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動裝置和液壓制動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16:07:34 4

本發明涉及制動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制動裝置和應用有該制動裝置的液壓制動系統。
背景技術:
制動裝置是制動系統中用以產生阻礙運動趨勢制動力的部件,通常利用固定元件與旋轉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產生制動力矩的摩擦制動器。由於制動裝置是利用摩擦產生制動力矩,容易生成大量的摩擦熱而造成制動裝置粘合無法打開。
特別是電磁力制動裝置,當檢測開關出現故障無法及時地獲得制動盤的狀況,則容易引發特備容易引發制動盤的損壞,給制動裝置的使用帶來極大的障礙。另外,電磁力制動裝置在制動過程中無法對制動力進行調節,維修人員無法對制動力進行準確估算,而給維修和故障處理帶來障礙。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動裝置,採用該制動裝置能夠容易地處理故障。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液壓制動系統,該液壓制動系統能夠可靠穩定地運行,容易維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制動裝置,包括:制動盤,上卡緊部和下卡緊部,該上卡緊部和下卡緊部分設在所述制動盤的兩側,所述上卡緊部和下卡緊部中的至少一者能夠相對於所述制動盤移動以夾緊或鬆開所述制動盤而使所述制動裝置在制動狀態和非制動狀態之間的轉換,制動保持部,該制動保持部使所述上卡緊部和下卡緊部朝向所述制動盤移動以加緊所述制動盤,制動解除部,該制動解除部設置在所述上卡緊部和所述下卡緊部中的至少一者上以驅動其朝向遠離所述制動盤的方向移動,和強制解除部,該強制解除部的一端設置在所述上卡緊部和下卡緊部中的一者上,另一端能夠抵接到另一者上以使所述上卡緊部和下卡緊部鬆開所述制動盤而使所述制動裝置保持在非制動狀態。
優選地,所述制動保持部為彈性件。
優選地,所述制動解除部為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杆通過缸杆部設置在所述下卡緊部上,所述液壓缸的缸體固定在液壓缸支座上。
優選地,所述強制解除部為螺接在所述上卡緊部上的抵接螺拴,所述抵接螺拴的螺杆部從所述上卡緊部突出,並能夠抵接到所述下卡緊部上。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液壓制動系統,所述液壓制動系統包括根據上述技術方案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制動裝置。
優選地,該液壓制動系統包括液壓馬達,制動解除部為多個液壓缸,所述液壓馬達通過液壓缸控制迴路向所述液壓缸輸送液壓油推動所述液壓缸的缸杆部移動以解除制動。
優選地,所述液壓制動系統還包括蓄能器和壓力控制裝置,所述蓄能器經由所述壓力控制裝置連接到所述液壓控制迴路,所述壓力控制裝置用於在所述液壓缸的缸杆部移動過程中控制所述蓄能器向所述液壓缸的有杆腔輸送液壓油以加快解除制動。
優選地,所述液壓馬達通過過濾器連通到油箱;所述液壓馬達通過單向閥連通到所述液壓控制迴路中。
優選地,所述液壓缸控制迴路包括方向控制閥和節流閥。
優選地,所述液壓制動系統還包括溢流閥,該溢流閥設置在所述液壓馬達的出油口與系統回油箱之間的連接油路中。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能夠提高制動裝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電磁線圈作為動力源時所容易產生的問題,而且由於以機械方式進行抵接的強制解除部,即使在制動解除部出現故障時,仍能利用強制解除部打開制動裝置,操作便利可靠。
本發明的其它特徵和優點將在隨後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新型液壓制動裝置的機械結構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新型液壓制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油箱 2濾清器
3溢流閥 4單向閥
5液壓馬達 6壓力表
7蓄能器 8壓力傳感器
9截止閥
11制動盤 12上卡緊部
13下卡緊部 14制動保持部
15上卡緊塊 16下卡緊塊
20制動解除部 21缸杆部
22液壓缸支座
30強制解除部
40方向控制閥
50節流閥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
在本發明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參考附圖所示的上、下、左、右;「內、外」是指相對於各部件本身的輪廓的內、外。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制動裝置,包括:制動盤11,上卡緊部12、下卡緊部13、制動保持部14、制動解除部20和強制解除部30,其中,上卡緊部12和下卡緊部13分設在制動盤11的兩側,上卡緊部12和下卡緊部13中的至少一者能夠相對於制動盤11移動以夾緊或鬆開制動盤11而使制動裝置在制動狀態和非制動狀態之間的轉換,所述制動保持部14使上卡緊部12和下卡緊部13朝向制動盤11移動以加緊所述制動盤11,,該制動解除部20設置在上卡緊部12和下卡緊部13中的至少一者上以驅動其朝向遠離制動盤11的方向移動,強制解除部30的一端設置在上卡緊部12和下卡緊部13中的一者上,另一端能夠抵接到另一者上以使上卡緊部12和下卡緊部13鬆開制動盤11而使制動裝置保持在非制動狀態。
