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寶貝寶貝讀後感10篇

2023-10-23 18:49:12

  寶貝寶貝讀後感(一):

  拿到《寶貝寶貝》這本書我第一時間就被它的封面打動了,那麼喜慶溫暖亮麗的紅!封皮正中有個優雅嫻靜聰慧的小姑娘,翻開書我又被書中那個睿智而又大愛無邊的父親感動了。

  《寶貝寶貝》是一本育兒手記,是作者周國平歷經11年完成的,稱得上是中國版《愛的教育》,以父親的名義,從平視的角度去記錄女兒的成長,這個健康的女兒啾啾,她忽閃著大眼睛,說出來的話是那麼可愛。「媽媽,我是譜子,你來唱我吧。」「我吃過雪,是天上的味兒。雲的味兒,太陽的味兒,月亮的味兒。」啾啾喜歡媽媽的睡衣說是「裡面有媽媽的味兒」,啾啾有關味道的話,讓我想起了自我的童年,我也對「味兒」情有獨鍾,小時候經常鑽進媽媽曬得被子裡興奮地喊道:「有太陽的味道!」經常鑽進媽媽的秋衣裡聞媽媽身上的味兒,有時也把頭鑽進自我的秋衣裡發現裡面也能聞到和媽媽一樣的味道,便想到「我是媽媽的女兒,所以身上和媽媽有一樣的味道。」

  書中「個性空間」一卷中周先生選取生活中些許小事,比如,聽到周先生對小保姆的批評時,小啾啾說:「你說一遍就行了。你想說的話一次都說出來就行了」,「你說多了就好像你對每個人都在生氣似的」看見一個人在對另一個人生氣,作為旁人也會有壓抑感,她準確地說出了這種感覺。經過類似的小事周先生詮釋了情感的細膩,胸懷的大度,自尊和對他人的尊重就是優雅,是一種人性的美。對小啾啾待人接物的方式讚不絕口,他說:「應對女兒的優雅,我常心生敬意」,甚至說「從我女兒的身上,我學到的東西太多太多」,這一章節我很喜歡。「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種教養,而沒有教養,愛就失去了風格,僅僅停留在動物性的水準上」,說得多麼好,其實為人父母也好為人師也好,我們必先修練自身,完善自身,進而領悟在某種程度上父母與孩子是在共同成長著。書中多次提到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間因一些小事而生氣鬥嘴,而此時啾啾總是以她孩子式的溫和的方式小事化了。所以,每噹噹著孩子的面爭吵之後,周先生都會在心裡感到內疚,一再提醒自我:「我們要自重,我要自重!」相信這樣的事情在每一個家庭都會出現,而為人父母的成人又有多少能做這樣的反思呢?作為教師,也經常看到有些教師跟別人談論如何愛學生時侃

  侃而談,甚至潸然淚下。而在實際工作中,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對學生歇斯底裡大呼小叫,作為旁觀同事都覺得莫名其妙不知所措,相信孩子更是不知所云如何是好。這樣的愛估計就是周先生說的「停留在了動物性水準上。」真佩服周先生的冷靜理性,對問題透徹的分析理解力,以及獨特的視角,更佩服他與女兒平等的觀念,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應對女兒的謙虛態度真的令人動容。

  一般的育兒書都是在給人指引方向,用具體的技巧來幫忙家長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而這本書則完全不一樣,他是一本用愛心寫出來的書,所以讀者看到的,感受到的,滿紙皆是愛!由此,你會突然發現生活中很多瑣碎的細節,原先是如此的充滿智慧,充滿感動。正如莎士比亞所說,了解自我孩子的父親才是聰明的父親。而用哲學的眼光來看待兒童的世界,那就不僅僅是充滿童趣的,那個世界是一個精靈的世界。今年我也將要孕育小生命,相信等自我身邊也有一個精靈的世界時,我再來看這本書必須會更多收穫。下頭這段話我想在家長會上跟家長一齊共勉:

  孩子都是聰明的,但孩子的聰明需要你去發現、欣賞和鼓勵。天下父母都愛孩子,一切忙碌都直接地或間接地是為了孩子,如果你在這樣的忙碌中經常能安靜片刻,好好和孩子待在一齊,把一部分精力貢獻給孩子的智力生活,你必須會看到,你的孩子也十分聰明。

