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複合顆粒飼料及其製備方法
2023-10-17 22:43:54 5
專利名稱:秸稈複合顆粒飼料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飼料,尤其涉及一種以秸稈粉為主要原料製備而成的複合顆粒飼料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秸稈粗纖維類資源極其豐富,年產量達5.7億噸,數量相當於北方草原每年打草量的50倍,佔全世界秸稈總產量的20%--30%。但秸稈作為飼料利用的部分還不足總產量的10%(其中青貯、鹼化佔產出量2.8%,發酵部分約佔1.3%,直接或切短、粉碎飼餵的部分不足6%),發達國家的秸稈利用率可達20%。目前,我國大量農作物秸稈主要被焚燒或亂堆亂放,不僅汙染環境,引起火災,而且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而作為草食家畜主要飼料來源的牧草產量已經無法滿足草食家畜飼養發展的需求。
農作物秸稈一直被動物營養界視為非常規的粗飼料,這是因為農作物秸稈存在著以下缺點①粗蛋白含量低,缺少必要的養分,品質不佳;②粗纖維含量高,其中含有不易被家畜消化的木質素;③無氮浸出物含量高,主要成分是半纖維素和聚糖醛酸;④有些秸稈質地粗硬,適口性差,所以導致秸稈直接作為飼料的營養價值很低,消化率僅有25-35%,採食量僅為優質牧草的60%左右;⑤代謝能利用率較差,秸稈中65-80%的DM含有能量,理論上,如果秸稈中的能量完全可以利用,1kgDM就能產生10MJ代謝能,然而由於秸稈的消化利用率只有40%--50%,其中的能量只有60%能被動物利用。這是因為木質素和碳水化合物(纖維素和半纖維素)以共價鍵結合在一起,由於木質素的存在而阻礙了瘤胃微生物和酶對碳水化合物的降解。⑥農作物秸稈的飼料密度低,每立方米約為200公斤左右(飼料密度約為0.2),不易於運輸與存儲。
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一種秸稈顆粒飼料,其加工工藝是將秸稈通過機械粉碎或揉碎後壓塊而成。該技術具有保持秸稈原有的營養成分不受損失的優點,同時還對秸稈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的鑲嵌結構有一定的破壞,從而提高草食動物的採食量和消化率,並且秸稈制塊或顆粒後可以縮小體積10倍以上,既減少了秸稈的佔地空間,又便於運輸、貯存和環境保護。但是該秸稈顆粒營養價值非常有限,缺乏反芻家畜在各個生長階段所必需的營養元素,適口性差,從而限制了該秸稈顆粒飼料的推廣與應用。秸稈壓塊或顆粒技術雖是秸稈利用技術的一大進步,其最大的缺陷是沒有能夠將秸稈利用與其他飼料原料的有機結合,綜合提高各種飼料原料的利用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的全價秸稈複合顆粒飼料。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途徑來實現的本發明的一種秸稈複合顆粒飼料,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秸稈粉60~90%、酶製劑0.1~1%、增奶寶2~10%、蛋白質飼料4~20%、石灰石1~5%、尿素1~5%。
優選為秸稈粉80%、酶製劑0.5%、增奶寶3.5%、蛋白質飼料12%、石灰石2%、尿素2%。
本發明秸稈複合顆粒飼料還可含有0.5~2wt%糖蜜。
更優選為秸稈粉80%、酶製劑0.5%、增奶寶3.5%、蛋白質飼料11%、石灰石2%、尿素2%、糖蜜1%。
