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線全氣動空氣捻接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27 10:49:37 2
專利名稱:紗線全氣動空氣捻接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紡織機械,特別是一種用於紡織行業絡筒機上的紗線全氣動空氣捻接器。
背景技術:
目前手動式全氣動空氣捻接器目前有兩種形式一種為當手柄打開氣路後,空氣推動單缸活塞杆帶動分氣杆向下運動,由活塞杆與分氣杆分別完成夾紗、剪紗、引紗及適時接通退捻、加捻氣路,直至接通迴路,動作復原。另一種為QN17-85型的紗線全氣動空氣捻接器,當手柄打開氣路後,空氣推動氣缸活塞齒條,由齒條傳動齒輪迴轉,使與齒輪同軸上的四隻凸輪各自完成夾紗、剪紗、引紗及加捻動作。這種QN17-85型全氣動空氣捻接器由空氣推動單缸活塞橫嚮往復運動,動程短,加捻腔進紗方便,因而捻接時間短,但驅動機構結構上用齒輪條傳動齒輪,由直線運動轉變為迴轉運動,驅動不平穩,結構複雜,維修裝不便,且無自動關閉氣路結構,易受人為操作影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的捻接器,這種捻接器保持了原有QN17-85型全氣動空氣捻接器動程短、捻接時間短、操作進紗方便的優點,且驅動平穩可靠,結構簡單,維護拆裝方便,製造成本低。捻接器有自動關閉氣路結構,使捻接質量穩定,同時改進了氣路與捻接腔,提高了捻接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按如下的方式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紗線全氣動空氣捻接器,由驅動器、自動關閉氣路結構及退捻氣路結構組成;驅動器包括閥體、氣缸、活塞、彈簧、導向套和平移板,閥體上設有氣缸,氣缸的尾部設有氣缸蓋,平移板固定在活塞的杆部,導向套固定在閥體上,平移板上面設有左凸緣和右凸緣,平移板在活塞帶動下平移,使左凸緣和右凸緣隨之平移,以完成夾紗剪切動作,平移板上還設有中央凸緣,以推動打開加捻閥進行捻接,平移板上還設有兩個凸頭凸緣,以推動引紗擺軸;平移板外側設有碰塊;所述自動關閉氣路結構包括氣動閥、退捻閥和鎖杆,氣動閥包括氣動閥室和氣動閥推桿,鎖杆上設有鎖杆彈簧,鎖杆的端部螺釘上設有螺帽,鎖杆的一端外露於閥體並穿過平移板外側的碰塊,鎖杆的頂端與氣動閥的氣動閥推桿相頂,手柄與氣動閥的氣動閥推桿相連,氣動閥通過管路與氣缸和外界相通;所述退捻氣路在閥體內,它包括退捻閥、退捻閥氣室和退捻閥推桿,推捻閥與氣動閥通過連接板連接。
本實用型的積極效果如下1.驅動機構由固定於氣缸活塞上的平移凸輪來推動,無過橋,直接帶動各部件動作,結構簡單,推動平穩可靠。
2.氣路中設置退捻閥,在打開氣動動作閥的同時,打開退捻閥,使紗條在剪切後即能被吸入退捻,避免了QN17-85型按順序動作產生剪切後與吸入退捻之間的時間差,使紗條退捻充分,捻接質量提高。
3.有控制氣動動作閥與退捻閥「開」、「閉」的鎖定裝置,或稱自動關閉氣路結構,避免人工操作時提前放開手柄,使捻接動作過早結束的操作影響,使捻接質量穩定。
4.夾紗器、剪刀、引紗器、退捻管、加捻腔以及完成這些動作的部件,集中裝於捻接座上,掀開罩殼,以上部件便都暴露於外,便於維護拆裝。而QN17-85型的夾紗器與剪刀及其傳動裝置分別裝於左右牆板上,拆裝維修不便。
5.加捻器由單孔改為無蓋雙腔,使紗條加捻時兩端尾部捲入,捻接質量提高。
圖1是本實用型結構圖圖中1左凸緣 2中央凸緣 3活塞彈簧4閥體 5氣缸 6活塞7氣缸蓋 8氣動閥 9氣動閥室10退捻閥氣室 11退捻閥12導向套13平移凸輪14凸頭凸緣 15右凸緣16螺母17碰塊 18鎖杆
