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雜交筍殼魚的養殖方法
2023-10-05 05:27:39 2
一種雜交筍殼魚的養殖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雜交筍殼魚養殖方法,包括的步驟有:親魚孵化繁殖、確定雜交筍殼魚誘食劑、調整和優化誘食劑方案、逐步減少誘食劑在冰鮮餌料中的用量,直到馴化出直接攝食冰鮮餌料的雜交筍殼魚種,最後完全採用冰鮮餌料養殖。本發明可培育出直接攝食冰鮮餌料,規格整齊,成活率高的雜交筍殼魚魚種,提高筍殼魚養殖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降低養殖成本,高效增加養殖收入和效益。
【專利說明】 一種雜交等殼魚的養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雜交笑殼魚的養殖方法。
技術背景
[0002]「筍殼魚」 一名源於泰國,因外型酷似竹筍而取名的筍殼魚,其肉質鮮美,在我國養殖產量較少,屬於冷門養殖魚種。「筍殼魚」進口價一直很平穩,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到港價約為每公斤140?160元,近幾年也穩定在每公斤120元,需求量逐年增加。「笑殼魚」在東南亞、澳洲等原產地尚未形成規模化養殖,其出口產品中有一半以上來源於野生採捕。當前,原產國的筍殼魚規模化養殖技術與我國基本處於同一水平。對我國來說,「筍殼魚」求大於供,是因為筍殼魚一是養殖周期長,珠三角地區普遍需要20個月時間才能養成商品魚銷售;二是成活率低,從苗種至商品魚的成活率只有10%左右;三是投餵活魚餌料操作繁瑣;四是成本高,養殖風險大。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針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雜交筍殼魚的養殖方法,可培育出直接攝食冰鮮餌料,規格整齊,成活率高的雜交筍殼魚魚種,提高筍殼魚養殖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降低養殖成本,高效增加養殖收入和效益。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雜交筍殼魚的養殖方法,包括的步驟有:親魚孵化繁殖、確定雜交筍殼魚誘食劑、調整和優化誘食劑方案、逐步減少誘食劑在冰鮮餌料中的用量,直到馴化出直接攝食冰鮮餌料的雜交筍殼魚種,最後完全採用冰鮮餌料養殖。
[0006]進一步,所述親魚孵化繁殖,採用優質泰國筍殼魚本體孵化繁育出雜交筍殼魚幼苗。
[0007]進一步,所述確定雜交筍殼魚誘食劑,根據雜交筍殼魚的生物學特性,設計出3種雜交筍殼魚的誘食劑,然後在三個種苗培育池進行投餵試驗,測量、篩選、比對3種誘食劑效果,確定雜交筍殼魚誘食劑的初步方案。
[0008]進一步,所述調整和優化誘食劑方案是將確定的誘食劑應用於池塘養殖試驗,根據試驗結果調整和優化誘食劑方案。
[0009]進一步,所述馴化是在養殖中逐步減少誘食劑在冰鮮餌料中的用量,直到馴化出直接攝食冰鮮餌料的雜交筍殼魚種。以提高筍殼魚成魚養殖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降低養殖成本,控制商品魚質量安全,增加養殖效益,推動雜交笑殼魚養殖產業發展。
[0010]進一步,所述完全採用冰鮮餌料養殖是將馴化後的雜交筍殼魚種投入魚塘,直接投餵冰鮮餌料進行養殖。
[0011]進一步,所述的誘食劑主要是經人工調配,採用小魚為主要材料,配以少量黃豆粉為輔料。
[0012]進一步,所述的雜交筍殼魚養殖在冬季時需搭建保溫棚給魚苗保溫,防止筍殼魚因低溫不適機而死亡。所述的保溫棚主要是採用搭建膜薄覆蓋棚和其他草料覆蓋的保溫棚。
[0013]進一步,所述的雜交筍殼魚的養殖方法中親魚孵化繁殖數量控制在3萬尾以上。
[0014]進一步,所述的雜交筍殼魚誘食劑的養殖方法中種苗培育池三個,其規格為4米X5米X0.8米,配備增氧設備,進排水方便。