  性格無好壞,不要試圖改變你的孩子的性格。父母的職責是做一個細心的觀察者,掌握孩子的性格特點,因勢利導,使優點得到最充分發展。請你相信,一個人有了突出的優點,有一些弱點不算什麼,將來必有所作為。

  寶貝寶貝讀後感(二):

  這是一個父親寫給他的孩子——啾啾的,它記錄了她生活點點滴滴,使一個充滿童真的孩子呈此刻我們眼前。

  在這,我最喜歡的莫過於那一抹童真了。啾啾是一個小孩子,喜歡講故事,就像我的妹妹姝姝,啾啾說過很多故事,記得有一個是這樣的:「從前有隻小兔子,它有一個爸爸,然後媽媽哭了。」我捧腹大笑。我的妹妹姝姝也喜歡聽故事,也喜歡講故事,有一次,她叫我講一個故事,我就說:「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對小和尚說……」到這我就編不下去了,她就接下去說:「老和尚說:『有UFO』!」我亦捧腹大笑。然後她又問我:「UFO是什麼?」由此可見,「孩子是天生的故事家」,這個文中的觀點我們應當高舉雙手贊同。那些是用純真寫的故事,因為他們沒有我們一樣的思想的束縛,能夠讓思想自由翱翔。文中也有提到,孩子們是純真無暇的,他們發出的笑聲是純潔的,他們的思想是純潔的,就如我的妹妹,只要一見到家中殺雞殺魚什麼的,就會於心不忍,號啕大哭,這就是孩子的純潔的一種表現。一句話:孩子是純潔的。

  因為歲月的流逝,孩子們變成了大人,「純真」這個詞便從他們身上消失了。「純潔」這個詞便也找不到了。當日看到殺雞殺魚會號陶大哭的孩子已經變成了一個手持菜刀的「屠夫」了,以往擁有的千萬遐想已無影無蹤。這只是一個過程。無論是此刻的啾啾還是我們,還是以後我們的孩子,都會變成一個大人,純真有一天會從我們身上消失。還有,此刻的「大人」們,請不要以你的眼光看我們,用那種——已經沒有了童真的眼光看我們,我們只是孩子——還有童真的孩子。別了,我的童真。

  寶貝寶貝讀後感(三):

  我抬起頭享受著冬日不多的暖陽,讓陽光輕撫著我的臉,溫暖著我的心,放下手中剛讀完的《寶貝,寶貝》,慢慢撫平心中的悸動。

  《寶貝,寶貝》描述的就是妞妞的妹妹——啾啾的故事,作家周國平在經歷中年喪女又老年得子後多年的思考與積澱之後,為了記錄了女兒在七歲前的成長過程中的父愛、哲思和父女親情,從而寫了此書。這本書記錄了作者的女人啾啾從嬰兒成長到少年這一段時間裡的歡樂與憂愁。

  讀完這本書後,我百感交集。書裡啾啾的童真激起了我被埋藏在心底的感情。

  我出生的早,是家裡的老大,父親常年在外打拼,對我的期望大,給我的僅有滿面嚴肅的教育,叛逆的我對這份父愛並不感冒,從而使我們倆的感情慢慢淡化,不知從何時開始,連一個微笑都開始吝嗇起來。就好像我倆之間建起了一座厚厚的圍牆,逃不出也進不來。望著眼前早已鬢白的父親,想親切的去擁他的肩,牽起他的手,卻感到深深的無力。

  我坐在椅子上杵了很久,父親,一個偉大卻又平常的詞,他或許沒有母親的細膩溫柔,沒有母親的甜言蜜語,可是是他一聲不吭扛起了我們這個家,他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在為我們好。

  在每一次嚴厲的教訓過後,他也存著滿腔心疼,只是不便言語,只能讓我們變得更好,強大起來,不再受欺負。每當我們受了傷時,天不怕地不怕的男子漢卻露出了羞愧與後悔,明明是一個糙老爺們,明明笨手笨腳一竅不通,但還是細心翼翼的把我們捧在手心裡,好好呵護。

  父愛之深,我突然領悟,揉了揉泛酸的鼻子,跑上前擁住父親,給他細細的理著起皺的衣袖,陪他漫步到天涯。

  寶貝寶貝讀後感(四):