由於本發明具有制動解除部20和強制解除部30,因而能夠提高制動裝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電磁線圈作為動力源時所容易產生的問題,而且由於以機械方式進行抵接的強制解除部30,即使在制動解除部出現故障時,仍能利用強制解除部打開制動裝置,操作便利可靠。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制動保持部14為彈性件,更加具體地,該彈性件為彈簧。該彈簧能夠可靠地使上卡緊部12和下卡緊部13朝向制動盤11移動。所述上卡緊部12上設置有上卡緊塊15,而下卡緊部13上設置有下卡緊塊16,從而保證在卡緊過程中發生磨損時,僅需更換上卡緊塊15和下卡緊塊16即可。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制動解除部20為液壓缸,液壓缸的缸杆部21設置在下卡緊部13上,液壓缸的缸體固定在液壓缸支座22上。當液壓油經P油口進入到有杆腔中,使液壓缸的活塞杆帶動缸杆部2向下方移動,從而克服作為制動保持部14所施加的彈簧力,帶動下卡緊部13向下運動,從而使卡緊塊16脫離制動盤11。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強制解除部30為螺接在所述上卡緊部12上的抵接螺拴,該抵接螺拴的螺杆部從上卡緊部12突出,並能夠抵接到下卡緊部13上,從而能夠在制動裝置可靠地保持在非制動狀態。優選螺杆部上連接有抵接盤,從而能夠擴大與下卡緊部13的接觸面積,使強制解除部30能夠更加可靠地將上卡緊部12和下卡緊部13間隔有預定距離,即處在非制動狀態。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液壓制動系統,所述液壓制動系統包括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的制動裝置。上述制動裝置通過液壓進行驅動,能夠利用液壓動力站或者直接使用其他設備已有的液壓動力系統,結構簡單,成本低。
具體地,如圖2所示,該液壓制動系統包括液壓馬達5,作為制動解除部20為多個液壓缸,液壓馬達5通過液壓缸控制迴路MR向液壓缸輸送液壓油推動液壓缸的缸杆部21移動以解除制動。優選該液壓馬達5為齒輪泵,例如利用2.2KW的電機帶動10ML/R的泵,並通過多支路送出,如NR為卸荷支路,MR為液壓控制迴路,ML蓄能油路。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液壓制動系統還包括蓄能器7和壓力控制裝置,蓄能器7經由壓力控制裝置連接到液壓控制迴路MR,壓力控制裝置用於在液壓缸的缸杆部21移動過程中控制蓄能器7向液壓缸的有杆腔輸送液壓油以加快解除制動。所述蓄能器7所在油路ML為蓄能油路,該油路上安裝有能夠作為壓力控制裝置的壓力表6和截止閥9,該截止閥優選為電磁截止閥以便進行利用控制器等進行控制。以供使用者直觀地獲得壓力數值以便對下述制動液壓系統進行調整,另外,也能夠為壓力傳感器等,以便於進行自動控制等,優選該壓力控制器能夠在等蓄能器7的蓄能小於3MPA時發出信號控制報警裝置等進行鳴響等,以提示使用者蓄能不足的狀態。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為了能夠可靠地保證液壓油的清潔,優選液壓馬達5通過過濾器2連通到油箱1;另外,為了能夠有效地對液壓制動系統進行控制,優選液壓馬達5通過單向閥4連通到液壓控制迴路MR中,從而能夠有效地防止液壓油回流,使液壓控制迴路MR能夠保持一定壓力。所述油箱1為容積為60L,並在冬季優選使用32#抗磨液壓油。優選該液壓油每6-8個月更換一次,並需要在換油時進行油箱和過濾器的清洗。在清洗濾芯時,需要對過濾器的進出壓差進行檢測,如壓差超過0.354MPA時,則應及時更換。
所述液壓缸控制迴路MR包括方向控制閥40和節流閥50。方向控制閥40能夠為多種閥,例如二位電磁換向閥。該二位電磁換向閥在第一位時,P出油口封閉,工作油口B與進油口T連通,此時,油箱1中的液壓油並不向液壓缸20中供給,卡緊部12和下卡緊部13處於鬆開狀態。當二位電磁換向閥在第一位時,P出油口與工作油口連通,油箱1中和/或蓄能器7中液壓油箱液壓缸20的有杆腔內供給,使液壓缸的活塞杆帶動缸杆部2向下方移動,從而克服作為制動保持部14所施加的彈簧力,帶動下卡緊部13向下運動,從而使卡緊塊16脫離制動盤11。
在本發明所述的液壓制動系統中,能夠通過調節節流閥50的來改變系統壓力置,從而對制動力進行調節,使維修人員能夠對制動力進行較為準確的估算。
所述液壓制動系統還包括溢流閥3,該溢流閥3設置在所述液壓馬達5的出油口與系統回油箱1之間的連接油路中。在本發明所述的液壓制動系統中,能夠通過調整該溢流閥3來改變卸荷壓力。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範圍內,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徵,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本發明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發明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發明所公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