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織造物為紗線的織造方法
2023-10-17 20:51:44 4
專利名稱:以非織造物為紗線的織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為一種織造方法,其尤指一種以非織造物為紗線的織造方法。
背景技術:
紡織工業,是使用許多不同紡織原料,製造紡織產品的一群相關工業。主要製造流程包括纖維生產,紡紗,織物製造,染色和印花,整理,及最終的成衣行業。紡織業是我國重要的民生工業,按生產流程劃分,可分為人纖製造,紡紗,織布,染整和成衣等。紡織產品適用範圍包括三大類成衣業,家庭室內裝潢業,工業產品業。成衣業包括男、女裝及童裝等,家庭室內裝潢包括家具、家用品、家飾布等等,工業用方面則有在工廠內的輸送帶、過濾布,室外用的營帳用具,另外還可應用在製鞋及運輸工具汽車,飛機等)的內部裝潢,用途十分廣泛。而其中以成衣業所佔的比重最大。
一般的織造可區分為針織與梭織(A)針織是一種利用單根紗或一組紗,在單一方向移動的編織法。其中又可分為手工針織與機器針織兩種。
●手工針織是以兩根棒針來交叉進行,使針圈均勻分布在棒針上,與織物同寬,形成一列線圈。當針織進行時,這列針圈會與下一列針圈連結在一起,依此方式之成一件成品。
●機器針織則是讓每個針圈中都有一根織針,編織時,所有的織針同時運作,織成一整列的線圈而成。
(B)梭織是將經紗與緯紗以直角相互交織而成。經紗為縱向紗,緯紗為橫向紗。實際上,當原始人首次用樹枝與草交織成墊子或籃子時,就開始織造的歷史。
再者,有一種不需要紡紗製程而形成的織物,只是將紡織短纖維或者長絲進行定向或隨機撐列,形成纖網結構,然後採用機械、熱粘或化學等方法加固而成。簡單的講就是它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紗線交織、編結在一起的,而是將纖維直接通過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所以,當你拿到你衣服裡的粘稱時,就會發現,是抽不出一根根的線頭的。非織造布突破了傳統的紡織原理,並具有工藝流程短、生產速度快,產量高、成本低、用途廣、原料來源多等特點。它的主要用途大致可分為(1)醫療衛生用布手術衣、防護服、消毒包布、口罩、尿片、婦女衛生巾等;(2)家庭裝飾用布貼牆布、臺布、床單、床罩等;(3)跟裝用布襯裡、粘合襯、絮片、定型棉、各種合成革底布等;(4)工業用布過濾材料、絕緣材料、水泥包裝袋、土工布、包覆布等;
(5)農業用布作物保護布、育秧布、灌溉布、保溫幕簾等;(6)其他太空棉、保溫隔音材料、吸油氈、煙過濾嘴、袋包茶葉袋等。
非織造布的分類一、水刺非織造布水刺工藝是將高壓微細水流噴射到一層或多層纖維網上,使纖維相互纏結在一起,從而使纖網得以加固而具備一定強力。
二、熱合非織造布熱粘合非織造布是指在纖網中加入纖維狀或粉狀熱熔粘合加固材料,纖網再經過加熱熔融冷卻加固成布。
三、漿粕氣流成網非織造布氣流成網非織造布又可稱做無塵紙、幹法造紙非織造布。它是採用氣流成網技術將木漿纖維板開松成單纖維狀態,然後用氣流方法使纖維凝集在成網簾上,纖網再加固成布。
四、溼法非織造布溼法非織造布是將置於水介質中的纖維原料開松成單纖維,同時使不同纖維原料混合,製成纖維懸浮漿,懸浮漿輸送到成網機構,纖維在溼態下成網再加固成布。
五、紡粘非織造布紡粘非織造布是在聚合物已被擠出、拉伸而形成連續長絲後,長絲鋪設成網,纖網再經過自身粘合、熱粘合、化學粘合或機械加固方法,使纖網變成無紡布。
六、熔噴非織造布其工藝過程聚合物餵入---熔融擠出---纖維形成---纖維冷卻---成網---加固成布。
七、針刺非織造布針刺非織造布是幹法非織造布的一種,針刺無紡布是利用刺針的穿刺作用,將蓬鬆的纖網加固成布。
八、縫編非織造布縫編非織造布是幹法非織造布的一種,縫編法是利用經編線圈結構對纖網、紗線層、非紡織材料(例如塑膠薄片、塑膠薄金屬箔等)或它們的組合體進行加固,以製成無紡布。
由於織造過程之前,以高分子材質為例,其需要進行合成、抽絲、紡絲製程,前置過程非常複雜,因為抽絲與紡絲是透過機械的抽與拉,在此纖維的強度非常重要,如纖維強度不足會造成這兩個製程上的困難,甚至無法織造成布,本發明提供一種不需考慮纖維的機械特性,以非織造布為紗線即可織造成布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以非織造物為紗線的織造方法,其為不需考慮纖維的物理性質,例如強度、應力等等,可織造成布的方法。
本發明的次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以非織造物為紗線的織造方法,其為不需要進行紡絲製程,直接以非織造物的製程取代,以織造成布。
為達上述所指稱的各目的與功效,本發明是提供一種以非織造物為紗線的織造方法,其是揭示利用非織造物以進行分條後,再予以織造成布;其中,於織造製程中,可加入不同材質的紗線以進行織造,以達不同功能性的織物。
根據本發明所述的以非織造物為紗線的織造方法,可以不需考慮纖維的物理性質,不需要進行紡絲製程,直接以非織造物的製程取代,以織造成布。
圖1其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製造流程圖;圖2其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織造流程圖;圖3其為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製造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使審查員對本發明的結構特徵及所達成的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謹佐以較佳的實施例及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後本發明是使用非織造物以作為紗線,並與本身或其他材料的紗線以進行編織成布。