上述原料中,所述的秸稈粉為大豆秸稈粉、玉米秸稈粉、大麥秸稈粉、高粱秸稈粉、蕎麥秸稈粉、黍秸稈粉、穀草秸稈粉、稻草秸稈粉、小麥秸稈粉。優選為大豆秸稈粉、玉米秸稈粉。
所述的酶製劑由纖維素酶和半纖維素酶組成,購自芬蘭飼料國際有限公司,商品名稱為「Cornzyme」。
所述的增奶寶購自北京宏富天綠高科技發展中心,商品名稱為「增奶寶」,主要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D、煙酸和微量元素(Fe、Cu、Mn、Zn、I等)。
所述的蛋白質飼料為豆粕、花生粕、棉粕或菜籽粕等。
其它的原料均可從普通市場上購買得到。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本發明複合顆粒飼料的製備方法。
本發明複合顆粒飼料的製備方法,步驟如下1)將秸稈揉搓、粉碎,2)按下述重量百分比與各原料混合均勻秸稈粉60~90%、酶製劑0.1~1%、增奶寶2~10%、蛋白質飼料4~20%、石灰石1~5%、尿素1~5%、糖蜜0.5~2%,3)將步驟2)所得混合物的水分含量調整到20~30wt%,放置過夜,4)將過夜後的混合物加工製成顆粒飼料即得。
本發明秸稈複合顆粒飼料為全價飼料,含有草食家畜在各個生長階段所必需的營養成分,能夠部分替代精料,全部替代乾草和東北羊草飼養青年牛、泌乳中後期奶牛和肉牛,可節約飼料成本10%以上,對奶牛的產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等指標均沒有影響;同時本發明飼料顆粒帶有濃鬱的糊香味和口感甜度,能夠提高草食家畜的採食量和採食速度;本發明秸稈複合顆粒飼料抗黴變性能強,不易發生黴變,在攝氏溫度40度以內保存時間可達到2年以上,克服了顆粒飼料在運輸、儲存過程中的品質保障問題。
圖1試驗牛的增重情況以下通過實施例來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應該理解的是,這些實施例僅用於例證的目的,決不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複合顆粒飼料的製備將玉米秸稈揉搓粉碎後(錘片式飼料揉搓機9SC400型,北京大興飼料機械廠)按以下重量配比與各組分混合均勻玉米秸稈粉80kg、酶製劑0.5kg、增奶寶3.5kg、棉粕12kg、石灰石2kg、尿素2kg。將上述混合物用噴水攪拌機將其含水量調整到25wt%,放置過夜,用環模秸稈壓製機(規格1噸/時,北京第二變壓器四廠生產)加工成顆粒飼料即得。
本發明複合顆粒飼料的製備將大豆秸稈揉搓粉碎後按以下重量配比與各組分混合均勻大豆秸稈粉60kg、酶製劑0.2kg、增奶寶3kg、豆粕4kg、石灰石1kg、尿素2kg、糖蜜0.5kg。將上述混合物用噴水攪拌機將其含水量調整到30%,放置過夜,用環模秸稈顆粒機加工成顆粒飼料即得。
本發明複合顆粒飼料的製備將大麥秸稈揉搓粉碎後按以下重量配比與各組分混合均勻大麥秸稈粉90kg、酶製劑0.8kg、增奶寶9kg、菜籽粕18kg、石灰石5kg、尿素5kg、糖蜜2kg。將上述混合物用噴水攪拌機將其含水量調整到25%,放置過夜,用環模秸稈顆粒機加工成顆粒飼料即得。
本發明複合顆粒飼料的製備將小麥秸稈揉搓粉碎後按以下重量配比與各組分混合均勻小麥秸稈粉80kg、酶製劑0.5kg、增奶寶3.5kg、花生粕12kg、石灰石2kg、尿素2kg。將上述混合物用噴水攪拌機將其含水量調整到20%,放置過夜,用環模秸稈顆粒機加工成顆粒飼料即得。
本發明複合顆粒飼料的製備將高粱秸稈揉搓粉碎後按以下重量配比與各組分混合均勻高粱秸稈粉70kg、酶製劑0.5kg、增奶寶4kg、豆粕8kg、石灰石2kg、尿素3kg、糖蜜0.7kg。將上述混合物用噴水攪拌機將其含水量調整到20%,放置過夜,用環模秸稈顆粒機加工成顆粒飼料即得。
