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調節器用渦輪扇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02:27:46
專利名稱:空氣調節器用渦輪扇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空氣調節器方面的技術,特別是關於相對地趨於小型化並且能確保高風量和高效率的空氣調節器用渦輪扇。
背景技術:
在空氣調節器上使用的通過熱交換機的氣流而轉動的風扇,風扇中最近使用較多的是渦輪扇。渦輪扇的構成為連接的電機驅動,通過其平板的吸入側口向與旋轉軸平行的方向吸入空氣,通過葉片的輸出側,向旋轉軸的輻射狀方向輸出,還構成葉片的出口角比90度小,其內徑比0.8小,葉片對渦輪扇的旋轉方向為向後傾倒。
使用以上渦輪扇的空氣調節器的主要構成如圖所示,空氣調節器的底部有底板1,在底板1的內側前面設有前端鐵格子3。上述前端鐵格子3形成空氣調節器的正面外觀,實際上裝著在下面要說明的機殼的前面。以上的前端鐵格子3的一側形成為了把空氣調節空間的空氣往內部吸入的吸入部3i,其他側面形成渦輪扇裡進行熱交換的空氣重新輸出到室內的輸出部3e。吸入部3i上設有吸入鐵格子。還有輸出部3e的下部具備為了操作空氣調節器動作的控制版部3c。前端鐵格子3的內側設置室內熱交換機7,熱交換機7是為了通過前端鐵格子3吸入部3i吸入的空氣和空氣調節循環的製冷劑之間進行熱交換,設置在空氣導向體9上。熱交換機7的空氣導向體9形成引導通過室內熱交換機7的空氣的通孔10,與上述的前端鐵格子3輸出部3e相應的位置上形成輸出引導9e。以上的空氣引導9的底面形成為了排出室內熱交換機7上產生的冷凝水的排水構造9』。與空氣導向體9結合設置渦管11,渦管11的內面形成流動引導面12,引導渦輪扇19形成的氣流。
貫通前端鐵格子3的控制版部3c對應的空氣引導9和渦管11內部,設置具備為了控制空氣調節器的電子部品的控制箱14。渦管11的後面裝有設置分開空氣調節器的室內側和室外側的擋板15。擋板15是為了分開空氣調節器的室內側和室外側,室內側環境和室外側環境相互不受影響,如沒有該擋板15時,渦管11也起擋板的作用。擋板15的後端,即室外側電機支架18安裝在底板1上,安裝電機17,電機17的軸向室內側和室外側各突出的形成,一側貫通擋板15突出於室內側的渦管11內部。在室內側突出的軸上設置渦輪扇19,渦輪扇19吸入為了空氣調節空間的空氣通過熱交換機7,在引導到輸出引導9e內再向室內輸出。
電機17的室外側設置送風扇21。送風扇21吸入室外的空氣通過空氣調節器室外側的室外熱交換機27進行熱交換。
室外側設置引導根據送風扇21形成的氣流的平板23,平板23起把上述室外熱交換機27從外部吸入的空氣均勻分布。平板23上設置送風扇21通孔23』,平板23的上面有蓋24。空氣引導9和平板23的上端加固其設置狀態的支撐25。
室外熱交換機27設置在底板1上的室外側最外部,室外熱交換機27是讓從室外吸入的空氣和製冷劑之間能進行熱交換。
為了封閉底板1的設置的各種部品具備機殼30。機殼30與底板1締結設置,封閉空氣調節器的兩側面和上端。在室外側上具備空氣調節循環的構成要素的壓縮機和膨脹傳送帶。
具有以上構成的一體型空氣調節器是室內側的相關部分為了空氣調節的空間,室外側的相關部分面向室外側的設置使用。
渦輪扇19在空氣調節器的室內側提供空氣流動的原動力,在室內側為了空氣調節的空間的空氣通過前端鐵格子3吸入部3i吸入後通過室內熱交換機7時與製冷劑進行熱交換溫度相對低。被渦輪扇19的旋轉熱交換過的空氣通過空氣導向體9的通孔10吸入到渦輪扇19裡,從渦輪扇19輸出後隨著渦管11的內部傳達到輸出導向體9e。傳達到輸出導向體9e的空氣通過前端鐵格子3的輸出部3e輸出到空氣調節的空間。
