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壓棉功能的鋪網小車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04:50:00

本發明屬於無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壓棉功能的鋪網小車。
背景技術:
如業界所知,成套無紡織產品如無紡布、無紡氈的生產設備主要包括開松機、梳理機、鋪網機和針刺機(或者水刺機),由開松機將無紡織纖維開松並供給梳理機,由梳理機梳理後的無紡織纖維供給鋪網機鋪網,鋪網機鋪網後送給針刺機針刺或水刺機水刺,形成無紡織產品。
鋪網機是成套無紡織產品生產設備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且關於鋪網機的技術信息可在公開的中國專利文獻中見諸,略以例舉的如cn2637519y(鋪網機)、cn100554539c(具有補償功能的鋪網機構)、cn201272889y(交叉鋪網機)、cn103221591b(交叉鋪網機)、cn104695136a(交叉鋪網機)和cn205529360u(一種批量生產無紡材料的鋪網機),等等。
通過對並非限於例舉的上述專利文獻的閱讀並且結合公知常識可知:鋪網機主要由機架、用於餵入由開松機開松的無紡織纖維的餵入斜簾、用於接應或稱接受由餵入斜簾引入的無紡織纖維的上平簾、下輸棉環簾、用於接受由上平簾與下輸棉環簾協同引入的無紡織纖維的中平簾、鋪網小車、鋪網大車和用於接受由鋪網小車引出的無紡織纖維的成網簾,其中,由中平簾與下輸棉環簾的協同作用將無紡織纖維棉網供給鋪網小車,在鋪網小車與鋪網大車同步往復運動的同時由鋪網小車將無紡織纖維棉網以複數個s字形的形態鋪疊至成網簾上,由成網簾向針刺機所在的工位輸送。
進一步通過對並非限於上面例舉的專利文獻的閱讀並且結合專業常識進而可知:鋪網小車總成由鋪網小車前牆板、鋪網小車後牆板、左鋪網輥、右鋪網輥、下輸棉環簾導輥、鋪網小車左滾輪軸和鋪網小車右滾輪軸組成,鋪網小車前、後牆板彼此前後對應,並且鋪網小車前牆板的左端支承於鋪網小車左滾輪軸的前端,鋪網小車前牆板的右端支承於鋪網小車右滾輪軸的前端,鋪網小車後牆板的左端支承於鋪網小車左滾輪軸的後端,鋪網小車後牆板的右端支承於鋪網小車右滾輪軸的後端,左鋪網輥轉動地支承在鋪網小車前、後牆板之間,右鋪網輥在對應於左鋪網輥的右側的位置並且在與左鋪網輥保持並行的狀態下同樣轉動地支承在鋪網小車前、後牆板之間,下輸棉環簾導輥在對應於右鋪網輥的上方的位置轉動地支承在鋪網小車前、後牆板之間,在鋪網小車左滾輪軸的前端以及後端各轉動地設置有一鋪網小車左滾輪軸滾輪,在鋪網小車右滾輪軸的前端以及後端各轉動地設置有一鋪網小車右滾輪軸滾輪,鋪網小車左滾輪軸滾輪以及鋪網小車右滾輪軸滾輪與鋪網機的機架的機架橫梁構成滾動副。在左、右鋪網輥以及下輸棉環簾導輥的同一端例如前端各固定有一鏈輪,該三個鏈輪之間由傳動鏈條連結,實現同步運動,並且左、右鋪網輥的轉動方向彼此相反,例如左鋪網輥順時針轉動,而右鋪網輥逆時針轉動,左、右鋪網輥之間的間隙構成為無紡織纖維棉網挾出通道。在鋪網小車通過鋪網大車同步牽引鏈條與鋪網大車雙雙往復運動的過程中,如前述由中平簾與下輸棉環簾協同作用將無紡織纖維棉網在對應於左、右鋪網輥之間的無紡織纖維棉網挾出通道的位置供給左、右鋪網輥,由左、右鋪網輥的協同作用而將無紡織纖維棉網挾出,即引至前述的成網簾。
進而如業界所知,鋪網效果的優劣會對無紡織產品的質量產生直接影響,例如在鋪網小車鋪網過程中由於靜電效應、氣流、鋪網小車的運動速度等因素時常會出現纖維粘輥、纏輥和無紡織纖維棉網飄浮(飄逸)之類的現象,並且鋪網小車的往復運動速度越快,纖維粘輥、纏輥和飄浮(飄起)現象越突出,而纖維粘輥、纏輥及飄浮不僅引發亂網而影響成網簾上的無紡織纖維棉層的厚薄不均勻,最終導致針刺後的無紡織產品克重不一致,而且影響鋪網速度,尤其當纖維粘纏輥嚴重時,必需停機對左、右鋪網輥實施清潔,從而不僅增加了在線作業人員的額外工作強度,而且耽誤鋪網機效率的發揮。特別是,一旦鋪網機停機,前道的餵入簾停止餵入,後道的針刺機停止針刺,這一連瑣反應的不利因素對無紡織產品的生產效率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如何避免纖維粘輥以及棉網飄浮等等長期以來困擾於業界,然而在迄今為止公開的中外專利和非專利文獻中均未見諸解決該技術問題的有益啟示。
