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
2023-10-24 07:31:52 4
這是一本修身心靈的書,看到一半,就會覺得有些枯燥,難以消化的,但堅持讀下去,就會有所感悟。
當今社會,工作壓力大,人才競爭強,婚姻的強迫性和隨屬性多,方方面面的不如意給人的心靈帶來很多困擾。有的人心靈敞亮,不鑽牛角尖,就會少了很多煩惱,多了很多機會和快樂。有的人心地狹窄,就會困在自己的柵欄裡,再也突破不了自己的心門,看不到廣闊的天空,半生都讓自己活在煉獄裡,不得安寧。
其實要說舒心,誰能說自己是絕對的快樂?人要顧忌很多,想要的很多,付出了很多,收穫的卻不一定如期望的結果那樣豐厚。這是人生經歷的必然,不能總是耿耿於懷,要勇於放開那份沉重,積極地向前看,才能看到希望和未來。
這本書給我的感觸有一點很深刻:人要學著問自己,我是誰?我想要什麼?
很多受到煩惱困擾的人肯定沒有好好地問過自己,為什麼自己把自己困在煩惱裡不能逃脫出來,而是一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其實就是缺乏自問,自審的勇氣。
對於感情傷害,很多人都只看到自己遭受的委屈,不肯直面自己的錯誤,一再地把責任規劃給對方,好讓自己有理由去指責去恨,或者獲取旁觀者的同情,殊不知,越是這樣,越是把自己逼向了死角,把自己逼上了不想回頭的路。
我們去愛自己親愛的人,總是以各種藉口去強加給對方,讓對方順著自己的意願去做,好像這樣才是愛。看完這本書以後我才明白,愛,其實更應該懂得放手,不要事事幹預,事事操辦,這樣既疲累了自己,也傷害了對方,讓對方變成一個無所事事,甚至頹廢的人。
為人處世時,我們的心態決定著周圍人的人際圈兒,跟你走得近的,說的來的,都和你在同一個磁場裡共振,引起了正能量的共鳴,這就是同味相投。相反,有些人總是讓人難以接近,人們都會敬而遠之,那說明你的能量磁場在排斥,那是你自己本身無法發覺的對人的一種潛在拒絕。如果你要改變這種狀態,首先要改變自己,看看自己的心,到底想要做什麼,而不是委屈和抱怨,靠虛華的語言獲取同情和駐足。
我們的大腦是一個智能過濾器,在眾多的信息中,多數是按照自己的潛意識狀態去留存自己想要的,失去了很多公平分析的機會,只要我們能認真地檢視自己,站在另一個角度去看看問題,就一定能讓自己的心慢慢變得平和寬大。
多回頭看看,哪些是應該保留的,哪些是應該放棄的,哪些是無法改變的,哪些是應該臣服的,用一顆自然地真正的自我之心去接受和放下。
一個人,要能看透真我,做到真愛,喜悅與和平,才會真得找到幸福的所在。我們在茫茫人海中,尋找求索,也許就會在某一天,找到或者遇見,那個未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