以上渦輪扇19的構成詳細圖示在圖2及圖3上,把渦輪扇19連接到電機17上的連接支柱19b形成在圓盤狀的襯套19h的中央。
還有具備圍著襯套19h邊緣的多數葉片19w,葉片19w如圖3所示,在襯套19h一面相交的隨著邊緣輻射狀具備多數個,葉片19w具有後向翼的形狀。葉片19w是對應渦輪扇19的旋轉方向(圖3的箭頭方向)向後仰形成。葉片19w為中心在與襯套19h相對的位置上形成連接葉片19w的平板19s。
但是以上以往技術的渦輪扇有以下的不足渦輪扇19雖然效率高,但有風量小的問題。這是因為渦輪扇19的葉片19w形狀是後向翼狀,相對扇旋轉方向向後仰,所以扇負荷小,雖效率高,但形成高風量就很困難。
若增加渦輪扇19風量,須加大其大小,如果渦輪扇19的大小增加,則整個空氣調節器的大小變大,這對產品的設計非常不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以往技術中的不足,其目的是提供空氣調節器上使用的渦輪扇相對小型化的同時,確保高效率和高風量的空氣調節器用渦輪扇。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空氣調節器用渦輪扇,包括有電機,在與電機相連的支柱的邊緣設置有圓形的襯套,在襯套的一面邊緣以支柱為中心呈輻射狀設置有多數個葉片,葉片在襯套內的一端所形成的空氣入口側是後向翼形狀,葉片延伸出襯套外的一端所形成的空氣出口側是前向翼形狀;連接所述襯套相對位置上相應的多數個葉片的一端部設置有與葉片連為一體的平板。
所述葉片是從空氣入口側向出口側方向的40%到80%的部分為後向翼形狀, 其餘的部分是以前向翼形狀構成。
所述葉片的空氣入口角度為50°以下,空氣出口角度為50°以上。本發明的效果是空氣調節器用渦輪扇使作用於風扇的負荷相對小的同時形成高風量,在同一正壓下,得到風量相對大,達到節減電耗的效果;在同一風量為條件下,減少渦輪扇的大小。在空氣調節器上減少渦輪扇佔有的空間,能使得空氣調節器的小型化。
圖1為以有技術的採用葉片的空氣調節器構成的分解斜視圖;圖2為以往技術的空氣調節器用葉片構成的斜視圖;圖3為以有技術製造的空氣調節器用葉片構成的平面剖面圖;圖4為本發明的空氣調節器用葉片的實施例構成的斜視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構成的平面剖面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正壓和風量特性曲線圖。
圖中50渦輪扇60襯套62連接支柱 64連接引線70葉片 71I空氣入口側71T空氣出口側 72後向翼部73前向翼部 80平板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本發明的空氣調節器用渦輪扇詳細地說明。
根據圖4、圖5所示,本發明的空氣調節器用渦輪扇,包括有電機,在與電機相連的支柱62的邊緣設置有圓形的襯套60,即在渦輪扇50的後端具備襯套60,支柱62是用多數連接片64和襯套60連接,連接片64製成有端差的,使支柱62在襯套60的表面上突出。
在襯套60的一面邊緣以支柱62為中心呈輻射狀設置有多數個葉片70,葉片70在襯套60內的一端所形成的空氣入口側71I是後向翼形狀72,葉片70延伸出襯套60外的一端所形成的空氣出口側71T是前向翼形狀73;連接所述襯套60相對位置上相應的多數個葉片70的一端部設置有與葉片70連為一體的隔板80。隔板80構成為環行狀是其先端位於隔板的內側使空氣通過隔板進入渦輪扇50的內部。
所述葉片70是從空氣入口側71L向出口側71T方向的40%到80%的部分為後向翼形狀72,其餘的部分是以前向翼形狀73構成的。葉片70如圖5圖示,從其空氣入口側71I向空氣出口側71t的一定區間是具有後向翼形狀的後向翼部72,從後向翼部72結束的部分到空氣出口側71t是具有前向翼形狀的前向翼部73。後向翼部72是大約從空氣入口側71I開始形成為40到80%的部分。後向翼部72的其餘的部分是前向翼部73。前向翼部73從空氣出口側71T開始向空氣入口側71I形成到大約20到60%的部分。