[0015]本發明在實踐中展現出以下優勢:
[0016]1、提高筍殼魚養殖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降低養殖成本,增加養殖收入和效益。
[0017]2、通過在魚苗培育過程中使用誘食劑,馴化雜交筍殼魚的攝食習性,培育出直接攝食冰鮮餌料,規格整齊,成活率高的雜交筍殼魚魚種。
[0018]3、優化養殖方法,縮短養殖周期至16個月,養殖過程只需搭一次冬棚,減少養殖風險,使一般養殖戶容易操作,為雜交筍殼魚產業化養殖創造條件,同時帶動冰鮮市場的發展。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實施步驟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0]I)通過親魚孵化繁殖,繁育出體長為3cm的雜交筍殼魚苗,數量控制在3萬尾以上。
[0021]2)將3萬尾體長3cm的雜交筍殼魚苗分別放入3個種苗培育池,密度I萬尾/池進行培育試驗,種苗培育池為4米X5米X0.8米,配備增氧設備,進排水方便。自筍殼魚苗入種苗培育池的第二天起投餵本項目自配的誘食劑和冰鮮。本實驗方案配有A,B,C三種誘食劑,分別對應固定投入1#,2#,3#三個種苗培育池。投餵20天後,分別抽樣測量魚體重、體長,根據測量結果將個體生長差異最小的誘食劑初步確定為繼續實驗的誘食劑。
[0022]3)分析個體生產差異最小的誘食劑的配方進一步優化調整成I,II,III配方的三種誘食劑。將三個培育池的筍殼魚用魚篩過選,將體長5cm以上的筍殼魚1.5萬尾分別投入1#,2#,3#培育池,密度為5000尾/池,第二天分別投餵I,II,III配方的誘食劑和冰鮮,投餵20天後,分別抽樣測量魚體重、體長,根據測量結果將個體生長差距最小的誘食劑確定為最佳方案的誘食劑,應用於池塘養殖試驗。
[0023]4)將體長7cm的筍殼魚苗I萬尾放入1.5畝的魚塘養殖,繼續投餵確定的誘食劑和冰鮮。每20天抽樣測量魚體重、體長,記錄好測量結果,綜合生產記錄,分析、調整方案,逐步減少誘食劑的添加量,最後將雜交筍殼魚全部馴化為攝食冰鮮餌料。
[0024]5)最後完全採用投餵冰鮮餌料,直到長大出塘。
[0025]以上發明是經過反覆研究從實踐中得到的效果較好的實例,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並不限於上述實例,在【具體實施方式】及就用範圍上均可有改變之處,但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其技術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雜交筍殼魚的養殖方法,採用的技術方案包括: 1)通過親魚孵化繁殖,繁育出體長為3cm的雜交筍殼魚苗; 2)設計出3種雜交筍殼魚的誘食劑,然後在水泥池通過投餵試驗,比對3種誘食劑效果,確定雜交筍殼魚誘食劑的初步方案; 3)將確定的誘食劑應用於池塘養殖試驗,調整和優化誘食劑方案; 4)逐步減少誘食劑在冰鮮餌料中的用量,直到馴化出直接攝食冰鮮餌料的雜交筍殼魚種,並最終確定誘食劑方案以及添加應用技術規範。
2.根據權力要求1所述的雜交筍殼魚養殖方法,其特徵在於,親魚孵化繁殖,數量控制在3萬尾以上。
3.根據權力要求1所述的雜交筍殼魚養殖方法,其特徵在於,種苗培育池三個,其規格為4米X5米X0.8米,需配備增氧設備,進排水方便。
4.根據權力要求1所述的雜交筍殼魚養殖方法,其特徵在於,三個種苗培育池的筍殼魚測量對比、篩選,初步確定筍殼魚誘食劑後再次化優直至到最後將雜交筍殼魚全部馴化為攝食冰鮮餌料。
5.所述的誘食劑主要是經人工調配,採用冰鮮小魚為主要材料,配以少量黃豆粉為輔料。
【文檔編號】A23K1/14GK104247682SQ201310263620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7日
【發明者】葉旖龍 申請人:葉旖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