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定子改進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27 14:28:12 1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機定子改進結構,屬於電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定子是電動機靜止不動的部分,其與轉子相對。定子主要由定子鐵芯、定子繞組等組成。定子的主要作用是產生旋轉磁場,轉子的主要作用是在旋轉磁場中被磁力線切割進而產生(輸出)電流。定子的好壞,主要由定子鐵芯的各項參數指標決定。目前,現有定子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構成定子鐵芯的定子鐵芯衝片由螺釘、螺栓、插銷等緊固件緊固成一個整體,需在衝片上衝裁螺釘、螺栓、插銷等緊固件的安裝位置,導致定子鐵芯的導磁性能下降,損耗高,安裝佔用空間大,使整機的體積相應增大,不能滿足電機小型化的需要;第二,定子鐵芯線圈槽無絕緣措施,絕緣性較差,地定子鐵芯的端面是採用噴塗絕緣層進行絕緣,噴塗厚度不均,塗層較薄處絕緣效果不理想;第三,定子鐵芯線圈槽呈「O」字形封閉狀態或呈「U」字形全開口狀態,穿線時,「O」字形封閉狀態需要從鐵芯的上方往下穿繞在鐵芯上,繞線效率很低;繞線後,漆包線的引出線繞在鐵芯底部的外圍,在電機安裝過程中很容易造成漆包線損壞,破損後的漆包線和鐵芯接觸,造成電機擊穿等現象的發生,從而降低了電機的使用壽命,而且此封閉結構導致繞線量較少,同尺寸的鐵芯繞線利用率偏低,功率小;「U」字形全開口狀態,繞線在長期震動條件下,容易滑落出槽外造成電機失效無法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導磁性和絕緣性能好、安裝方便、繞線效率高、使用壽命長的電機定子改進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包括定子鐵芯、纏繞在定子鐵芯上的繞組,以及連接在定子鐵芯一側的套管,所述定子鐵芯由若干定子鐵芯衝片通過扣緊片扣緊壓鉚而成,其端面上粘接有絕緣端板,所述鐵芯衝片外圓周均布有4~6個扣緊片安裝槽,內圓周均布有若干楔形線圈槽,該楔形線圈槽開口處設置有壓緊固定線圈的絕緣板。
與現有技術比較,本發明在定子鐵芯衝片外側設置扣緊片安裝槽,採用扣緊片將衝片鉚壓緊固成一個整體,代替傳統的在衝片上衝裁螺釘、螺母、定位銷等的安裝孔,扣緊片與螺釘、螺母、定位銷等相比,其佔用空間小,提高了定子鐵芯的導磁性能,減小損耗,所需安裝空間小,使定子鐵芯安裝方便的同時使整機小型化;在定子鐵芯端面上粘貼絕緣端板,提高了其絕緣性;定子鐵芯內圓周設置楔形線圈槽,提高了繞線效率的同時能有效的保護好漆包線的引出線,能避免漆包線損壞與鐵芯接觸造成電機擊穿,從而提高了電機的使用壽命,而且此楔形繞線槽繞線量較多,同尺寸的鐵芯繞線利用率高,功率大,提高了定子的性能;楔形線圈槽本身對線圈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加上楔形線圈槽開口處設置的絕緣板,不但對線圈起到很好的絕緣效果,而且將線圈緊緊的壓緊和固定在楔形線圈槽內,提高了線圈的纏繞密度,增加了線圈的纏繞量的同時能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因震動而使線圈滑落造成電機失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面放大視圖;
圖3是定子鐵芯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C-C剖面視圖;
圖5是定子鐵芯衝片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的I處放大視圖;
圖中:定子鐵芯1、繞組2、線圈21、套管3、絕緣板4、定子鐵芯衝片5、扣緊片6、絕緣端板7、扣緊片安裝槽8、楔形線圈槽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6所示,新型電機定子包括定子鐵芯1、纏繞在定子鐵芯1上的繞組2,以及連接在定子鐵芯一側的套管3,所述定子鐵芯1由若干定子鐵芯衝片5通過扣緊片6扣緊壓鉚而成,為了提高定子鐵芯的絕緣性,在其端面上粘接有絕緣端板7,為了提高導磁率,鐵芯衝片5外圓周均布設置4~6個扣緊片安裝槽8,優選4個,使導磁率達到最大值,內圓周均布有若干楔形線圈槽9,最為最佳方式,優選楔形線圈槽個數為36個;為了提高線圈的絕緣性能和避免線圈在長期震動下滑落於槽外,在楔形線圈槽開口處設置有壓緊固定線圈21的絕緣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