本發明複合顆粒飼料抗黴變特性試驗一、試驗材料1、高鹽察氏培養基的製備準確稱量分析純的硝酸鈉2g;磷酸二氫鉀1g;硫酸鎂0.5g;氯化鉀0.5g;硫酸亞鐵0.01g;氯化鈉60g;化學純的蔗糖30g;瓊脂20g加熱溶解在1000ml蒸餾水中。分裝後在115℃高壓滅菌30min。
2、等滲稀釋液的配製準確稱量分析純氯化鈉8.5g加熱溶解在1000ml蒸餾水中。分裝後在121℃高壓滅菌30min。
3、飼料的採樣分別在實施例1所製備的飼料垛的表層、上層、中層及下層隨機採取四份樣品,各500g,粉碎過40目篩。採樣當天各點溫度見表1。
表1採樣當天各點溫度2003年4月7日 單位℃
4、玻璃器皿的準備將所要用到的移液管、平皿、試管、三角瓶、橡皮膠頭及漏鬥分別洗淨烘乾。移液管每四個、平皿每五個、試管每六個用報紙包好在121℃高壓下滅菌30min。
二、試驗方法1、方法原理根據黴菌生理特性,選擇適宜於黴菌而不適宜於細菌生長的高鹽察氏培養基,採用平皿記數方法測定黴菌數。
2、試驗步驟2.1以無菌操作從四個樣品中各稱取出10g放入裝有90ml滅菌稀釋液的玻塞三角瓶中,置於往復式震蕩器上震蕩30min,即得到1∶10的稀釋液。
2.2用滅菌的10ml移液管吸取1∶10稀釋液10ml注入帶玻塞的試管中,另用帶橡皮膠頭的滴管反覆吸吹50次,使黴菌孢子分散開。
2.3用滅菌的1ml移液管吸取1∶10稀釋液1ml注入裝有9ml滅菌稀釋液的試管中,注意移液管不要與試管壁及液面接觸。另換取一支滅菌吸管吹吸5次,即得到此液為1∶100稀釋液。
2.4根據對飼料樣品汙染情況的估計用以上同樣的方法製備出每個合適的稀釋度即1∶10,1∶100,1∶1000,1∶10000。在做10倍稀釋的同時,吸取1ml稀釋液於滅菌平皿中,每個稀釋度作兩個平皿,然後將涼至45左右的高鹽察氏培養基注入平皿中充分混合,待瓊脂凝固後倒置於25~28±1℃溫箱中,培養3d後開始觀察,培養觀察一周。
三、結果與計算方法1試驗結果見表2。
表2不同稀釋倍數下黴菌生長個數一覽表單位個 表2是在培養溫度為29.3,培養時間為一周的情況下兩個平皿生長黴菌菌落個數的平均數。A、B、C、D為四個樣品名稱,×10、×100、×1000、×10000為稀釋液的倍數。
2計算方法同稀釋倍數的兩個平皿的菌落平均數乘以稀釋倍數,即為每克玉米秸稈顆粒飼料中所含有的黴菌數。
由試驗結果可以得出隨著稀釋液倍數的增加黴菌菌落生長個數減少。用10倍稀釋液中黴菌菌落數計算飼料中含有黴菌的個數。
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秸稈顆粒飼料的抗黴變性能強,不易發生黴變。
本發明秸稈複合顆粒飼料飼餵育成牛的效果試驗一、材料與方法1、試驗時間和地點時間從2002.4.22---6.22日開始飼喂。
地點北京工農聯盟奶牛二場犢牛組。
2、試驗動物與方法試驗組用本發明實施例2所製備的飼料餵養;對照組用粗飼料餵養;以1kg/頭、天的飼餵量6至9月齡的犢牛,每月月底測量一次九月齡犢牛體重,並計算出平均日增重。以飼餵本發明複合顆粒飼料犢牛的平均日增重與2到4月份的用粗飼料餵養的犢牛平均增重作一下對比。
二、結果與分析表3各月份平均日增重對比表
表3是2-7月份各月九月齡犢牛平均日增重總結表。從表3可看出,隨著飼餵顆粒飼料天數的增加,九月齡犢牛每月平均日增重隨之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對照組三個月的平均日增重為807.43克,而試驗組三個月的平均日增重為807.43克,相差34.39克,經T檢驗差異顯著(P<0.05)。說明用本發明秸稈複合顆粒飼料代替一部分粗飼料飼餵犢牛有明顯的效果。
本發明複合顆粒飼養奶牛的效益試驗一、材料與方法1、試驗牛的選擇與分組1.1選擇11-12月齡的育成牛40頭作為參試青年牛,按月齡、體重大小相近配對分成二組,試驗組和對照組各20頭;1.2選擇一胎泌乳牛36頭,按泌乳月、產奶量相近配對分成三組,試驗1組、試驗2組和對照組各12頭。
