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吸收多種戲劇精華,歌仔戲的發展

2023-10-04 18:46:19 1

  歌仔戲是起源於臺灣本土的地方戲曲之一,它的產生和發展與福建閩南地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並且歌仔戲還吸收了諸多戲曲的精華,發展成內容豐富的新劇種。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歌仔戲文化中去看看它的發展吧。

  歌仔戲是結合臺灣各種戲曲及音樂為一體的表演藝術。歌仔戲在發展過程中吸收北管、南管、九甲戲和民間歌謠等音樂曲調,引進京戲的鑼鼓點和武打動作,使用北管曲牌、服飾、妝扮和福州戲的軟體彩繪布景,並且援用各劇種的戲碼、身段、道具、樂器,發展成一種兼容並蓄內容豐富的新劇種。

  本地歌仔原本只是傳統民間迎神賽會場合業餘子弟的表演活動,相傳第一個歌仔戲子弟團為「清和音」,後來又有「清和社」與「同聞樂」的成立。歌仔戲形成後,因其唱詞與念白均使用閩南白話,一般觀眾易於理解,且其音樂曲調都是民間耳熟能詳的音樂,劇情亦是民間所熟悉的故事,因此迅速從宜蘭流傳至臺北,於是產生職業性戲班,爾後更有客籍人士演唱客家語言的歌仔戲,歌仔戲便流傳全省各地,成為當時臺灣最盛行的地方戲曲劇種。

  1925年廈門「雙珠鳳」戲班曾聘請臺灣藝人矮仔寶至廈門傳授歌仔戲,翌年「雙珠鳳」改演歌仔戲,而後廈門地區紛紛成立「歌仔館」,演唱歌仔戲;而臺灣的歌仔戲團亦陸續前往閩南地區公演,歌仔戲自此風行於閩南地區。除大陸地區外,歌仔戲亦流傳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等閩南移民居住地區。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政府在臺灣厲行「皇民化」政策,禁止臺灣傳統戲曲演出,當時歌仔戲就以「臺灣新劇」、「皇民化劇」或「臺灣歌劇」之名,穿著時裝,將朝廷改成公司,皇帝改為董事長,宰相改成總經理,文武官員改為職員,以留聲機代替被禁止的文武場,換湯不換藥地演出,或轉移至鄉間繼續表演。

  同一時期,歌仔戲在閩南地區亦遭國民政府禁演,於是龍溪的劭江海、林文祥等藝人乃將歌仔戲曲調改編為「雜碎仔」調,美其名為「改良調」,歌仔戲則改稱「改良戲」;由於流行於薌江流域,一九四九年後,就改稱為「薌劇」,但廈門地區則仍稱為歌仔戲,因此大陸地區的薌劇其實是由臺灣之歌仔戲發展而成的。

  國民政府遷臺之後,鑑於傳統戲曲與地方民間生活息息相關,乃大力整飭,寄望將之變為宣傳反共政策的工具,1950年臺灣歌仔戲改進會於焉誕生。同年呂訴上提出創作劇本《女匪幹》,洽請臺北市「藝華龍鳳社歌仔戲團」排演,次年又提出《延平王復國》及《鑑國女俠》等劇。

  1952年,臺灣地方戲劇促進會成立,但該會成效有限,野臺歌仔戲團根本未使用臺灣地方戲劇促進會所編的劇本。其實,地方傳統戲曲生於民間,長於民間,將之視為政治宣傳之工具,對戲曲本身造成莫大的傷害。

同类文章

湖南衛視2020片單出爐 流量和實力齊頭並進

  湖南衛視向來都是衛視臺的領軍人物,推出了不少受到廣大觀眾喜愛的好劇,而最近,湖南衛視2020招商大會舉行,2020年的影視劇片單也出爐了。從這份片單來看,既有新進的流量小生的劇,也有頗具爆款的實力劇,可謂是流量和實力兩頭抓,顯示出湖南衛視的野心!下面我們一起去戲劇文化那裡看看這份片單吧!  金鷹

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是很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種之一,發源於浙江,又有紹興文戲之稱,以唱為主,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與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我國流傳最廣的劇目。本期的越劇文化帶你瞧一瞧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又名紹興戲,是中國漢族五大戲曲種類之一,是目前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

廬劇文化之《五女拜壽》劇情簡介

  廬劇《五女拜壽》講述的是楊繼康被株連削職為民後,爭先恐後拜壽的五個女兒只有被嫌棄的養女願意收留題目,後楊繼康沉冤得雪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廬劇文化中具體看看《五女拜壽》的劇情吧。  明代嘉靖年間,戶部侍郎楊繼康,因對嚴嵩專橫擅權深為不滿,欲告老還鄉。在他六十壽誕之期,眾女兒女婿均奉厚禮進

廬劇文化之《老先生討學錢》唱詞

  廬劇,安徽省傳統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是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的。接下來,廬劇文化要介紹的是《老先生討學錢》的唱詞,一起去看看吧。  老先生:巍巍乎啊欠起身蕩蕩乎走出門庭  一路走來一路行來來往往都是人  家家都把那年來過小

戲曲文化說,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經藝人改革後發展而來。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製新腔,專唱短篇曲目。本期的為大家介紹下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木板大鼓發展成京韻大鼓後,伴奏樂器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了三

眉戶戲文化傳承:刺目勸學的劇情介紹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考取狀元的典故不少,其故事情節或讓人深受鼓舞,或讓人義憤填膺,或唏噓不已。今天,要介紹的眉戶戲劇目之一《刺目勸學》,也與考取狀元相關,那麼,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刺目勸學》也叫《曲江歌女》又名《曲江打子》。故事發生在唐代曲江池畔,見文於唐白行簡李娃傳。  唐、常州

京韻大鼓名家有誰,及其代表作

  京韻大鼓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北京、天津地區。由當時的鼓書藝人劉寶全等把原用河北語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語音演唱,廣泛吸收京劇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間曲調創製新腔,並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樂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傳至今的京韻大鼓。且看本期的。  京韻大鼓有以劉寶全、白雲鵬、張小軒為代表

蘇州彈詞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有些事,有機會做的時候,就去做,別等沒機會了,再去做,就來不及了;有些人,有機會珍惜的時候,就去珍惜,別等失去了,再去把握,就沒意義了。」  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蘇州評彈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小三弦:  三弦:又稱「弦子」,中國漢族傳統彈撥樂器,其他少數民族受漢族文化影響,也

一步一個腳印,淮海戲發展歷程

  淮海戲,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淮海戲的發展歷程吧,看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1、正式定名  淮海戲曾在民間稱為「小戲」,與柳琴戲、泗州戲同源於「拉魂腔」,因流行於淮海地區,曾稱"淮海小戲",19

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山西的北路梆子,在山西的戲曲發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當然在不可替代的價值裡,就有創造價值的人,本期梆子戲文化,讓我們一起來看卡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戲劇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二、三、四屆理事,山西分會二屆理事、三屆副主席、四屆名譽主席,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二、三、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