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便隱血檢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15:39:27 1
專利名稱:一種大便隱血檢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大便隱血檢測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檢測試劑,屬於醫療器械體外診斷試劑領域。
技術背景[0002]大便隱血主要是指當消化道出血時,血液中的紅細胞被消化、分解或破壞,糞便中有肉眼和顯微鏡不能證明的出血。許多疾病如大腸癌、結腸炎、消化道潰瘍、腸息肉等疾病, 早期基本沒有明顯症狀,僅在大便中存在隱性出血。正常人M小時胃腸道生理性出血量為 0. 6ml,其中血紅蛋白含量約為0. 2 μ g/ml,免疫法試紙的國家標準就是以此為標準制定的。 傳統方法的「便隱血檢測試紙」,需要在每次排便後,利用糞便採集棒在糞便中進行多點取樣,然後使用專門的糞便樣本稀釋液進行溶解,溶解後取幾滴混懸液滴入指定的反應容器中進行反應,5分鐘後觀察反應結果。現有的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操作不方便;2、結果容易受幹擾等缺點。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解決現有技術中檢測大便隱血操作不便,結果不準確的問題,提供一種大便隱血檢測裝置。[0004]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大便隱血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由塑料外殼和測試條壓制而成,所述測試紙條裝入塑料外殼中;塑料外殼為中空結構,內腔中設有支撐凸起,塑料外殼對應支撐凸起的上方設有顯現測試條的窗口,該窗口上方設有檢測線上方設有檢測線標記;塑料外殼的一端為探測端,所述探測端上設有樣品孔;測試條設於支撐凸起上並延伸至樣品孔附近。[0005]所述塑料外殼的探測端斷面較本體斷面小。[0006]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0007]採用本實用新型不需要採集糞便就能夠進行便隱血的檢測,每次排便後,只需將便隱血檢測裝置的探測端插入糞便,由樣品口吸入經測試條反應後由檢測窗口觀察便可得出檢測結果,解決了目前常用方法的操作不方便和結果易受幹擾的缺點。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0009]圖2是圖1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參見圖1和圖2,一種大便隱血檢測裝置,由塑料外殼1和測試條2壓制而成,所述測試紙條2裝入塑料外殼1中;塑料外殼1為中空結構,內腔中設有支撐凸起11,塑料外殼 1對應支撐凸起11的上方設有顯現測試條的窗口 12,該窗口上方設有檢測線上方設有檢測線標記(C T);塑料外殼的一端為探測端13,所述探測端13上設有樣品孔3 ;測試條2設於支撐凸起11上並延伸至樣品孔3附近。它具有結構簡單,結果準確的特點。[0011]所述塑料外殼1的探測端13斷面較本體斷面小,吸附作用更好。[0012]所述測試條2由PVC底板、樣品墊、膠體金結合墊、硝酸纖維素膜的試紙條組成;在 PVC底板上樣品墊、膠體金結合墊、硝酸纖維素膜和吸水墊依次搭接。[0013]使用本實用新型不需要採集糞便就能夠進行便隱血的檢測,每次排便後,只需將便隱血檢測裝置的探測端插入糞便,由樣品口吸入經測試條反應後由檢測窗口觀察便可得出檢測結果,解決了目前常用方法的操作不方便和結果易受幹擾的缺點。
權利要求1.一種大便隱血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由塑料外殼和測試條壓制而成,所述測試紙條裝入塑料外殼中;塑料外殼為中空結構,內腔中設有支撐凸起,塑料外殼對應支撐凸起的上方設有顯現測試條的窗口,該窗口上方設有檢測線上方設有檢測線標記;塑料外殼的一端為探測端,所述探測端上設有樣品孔;測試條設於支撐凸起上並延伸至樣品孔附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大便隱血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塑料外殼的探測端斷面較本體斷面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便隱血檢測裝置,由塑料外殼和測試條壓制而成,所述測試紙條裝入塑料外殼中;塑料外殼為中空結構,內腔中設有支撐凸起,塑料外殼對應支撐凸起的上方設有顯現測試條的窗口,該窗口上方設有檢測線上方設有檢測線標記;塑料外殼的一端為探測端,所述探測端上設有樣品孔;測試條設於支撐凸起上並延伸至樣品孔附近。採用本實用新型不需要採集糞便就能夠進行便隱血的檢測,每次排便後,只需將便隱血檢測裝置的探測端插入糞便便可得出檢測結果,解決了目前常用方法的操作不方便和結果易受幹擾的缺點。
文檔編號G01N33/50GK202305531SQ2011204386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8日
發明者吉權, 李民友 申請人:重慶中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