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有差速機構的玩具車的製作方法
2023-10-24 21:55:02 2
專利名稱:一種帶有差速機構的玩具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玩具車,尤其是電動玩具遙控車。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電動玩具車,其驅動裝置一般不帶有差速機構,而玩具車在轉彎時,由於二個車輪的內外徑不同,所走的距離也不同,而二個車輪是以相同速度轉動,這樣會使玩具車轉彎時車輪與地面產生摩擦,而使轉彎動作費力且不靈活,轉彎半徑過大,也會對玩具車造成損壞,上述情況對於玩具車尤其是遙控車模造成不利影響,使其在比賽中處於不利地位。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轉彎時轉動靈活、工作穩定、傳動可靠,且轉彎半徑較小,不會對玩具車造成損壞的帶有差速機構的玩具車。
本實用新型的另外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所佔體積小的帶有差速機構的玩具車。
本實用新型包括車體、安裝有驅動輪的驅動軸、傳動機構,所述傳動機構與驅動輪之間設置有差速機構;差速機構包括二個輸出半軸、一對大錐形齒輪、若干小錐形齒輪、連接軸,其中各輸出半軸的內端安裝有一大錐形齒輪,外端各與驅動軸相連,且二個大錐形齒輪齒面相對地設置,其間設置有若干通過連接軸連接的小錐形齒輪,小錐形齒輪齒同時與二側的大錐形齒輪相嚙合。
為了縮小差速機構所佔的體積,所述傳動機構的輸出齒輪為中空的殼體,並在開口端設有蓋體,輸出齒輪的底部和蓋體上同軸地設置有孔,所述差速機構設置在輸出齒輪內,各輸出半軸分別可轉動地與輸出齒輪和蓋體相連,並孔中伸出。
本實用新型由於在驅動裝置中採用了差速機構,使得轉彎時,二個驅動輪的轉動速度可根據轉彎半徑的大小自動進行調整;這樣,可以使玩具車在轉彎的動作靈活,便於操作,因內外輪的轉速不同使得其轉彎半徑小於沒有差速機構的玩具車,可以使玩具車具有更好的機動性能。由於差速機構的設置,消除了玩具車在轉彎時與地面的摩擦,減少了因轉彎時對車輪製成的磨損以及對玩具車的損壞;另外由於本實用新型設置在傳動機構的傳動齒輪中,因此具有體積小、不佔據車體空間、方便玩具車設計的優點。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安裝後的總裝圖。
如
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車體、安裝有驅動輪的驅動軸和傳動機構,在驅動軸與傳動機構之間設置有差速機構1,差速機構1包括二個輸出半軸11、一對大錐形齒輪12、二個小錐形齒輪13和連接軸14,其中各輸出半軸11的內端安裝有一大錐形齒輪12,外端分別與設置在車體二側的驅動軸相連,二個大錐形齒輪12齒面相對地設置,二個小錐形齒輪13通過連接軸14連接並設置在二個大錐形齒輪之間,其上的齒與二側大錐形齒輪12相嚙合;小錐形齒輪13的數目也可是多個,如3個、4個,但使用二個最經濟且也可保證其使用性能,因此選擇二個。所述傳動機構的輸出齒輪2為中空的殼體,其開口端設置有蓋體21,並通過螺釘與蓋體相連,這樣,在輸出齒輪2的內部形成一個用於安裝差速機構1的空腔,可減少了差速機構所佔體積,輸出齒輪2的底部和蓋體21上同軸地設置有孔22、211,所述差速機構1設置在輸出齒輪2的殼體內部,二個輸出半軸11分別從孔22、211中伸出,並可轉動地與輸出齒輪2和蓋體21相連;蓋體21內壁的二側設置有卡槽212,連接軸14卡置在卡槽212內,輸出齒輪2內壁與卡槽212相對應位置設置有的凸塊,凸塊壓在連接軸14上。差速機構也可不使用輸出齒輪而單獨設置外殼,並將差速機構的外殼與輸出齒輪固定連接。在行駛過程中,當玩具車作直線前進時,由於二個車輪所受阻力相同,因此,不會發生相對轉動,此時差速機構1不起作用,在傳動機構的輸出齒輪2帶動下,二個驅動軸同步轉動;當玩具車作轉彎時,由於玩具車內外車輪的轉彎半徑不同,其所要求的轉速也不相同,處於內側的車輪轉彎半徑小、轉速低,處於外側的車輪轉彎半徑大、轉速高,二個車輪的轉速不相同,車輪之間會產生扭矩,該扭矩作用在差速機構1上,會使差速機構1內部的齒輪發生轉動,帶動二個半軸11相對轉動,使得位於外側的車輪轉速增加,位於內側的車輪轉速減少,從而使二個車輪的轉速與轉彎半徑相適應,使玩具車能夠順利的轉彎。
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差速機構的玩具車,包括車體、安裝有驅動輪的驅動軸、傳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機構與驅動軸之間設置有差速機構(1),差速機構(1)包括二個輸出半軸(11)、一對大錐形齒輪(12)、若干小錐形齒輪(13)和連接軸(14),其中各輸出半軸(11)的內端安裝有一大錐形齒輪(12),外端各與驅動軸相連,且二個大錐形齒輪(12)齒面相對地設置,其間設置有若干通過連接軸(14)連接的小錐形齒輪(13),小錐形齒輪(13)齒同時與二側的大錐形齒輪(12)相嚙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機構的輸出齒輪(2)為中空的殼體,並在開口端設有蓋體(21),輸出齒輪(2)的底部和蓋體(21)上同軸地設置有孔(22、211),所述差速機構(1)設置在輸出齒輪(2)內,各輸出半軸(11)分別可轉動地與輸出齒輪(2)和蓋體(21)相連,並從孔(22、211)中伸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玩具車,其特徵在於所述蓋體(21)內壁的二側設置有卡槽(212),連接軸(14)二端卡置在卡槽(212)內,輸出齒輪(2)內壁與卡槽(212)相對應位置設置有的凸塊,凸塊壓在連接軸(14)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玩具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小錐形齒輪(13)的數目為2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差速機構包括二個輸出半軸、一對大錐形齒輪、若干小錐形齒輪、連接軸,其中各輸出半軸的內端安裝有一大錐形齒輪,外端各與驅動軸相連,且二個大錐形齒輪齒面相對地設置,其間設置有若干通過連接軸連接的小錐形齒輪,小錐形齒輪齒同時與二側的大錐形齒輪相嚙合。由於採用了差速機構,使得轉彎時,二個驅動輪的轉動速度可自動進行調整;可以使玩具車在轉彎的動作靈活,便於操作,可以使玩具車具有更好的機動性能。
文檔編號A63H31/00GK2468551SQ0121505
公開日2002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01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01年1月22日
發明者蔡東青 申請人:蔡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