  我最愛的作家周國平,著有很多書籍,看他所寫的《寶貝,寶貝》,我覺得自我也很幸福,那份簡單的幸福,你看了才明白,文字的力量是多麼的不可思議。

  愛孩子是本能,但不止於本能。這話對極了!記得有位大師說過「愛孩子那是連母雞都會的」話。僅止於本能來愛孩子,遠遠不夠,因為人類社會畢竟不一樣於動物世界。幼兒語言毫不遜色,同樣富於獨創性。這是原生態的精神現象,奇妙無比,在生命的以後階段決不可能重現。打一個未必恰當的比方,猶如中國的先秦文化和歐洲的古希臘文化不可能重現一樣。

  如果說,生命早期的精彩紛呈對於做父母的是寶貴財富,那麼,對於孩子自我就更是如此了。可是,孩子身在其中,渾然無知,尚不懂得欣賞和收藏它們,而到了懂得的年紀,它們早已散失在時光中了。為孩子保住這一份財富,這只能是父母的職責。

  《寶貝,寶貝》裡周國平說:「我能夠沒有一切,不能沒有你,寶貝。我不能沒有一切,因為有了你,寶貝……」他對女兒那種特殊的愛和家教方式卻使我深受感動。愛女兒,對他來說,那是一種本能,但又不止於本能,他認為,沒有什麼事比養兒育女更有吸引力。

  我的心突然之間就變得很柔軟,很溼潤,很甜美。有種毛茸茸的感覺一下子湧了上來,一下子仿佛回到從前那些小時候的日子,整天無憂無慮,躲在媽媽懷裡甜甜地睡著覺。

  人一半是野獸,一半是天使。人性是神性和獸性互相作用的產物。

  嬰兒是幼獸,迫使我們也回歸為獸了。可是我們是多麼的心甘情願啊,在這種原始的動物狀態中,有多少單純的歡樂和滿足,甚至有多少單純的哲學和真理啊。對於現代人來說,適時回到某種單純的動物狀態,這既是珍貴的'幸福,也是有效的淨化。現代人典型的狀態是,一方面,上不接天,沒有信仰,離神很遠;另一方面,下不接地,本能衰退,離自然也很遠。仿佛懸在半空中,在爭奪世俗利益中度過複雜而虛假的一生。

  跟嬰兒說話,語言回歸到了初始狀態,不復是概念,而是聲調和情感。嬰兒不受概念的幹擾,直接傾聽聲調和情感,就這樣領悟了語言的意義,萌生了表達和交流的願望。

  從一個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最能看出這個人自我的人生態度。家庭教育是人的一生教育的起點和基礎,具有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這個意義上,我也認為好父母勝過好教師。在中國目前的學校教育現狀下,家庭教育的意義更是不得小覬。

  從女兒降生,周國平便緊緊呵護著這份生命的榮耀,用日記記錄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義無反顧地讓其他事情為這件事讓路。當別的家長制定宏大的目標和周密的計劃,想著怎樣把孩子送進哈佛或牛津的時候,他的目標卻那麼「渺小」——期望女兒健康、歡樂地長大,即幼時做女兒的一個玩伴,長大做他的朋友。進一個名牌學校、謀一個名牌職業,不是他教育孩子的目標,他只期望孩子成為一個善良、豐富、高貴的人。而這一過程,就蘊藏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僅有把平凡的生活真正過好,人生才是圓滿。周國平教授用他質樸的語言呼籲家長,不要追求那些貌似不平凡的東西——偉大、精彩、成功,而應珍惜和品味平凡的生活,因為這是孕育、顯露真實人性的肥沃土壤,種植好這塊土壤,人生最終會不平凡。

  我驚嘆他那看似平凡的教子觀念,我想生活中像他這種觀念的家長必須少得可憐,而渴望孩子進名牌、多賺錢的家長也必須不計其數,可能我們會對這種理念嗤之以鼻,可是,當你因為孩子不能按照自我的規劃成就人生而煩惱時,當你因為不能教育好孩子而捉襟見肘時,你是否應當好好反思一下自我的教育方式呢?

