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超薄滑軌及其顯示器支撐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28 01:27:57
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器支撐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超薄滑軌及其顯示器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由於滾珠式滑軌(滑軌也可稱為導軌,下同)具有動作順暢,結構穩固等優點,被廣泛運用於伺服器機櫃、顯示器支撐架、以及其他電子產品的滑動架體等用途。
在顯示器支撐架中與本實用新型最為接近的現有技術使用的滾珠滑軌的構造大致包括一滑軌本體、一設置在滑軌本體內部的移動件(俗稱內軌)、以及多個設置在滑軌本體和移動件之間的滾珠,滑軌本體與移動件與滾珠接觸的面上均設有相對應的滾珠導引槽,每根滑軌形成兩條滾珠滾動通道,這使得移動件和滑軌本體間通過滾珠的滾動方式滾動式移動和間接緊密接觸,以減輕移動件和滑軌本體間的滑動阻力,特別是兩者通過滾珠間接實現無間隙相對移動,而這也意味著與之相連的顯示器不會因有相互件間的間隙而產生晃動影響使用。
這中間,現有技術的滾珠式滑軌的滑軌本體、移動件通常採用金屬板體通過衝壓方式製成,其中滑軌本體具備有一導引槽,可供所述移動件容置於導引槽中。
滑軌本體和移動件之間進一步設置一滾珠保持器,將所述多個滾珠相間隔並保持在滾珠保持器內後一體於滑軌本體和移動件之間。
滑軌本體和移動件分別和顯示器支撐架底座上的支架與作升降移動的升降模塊相互連接,使顯示器支撐架的升降模塊可受該滾珠滑軌導引而沿著一直線路逕往復滾動位移。
但現有技術的滾珠滑軌的移動件其斷面近似為開口狀的U形構造,也即與兩列滾珠分別相接觸並提供滾珠導引槽的板體分居在U形中的兩側而相距一定距離,因此受限於此構造因素,其垂直於U形開口方向的尺寸(通常也稱為滑軌的厚度)相對大,限制了顯示器支撐架的設計範圍。
然而,近年來由於電子產品機構設計的進步,越來越多產品追求越來越薄的支架外觀,因此現有技術滾珠滑軌使用用途受到一定限制,無法適用於薄型支架結構的顯示器支撐架產品。故如何藉由現有結構進行滑軌厚度減少的改良,使現有的滾珠滑軌可被運用於具有薄型要求的顯示器支撐架中,已成為本行業所欲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超薄滑軌及其顯示器支撐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滾珠滑軌厚度厚的缺陷,而使其能夠運用於具有薄型支架要求的顯示器支撐架中。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超薄滑軌,包括:滑軌本體、內滑軌以及滾珠保持器;
所述滑軌本體包括一個長條形板體;
所述板體的兩個長側邊緣分別同向彎折成U型,進而在板體的兩側形成兩個對稱設置的長條形的引導槽;
所述滑軌本體在兩個所述引導槽之間設置有長條形的滑槽;
所述內滑軌可滑動地設置在滑槽內;
所述內滑軌的兩端對稱設置有板狀的插入部;
所述插入部伸入所述引導槽內;
所述引導槽包括:靠近所述板體長側邊緣的第一內側面,以及與所述第一內側面相對設置的第二內側面;
所述插入部與所述第一內側面之間設置有一排上滾珠;
所述插入部和所述第二內側面之間設置有一排下滾珠;
所述上滾珠和下滾珠上下對應設置;
所述滾珠保持器設置在所述引導槽內,用於上滾珠和下滾珠的限位;
所述第一內側面在與所述上滾珠接觸部位設置有上導向凹槽,上滾珠可轉動地設置在上導向凹槽內。
本實用新型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結構簡單,在厚度方向可以做的非常薄,進而滿足現代顯示屏輕薄化發展的需要。
進一步地,所述上滾珠和下滾珠沿所述引導槽或者滑槽方向間隔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插入部在所述上滾珠一側設置有上導向槽,所述上滾珠滾動設置在所述上導向槽內;
所述插入部在所述下滾珠一側設置有下導向槽,所述下滾珠滾動設置在所述下導向槽內。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內側面上設置有下導向凹槽,所述下滾珠設置在所述下導向凹槽內。