2、試驗時間青年牛試驗從2001年3月5至4月25日,預試期10天,試驗期40天,泌乳牛試驗是在青年牛試驗結束後從2001年6月2日到8月12日,預試期10天,試驗期60天。
3、飼養管理青年牛組試驗牛集中在一個牛舍飼養,同圈不同槽;泌乳牛組試驗牛集中於一個牛舍飼養,也同圈不同槽;按照中國奶牛飼養標準分別制定青年牛和泌乳牛的日糧方案,各組牛在試驗過程中日糧營養水平保持不變。專人飼養,稱量並記入各組牛隻每日飼料進食量。泌乳牛用機器擠奶,每日擠三次。試驗前後分別進行各項指標測定。
4、奶牛日糧組成、營養成分分析(見表4)及飼餵方法表4本發明秸稈複合顆粒飼料和各種粗飼料的營養分析表(佔乾物質的%) 青年牛組精料採用統一的青年牛混合精料。粗料部分,試驗組飼餵單一的玉米秸稈複合顆粒飼料,對照組飼餵玉米青貯和野乾草。
泌乳牛組精料採用統一的泌乳牛混合精料。粗料部分試驗1組飼餵單一的玉米秸稈複合顆粒飼料;試驗2組飼餵玉米青貯和玉米秸稈複合顆粒飼料;對照組飼餵玉米青貯和東北草。
5、試驗測試項目青年牛組在試驗前後分別對每頭牛進行空腹稱重、測量體尺。泌乳牛組在試驗前及試驗過程中定期測定產奶量。試驗過程中及結束時對各組奶牛採集奶樣,進行DHI各項指標測定,奶樣採集早、中、晚三班(各佔比例4∶3∶3)的混合奶樣。
二、試驗結果1、青年牛體重及體尺情況見表5表5青年牛體重及體尺情況 由表5看出,實驗組與對照組在體重、體尺指標上試驗前比試驗後多有所增加,只是增加幅度不同。實驗組平均增加體重47.07公斤,比對照組的29.13公斤多增加17.94公斤,差異極顯著(P<0.01);試驗組日增重1177克比對照組728克提高449克,差異極顯著(P<0.01)。體尺指標中試驗組體斜長增加9.87釐米,比對照組的4.80釐米增加5.07釐米,差異極顯著(P<0.01)。其他指標試驗組比對照組也有不同的增加幅度。其中平均體高多增加0.47釐米。胸圍增加0.20釐米。腹圍多增加1.26釐米,差異不顯著(P>0.05)。
2、泌乳牛產奶量變化見表6
表6泌乳牛產奶情況 由表6看出,試驗1組和試驗2組相對於對照組產奶量多有所變化,但差異不顯著(P>0.05)。試驗前後比較,試驗1組試驗後比試驗前減少1.72公斤,下降7.6%;試驗2組增加0.26公斤。提高1.2%;對照組減少1.92公斤,下降8.6%,差異不顯著(P>0.05);試驗開始1-20天期間,試驗2組呈上升趨勢,其他組呈下降趨勢;在20--30天期間,試驗2組仍呈優勢狀態。在30-50天期間,三組產奶均呈下降趨勢。試驗2組下降最少;在50-60天期間,由於氣溫下降、天氣暖和,三組產奶多呈上升趨勢,但上升幅度不同,試驗1組每日上升0.21公斤,試驗2組上升0.34公斤,對照組每日上升0.17公斤;最終試驗2組產奶由試驗前最低21.53公斤升到試驗後最高22.29公斤,而其他組多有試驗前的2公斤以上下降到實驗後的20公斤以下,試驗1組略優於對照組。
從試驗結束後的各組末次產奶量與試驗開始時比較,唯有試驗2組產奶增加0.76公斤,提高3.5%,其他組產奶均下降,其中1組減少2.76公斤,下降12.22%,對照組減少2.79公斤,下降12.6%,差異不顯著(P>0.05);3、泌乳牛理化指標概況見表7表7泌乳牛理化指標變化 由表7可以看出,試驗組比對照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試驗2組比對照組增加乳脂率0.17,乳蛋白率0.20;試驗1組比對照組增加乳脂率0.37,乳蛋白率0.67;試驗1組比試驗2組增加乳脂率0.20,乳蛋白率0.47,經檢驗差異不顯著(P>0.05),說明試驗組與對照組的乳脂率、乳蛋白率沒有顯著差異。