葉片70的空氣入口71L角度為50°以下,空氣出口71T角度為50°以上。空氣入口側71I的空氣入口角度Φ1形成為50°以下比較好,空氣出口側71T的空氣出口角度Φ2形成為50°以上比較好。
下面詳細地說明具有上述的構成的本發明的空氣調節器用渦輪扇的作用。
渦輪扇50被電機驅動時,向平板80內側流動空氣,空氣通過空氣入口側71I隨著葉片70引導,通過空氣出口側71T流出渦輪扇50。
本發明的渦輪扇50是其葉片70從空氣入口側71I向空氣出口側71t所定的區間用具有後向翼形狀的後向翼部72形成,到其餘空氣出口側71T用具有前向翼形狀的前向翼部73形成。葉片70的形狀根據渦輪扇50的旋轉空氣流入到葉片70的空氣入口側71I時隨著後向旗形狀的後向翼部72引入相對地減少扇負荷。葉片70的後端側到空氣出口側71T構成前向翼形狀的前向翼部73,被葉片70形成的風量相對地增加。
從圖6的曲線上可以看出,比起以往的渦輪扇19,結合本發明的渦輪扇50的情況看正壓和風量的關係,可以知道相對地風量增加。比較以往的渦輪扇19和本發明的渦輪扇50時,在同一正壓下風量增加10%以上。渦輪扇50在同一風量條件下,以較小體積的渦輪扇50的大小,使空氣調節器整體的大小隨之減小。
本發明的權利不局限於上面說明的實施例的技術內容,在本發明的總體思想內的內容均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空氣調節器用渦輪扇,包括有電機,其特徵是在與電機相連的支柱(62)的邊緣設置有圓形的襯套(60),在襯套(60)的一面邊緣以支柱(62)為中心呈輻射狀設置有多數個葉片(70),葉片(70)在襯套(60)內的一端所形成的空氣入口側(71I)是後向翼形狀,葉片(70)延伸出襯套(60)外的一端所形成的空氣出口側(71T)是前向翼形狀;連接所述襯套(60)相對位置上相應的多數個葉片(70)的一端部設置有與葉片(70)連為一體的閣板(8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用渦輪扇,其特徵是所述葉片(70)是從空氣入口側(71L)向出口側(71T)方向的40%到80%的部分為後向翼形狀,其餘的部分是以前向翼形狀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用渦輪扇,其特徵是所述葉片(70)的空氣入口(71L)角度為50°以下,空氣出口(71T)的角度為50°以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為一種空氣調節器用渦輪扇,包括有電機,在與電機相連的支柱的邊緣設置有圓形的襯套,在襯套的一面邊緣以支柱為中心呈輻射狀設置有多數個葉片,葉片在襯套內的一端所形成的空氣入口側是後向翼形狀,葉片延伸出襯套外的一端所形成的空氣出口側是前向翼形狀;連接所述襯套相對位置上相應的多數個葉片的一端部設置有與葉片連為一體的平板。本發明的效果是空氣調節器用渦輪扇使作用於風扇的負荷相對小的同時形成高風量,在同一正壓下,得到風量相對大,達到節減電耗的效果;在同一風量為條件下,減少渦輪扇的大小。在空氣調節器上減少渦輪扇佔有的空間,能使得空氣調節器的小型化。
文檔編號F04D29/38GK1502818SQ0215326
公開日2004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2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02年11月26日
發明者李乃榮 申請人:樂金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