  在內心輕輕呼喚你的寶貝,不要把自我未成就的夢想強加到你的寶貝身上,用筆去記錄孩子的點滴提高和失誤,讓孩子健康歡樂地成長,不管是誰,都會領略到孩子成長的魅力。

  寶貝寶貝讀後感(五):

  「有時候我很想低調,閉上眼竟躲在人群後。可是總有你的手輕輕在身後,對我說:『忘了憂』。背井離鄉風雨兼程,歷盡坎坷有夢向誰說?夢中牽著你的手,叮囑在心頭,我就會不低頭。父親的愛永在我身後,永遠不會離開我。披星帶月的路上,我仰望著故鄉。有一天會回到你身邊,像那花開的芬芳,縈繞在我心間,陪著我從昨日到明天。」

  這是一首我百聽不厭的歌曲,這首歌的名字是《父親》。每次聽都會讓我的心海蕩起不一樣的漣漪。都說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然而,世界上還有一個人為你撐起一片天,還有一種愛為你的成長保駕護航。這個人就是父親,這份愛就是深沉的父愛。

  在這份深深的父愛的引領下,我翻開了一個最痴心於做父親的人所寫的書——《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在那裡,我看到了一個不幸而又很幸運的女兒。她的不幸來源於可惡的病魔;說她幸運,卻是因為她有一個全身心愛著她的爸爸,為她短暫的生命留下了永恆的記錄。在那裡,我認識了一位痴心而又無奈地父親——周國平。他是那麼痴情地愛著他的女兒,可是這偉大的愛也無法幫忙愛女擺脫病魔和死神的糾纏。

  他如此痴心於做一名父親,我真心地期盼上天圓了他的父親夢。時隔幾年,我最終能夠再次追隨著這位父親,感受他對女兒的愛,這就是他為自我的啾啾寫的——《寶貝,寶貝》。

  「我能夠沒有一切,不能沒有你,寶貝。我不能沒有一切,因為有了你,寶貝。」

  「我也許命中該做父親,比做別的什麼都心甘情願,絕對不會厭煩。我想不出,在人生中,還有什麼事比養兒育女更有吸引力,更能使人身不由己地沉醉其中。」

  寥寥數語,已將這位父親的愛女情懷盡顯無餘,也足以讓大家為之動容。

  讀著這本書,感受到的是周國平對自我的女兒啾啾的愛,這份愛將我的思緒引向我和我的爸爸。

  小時候,在我的心中,爸爸是世界上最厲害,最強壯的人。因為他能夠把我馱在肩上,讓我看得更遠,我在父親的肩上一點也不害怕,而是覺得很安全。

  漸漸地,我長大了,長高了。爸爸的頭髮漸漸地白了,爸爸的身軀越來越彎。可是,只要有爸爸在身邊,我就覺得很安全。

  還記得我上高中時,學校離家比較遠,晚上需要上晚自習,很晚才能回家。爸爸就成了我的專職司機。早起送我上學,晚上在昏黃的路燈下等我放學。昏暗的燈光下看不到爸爸的白髮,看不到爸爸臉上日漸增多的皺紋,可是我能感受到爸爸身上那越來越深的歲月的痕跡。

  大學時,我離開了家。爸爸對我的牽掛更多了。這份父愛便成了那一通通關心的電話,便成了回家時那一道道我愛吃的菜,便成了離家時那一句句的叮囑……

  此刻,我已經參加了工作,可是這份父愛一向在延續……

  我真慶幸我讀到了《寶貝,寶貝》,讓我在周國平對女兒的愛中想到了我的爸爸,讓我在這份父愛中再次成長。

  《寶貝,寶貝》你是我一生的寶貝;親愛的爸爸,您也是我一生中最珍愛的寶貝。

  寶貝寶貝讀後感(六):

  這學期,劉教師讓我們讀了3本書,其中一本書叫做《寶貝寶貝》。我覺得周國平寫得很好,從人之初、天籟、愛智的地點、個性空間、真愛如是,這五個方面來描述寶貝。

  我讀了這本書才懂得了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堅持不懈地幹到底,幹什麼都要用心地去做。

  記得《寶貝寶貝》中,「童趣」的第九段:「大鋼琴」讓我終身受益。買了一臺大鋼琴寶貝高興極了,一連三個小時坐在琴凳上敲鍵,還常常偷偷地笑。那幾天,她一有空就坐在鋼琴前,一邊琢磨一邊彈她會唱的歌。一周後,就彈回了好幾首、她彈琴的時候,模樣是那麼認真,仿佛自我能讀懂似的。雖然琴譜上大部分字還不認得,她的確能明白是哪一頁的第幾首歌,決不翻錯。一位音樂界的朋友聽她彈琴,問是誰教的,她答:「沒人教,我自我看書學的。」讀到那裡,我想起了清朝末年的李玉堂,他以往說過:「世界上沒有幾個傻子,僅有不用心的人。」