進一步地,所述滾珠保持器包括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
所述上限位板上間隔設置有一排上限位孔,所述上滾珠插裝在所述上限位孔中;上滾珠的頂部伸入所述上導向凹槽內與所述第一內側面接觸;
上滾珠的底部伸入所述上導向槽與所述插入部接觸;
所述下限位板上間隔設置有一排下限位孔,所述下滾珠插裝在所述下限位孔中;下滾珠的底部伸入所述下導向凹槽與所述第二內側面接觸;
下滾珠的頂部伸入所述下導向槽與所述插入部接觸。
進一步地,所述滾珠保持器為U型板,滾珠保持器還包括連接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的中間連接板。
進一步地,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固定設置在所述引導槽的底部、側壁上或者兩端的限位擋片。
進一步地,所述滑軌本體和所述插入部在與滾珠接觸的部位設置有防磨墊片;所述防磨墊片的材料硬度高於所述滑軌本體和內滑軌的材料硬度。
具體而言,所述防磨墊片設置在所述第一內側面與所述滾珠接觸部位、所述第二內側面的下導向凹槽的內側面上、所述插入部上的所述上導向槽和所述下導向槽內側面上。
所述防磨墊片的材料硬度高於所述滑軌本體和所述內滑軌的材料硬度。
為了使得滑軌更加輕薄,滑軌本體通常採用硬度較軟的鋁製合金衝壓製成,由此,當滾珠上下滾動過程中,滑軌本體容易發生變形,而通過設置防磨墊片,可以實現滑軌輕薄設置的同時,減少上下滑動過程中,滑軌發現形變。
進一步地,所述滑軌本體包括左右對稱設置的左半體和右半體,左半體和右半體上對稱設置有所述引導槽;左半體和右半體分體設置並可拆卸連接在一起。
進一步地,所述內滑軌包括左右對稱設置的左半部和右半部,左半部和右半部上對稱設置有所述插入部;左半部和右半部分體設置並可拆卸連接在一起。
所述滑軌本體或者/和所述內滑軌分體設置,方便安裝和拆卸,可以大大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當某個部件出現問題時,也通過拆除和更換對應部件二快速維修,而不需要全部更換整個滑軌,由此也大大降低了產品的維修成本。
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帶有該滑軌的顯示器支撐裝置,其包括底座和升降座,所述滑軌本體豎立設置在底座上,所述升降座設置在所述內滑軌上。
其中,所述滑軌本體外部可以不設置外殼。本實用新型中的滑軌本體可以作為現有技術中的立柱使用,由此可以做得更加輕薄。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結構簡單,在厚度方向可以做的非常薄,進而滿足現代顯示屏輕薄化發展的需要。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滑軌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滑軌中內滑軌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滑軌中滑軌本體的主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滑軌中滾珠保持器的主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滑軌中滾珠保持器的俯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滑軌設置防磨墊片時的局部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滑軌本體和內滑軌分體設置時滑軌的主視圖。
附圖標記:
10-滑軌本體;10a-左半體;10b-右半體;11-引導槽;12-滑槽;13-第一內側面;14-第二內側面;15-下導向凹槽;16-上導向凹槽;20-內滑軌;20a-左半部;20b-右半部;21-插入部;22-上導向槽;23-下導向槽;30-上滾珠;31-下滾珠;40-滾珠保持器;41-上限位板;42-下限位板;43-中間連接板;44-上限位孔;45-下限位孔;50-防磨墊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解釋說明。
如圖1-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超薄滑軌,包括:滑軌本體10、內滑軌20以及滾珠保持器40;
