槽和補漿孔,所述第一連接法蘭或第二連接法蘭上設有排液口;內濾固定板、第一連接法蘭或第二連接法蘭、復套濾筒安裝後,所述排液內槽、排液口和排液槽相通並構成一個排液通道。
所述內濾固定板上設具有壓力傳遞作用的補漿孔,複合濾筒壓濾器單組筒使用時,後封板將內濾固定板上的補漿孔封閉;複合濾筒壓濾器多組筒組合串聯使用時,壓力通過內濾固定板上的補漿孔向後傳遞,以提高脫液率;所述內濾固定板上亦設有導流槽使復套濾筒、過濾芯管的液體快速排出;內濾固定板可獨立在複合濾筒壓濾器上使用,也可以在複合濾筒壓濾器與其它設備配套使用時作為關聯件使用。
作為優選,所述內濾固定板或前封板或後封板上設有含水率傳感器、壓力傳感器中的一種或兩種。
安裝於封板上的壓力傳感器及含水率傳感器能夠將壓強參數、含水率參數實時傳送至控制器及顯示器,繼而實現自動控制及方便監控。
作為優選,以上所述排液骨架板可由具有一定機械強度的金屬或非金屬材料製成,且由多塊或多片組合構成圓筒支撐結構,排液骨架板上均布排液孔。
本發明的工作方式:將待分離物在壓強作用下連續注入複合濾筒壓慮器內部,待分離物質中的固體不斷填充複合濾筒壓濾器內部空間,筒內的液體在壓強作用下被壓出複合濾筒壓濾器,即實現固液的快速分離。
與現有技術對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復套濾筒、過濾芯管安裝在複合濾筒內部,能夠使過濾面積極大化,且內濾、外濾同步進行;縮短了液體排出濾筒時流經路徑,大幅度提高了脫液效率。並且採用壓注填充式進行固液分離,對處理物中固體顆粒的幾何尺寸等物理特性沒有嚴格要求。採用正壓過濾時,過濾速率與壓強成正相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複合濾筒壓濾器的裝配立體軸測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複合濾筒與內濾固定板的一種裝配立體軸測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複合濾筒的一種裝配立體軸測視圖;
圖4為本發明的複合濾筒筒壁的一種局部剖視圖;
圖5為本發明的復套濾筒的一種裝配立體軸測視圖;
圖6為本發明的復套濾筒內外孔板板壁的局部剖視圖圖;
圖7為本發明的復套濾筒排液骨架板的立體軸測視圖;
圖8為本發明的復套濾筒筒壁的一種局部剖視圖;
圖9為本發明的過濾芯管的一種裝配立體軸測視圖;
圖10為本發明的過濾芯管筒壁的一種局部剖視圖。
附圖標記為:前封板1、內濾固定板2、複合濾筒3、復套濾筒4、過濾芯管5、後封板6、含水率傳感器7、壓力傳感器8、排液內槽9、第一連接法蘭10、複合濾筒外孔板11、第二連接法蘭12、複合濾筒排液骨架板13、複合濾筒過濾層14、複合濾筒內孔板15、過濾芯管外孔板16、過濾芯管過濾層17、過濾芯管內孔板18、過濾芯管固定座19、復套濾筒內外孔板20、復套濾筒過濾層21、復套濾筒排液骨架板22、復套濾筒固定座23、排液槽24、補漿孔25、排液口26。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複合濾筒壓濾器,包括前封板1、內濾固定板2、兩端開口的複合濾筒3、兩端開口的復套濾筒4、過濾芯管5、後封板6。
如圖1、圖2所示,所述前封板密封安裝於複合濾筒的一端開口上,所述內濾固定板安裝於複合濾筒的另一端開口上,所述後封板設於所述內濾固定板上且後封板與複合濾筒的另一端開口密封連接;所述復套濾筒設於所述複合濾筒內且復套濾筒的一端與內濾固定板連接,所述過濾芯管設於復套濾筒內且過濾芯管的一端與內濾固定板連接;所述複合濾筒、復套濾筒和過濾芯管的筒壁或管壁上分別設有過濾孔。
如圖3、圖4所示,所述複合濾筒包括第一連接法蘭10、複合濾筒外孔板11、第二連接法蘭12、複合濾筒排液骨架板13、複合濾筒過濾層14和複合濾筒內孔板15;所述複合濾筒過濾層套設於所述複合濾筒內孔板的外壁上,所述複合濾筒排液骨架板套設於複合濾筒過濾層的外壁上,所述複合濾筒外孔板套設於複合濾筒排液骨架板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連接法蘭和第二連接法蘭分別固定於所述複合濾筒外孔板的兩端開口處;所述複合濾筒外孔板、複合濾筒排液骨架板和複合濾筒內孔板上設有過濾孔。
