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幾個諡「文正」的大臣?誰最名不副實?
2023-10-15 14:08:04 3
「文正」是中國古代文官諡號最高級別,所有文人入仕之後,都渴望將來百年之後能得此諡號。這不僅僅是對文官政治成就和國家貢獻的肯定,同時代表你是位受世人敬重的好官。
「文正」兩字有著極重的含量,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帝對於這個諡號都不會輕易許出。中國文官不少,但能但得起「文正」諡號的就那麼幾位。
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便是始於1636年,結束於1912年的清王朝。在將近三百年的清朝歷史上,得「文正」諡號的大臣一共有八位。
一、湯斌
湯斌順治九年中進士,是早期入仕清朝的漢人知識分子。雖然湯斌一生清廉,不畏權貴,為民請願,還是康熙太子的老師,但是他文正之名卻並不正。
湯斌之所以諡號「文正」,是因為他一生恭順盡忠清王朝,還大力推行清政府抑制漢文化的政策。清政府為鼓勵世人效法湯斌,因此為其上諡號「文正。」
二、劉統勳
內閣大學士劉統勳,一生清廉,官至宰相。在四十多年的從政生涯中,始終嚴於律己,敢於直諫,是著名諫臣。他以彈劾寵臣張廷玉和訥親。他也是治水能臣,後因操勞過度去世。
三、朱珪
乾隆嘉慶名臣,為嘉慶帝帝師。他也是一位為民請命的清官,歷史上曾多次與貪官和珅爭鋒相對。
乾隆晚年,英帝國主義就對中國虎視眈眈。當初沿海有英國軍人想要武裝入侵近海,是朱珪一直督戰抵抗。因為在水上作戰與英軍不能抵抗,朱珪還曾將自己省吃儉用的5000白銀捐出來修造戰艦。
四、曹振鏞
道光帝時期倚重大臣,同時也是三國曹操的直系後裔。曹振鏞仕途順風順水,無災無難,總共當官52年,到80歲的時候才退休,是林則徐的老師。
五、杜受田
杜受田是鹹豐帝帝師,同時出生世代書生之家,杜家素有「一門七進士,父子五翰林」的說法。1852年因為在任上操勞過度去世。
六、曾國藩
曾國藩是清末重臣,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洋務運動領袖之一,湘軍創始人。對於曾國藩的人物經歷,大家應該都比較清楚,不多說。
七、李鴻藻
同治帝師,清朝清流派代表,一生為官清廉,為國為民。在對外關係上,李鴻藻是堅定的主戰派,與李鴻章爭鋒相對。李鴻章籤訂《馬關條約》後,他還曾經上奏表示反對。
八、孫家鼐
孫家鼐是鹹豐九年狀元,他與翁同龢同為光緒帝師。中日甲午戰爭之前,他力主忍讓,甲午戰爭之後提出變法自強的主張。
光緒帝推行變法之時,孫家鼐是堅定的擁護者和實施者。不過可惜的是,變法最後失敗了。
以上清朝上諡號「文正」的八位大臣,你覺得誰最名副其實,誰最名不副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