滑軌本體10包括一個長條形板體;
板體的兩個長側邊緣分別同向彎折成U型,進而在板體的兩側形成兩個對稱設置的長條形的引導槽11;
滑軌本體10在兩個引導槽11之間設置有長條形的滑槽12;
內滑軌20可滑動地設置在滑槽12內;
內滑軌20的兩端對稱設置有板狀的插入部21;
插入部21伸入引導槽11內;
引導槽11包括:靠近板體長側邊緣的第一內側面13,以及與第一內側面13相對設置的第二內側面14;
插入部21與第一內側面13之間設置有一排上滾珠30;
插入部21和第二內側面14之間設置有一排下滾珠31;
上滾珠30和下滾珠31上下對應設置;
滾珠保持器40設置在引導槽11內,用於上滾珠30和下滾珠31的限位;
第一內側面13在與上滾珠30接觸部位設置有上導向凹槽16,上滾珠可轉動地設置在上導向凹槽16內。
本實用新型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結構簡單,在厚度方向可以做的非常薄,進而滿足現代顯示屏輕薄化發展的需要。
上滾珠30和下滾珠31沿引導槽11或者滑槽12方向間隔設置。
插入部21在上滾珠30一側設置有上導向槽22,上滾珠30滾動設置在上導向槽22內;
插入部21在下滾珠31一側設置有下導向槽23,下滾珠31滾動設置在下導向槽23內。
第二內側面14上設置有下導向凹槽15,下滾珠31設置在下導向凹槽15內。
滾珠保持器40包括上限位板41和下限位板42;
上限位板41上間隔設置有一排上限位孔44,上滾珠30插裝在上限位孔44中;上滾珠30的頂部伸入上導向凹槽16內與第一內側面13接觸;
上滾珠30的底部伸入上導向槽22與插入部21接觸;
下限位板42上間隔設置有一排下限位孔45,下滾珠31插裝在下限位孔45中;下滾珠31的底部伸入下導向凹槽15與第二內側面14接觸;
下滾珠31的頂部伸入下導向槽23與插入部21接觸。
滾珠保持器40為U型板,滾珠保持器40還包括連接上限位板41和下限位板42的中間連接板43。
或者,上限位板41和下限位板42也可以固定設置在引導槽11的底部或者側壁上。
如圖6所示,滑軌本體10和插入部21在與滾珠接觸的部位設置有防磨墊片50;防磨墊片50的材料硬度高於滑軌本體10和內滑軌20的材料硬度。
具體而言,防磨墊片50設置在第一內側面13的上導向凹槽16內側面上、第二內側面14的下導向凹槽15的內側面上、插入部21上的上導向槽22和下導向槽23內側面上。
防磨墊片50的材料硬度高於滑軌本體10和內滑軌20的材料硬度。
為了使得滑軌更加輕薄,滑軌本體10通常採用硬度較軟的鋁製合金衝壓製成,由此,當滾珠上下滾動過程中,滑軌本體10容易發生變形,而通過設置防磨墊片50,可以實現滑軌輕薄設置的同時,減少上下滑動過程中,滑軌發現形變。
如圖7所示,滑軌本體10和內滑軌20分體設置;滑軌本體10包括左右對稱設置的左半體10a和右半體10b,左半體10a和右半體10b上對稱設置有引導槽11;左半體10a和右半體10b分體設置並可拆卸連接在一起。
內滑軌20包括左右對稱設置的左半部20a和右半部20b,左半部20a和右半部20b上對稱設置有插入部21;左半部20a和右半部20b分體設置並可拆卸連接在一起。
滑軌本體10或者/和內滑軌20分體設置,方便安裝和拆卸,可以大大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當某個部件出現問題時,也通過拆除和更換對應部件二快速維修,而不需要全部更換整個滑軌,由此也大大降低了產品的維修成本。
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帶有該滑軌的顯示器支撐裝置,其包括底座和升降座,滑軌本體10豎立設置在底座上,升降座設置在內滑軌20上。
其中,滑軌本體10外部可以不設置外殼。本實用新型中的滑軌本體10可以作為現有技術中的立柱使用,由此可以做得更加輕薄。
本實用新型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結構簡單,在厚度方向可以做的非常薄,進而滿足現代顯示屏輕薄化發展的需要。
通過將第一內側面13設置為平面狀,改變了傳統的凹槽設置,從而使得滑軌本體10在安裝顯示器的一側為平滑的平面,從而可以將該滑軌本體10直接作為顯示器支撐裝置的立柱使用,顯示器的升降座直接設置在內滑軌20上,從而使得支撐裝置更加輕薄,滿足了顯示器輕薄化發展的需要。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