如圖5、圖6、圖8所示,所述復套濾筒包括雙層的復套濾筒內外孔板20、復套濾筒過濾層21、復套濾筒排液骨架板22和復套濾筒固定座23;所述復套濾筒過濾層套設於所述復套濾筒排液骨架板的外壁上,所述復套濾筒內外孔板套設於復套濾筒過濾層的外壁上,所述復套濾筒固定座固定於復套濾筒內外孔板、復套濾筒過濾層、復套濾筒排液骨架板套設後的一端;所述復套濾筒內外孔板、復套濾筒排液骨架板上設有過濾孔。
如圖7所示,所述復套濾筒排液骨架板上沿軸向設有排液內槽9。
本發明中所述復套濾筒的數量為一個或多個,每個復套濾筒的直徑不同,復套濾筒套之間按直徑大小依次套設,且相鄰兩個復套濾筒之間留有空隙。
如圖9、圖10所示,所述過濾芯管包括過濾芯管外孔板16、過濾芯管過濾層17、過濾芯管內孔板18和過濾芯管固定座19;所述過濾芯管過濾層套設於所述過濾芯管內孔板的外壁上,所述過濾芯管外孔板套設於所述過濾芯管過濾層的外壁上,所述過濾芯管固定座固定於過濾芯管外孔板、過濾芯管過濾層、過濾芯管內孔板套設後的一端;所述過濾芯管外孔板、過濾芯管內孔板上設有過濾孔。
其中,所述複合濾筒過濾層或復套濾筒過濾層或過濾芯管過濾層為濾網、濾布或濾膜。
在所述複合濾筒內/外孔板上或在所述復套濾筒內外孔板上或所述過濾芯管內/外孔板上所述過濾孔的總面積佔筒壁總面積比例的可由待濾物的特性進行設定;且所述過濾孔的孔徑不小於3mm。
作為配選,所述復套濾筒內設有壓縮空氣裝置、電滲裝置、振動裝置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內濾固定板或前封板或後封板上設有含水率傳感器7、壓力傳感器8中的一種或兩種。
此外,如圖2、圖7所示,所述內濾固定板的圓周面上設有排液槽24和補漿孔25,所述第一連接法蘭或第二連接法蘭上設有排液口26;內濾固定板、第一連接法蘭或第二連接法蘭、復套濾筒安裝後,所述排液內槽、排液口和排液槽相通並構成一個排液通道。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復套濾筒數量為2個,過濾芯管一個,所述濾筒過濾層為濾網。在所述複合濾筒、復套濾筒上所述過濾孔的總面積佔所述濾筒筒壁總面積的50%;且所述過濾孔孔徑為3mm。且本實施例設有壓力傳感器和含水率傳感器。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的復套濾筒數量為1個,過濾芯管一個,所述濾筒過濾層為濾布。在所述外複合濾管、復套濾筒上所述過濾孔的總面積佔所述濾筒筒壁總面積的40%;且所述過濾孔孔徑為4mm。且本實施例不設有壓力傳感器和含水率傳感器。
實施例3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於:所述復套濾筒過濾層為濾膜。在所述復套濾筒內外孔板上所述過濾孔的總面積佔所述復套濾筒內外孔板外壁總面積的55%;且所述過濾孔孔徑為5mm。在所述複合濾筒上所述過濾孔的總面積佔所述濾筒筒壁總面積的50%;且所述過濾孔孔徑為3mm。且本實施例的壓力傳感器和含水率傳感器安裝於後封板上。
實施例4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本實施例上選配有壓縮空氣裝置。
實施例5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本實施例上選配有電滲裝置。
實施例6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本實施例上選配有振動裝置。
對於不同的淤泥、泥漿樣本,根據其理化特性的不同,在固液分離過程中會選用不同參數的複合濾筒、濾管,及不同參數、數量的復套濾筒,所有變化的值不限於以上6種實施例。
對於不同的淤泥、泥漿樣本,根據其理化特性的不同,在固液分離過程中分別選用濾網、濾布、濾膜,或組合選用。隨著過濾技術的改進,過濾層選用不限於濾網、濾布、濾膜。
對於同一含固率的混合物,現有技術中的脫液設備只能達到30-60%的含固率相比,本發明的複合濾筒壓濾器能夠達到70%以上的含固率,脫液效果明顯。
本發明中所用原料、設備,若無特別說明,均為本領域的常用原料、設備;本發明中所用方法,若無特別說明,均為本領域的常規方法。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發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發明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變換,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