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20:42:57 2
專利名稱:旋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數據線生產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旋料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數據線生產加工過程中需要進行注模,在注模工序進行之前需要向模具內部注入模料,傳統的設備結構單一,入模料的效果差,容易產生浪費的想像,同時安全性也不高,給企業的的生產帶來一定的麻煩。為此。需要研究一種新的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發明內容[0003]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0004]一種旋料裝置,用於數據線生產過程中的入模料工序,所述旋料裝置自上至下包括旋料氣缸、氣缸固定座、發熱套固定座以及發熱套,所述旋料氣缸與氣缸固定座固定連接,所述氣缸下端設有旋料螺杆,所述旋料螺杆置於發熱套內部,所述發熱套與發熱套固定座固定連接。[0005]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發熱套的底部設有出料嘴,其連接至上模和下模之間的塑模空間。[0006]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發熱套固定座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個導向柱,所述導向柱穿過氣缸固定座的兩端並且與氣缸固定座的上部連接固定。[0007]本實用新型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牢固,安裝和操作使用均很方便,安全性能好。
[0008]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0010]如圖I所示,一種旋料裝置,用於數據線生產過程中的入模料工序,所述旋料裝置自上至下包括旋料氣缸I、氣缸固定座2、發熱套固定座3以及發熱套4,所述旋料氣缸I與氣缸固定座2固定連接,所述氣缸I下端設有旋料螺杆5,所述旋料螺杆5置於發熱套4內部,所述發熱套4與發熱套固定座3固定連接。所述發熱套4的底部設有出料嘴,其連接至上模6和下模7之間的塑模空間。所述發熱套固定座3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個導向柱8,所述導向柱8穿過氣缸固定座2的兩端並且與氣缸固定座2的上部連接固定。[0011]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旋料裝置,用於數據線生產過程中的入模料工序,其特徵在於,所述旋料裝置自上至下包括旋料氣缸、氣缸固定座、發熱套固定座以及發熱套,所述旋料氣缸與氣缸固定座固定連接,所述氣缸下端設有旋料螺杆,所述旋料螺杆置於發熱套內部,所述發熱套與發熱套固定座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旋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發熱套的底部設有出料嘴,其連接至上模和下模之間的塑模空間。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旋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發熱套固定座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個導向柱,所述導向柱穿過氣缸固定座的兩端並且與氣缸固定座的上部連接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旋料裝置,用於數據線生產過程中的入模料工序,所述旋料裝置自上至下包括旋料氣缸、氣缸固定座、發熱套固定座以及發熱套,所述旋料氣缸與氣缸固定座固定連接,所述氣缸下端設有旋料螺杆,所述旋料螺杆置於發熱套內部,所述發熱套與發熱套固定座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牢固,安裝和操作使用均很方便,安全性能好。
文檔編號B29C45/18GK202805535SQ20122046779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4日
發明者趙宗普, 許亞芹 申請人:蘇州科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