針對上述已有技術,本申請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與設計,終於形成了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並且在採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請人的裝備試驗中心進行了模擬試驗,結果證明是切實可行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任務在於提供一種有助於消除由鋪網輥鋪出的無紡織纖維棉網出現飄逸亂網乃至粘輥現象而藉以保障鋪網質量並且保障鋪網效率的具有壓棉功能的鋪網小車。
本發明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具有壓棉功能的鋪網小車,包括一鋪網小車總成,該鋪網小車總成包括一鋪網小車前牆板,該鋪網小車前牆板與鋪網機的機架的機架前橫梁形成滾動副;一鋪網小車後牆板,該鋪網小車後牆板與所述的鋪網小車前牆板相對應並且與機架的機架後橫梁形成滾動副;一左鋪網輥和一右鋪網輥,該左、右鋪網輥以彼此左右對應的狀態轉動地支承在所述鋪網小車前、後牆板之間;一下輸棉環簾導輥,該下輸棉環簾導輥在對應於所述右鋪網輥的上方的位置轉動地支承在所述鋪網小車前、後牆板之間,特點是:還包括一用於對由所述左鋪網輥與右鋪網輥協同作用而鋪出的無紡織纖維棉網壓迫的壓棉機構,該壓棉機構設置在所述的機架上並且在對應於所述鋪網輥的長度方向的左側的位置以及在對應於所述右鋪網輥的長度方向的右側的位置與所述的鋪網小車前牆板以及鋪網小車後牆板連結。
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壓棉機構包括左壓棉輥、右壓棉輥、壓棉簾左上導輥、壓棉簾左下導輥、壓棉簾右上導輥、壓棉簾右下導輥和壓棉簾,左壓棉輥在對應於所述左鋪網輥的長度方向的左側的位置轉動地支承在所述的鋪網小車前牆板與鋪網小車後牆板之間,右壓棉輥在對應於所述右鋪網輥的長度方向的右側的位置轉動地支承在鋪網小車前牆板與鋪網小車後牆板之間,壓棉簾左上導輥在對應於左壓棉輥的長度方向的左側的位置轉動地支承在所述機架的左端,壓棉簾左下導輥在對應於壓棉簾左上導輥的長度方向的下方的位置轉動地支承在機架的左端,壓棉簾右上導輥在對應於右壓棉輥的長度方向的右側的位置轉動地支承在機架的右端,壓棉簾右下導輥在對應於壓棉簾右上導輥的長度方向的下方的位置轉動地支承在機架的右端,壓棉簾的左端與設置在機架的左端的壓棉簾左固定橫杆固定,中部依次套置於左壓棉輥、壓棉簾左上導輥、壓棉簾左下導輥、壓棉簾右下導輥、壓棉簾右上導輥和右壓棉輥,而壓棉簾的右端與設置在機架的右端的壓棉簾右固定橫杆固定。
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機架的左端並且在對應於所述壓棉簾左上導輥的前端和後端的位置各設置有一壓棉簾左上導輥調整裝置以及在對應於所述壓棉簾左固定橫杆的前端和後端的位置各設置有一壓棉簾左固定橫杆調整裝置,在機架的右端並且在對應於所述壓棉簾右上導輥的前端和後端的位置各設置有一壓棉簾右上導輥調整裝置以及在對應於所述壓棉簾右固定橫杆的前端和後端的位置各設置有一壓棉簾右固定橫杆調整裝置,所述的壓棉簾左上導輥的前端和後端轉動地支承在壓棉簾左上導輥調整裝置上,所述的壓棉簾左固定橫杆的前端和後端支承在壓棉簾左固定橫杆調整裝置上,所述的壓棉簾右上導輥的前端和後端轉動地支承在壓棉簾右上導輥調整裝置上,所述的壓棉簾右固定橫杆的前端和後端支承在壓棉簾右固定橫杆調整裝置上;在所述機架上並且在對應於所述壓棉簾左下導輥的前端和後端的位置各設置有一壓棉簾左下導輥調整裝置,而在對應於所述壓棉簾右下導輥的前端和後端的位置各設置有一壓棉簾右下導輥調整裝置,壓棉簾右下導輥的前端和後端轉動地支承在壓棉簾左下導輥調整裝置上,壓棉簾右下導輥的前端和後端轉動地支承在壓棉簾右下導輥調整裝置上。
