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澱粉涼皮及其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17:30:32 2
專利名稱:小麥澱粉涼皮及其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為食品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小麥澱粉涼皮及其工藝。
目前澱粉涼皮基本上都是採用薯類澱粉製作,薯類澱粉製作時,只需將薯粉加水攪和成28度左右的糊塊即可在湯水鍋中旋轉成型成熟。但是薯類澱粉涼皮不能充量食用,因為薯類澱粉極傷胃,吃多了容易沉在肚子裡不好消化。不少企業曾嘗試利用小麥澱粉作涼皮,但是如果按薯類澱粉粉皮配方和工藝製作小麥粉皮,其結果是沒有筋度,不耐煮,不耐泡。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小麥澱粉涼皮的生產配方。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種該小麥澱粉涼皮的生產工藝。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小麥澱粉涼皮的生產配方(重量份)小麥澱粉74-79%、糊精6-9%、食鹽0.5-1%、水份12-17%、鹼性物質0.1-0.2%。生產該涼皮的工藝如下
一、麵粉加水攪和成團,衝洗分解出麵筋。
二、澱粉加糊精、食鹽、鹼性物質攪拌,濃度30-32度。
三、抽空。真空度6-8度四、成膜、蒸熟五、脫離、烘乾、切條。
由於本發明採取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涼皮生產配方和工藝相比,具有可製作出不傷胃,可充量食用的小麥澱粉涼皮,並且有筋度,耐煮、耐泡、同時,工藝合理等顯著優點。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配方和生產工藝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小麥澱粉涼皮是由小麥澱粉、糊精、食鹽、鹼性物質、水份製成、在製作過程中,為了改善口味,可以適當地加入磨芋澱粉,綠豆澱粉或鮮蛋清。
下面提供該涼皮的配方,以生產百公斤涼皮為準(公斤)。
小麥澱粉74-79、糊精6-9、食鹽0.5-1、水份12-17鹼性物質0.1-0.2。
其中鹼性物質是本發明的關鍵,它可以很好改善小麥澱粉在製作涼皮過程中的性質不足。可以採用食用鹼,純鹼。
糊精可以增加該涼皮的筋度。
其優選配方是小麥澱粉75、糊精8、食鹽0.5、鹼性物質0.15、水份16.35。
其它配方小麥澱粉74、磨芋澱粉1.4、食鹽0.5、鹼性物質0.1、糊精8、水份16。
或小麥澱粉77、鮮蛋清6、碳酸氫鈉0.15、水份16、85。
或小麥澱粉、綠豆澱粉、鹼性物質、水份。
本發明的生產工藝如下一、麵粉加水攪和成團,衝洗分解出麵筋。
二、澱粉加糊精、食鹽、食用鹼攪拌,濃度30-32度。
三、抽空、真空度6-8度四、成膜蒸熟五、脫離、烘乾、切條其中抽空是與薯類涼皮最大的區別主要原因是小麥澱粉易起泡,成膜後極影響涼皮晶度。
另外在工藝過程中增加食用鹼是本發明的關鍵。
權利要求
1.一種小麥澱粉涼皮,其特徵在於它的主要原料是利用小麥澱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澱粉涼皮,其特徵在於由如下配方組成小麥澱粉、糊精、食鹽、水份、鹼性物質。
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小麥澱粉涼皮,其特徵在於配方採用如下配比,配比採用重量份,小麥澱粉74-79%、糊精6-9%、食鹽0.5-1%、水份12-17%、鹼性物質0.1-0.2%。
4.如權種要求1、2、所述的小麥澱粉涼皮,其特徵在於配方中可加改善口味的配料。
5.一種小麥澱粉涼皮的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採用如下工藝a、麵粉加水攪和成團,衝洗分解出麵筋;b、澱粉加糊精、食鹽、鹼性物質攪拌,濃度30-32度;c、抽空、真空度6-8度;d、成膜、蒸熟;e、脫離、烘乾、切條。
全文摘要
本發明為食品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小麥澱粉涼皮及其生產工藝,它的主要特點是提供了一種主要原料採用小麥澱粉,加以糊精,食鹽,水分,鹼性物質配製的涼皮,並提供了該小麥澱粉涼皮的生產工藝,與現有涼皮相比,本發明具有可製作出不傷胃,可充量食用的小麥澱粉涼皮,並且有筋度,耐煮、耐泡、同時工藝合理等顯優點。
文檔編號A23L1/16GK1189303SQ97115840
公開日1998年8月5日 申請日期1997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1997年8月28日
發明者楊洪盛, 張海君, 馬萬付, 郎玉朋, 楊士欣, 周洪林, 王燕, 吳文輝, 王小勇 申請人:楊士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