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輸在家庭教育上讀後感1000字
2023-10-24 22:51:27 1
最近看了《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讓我茅塞頓開,感觸很多。這本書用了很多貼近我們生活的事例,從各個方面講了家長應該怎樣教育孩子的實例,對我的幫助很大,在我對孩子今後的教育方面起了很大的引導作用。
當我讀完《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便使我想起了很多往事,我為我正確的做法感到驕傲,對孩子感到欣慰,也有感到慚愧的地方。在這裡就我對讀《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說說自己的一些感想。
這本書對我的感觸最多,非常好,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會做人。指導孩子做人,比拿到名牌大學的文憑更重要。一撇一捺,簡單的兩筆,構成了一個「人」字。教孩子做人就是讓孩子具有立身處世的基本道德品質。這是孩子一生成長發展的人品保證,學會做人是孩子成長的根本。
在當今時代,影響孩子品行形成的因素日趨複雜。但在孩子的品德形成過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低估,家長的品德行為標準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和影響著孩子的行為準則。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向他灌輸這種思想。例如:開飯前,要先把爺爺奶奶請到,等大家都到齊了再一起吃。以前我的孩子,喜歡把自己喜歡吃的菜放在自己的前面,這樣當然是很不好。有一次我特意買了好多自己喜歡吃的,燒好放在自己的面前,吃的津津有味。兒子看了很委屈,我說我是向你學的啊,我買菜當然買我喜歡吃的啦。你都不替別人著想,別人怎麼會想著你呢?反問他:你覺得好東西是不是應該分享呢?他聽了,低下了頭。從此,他知道了只有對別人好才會贏得別人對自己的好,學會了體貼關心別人。我的父母年紀大了,經常有些小毛病,老人生病是,我們細心照料,讓孩子在一邊,力所能及的小事都會讓他去做,孩子慢慢學會了照顧別人。去年,孩子的爺爺生病,孩子每逢星期六便會主動為爺爺當護理員,他模仿著我以前的動作,為爺爺洗腳,捶背,還為老人讀報紙、講故事。
「你比別人差嗎?」當問到我的孩子時,我的孩子準會豪不猶豫的回答:「我不比別人差,別人能行,我也行!」記的他在幼兒園時,我們第一次帶他去長島。剛走不久,孩子走不動了,一屁股做在地上,死皮賴臉地不肯走,還一個勁的哭,非要我們抱著走。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夫妻倆商量不能遷就於她,於是,我們不予理睬,只顧往上走。我還故意和他媽媽說,「你也快走不動了,等兒子休息好了,一定比你走的快。」孩子原以為我們會來抱他走,可是看我們誰也不理他,希望破滅了,明白了只有靠自己。再加上聽了我們的對話便一骨碌爬起來追上我們要求比賽。從那以後孩子不在任性,養成了自強的性格。正是這種品格,才使他在學習上勤奮努力,刻苦學習。
今天讀了《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讓我知道了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家長,就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更新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我們深深體會到:父母應該幫助孩子,讓孩子學習做人做事,讓其不斷完善人格品行。人格品行的養成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火熱的激情、正直的情懷,永遠是我們家長的人格力量。我們要求孩子淳樸、真誠、自然、誠實、正直、善良,自己首先要做到。正如同德國教育家福錄·貝爾說的:孩子的命運是掌握在父母親手中的。
讓我們做家長的共同攜起手來,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託起明天的太陽,鑄就孩子的幸福生活,鑄就中華民族美好的未來。
更多熱門讀後感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