三、成本分析1青年牛組,參試牛頭日採食精料2.5公斤(1.14元/公斤飼料)。試驗組牛頭.日採食秸稈複合顆粒飼料6公斤(0.7元/公斤),合計成本7.70元,頭.日增重1177克,折算每公斤增重飼料成本6.54元;對照組牛頭日採食玉米青貯15公斤(0.16元/公斤)和當地野乾草2.5公斤(0.33元/公斤),合計日糧成本6.73元,頭日增重728克,折算每公斤增重飼料成本9.24元。由此推算,採用本發明秸稈複合顆粒飼料飼養每頭育成牛可節約飼料成本634.5元,節約培養飼養時間23天。
2泌乳牛組,參試牛頭.日採食9.56公斤精料(1.03元/公斤)、啤酒槽14公斤(0.13元/公斤)。試驗1組牛頭.日採食秸稈複合顆粒飼料6公斤(0.7元/公斤),合計日糧成本15.83元;試驗2組牛頭日採食玉米青貯20公斤(0.16元/公斤)和秸稈複合顆粒飼料3公斤(0.7元/公斤),合計日糧成本16.93元;對照組頭日採食玉米青貯20公斤(0.16元/公斤)和東北草4公斤(0.64元/公斤),合計日糧成本17.39元。
由試驗結果可知,試驗1組平均頭日產奶比對照組可增產牛奶0.19公斤(2.0元/公斤),頭日飼料成本可節約1.56元,合計頭日淨增效益1.94元,頭.年(305天產奶)淨增效益591.70元。試驗2組平均頭日產奶比試驗1組可增產牛奶1.98公斤(2.0元/公斤),頭日飼料成本增加1.10元,合計頭日淨增效益2.86元,頭.年(305天產奶)淨增效益872.3元。試驗2組平均頭日產奶比對照組可增產牛奶2.17公斤(2.0元/公斤,頭日飼料成本可節約0.46元,合計頭日淨增效益4.80元,頭.年(305天產奶)淨增效益1464元。
本試驗分兩個階段進行,先由青年牛飼餵秸稈複合顆粒飼料得到較客觀的增重效果,在此基礎上對泌乳牛的飼養效果做更進一步的細緻研究,結果從產奶效果和牛奶的理化指標方面充分的說明本發明複合顆粒飼料可替代當地的野乾草和東北羊草飼養奶牛;本次試驗結果表明秸稈複合顆粒飼料不僅使青年牛取得了顯著的增重效果,泌乳牛也得到了較好的產奶效益,並可大大降低飼餵成本。
本發明秸稈複合顆粒飼料的粗蛋白含量可根據生產需要達到9-14%,消化率可提高20-30%,並改善適口性,增加採食量,增強牛的體質,減少浪費;秸稈經過制粒壓縮後,農作物秸稈體積可減少80%以上,大大減少產品貯存和運輸負擔。
本發明秸稈複合顆粒飼料對荷斯坦培育牛採食和增重的影響試驗一.材料與方法1、供試飼料本發明實施例1所製備的玉米複合顆粒飼料,分為玉米秸稈塊試驗I和II兩組。
2、對照飼料羊草3、試驗牛選擇與分組選擇日齡、體尺、體重相近的荷斯坦培育牛奶牛27頭,按配對原則隨機等分為玉米秸稈塊試驗I、II組和對照組,每組9頭。試驗牛群的基本情況見表8。試驗I、II組分別飼餵本發明實施例1所製備的玉米秸稈複合飼料,對照組餵羊草。
表8試驗牛的體重和日齡
4、試驗時間、地點試驗在杭州正興牧業公司奶牛場進行,試驗組和對照組的試驗牛均逐頭測定體重。預飼期2002年4月25日至5月9日,共15天;正試期5月10日至6月24日,共45天。
5、試驗日糧組成和飼養管理6月1日之前,日糧中,精料用配料1,組成為玉米粉,粗料為全株青貯玉米、新鮮黑麥草和羊草;6月1日之後,精料用配料2,組成為玉米粉、菜籽粕、棉籽粕和豆粕,粗料為青貯黑麥草和羊草。試驗組分別用玉米秸稈塊替代羊草。
試驗牛均採取舍飼散養,每日餵料三次,羊草和玉米秸稈塊均為採食自由,飲水自由,其它日常管理制度各組一致。
6、測定項目及方法試驗期由專人負責做好採食觀察、採食量測定和體重測量。正試期每5天測定一次日採食量;分別於試驗期開始、中期和試驗期結束,用地磅逐頭測量試驗牛的體重。
7、數據統計試驗數據按區組設計要求進行統計處理和方差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1培育牛對本發明玉米秸稈複合顆粒飼料的採食量試驗初期,由於培育牛的適應性較差,故玉米秸稈複合顆粒飼料的採食量增加很慢(見表9),為了不影響培育牛生長,試驗組牛適當飼餵了一些羊草。試驗後期,試驗牛對玉米秸稈塊的採食量增加,接近羊草的水平,並有望替代羊草飼餵培育牛。
