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秀才趕考
2023-10-16 07:50:59 1
章補順是浙江省淳安縣屏門鄉石井村人氏,是1905年晚清前的最後一次科舉考中的進士。
相傳,章補順和其他學子一起步行到臨岐村河對面的金坑塢裡去讀書。這金坑塢裡有兩處私塾,而且執教的是父子倆。外金坑的私塾是年輕的兒子教的,而裡金坑的私塾卻是父親教的。那可是方圓百裡聞名的老先生。附近求學,有個規矩,先到外金坑學一兩年,得到年輕的先生認可了,才推薦到裡金坑父親那裡去學習。
開頭,那些大村子裡的富家弟子,對這位來自於深山塢裡且又矮又醜的章補順嗤之以鼻。誰料,一個禮拜下來,當他們都被年輕先生責罵得臉紅耳赤,而章補順卻常常受到先生的讚賞,這才對他刮目相看。
章補順在外金坑學習還不到三個月,就轉到裡金坑老先生那裡,學了一年後,老先生說:「你不用學了,趕快去參加考試吧!」
章補順憑著自己紮實的功底,十分順利地把卷子全部做完。他正在檢查時,有隻蜜蜂「嗡嗡嗡」地在耳邊飛來飛去。他非常惱火,用左手揮來舞去地拍趕,結果拍中了那隻蜜蜂。那蜜蜂掉到了卷子上,不偏不倚正落在了他的名字上。那蜜蜂垂死掙扎,撲扇著兩隻翅膀,結果名字上未乾的墨汁將整隻蜜蜂染成了一隻黑蜜蜂,倒把他的名字給弄得一個黑團團。偏偏這時考試時間到了。他哪顧得重新寫名字,匆匆忙忙交了上去。後來,批閱卷子的主考官批閱時,根本看不清名字是誰,不由大怒道:「連名字都寫不清楚,還來考什麼進士?」說罷就將考卷撕掉了。後來到了張榜公布之時,他早早趕到縣城去看榜文,才知名落孫山。他心中覺得奇怪:自己明明考得十分順利,因何不曾過關?後來,有人告訴他:「你的名字只看得清姓,看不清名,閱卷官不知是誰的,就把它扔進了廢紙簍裡去了。」他覺得奇怪,後來仔細一想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不由心中罵道:「害人的蜜蜂。」
他悶悶不樂地回到旅館。老闆見他垂頭喪氣,不由關切地問道:「怎麼了,沒考上?下次再考嘛。」「考官連我的卷子看都沒看,我怎能考上?」章先生十分懊悔地回答道。老闆一聽不由仔細打聽起來。他便將那隻蜜蜂的事說了出來。老闆聽後沉思了一會,問道:「難道你做過什麼缺德的事?」「此話怎講?」章先生答道。那老闆一聽,道:「每到考試時,考官便會時不時小聲地念叨『有仇報仇,有怨報怨』這句話。據說還十分靈驗。那些之前做過壞事,品行不端的考生就會得到報應。」可是,他仔細回想著自己的為人做事,覺得並沒有什麼過錯。後來,他想啊想,終於想起了一件事來,不由失口嘆道:「難道是她在作怪不成?」幾年前,章先生曾與鄰村一王姓女訂婚,不料後來這王姓女未嫁先亡。按照本地風俗,凡已訂婚的女人,照理應收管為亡妻並厚葬之。但是,他因為功課要緊,無暇顧及此事,結果亡妻覺得名分不定有怨恨,便在考場顯靈捉弄他。第二天,章先生一大早就起床趕回家來。他徵得父母同意,趕到鄰村,重新花錢買了塊墳地,將王氏女重新遷移到新的墳地上厚葬,又認認真真地請石匠刻了墳碑。這樣,那位亡人有了正當的名分。第二次,他十分順利地考中了進士。偏偏喜至禍隨,父母先後雙亡,他只得在家守孝三年。就這樣,他並沒有一官半職,只得去本縣的學館教書為生。
百裡外的奎星橋人學子,翻山涉水來到石井村接他時,見他只帶了一桿長長的旱菸筒,幾件粗布換洗衣裳和日常生活用品,並不曾帶一、二本字典之類的工具書時,便十分狐疑。他笑道:「書嗎,都裝在我的肚子裡。用不著帶!」
學館開學的第一課,就是教學生們學「人」字。補順先生從「人」字的筆畫寫法講開去,講到人種、人性、人情世故,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足足講解了三日,直聽得那些學生鴉雀無聲。
卻說這一天,章先生正在學堂裡憋得慌,忽地想到明天就是元宵佳節,離此五、六十裡的臨歧村將舉行盛大的龍燈舞會,何不去湊個熱鬧。他正這麼想著,忽見四個鄉民抬著一頂轎子急匆匆而來,內中一人見了他忙掏出一信請他看。章先生閱後才知是臨歧鎮上有名的王李七秀才一齊約他去觀賞龍燈,不由大喜,坐上轎子奔去。
王李七秀才早巳備好酒宴,等他一到就盛情款待起來。他也毫不客氣地大吃大喝起來,酒足飯飽正待拱手道謝時,卻見年長的王秀才從袖中掏出一信遞給他道:「章仁兄見笑了,我等七人才疏學淺,今日請你觀龍燈是假,解書信是真,望章仁兄多多指教。」
原來,王李七秀才前幾天接到徽州府歙縣錢秀才的一封信,信上除了問候語外,正文卻是「元宵節臨,十一號貨銷否?」這一句沒頭沒腦的話,他們橫看豎看就是琢磨不出是啥意思,這才請他來解圍。章秀才接過書信笑道:「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他將信從頭至尾細閱後,不由大笑道:「爾等真是『青蛙讀死書——書呆子,也,你們看,將』十一『的』一,字往上一拉,和『十』字合成個『土,字,』土,煙土也,這位錢秀才來信問爾等煙土行情。不過,恕愚兄直言,我們讀的是聖賢書,明的是做人理,決不可貪圖錢財幹販賣煙土這種禍害民眾的事,免得鄉人嘲笑,你們說對嗎?」章先生的話直說得那些秀才不住地點頭稱是。
原來,錢秀才家中種了許多罌粟製成煙土準備在元宵節時出售,又不知行情如何,便寫一信詢問。為防書信落人官府之手,便將「土」字進行了處理。若不是章先生一語道破天機,恐怕他們讀遍天下書,也解不開此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