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戲劇文化名人:越劇皇后筱丹桂簡介

2023-10-05 11:37:24 1

  越劇中有個「越劇皇帝」那麼自然也有個「越劇皇后」了,而越劇皇后就是筱丹桂。當時有「三花不如娟,一娟不如一桂」的說法,而「一桂」指的就是筱丹桂了。那麼你知道筱丹桂這個人麼?本期的越劇文化帶你了解筱丹桂,

  筱丹桂(1917——1947.10.13)原名錢春韻,又名錢春鳳,浙江省嵊縣長樂鎮人。1930年入高升舞臺拜俞傳海學藝,先攻老生後改旦,年父,因家境貧窮,8歲為童養媳,後領回,入義塾讀書2年。

  1930年,她進嵊縣崇仁鎮戒德寺「高升舞臺」學藝,拜俞傳海為師,先攻老生後攻花旦。因天資聰穎,刻苦用功,嗓音甜潤,扮相俏麗,尚未出科即成為該班主要花旦,以《仁義緣》、《再生緣》、《碧玉簪》等戲演於嵊、紹、寧、杭城鄉,被譽為「越劇皇后」。

  擅演《後硃砂》(曹翠娥)、《白水灘》(徐鳳珠)、《泗州城》(水母)、《沉香扇》(蔡蘭英)、《華麗緣》(孟麗君)、《貴妃醉酒》(楊玉環)等。

  1938年4月隨高升舞臺到上海,18歲即掛頭牌,以擅演彩旦戲著名,譽滿上海。不久合同期滿,復回浙江演出。1940年5月,混跡越劇界不久的流氓戲霸張春帆「聘請」她和師姐妹數人,到上海卡德戲院演出,後在浙東戲院走紅。

  1941年,她被張春帆以流氓手段強行佔有,嚴密控制。1941年與賈靈鳳組成丹桂劇團,成為滬上四大越劇班社之一。1947年參加越劇「十姐妹」《山河戀》義演,飾主角宓姬。後因受惡霸張春帆迫害,憤而自盡。她在上海前後8年半,演出近5000場。她的代表劇目有《仁義緣》、《再生緣》、《碧玉簪》、《西廂記》、《馬寡婦開店》、《玉蜻蜒》等。生前與名醜賈靈鳳合作,灌有《王文品簫》、《西廂記·拷紅》、《玉蜻蜓·張氏勸夫》、《倭袍·刁劉氏》、《馬寡婦開店》等唱片。

  藝術成就


  在高升舞臺時期,學習趙瑞花的表演藝術,後與施銀花同臺演出,得到很大的啟發和影響。從寧波紅到上海後,很快就弛譽春申,曾有「三花」(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不如「一娟」(姚水娟),「一娟」不如「一桂」(筱丹桂)的說法。

  她嗓音甜潤,扮相俏麗,文武兼長,旦角戲和女扮男裝戲均很出色。與名醜賈靈鳳合作,灌有《王文品簫》、《拷紅》、《玉蜻蜓·勸夫》等唱片。

  筱丹桂——代表劇目
  有《仁義緣》、《再生緣》、《碧玉簪》、《西廂記》、《馬寡婦開店》、《玉蜻蜒》等。留有《西廂記·拷紅》、《倭袍·刁劉氏》、《馬寡婦開店》、《玉蜻蜒·張氏勸夫》等唱片傳世。

  【結束語】筱丹桂可以說的上是「英年早逝」。在她年僅27歲的時候就離開了人世。但是他遺留下來的越劇劇目是戲曲史上的藝術瑰寶之一。成為了經典,是不可被遺忘的珍品。

你可能也喜歡:
尹派創始人,尹桂芳越劇唱段集
越劇流派創始人:傅全香簡介及代表作品
中國飲食文化的意義,你知道嗎?
宗教文化:什麼是佛教文化

同类文章

湖南衛視2020片單出爐 流量和實力齊頭並進

  湖南衛視向來都是衛視臺的領軍人物,推出了不少受到廣大觀眾喜愛的好劇,而最近,湖南衛視2020招商大會舉行,2020年的影視劇片單也出爐了。從這份片單來看,既有新進的流量小生的劇,也有頗具爆款的實力劇,可謂是流量和實力兩頭抓,顯示出湖南衛視的野心!下面我們一起去戲劇文化那裡看看這份片單吧!  金鷹

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是很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種之一,發源於浙江,又有紹興文戲之稱,以唱為主,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與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我國流傳最廣的劇目。本期的越劇文化帶你瞧一瞧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又名紹興戲,是中國漢族五大戲曲種類之一,是目前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

廬劇文化之《五女拜壽》劇情簡介

  廬劇《五女拜壽》講述的是楊繼康被株連削職為民後,爭先恐後拜壽的五個女兒只有被嫌棄的養女願意收留題目,後楊繼康沉冤得雪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廬劇文化中具體看看《五女拜壽》的劇情吧。  明代嘉靖年間,戶部侍郎楊繼康,因對嚴嵩專橫擅權深為不滿,欲告老還鄉。在他六十壽誕之期,眾女兒女婿均奉厚禮進

廬劇文化之《老先生討學錢》唱詞

  廬劇,安徽省傳統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是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的。接下來,廬劇文化要介紹的是《老先生討學錢》的唱詞,一起去看看吧。  老先生:巍巍乎啊欠起身蕩蕩乎走出門庭  一路走來一路行來來往往都是人  家家都把那年來過小

戲曲文化說,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經藝人改革後發展而來。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製新腔,專唱短篇曲目。本期的為大家介紹下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木板大鼓發展成京韻大鼓後,伴奏樂器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了三

眉戶戲文化傳承:刺目勸學的劇情介紹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考取狀元的典故不少,其故事情節或讓人深受鼓舞,或讓人義憤填膺,或唏噓不已。今天,要介紹的眉戶戲劇目之一《刺目勸學》,也與考取狀元相關,那麼,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刺目勸學》也叫《曲江歌女》又名《曲江打子》。故事發生在唐代曲江池畔,見文於唐白行簡李娃傳。  唐、常州

京韻大鼓名家有誰,及其代表作

  京韻大鼓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北京、天津地區。由當時的鼓書藝人劉寶全等把原用河北語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語音演唱,廣泛吸收京劇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間曲調創製新腔,並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樂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傳至今的京韻大鼓。且看本期的。  京韻大鼓有以劉寶全、白雲鵬、張小軒為代表

蘇州彈詞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有些事,有機會做的時候,就去做,別等沒機會了,再去做,就來不及了;有些人,有機會珍惜的時候,就去珍惜,別等失去了,再去把握,就沒意義了。」  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蘇州評彈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小三弦:  三弦:又稱「弦子」,中國漢族傳統彈撥樂器,其他少數民族受漢族文化影響,也

一步一個腳印,淮海戲發展歷程

  淮海戲,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淮海戲的發展歷程吧,看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1、正式定名  淮海戲曾在民間稱為「小戲」,與柳琴戲、泗州戲同源於「拉魂腔」,因流行於淮海地區,曾稱"淮海小戲",19

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山西的北路梆子,在山西的戲曲發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當然在不可替代的價值裡,就有創造價值的人,本期梆子戲文化,讓我們一起來看卡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戲劇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二、三、四屆理事,山西分會二屆理事、三屆副主席、四屆名譽主席,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二、三、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