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攝像頭模組生產測試機臺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10:15:14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攝像頭產品生產製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通用性強、功能齊全的攝像頭模組生產測試機臺。
背景技術:
因目前攝像頭模組的功能越來越強大,攝像頭模組生產製造工廠的後端生產工序也越來越多,所涉及到的崗位也很多,如調焦、UV點膠、UV曝光、功能測試、白卡燒錄、 AF燒錄等一系列工序與崗位,工序與崗位頗多,導致人員需求量大,產品生產周期長,管理難度也加大,雖然大多採用了流水線作業,但產品在過多崗位的周轉也何嘗不是一種時間時間和資源的浪費,未來充滿更多個性化的定製品需求的情況下,或是打樣或小批量生產的情況下,過多的崗位造成的過長的產品生產周期都會讓人難以接受。為解決上述工位繁多,時間和資源浪費問題,特設計開發一種多功能的攝像頭模組生產測試機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使得生產流程與工序集中化,減少作業崗位,提高自動化水平,緩解攝像頭模組後端製造勞動過於密集問題,減少手工作業不良,提升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的生產測試機臺。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攝像頭模組生產測試機臺,包括一機櫃,所述機櫃的下半部分安裝有電氣控制裝置和工控機,所述機櫃的上半部分安裝有一工作檯,所述工作檯分為前後兩個部分;所述前半部分為加工區域,所述加工區域的中間位置設有多個獨立作業工位,每個所述獨立作業工位兩側都有擋板進行隔開保護,所述加工區域的兩側位置設有產品放置工位,所述產品放置工位與獨立作業工位之間也有突起的擋板隔開保護;所述後半部分為顯示區域,所述顯示區域設有若干與獨立作業工位相對應的顯示面板。
作為優選,所述獨立作業工位上裝有1個測試啟動按鈕和2個調試控制按鈕,另外還增設了一個備用按鈕,所述按鈕的表面相對於工作檯表面下凹,所述按鈕與工控機內的IO 口進行電子線路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顯示面板採用斜面架構承載電腦顯示器,員工作業時視線與顯示面的角度為90°。
作為優選,所述工控機包括電腦主機箱、應用模塊箱體和控制器箱體,所述電腦主機箱左右對稱設置在應用模塊箱體和控制器箱體的兩側,所述應用模塊箱體和控制器箱體並排設置在工控機內。
作為優選,所述應用模塊箱體內設有位置調節滑軌,在位置調節滑軌上分別安裝有測試所用的遠、中、近焦光源板,所述應用模塊箱體的側面安裝有位置調節槽,所述光源板可以通過位置調節槽進行位置調節,槽上有刻度標尺。
作為優選,所述應用模塊箱體還包括調焦機構,所述調焦機構共用所述遠、中、近焦光源板。
作為優選,所述控制器箱體內設有運動模塊部分,所述運動模塊部分包括電機、同步帶、測試盒和支撐軌道,所述支撐軌道分為水平段與垂直段,水平段與垂直段通過1/4圓弧結構過度,通過電機帶動同步帶,測試盒在同步帶的帶動下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進行來回與上下運動,執行相關測試工作。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在加工區域的中間位置設有多個獨立作業工位,可實現在一個工作檯上完成像頭模組後端生產的多功能測試工序,可使得生產流程與工序集中化,減少作業崗位,提高自動化水平,緩解攝像頭模組後端製造勞動過於密集問題,減少手工作業不良,提升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攝像頭模組生產測試機臺的整機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攝像頭模組生產測試機臺的工作流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攝像頭模組生產測試機臺的工控機內的結構圖。
圖中所示:100、機櫃,1、工控機,2、工作檯,3、獨立作業工位,4、產品放置工位,5、顯示面板,6、擋板,7、測試啟動按鈕,8、調試控制按鈕,9、備用按鈕,10、電腦主機箱,11、應用模塊箱體,12、位置調節滑軌,13、遠焦光源板,14、中焦光源板, 15、近焦光源板,16、調節槽,17、電機,18、同步帶,19、測試盒,20、支撐軌道,21、開窗面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加清楚的闡明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盡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此外,以下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術特徵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衝突便可以相互組合。
