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水滸傳》有感1000字
2023-10-19 23:16:57 3
「路見不平一聲吼啊,該出手時就出手……」每當聽到這義薄雲天、豪情萬丈的旋律,八百裡水泊梁山上一百零八位好漢匡扶正義,替天行道的畫面就會在我腦海裡浮現。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書中的人物幾百年來為人們津津樂道。我覺得《水滸傳》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是因為書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個個栩栩如生、個性鮮明。
他們身上除了具有高義薄雲、除暴安良的共性外,每個人身上還具有與眾不同的鮮明個性,甚至兩個人物之間的性格是截然相反的。這種對比式的人物描寫是《水滸傳》中人物塑造的一大亮點,比如書中先後出場的魯智深和林衝。
「花和尚」魯智深為人坦蕩,武藝高強。他愛打抱不平卻又性格魯莽,仗著一身好武藝,總是由著性子做事。華州城外,只因一言不合便勃然大怒,單槍匹馬闖入城內,結果吃了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牢飯。
但魯莽也有「好處」,若不是他一時興起,三拳打死鎮關西,恐怕連「魯智深」也沒了,只剩一個「魯達」。要不是他在野豬林裡飛杖隔過水火棍,林衝怕已被害死。當然,魯智深的魯莽急躁或許是一個綠林好漢必備的特點。確實,《水滸傳》中的許多人物都和他一樣「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
但也有一些人物卻恰恰相反,他們行事謹慎,能忍則忍,只到無路可走時才最終被「逼」上梁山。其中的代表當屬「豹子頭」林衝。他緊隨魯智深出場,是魯智深的好兄弟,卻與魯智深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
林衝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本來生活安定,家庭美滿。只因高衙內看中了他的妻子,被三番五次設計陷害,妻子嶽父全都自殺,他也最終被逼上梁山。從白虎節堂,東京牢內,滄州路上,直至柴進莊上,無不體現一個「忍」字。直到風雪山神廟,他終於不再隱忍,這才上了梁山。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他是一個逆來順受、生性軟弱的人。
魯智深和林衝似乎是兩個極端,剩下的都是「中間派」,不過是有的偏「莽」多一些,有的偏「忍」多一些,比如「行者」武松。
在書的十五到十八章,他表現出來的形象是順從的。但寬容不代表軟弱,經歷了孟州城事件後,他對朝廷失望,從飛雲浦到蜈蚣嶺,一夜之間連殺十九人。可以看出他既不像魯智深那樣魯莽急躁,也不像林衝那樣一味隱忍,做事比較有分寸。
還有許多對比的地方。比如李逵和燕青,一個黑大壯,一個「小白臉」。再如王英夫婦,一個下流好色,一個漂亮高傲……無數的人和事在一百二十回中交織融合,真是相得益彰,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