  我又想起了四年級時,科學課的張教師讓我們養蠶,她給我們每個人發了十條蠶寶寶,我覺得不夠,又讓邵文侃送了我一條蠶寶寶,讓它住進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盒子家裡,上頭打上幾個「通風口」,我每一天為了給寶寶們找食物吃,就只能在學校門口的小攤販那裡買五毛錢一包的桑葉,我的十一條蠶寶寶別看它們個頭小,它們的胃口確很大,可是一個星期,就把一袋桑葉吃完了。沒辦法,星期五那天,我把小蠶兒們帶到外公家。我問:「外公,你明白哪有桑葉嗎」外公說:「一冶一中裡倒是有一棵。」我說:「我就把蠶放在您家,請您幫我養好嗎」外公答應了。過了幾個星期,我到外公家去看小蠶兒,驚奇地發現,小蠶兒已經長成五六釐米的大蠶了。我覺得很慚愧,我就沒有啾啾那股堅持不懈地精神。

  我讀了《寶貝寶貝》這本書後,覺得周國平寫得真好,能夠終身受益,它讓我明白了:做什麼事都要堅持不懈,不管有多麼艱辛,都要幹到底。學習的時候要用心地學,世上沒有傻子,我也不是傻子,只要我功夫下的多,我就能夠成為我很期望的人。

  寶貝寶貝讀後感(七):

  粉紅色的封面,一個天真的女孩,扎著一條馬尾辮,在鄉間的小路上,望著天空幻想著有一天他能夠成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公主。剛看到這本書時,使我想起了當年周國平先生所著的《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以哲學的悲慟打動了無數人。這本《寶貝,寶貝》寫的就是妞妞的妹妹——啾啾。

  本書記錄了女兒啾啾從嬰兒到少年成長過程中的歡樂與憂愁。啾啾是一個天真浪漫的小女孩。她稚嫩的話語和舉動常常讓我忍俊不禁,卻已經讓讀者感受到了她的成長和她對父母的愛,也教育我們應懂得關心、回報父母,並觸動了每個人心底那片最純淨的地方——那個無憂無慮,充滿幻想卻又經常鬧笑話的童年。從這本書的字裡行間業透露了周國平對這個寶貝的十分深沉卻又細膩無比的愛,他幾乎用盡了所有的時間和精力來關愛這個孩子,並記下她成長的每一個瞬間。可是,這樣的生活並不讓他覺得絲毫的勞累和厭煩,他是用心在感受並享受著和女兒在一齊的每分每秒,並且他認為好好地照顧女兒是此刻最重要的事,其餘一切都必須無條件地讓路。這是多麼偉大的父愛啊!他用愛譜寫著啾啾生命的樂章,用智慧描繪著啾啾成長的彩虹,用偉大播撒著啾啾燦爛的明天。

  每個人都有疼愛自我的父母,他們從我們出生開始就從未停止過操勞和擔心。父母的每一縷白髮,哪一絲不是為我們而白﹔每一道皺紋,哪一道不是因我們而生。我們每個人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從出生到此刻,他們總用他們無私的愛呵護著我們,為我們付出了他們的青春,付出了時間,付出了金錢,付出了他們所有的愛。

  我的父母就是這樣的愛我——

  有一天早晨明媚,讓人覺得好象夏天已經到來,所以,我只穿了一件短衫就上學去了。媽媽就對我說:「彩雲,今日這樣熱是不正常的,等一會兒可能就會變冷的,你還是多穿一點去上學吧!也能夠把長衣放在書包裡帶著去上學。天一冷就把長衣穿上。」我不聽媽媽的話倔強地走了。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到了中午天色變暗,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溫度明顯下降,我穿得少,直感到冷。渾身上下不聽我的指揮,不停地打起了哆嗦來了,我只好躲在了教室的一個角落裡,和幾個同學擠在一齊。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在教室外面走來,隔著玻璃窗,我看到來人正是我的媽媽。她腋下還夾著一包衣服,匆匆地走向教室門口。我立刻迎上去,激動地叫了一聲「媽媽」。媽媽迅速把衣服給我披在身上。這時,我看到媽媽下身的褲子已經全部溼透了,好象剛從河裡走上來一樣。我問媽媽:「你在上班,怎樣能夠出來給我送衣服?」媽媽說:「天冷,你穿得那麼少,不送會害你生病的。我跟老闆請了一個小時的假,此刻要趕回去上班,爭取補上請假所少做的工作。」