表9試驗牛對玉米秸稈複合顆粒飼料的採食量(kg/頭·日)
2.2.飼餵玉米秸稈複合顆粒飼料對培育牛生長的影響各組試驗牛的體重見表10、圖1。各組試驗牛間起始體重基本相同,但試驗I、II組培育牛的結束體重均比對照組有明顯提高,相應地,試驗I、II組的平均日增重均明顯高於對照組,提高幅度分別為4.9、2.3%。表明本發明玉米秸稈複合顆粒飼料可以替代羊草飼餵培育牛並且對培育牛的生長沒有任何不良影響。
表10試驗培育牛的平均體重和增重(kg)
權利要求
1.一種秸稈複合顆粒飼料,主要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秸稈粉60~90%、酶製劑0.1~1%、增奶寶2~10%、蛋白質飼料4~20%、石灰石1~5%、尿素1~5%。
2.按照權利要求1的秸稈複合顆粒飼料,其特徵是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是秸稈粉80%、酶製劑0.5%、增奶寶3.5%、蛋白質飼料12%、石灰石2%、尿素2%。
3.按照權利要求1的秸稈複合顆粒飼料,其特徵是其中還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糖蜜0.5~2%。
4.按照權利要求3的秸稈複合顆粒飼料,其特徵是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是秸稈粉80%、酶製劑0.5%、增奶寶3.5%、蛋白質飼料11%、石灰石2%、尿素2%、糖蜜1%。
5.按照權利要求1的秸稈複合顆粒飼料,其特徵是所述的秸稈粉為大豆秸稈粉、玉米秸稈粉、大麥秸稈粉、高粱秸稈粉、蕎麥秸稈粉、黍秸稈粉、穀草秸稈粉、稻草秸稈粉、小麥秸稈粉。
6.按照權利要求1的秸稈複合顆粒飼料,其特徵是所述的蛋白質飼料為豆粕、花生粕、棉粕或菜籽粕。
7.製備權利要求1~6任一秸稈複合顆粒飼料的方法,步驟如下1)將秸稈揉搓、粉碎,2)按下述重量百分比與各原料混合均勻秸稈粉60~90%、酶製劑0.1~1%、增奶寶2~10%、蛋白質飼料4~20%、石灰石1~5%、尿素1~5%、糖蜜0.5~2%,3)將步驟2)所得混合物的水分含量調整到20~30wt%,放置過夜,4)將過夜後的混合物加工製成顆粒飼料即得。
8.權利要求1~6所述的任一秸稈複合顆粒飼料在畜牧業中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的秸稈複合顆粒飼料,該秸稈複合顆粒飼料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秸稈粉60~90%、酶製劑0.1~1%、增奶寶2~10%、蛋白質飼料4~20%、石灰石1~5%、尿素1~5%。其製備方法如下秸稈揉搓、粉碎後與其餘各原料混合均勻,將所得混合物的水分含量調整到20~30wt%,放置過夜,將過夜後的混合物加工製成顆粒飼料即得。本發明秸稈複合顆粒飼料為半全價飼料,含有草食家畜在各個生長階段所必需的營養成分,能夠部分替代精料,全部替代乾草和東北羊草飼養青年牛、泌乳中後期奶牛和肉牛,可節約飼料成本10%以上,對奶牛的乳脂率、乳蛋白等指標均沒有影響。
文檔編號A23K1/165GK1806654SQ20051000229
公開日2006年7月26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20日
發明者蔣林樹, 王曉霞, 劉文奇, 方洛雲, 郭玉琴, 何欣 申請人:北京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