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竊讀記》讀後感400字
2023-10-15 22:02:34 2
文章中寫了作者放學後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捨離開的時間順序和藏身於眾多顧客、借雨天讀書兩個場景的插入,細膩生動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與複雜滋味。下面是整理提供的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
第1篇:《竊讀記》讀後感400字
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竊讀記》,我深受啟發。
課文寫的是作者林海音小時候因為家裡窮買不起書,就去書店竊讀。讀書的時候,怕書店的老闆發現她只讀書、不買書。晴天的時候她把自己隱蔽在一個大人的身邊,雨天又要裝著十分著急的樣子給老闆看。書店沒有地方坐,時間一長,腰酸背痛,飢腸轆轆。
課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隻餓狼,貪婪地讀著……」林海音將滿懷讀書渴望的自己比作一隻餓狼,一頁頁貪婪的閱讀,猶如餓狼撲食,寫出了林海音強烈的求知慾和對讀書的渴望。
作者家裡窮買不起書,就去書店竊讀,十分辛苦。而我們呢?有哪位同學能說,你要買對學習有幫助的書而家長不同意呢?沒有。家長一聽,就會立刻去買,一分鐘也不會耽誤。可我們有林海音那樣熱愛書籍、渴望讀書馬?看書,有的同學是走馬觀花,簡簡單單看一看,有的同學是只看頭、不讀尾,還有的同學是書買回來後,連翻也不翻;甚至有的同學是家長逼著看書,我們與林海音的差別多大啊!
讓我們記住課文中國文老師的一句話吧!「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是啊!吃飯能提供我們物質營養的,而讀書是給我們提供精神營養的。這兩種營養都不能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健康成長。
第2篇:《竊讀記》讀後感400字
《竊讀記》?「竊」總有一絲不光彩的含義,「竊讀」?懷著好奇,我仔細地品味這篇文章。
「放學後急匆匆地從學校趕到這裡」這多少有點逆向思維,回家去美美地往嘴裡塞著零食,還欣賞著電視機奉獻的精彩卡通,多帶勁呀!幹嘛跑去書店站酸了腿呢?讀到這裡,我忽然對作者有了第一印象:傻裡傻氣——因為書!
「從大人的腋下逃票」為進書店門口,小作者首闖第一關;「逢上顧客滿盈」,學會把自己隱藏起來,貼在大人身邊,至少可以光明正大讀上幾本書;逢上下雨,以避雨為由,在書店「磨蹭」時光……這一切「花招」,給了我第二個印象;聰明絕頂——因為書!
在書海中暢遊,忘記了一切概念。「當飯店飄來一陣陣菜香,當書店的日光燈忽然地亮了起來」這時的「我」才也猛然發現自己處於現實這個空間。空著肚子看書可不是一件舒服事,我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竟能熬過兩個多鐘頭,看著作者的身影,我的第三感也油然而生;執著——因為書!
我百思不得其解,小女孩的動力從何而生?回答是:書的魅力!書,我素不知道竟能擁有如此強效的魔力。作者結尾處作了精闢地回答:「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每逢讀書,難道沒有一種汲取智慧的愉悅嗎?難怪她「腳站得有些麻木,卻渾身有輕鬆之感。」
仔細地品嘗完《竊讀記》,腦中浮現出了寫古人勤奮讀書的詞兒:「手不釋卷,如饑似渴,孜孜不倦……」這些詞兒,仿佛在鼓勵我,嗯,我想,從今以後,我一定要勤讀書,積累更多的詞彙,讓我的「優勢」如虎添翼,「足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從書中了解世界,我正陶醉其中,又有一種衝動勁湧上心頭,我甚至還想寫一本書呢!
在品讀《竊讀記》中我發現我正在一點點長大……
第3篇:《竊讀記》讀後感400字
今天,我學了一篇叫《竊讀記》的故事。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故事中的小女孩常去書店裡竊讀,為了不讓書店老闆發現,就把自己隱藏在大人們中間,好像是他們的小妹妹或小女兒。而且她喜歡下雨天,因為下雨時,她可以有充足的理由在書店裡待下去。
我也體驗過作者的感受,在書店我感覺很好,可是在家裡看書就不想看了,但是書店的工作人員有時不想讓我看這類書,我就拿著這些書去人多的地方看,但是也不能全神貫注地看,因為我要注意看看環境,不能再看下去,我會知趣的放下書走向另一類書,再在人多的地方看書。
真是不容易呀!如果有一個圖書館該多好呀!那樣就不用像這樣偷偷摸摸地看書了,可以全神貫注地讀書了!所以我是多麼希望有一個圖書館,那樣愛讀書的孩子就可以自由地遨遊在書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