首先,請參閱圖1,其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製造流程圖;如圖所示,本發明的以非織造物為紗線的織造方法,其步驟包含,步驟S10,取一非織造物;步驟S12,將該非織造物進行分條製程,以得複數非織造物紗線;步驟S14,將該複數非織造物進行織造程式以織造成布。
由於非織造物具有柔性的物理性質,所以以其用於紗線並織造成布,以增加其使用性以及利用不同的織造方式,以使具有柔性特性的紗線可以多方面利用,呈現不同的外觀與使用方式。
其中,上述所稱的非織造物是以紡織纖維為原料經過經膠合、針軋、水軋、熱融、紡粘、融噴等方法製成織物的總稱。本發明所使用的非織造物並非本發明的技術特徵,在此不再贅述,故,不管是溼式或乾式或聚合物擠出成布法,皆可使用。
再者,本發明的織造方法包含梭織與針織,在此以梭織為例作一說明,請參閱圖2,其步驟包含,首先,步驟S20,整經將紗線先經過整理,裝在盤頭上。步驟S21,漿紗紗線強度不夠,還會有毛餘產生,所以要浸過澱粉類的漿。步驟S22,綾取、穿綜將盤頭的線分出單數、偶數線,再分別裝入「綜框」。步驟S23,穿筘把「綜框」安裝到織布機上。步驟S24,織布經紗依照單數和雙數挑上或挑下時,緯紗由一個梭子帶著,來回穿梭,將兩組紗線交織成布。步驟S25,驗布檢查織出的布是不是有瑕,可立即做修補。步驟S26,成品可交貨或是再做染整。
又,請參閱第三圖,其為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製造流程圖;如圖所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製造流程包含,步驟S30,取一非織造物;步驟S32,將該非織造物進行分條製程,以得複數非織造物紗線;步驟S34,將該複數非織造物紗線與一紗線進行織造程式以織造成布。
其中,由於本發明可以使用不同材質的紗線與該非織造物紗線與織造成布,以呈現不同功能特性的織物,不同材質的紗線是可為高分子、金屬或非金屬材料皆可。再者,可以使用梭織或針織以織造成織物。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的範圍,舉凡依本發明權利要求範圍所述的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所為的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於本發明的權利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以非織造物為紗線的織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其步驟包含取一非織造物;將該非織造物進行分條製程,以得複數非織造物紗線;將該複數非織造物進行織造程序以織造成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非織造物為不織布。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織造程式為梭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織造程式為針織。
5.一種以非織造物為紗線的織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其步驟包含取一非織造物;將該非織造物進行分條製程,以得複數非織造物紗線;將該複數非織造物紗線與一紗線進行織造程序以織造成布。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織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非織造物為不織布。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織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織造程式為梭織。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織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織造程式為針織。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織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紗線為高分子紗線。
10.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織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紗線為金屬紗線。
11.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織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紗線為非金屬紗線。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提供一種以非織造物為紗線的織造方法,其是揭示利用非織造物以進行分條後,再予以織造成布;其中,於織造製程中,可加入不同材質的紗線以進行織造,以達成不同功能性的織物。
文檔編號D03D15/00GK1912215SQ200610111698
公開日2007年2月14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06年8月23日
發明者林淨植, 蔡仁聲 申請人:林淨植, 蔡仁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