  我看著媽媽遠去的背影,心裡升起了一個高大的母親的形象——偉大的母愛。

  爸爸對我的愛卻又是那麼無私。小時候,我很早就一個人睡在一個房間裡面。然而我的睡覺相道卻十分錯,睡不到半夜被子就會掉到地上,連我自我也不明白。被子掉了,我這個人就會感冒。爸爸明白以後,每一天半夜總會起來兩次幫我蓋被子,異常是冬天,爸爸從熱被窩裡出來,只披了一件棉衣就走過來給我蓋被子。有幾次,我正好醒過來,看到爸爸一邊給我蓋被子,一邊身子冷得發抖。一夜下來,爸爸早上起來顯得沒精打彩的。有時,他還感冒了。可是爸爸卻說:「大人感冒不要緊,吃一點藥就會好的。小孩感冒那就糟糕。你感冒還不如讓我感冒。」你看我爸爸就是這樣對我好的。

  爸爸媽媽這樣愛我,在他們愛的海洋裡,我會成為一條歡樂的遊魚,遊向完美的未來。此刻的我,也最終明白了,父母的愛是我們的依靠,是我們成長的原料,也所以,我們也應當愛父母。或許,我們所回報的不及父母為我們所付出,可是,有時候,只需要一句關心的話語就能夠讓父母高興一整天,要明白,父母並不是貪婪的,父母也是需要愛的。

  所以吧,從此刻做起,用關心去呵護父母,用愛來回報父母!

  寶貝寶貝讀後感(八):

  在這個閒暇的寒假,我閱讀了一本親情之作——《寶貝,寶貝》,隨著周國平細膩的筆觸,感受著些質樸的文字,進入了書的世界。

  「每個新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這是一個多麼奇妙的奧秘呀」——託爾斯泰。每一個生命的到來,都給世界帶來了一份亮麗的色彩,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寶貝,寶貝》的主人翁——啾啾是妞妞的妹妹,那篇包含真摯情感的《妞妞》一次又一次的打動人們。

  在啾啾語錄中她說:「媽媽,你小時候不認識爸爸吧爸爸也不認識你吧有一天,你見到了爸爸,說:『哈,你不是啾啾的爸爸嗎』爸爸也說:『哈,你不是啾啾的媽媽嗎』你們就認識了。」我看到了一個多麼可愛的、天真的啾啾。看著看著我不禁笑了,啾啾的世界充滿童真與歡樂,為我們展示了生命的色彩。

  看著這本《寶貝,寶貝》,我看到了生命最初的精彩紛呈,從在父母的懷抱到蹣跚學步,直道健步如飛;從像動物般的叫到喊出「爸爸媽媽」要經歷怎樣的過程。同時,我還感受到了世上那種偉大無私的愛。父母們把愛無私地給予孩子,讓孩子歡樂健康地成長。

  在作者周國平的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個美麗的瞬間,同時也感受到了這種對孩子的愛。這種愛,存在於孩子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無時不刻鼓勵著孩子。普天之下的父母無不疼愛子女,我們也應當學會同樣愛著父母,並學會感恩。就像啾啾一樣,她在生命的開始,就從她幼稚又充滿童真的語言表現出了這一切。父母對兒女的愛,兒女對父母的愛,彼此交融,勾勒出一幅美麗和諧的圖畫。

  人之初,所有的人在生命的開端都是一個樣——天真、可愛、無暇,沒有汙濁。與生命的開端接觸時,你感受到。當你這本書時,你就會有種感覺,你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你從那繁忙、複雜、勞累的社會中出來,到達了一個極其簡單、歡樂的夢中。周國平說:「作為社會生物,我們平時太多地過著複雜而抽象的生活,此刻生活重歸於簡單和具體了。」他為啾啾付出了許多,也收穫了許多。

  我期望每一個人都應當珍惜這些,珍惜著每個人應有的。期望那些孩子將這封天真與童真永久保存,那些真摯的愛永恆不變!