如圖1至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攝像頭模組生產測試機臺,包括一機櫃100,所述機櫃100呈矩形,所述機櫃100的下半部分安裝有電氣控制裝置(安裝在機櫃 100的內部圖中未標示)和工控機1,用於控制所述攝像頭模組生產測試機臺的運行系統。所述機櫃100的上半部分安裝有一工作檯2,所述工作檯2分為前後兩個部分;所述前半部分為加工區域,所述加工區域的中間位置設有多個獨立作業工位4,每個獨立作業工位 4兩側都有擋板5進行隔開保護,所述加工區域的兩側位置設有產品放置工位5,所述產品放置工位5與獨立作業工位4之間也有突起的擋板6隔開保護,所述產品放置工位5可區分為備料區、待料區、良品區、次品區等;所述後半部分為顯示區域,所述顯示區域設有若干與獨立作業工位4相對應的顯示面板5,在顯示面板5上安裝有若干臺顯示器,採用斜面架構承載電腦顯示器,員工作業時視線與顯示面的角度約為90度,不用刻意地抬頭或者低頭去看顯示器上的結果。在獨立作業工位4上裝有1個測試啟動按鈕7和2個調試控制按鈕8,另外還增設了一個備用按鈕9,按鈕表面相對於工作檯面下凹,操作過程中避免誤操作,這些按鈕與工控機1中PLC上的IO口進行電子線路連接。因設備的功能多,生產測試過程中耗時較長,為了兼顧提升個人生產效率,儘可能減少等待時間的同時提升機器效率,本實施例中採用了4個獨立的作業工位。在工作檯上還設有一開窗面板21,裝機完成後可打開控制器箱體上的開窗面板21,對PLC進行程序調試與燒錄固化,也便於後續對控制部分的維護與程序升級更新。
如圖1至2所示,所述工控機1包括電腦主機箱10、應用模塊箱體11和控制器箱體 (安裝在機櫃100的內部圖中未標示),電腦主機箱10左右對稱設置在應用模塊箱體11 和控制器箱體的兩側,所述應用模塊箱體11和控制器箱體並排設置在工控機1內。電腦主機箱10採用左右對稱分布,同時上下分布排列,安裝有4臺電腦主機,顯示器分別與對應主機相連。在應用模塊箱體11內設有位置調節滑軌12,在位置調節滑軌12上分別安裝有測試所用的遠、中、近焦光源板(13、14、15),這些光源板(13、14、15)都可以通過箱體側面的位置調節槽16進行位置調節,槽上有刻度標尺,除此箱體內還可以裝入調焦機構,這樣調焦與功能測試可以共用這些光源板(13、14、15),另外設備所需的直流供電模塊也安裝在應用模塊箱體11內。
如圖2所示,在控制器箱體(安裝在機櫃100的內部圖中未標示)中裝載電機運動與控制所需的驅動模塊與控制模組,採用PLC方案,進行好各電子線路連接,控制器箱體上方,即作業檯面上設有開窗面板,後期可通過打開該開窗面板對PLC進行程序調試與燒錄固化。運動模塊部分主要包括電機17、同步帶18、測試盒19和支撐軌道20,支撐軌道 20分為水平段與垂直段,水平段與垂直段通過1/4圓弧結構過度,通過電機17帶動同步帶18,測試盒19在同步帶18的帶動下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進行來回與上下運動,執行相關測試工作。
如圖3所示,設備、電腦、測試盒通電後,從產品放置工位5上拿取產品,通過電子線路板與測試盒19進行電子線路連接,按啟動按鈕,通過攝像頭的軟體系統,攝像頭開始工作,通過控制器箱體內的電子部件與運動模塊構成的機械運動系統,攝像頭開始沿軌道運動。請參閱圖2所示流程與應用模塊,產品依次通過條碼掃描位、白卡燒錄位、黑卡檢測位、遠焦位、近焦測試位、中焦測試位,此外還可在掃描位區間增設點膠機構,在黑卡檢測位區間增設UV曝光位,在遠焦位上增設調焦機構,最終一站式實現產品的調焦、 UV點膠、UV曝光、功能測試,以及燒錄等一系列工序。
進一步的對圖3進行說明,上下料與點膠是在水平方向上進行操作實現,條碼掃描、白卡、黑卡檢測、以及UV曝光該方案與實例也是在水平方向上實現,也可以選擇性的在垂直方向上實現;遠焦、近焦測試、包括中焦測試這些是在垂直方向上實現。單箭頭表示向下執行,同時可根據實際生產測試站位情況,通過程序參數配置進行跳躍執行,例如完成遠焦位的調焦與測試後,不不需要通過近焦與中焦測試站位,則可以直接跳躍到白卡位進行測試與燒錄;雙向箭頭表示除向下執行外也可返回執行,例如完成白卡位後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入點膠位工序或進入上下料環節。點膠、條碼掃描、調焦、UV曝光這些為生產作業項目,具有過程屬性,其餘為測試項目,具有結果屬性,可根據產品對過程與結果的要求對具體環節位(即各種功能模塊)進行增減配置或通過程序參數設定進行選擇作業。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