19於柄 20鎖杆彈簧 21連接板22氣動閥推桿23退捻閥推桿24管路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紗線全氣動空氣捻接器,由驅動器、自動關閉氣路結構及退捻氣路結構組成;所述驅動器包括閥體4、氣缸5、活塞6、彈簧3、導向套12和平移板13,閥體4上設有氣缸5,氣缸5的尾部設有氣缸蓋7,平移板13固定在活塞6的杆部,導向套12固定在閥體4上,平移板13上面設有左凸緣1和右凸緣15,平移板13在活塞6帶動下平移,使左凸緣1和右凸緣15隨之平移,以完成夾紗剪切動作,平移板13上還設有中央凸緣2,以推動打開加捻閥進行捻接,平移板13上還設有兩個凸頭凸緣14,以推動引紗擺軸;平移板13外側設有碰塊17;所述自動關閉氣路結構包括氣動閥8、退捻閥11和鎖杆18,氣動閥8包括氣動閥室9和氣動閥推桿22,鎖杆18上設有鎖杆彈簧20,鎖杆18的端部螺釘上設有螺帽16,鎖杆18的一端外露於閥體4並穿過平移板13外側的碰塊17,鎖杆18的頂端與氣動閥8的氣動閥推桿22相頂,手柄19與氣動閥8的氣動閥推桿22相連,氣動閥8通過管路24與氣缸5和外界相通;所述退捻氣路在閥體4內,它包括退捻閥11、退捻閥氣室10和退捻閥推桿23,推捻閥11與氣動閥8通過連接板21連接。
手柄19工作時,撥動氣動閥推桿22,聯動退捻閥推桿23,將氣動閥8和退捻閥11打開,這時鎖杆18由於鎖杆彈簧20的作用,插入氣動閥推桿22的凹槽中,將氣動閥8和退捻閥10的開啟動作進行自鎖,不至因操作工作提前放開手柄而造成整個捻接動作的過早結束;壓縮空氣進入氣缸5,推動活塞6,固定在活塞6桿部的平移板13由導向套12導向,向前推進,開始捻接動作。
平移板13的兩側設有左凸緣1和右凸緣15,同時推動撥動裝置進行夾紗與剪切,此時,由於退捻閥在氣動閥打開的同時聯動打開,退捻氣流已由氣道進入兩退捻腔,等待被剪切的紗尾吸入進行開松。而平移板13上的凸頭凸緣14推動撥紗擺軸使撥紗杆動作,將兩開松的紗尾引入加捻腔,平移板13上的中間凸緣2推動凸頭打開加捻閥,壓縮空氣進入加捻腔,對兩紗噴氣,實現加捻捻接。
當平移板13上的中央凸緣2便加捻腔打開進行捻接的同時,平移板13外側的碰塊17接著調節螺母16,將鎖杆18拉出,這時退捻閥11和氣動閥8同時關閉。氣缸5中乘氣由放氣孔放出,活塞彈簧3使活塞6退回,固定在活塞杆上的平移板13一起退回。全部動作復位,捻接完成。
調節調節螺母16與平移碰塊17的間距,可調節加捻時間。
權利要求1.一種紗線全氣動空氣捻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紗線全氣動空氣捻接器,由驅動器、自動關閉氣路結構及退捻氣路結構組成;驅動器包括閥體(4)、氣缸(5)、活塞(6)、彈簧(3)、導向套(12)和平移板(13),閥體(4)上設有氣缸(5),氣缸(5)的尾部設有氣缸蓋(7),平移板(13)固定在活塞(6)的杆部,導向套(12)固定在閥體(4)上,平移板(13)上面設有左凸緣(1)和右凸緣(15),平移板(13)在活塞(6)帶動下平移,使左凸緣(1)和右凸緣(15)隨之平移,以完成夾紗剪切動作,平移板(13)上還設有中央凸緣(2),以推動打開加捻閥進行捻接,平移板(13)上還設有兩個凸頭凸緣(14),以推動引紗擺軸;平移板(13)外側設有碰塊(17);所述自動關閉氣路結構包括氣動閥(8)、退捻閥(11)和鎖杆(18),氣動閥(8)包括氣動閥室(9)和氣動閥推桿(22),鎖杆(18)上設有鎖杆彈簧(20),鎖杆(18)的端部螺釘上設有螺帽(16),鎖杆(18)的一端外露於閥體(4)並穿過平移板(13)外側的碰塊(17),鎖杆(18)的頂端與氣動閥(8)的氣動閥推桿(22)相頂,手柄(19)與氣動閥(8)的氣動閥推桿(22)相連,氣動閥(8)通過管路(24)與氣缸(5)和外界相通;所述退捻氣路在閥體(4)內,它包括退捻閥(11)、退捻閥氣室(10)和退捻閥推桿(23),推捻閥(11)與氣動閥(8)通過連接板(21)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紡織業絡筒機提供一種改進的紗線全氣動空氣捻接器,它主要由由驅動器、自動關閉氣路結構及退捻氣路結構組成;驅動機構設有氣缸和使空氣進入氣缸的氣動閥,還設有加捻閥和退捻閥,以及控制氣動閥與退捻閥開閉的鎖定裝置,驅動機構的氣缸活塞杆上固定有由導向套導向的平移板,平移板上有多個凸緣,各凸緣分別完成夾紗、剪紗、引紗以及打開加捻閥的推動作用,平移板外側有一凸出的碰塊,該碰塊與控制氣動閥和退捻閥關閉的鎖定裝置相連。由於改進了氣路與加捻腔,使筒子紗與管紗捻接時的紗尾退捻充分,加捻時紗尾與紗段卷繞緊密,提高了捻接質量。
文檔編號D01H15/00GK2871568SQ20052014242
公開日2007年2月21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2日
發明者林宏 申請人: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