  寶貝寶貝讀後感(九):

  書中寫了一個叫貝貝的小男孩,天生就患有唐氏綜合症。在他很小的時候,爸爸在地質勘探時不幸喪命,媽媽又棄他而去,只剩下奶奶和他相依為命。之後奶奶突發心臟病去世,貝貝只好住進了福利院。過了一段時間,舅媽為了能得到貝貝家的房子,把他接回了家。他們的私心讓貝貝受了不少苦,可是在貝貝純潔無暇的心靈感染下,舅舅一家有了很大變化。

  一開始我並沒有覺得這篇小說有多感人,直到讀了「四個小籠包」這一章。原先八歲的貝貝連數字都不能認到四,多和少、大和小根本分不清!年邁的奶奶別出心裁地把四個小籠包排好,一遍一遍地教。我漸漸地感受到殘疾人的苦,家庭破散的苦。我對貝貝充滿了同情!

  在後面的幾章裡,奶奶還教會了貝貝自我洗澡,貝貝在智障學校成了最棒的學生。我的心裡稍稍有了安慰。可是好景不長,貝貝的奶奶死了,貝貝成了孤兒。他拿雞毛和硬紙板做了一雙翅膀,說要飛到天上去找奶奶。我的鼻子一酸,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心想:真是一個傻孩子!但如果他的神智是清醒的,就更加受不了這種打擊啊!

  之後,舅舅一家三口住進了貝貝家。他們給貝貝吃四個大包子,害得貝貝胃痛不止;他們為了節水,不讓貝貝每一天洗澡;他們把貝貝趕到客廳沙發睡,蚊香差點燻死貝貝。可是貝貝沒有計較,當警察要拘留舅舅舅媽時,貝貝選擇了原諒他們。我感受到了貝貝在智障之外的那顆純潔善良、寬容大度的心。我對貝貝不再是同情,而是敬佩!

  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就像書裡的貝貝,生活中的所有殘疾人。只要擁有一顆美麗的心,連站在他面前的魔鬼都會變成天使。如果人人都能放下私心,寬容待人,這個世界將會變成完美的人間!

  寶貝寶貝讀後感(十):

  寶貝寶貝,這是一個最溫柔也最深沉的旋律一向重疊在他的心中迴響。女兒是他的寶貝,他說「小生命來到世上,天下的父母哪個不心醉神迷,諦視著嬰兒花朵一樣的臉蛋,滿腔的骨肉之愛無以表達,一聲聲喚寶貝,千言萬語盡在其中。」;女兒是他生命中的時光,他說「和女兒一齊度過的時光,是我生命中的寶貝,養育小生命是人生最寶貴的經歷之一,其中有多少驚喜和歡笑,多少感悟和思考,給我的心靈倉庫增添了多少無價的珍寶。」;女兒是他最寶貴的財富,他說「我清楚地意識到,孩子年幼的這一段時光,生命初期的奇妙景象,對於我是一筆多麼寶貴的財富,而這段時光是那樣的稍縱即逝,這筆財富是那樣容易丟失,上天賜給了我這麼好的運氣,我決不可辜負,此時此刻,就是我的事業和使命,其餘一切必須讓路。」

  這本書是他為他的女兒寫的,也是為每一個孩子寫的,他寫了女兒小時候許多好玩的事,寫了一個小生命在成長中美麗的風景,「讀這本書的時候,你們也許會想起自我點點滴滴的童年趣事,發出會心一笑」他這樣說到。

  在這本書中,他也記錄了自我在孩子的教育上是怎樣做的。他更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他認為,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教育的起點與基礎,父母是孩子的啟蒙教師,也是終生的教師,他盡力用自我的方法教育孩子,他給好父親的定義是「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把你當朋友。」他的全部努力集中到一點,就是在現行教育體制面前保護孩子,給她一個寬鬆自由的小環境,讓她歡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這本書實際上也是與每位父母的交流,他覺得,天下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真愛孩子,就不要逼迫孩子做應試教育的犧牲品了。用愛和智慧保護自我的孩子,正是今日為人父母者的第一職責。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