在本發明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下輸棉環簾導輥的前端和所述左鋪網輥的前端以及所述右鋪網輥的前端均探出所述鋪網小車前牆板背對所述鋪網小車後牆板的一側,並且在下輸棉環簾導輥的前端固定有一下輸棉環簾導輥鏈輪,在左鋪網輥的前端固定有一左鋪網輥傳動鏈輪,而在右鋪網輥的前端固定有一右鋪網輥傳動鏈輪,所述的下輸棉環簾導輥鏈輪、左鋪網輥傳動鏈輪以及右鋪網輥傳動鏈輪由鋪網輥傳動鏈條連結。
在本發明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鋪網小車前牆板背對鋪網小車後牆板的一側通過鋪網輥傳動鏈條漲緊鏈輪軸轉動地設置有一鋪網輥傳動鏈條漲緊鏈輪,所述的鋪網輥傳動鏈條套置在鋪網輥傳動鏈條漲緊鏈輪上。
在本發明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鋪網小車總成還包括有一鋪網小車左滾輪軸和一鋪網小車右滾輪軸,鋪網小車左滾輪軸的前端與所述鋪網小車前牆板的左端固定並且轉動地設置有一鋪網小車左滾輪軸前滾輪,鋪網小車左滾輪軸的後端與所述鋪網小車後牆板的左端固定並且轉動地設置有一鋪網小車左滾輪軸後滾輪,鋪網小車右滾輪軸的前端與鋪網小車前牆板的右端固定並且轉動地設置有一鋪網小車右滾輪軸前滾輪,鋪網小車右滾輪軸的後端與鋪網小車後牆板的右端固定並且轉動地設置有一鋪網小車右滾輪軸後滾輪,鋪網小車左滾輪軸前滾輪以及鋪網小車右滾輪軸前滾輪與所述機架前橫梁形成滾動副,而鋪網小車左滾輪軸後滾輪以及鋪網小車右滾輪軸後滾輪與所述機架後橫梁形成滾動副。
在本發明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壓棉簾的左端通過壓棉簾左壓條夾住在壓棉簾左壓條與所述的壓棉簾左固定橫杆之間,而壓棉簾的右端通過壓棉簾右壓條夾住在壓棉簾右壓條與所述的壓棉簾右固定橫杆之間。
在本發明的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壓棉機構還包括有間隔設置的壓棉簾託輥,該壓棉簾託輥在對應於所述壓棉簾左、右下導輥之間的位置轉動地支承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的壓棉簾與該壓棉簾託輥接觸。
在本發明的又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壓棉簾右上導棍調整裝置、壓棉簾左下導輥調整裝置以及壓棉簾右下導輥調整裝置的結構是與所述壓棉簾左上導輥調整裝置的結構相同的,該壓棉簾左上導輥調整裝置包括一壓棉簾導輥軸承座支架、一壓棉簾導輥軸承座和一壓棉簾導輥軸承座調整螺杆,壓棉簾導輥軸承座支架與所述機架的左端固定,該壓棉簾導輥軸承座支架構成有一壓棉簾導輥軸承座支架腔,在該壓棉簾導輥軸承座支架腔的頂部和底部並且在彼此對應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壓棉簾導輥軸承座滑動導軌,壓棉簾導輥軸承座設置在壓棉簾導輥軸承座支架腔內並且該壓棉簾導輥軸承座的頂部和底部與所述的壓棉簾導輥軸承座滑動導軌滑動配合,壓棉簾導輥軸承座調整螺杆的左端與壓棉簾導輥軸承座的右側連接,而壓棉簾導輥軸承座調整螺杆的右端支承在壓棉簾導輥軸承座支架上並且由壓棉簾導輥軸承座調整螺杆螺母限定,所述壓棉簾左上導輥的前端和後端轉動地支承在壓棉簾導輥軸承座上。
在本發明的又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壓棉簾左固定橫杆調整裝置的結構是與所述壓棉簾右固定橫杆調整裝置的結構相同的,該壓棉簾右固定橫杆調整裝置包括一支承架、一橫杆固定座、一橫杆固定座調整螺杆、一漲緊彈簧和一漲緊彈簧支承座,支承架在對應於所述壓棉簾右上導輥調整裝置的下方的位置與所述機架固定,在該支承架的頂部固定有一對橫杆固定座滑動導軌,橫杆固定座在對應於一對橫杆固定座滑動導軌之間的位置與一對橫杆固定座滑動導軌滑動配合,橫杆固定座調整螺杆的左端與橫杆固定座的右側連接,而橫杆固定座調整螺杆的右端支承在機架上,漲緊彈簧套置在橫杆固定座調整螺杆的右端,該漲緊彈簧的左端支承在漲緊彈簧支承座上,而漲緊彈簧的右端支承在調節螺母上,該調節螺母旋配在橫杆固定座調整螺杆上,漲緊彈簧支承座與機架固定,所述的壓棉簾右固定橫杆的前端和後端與所述的橫杆固定座固定。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由於在鋪網機的機架上增設了用於對左、右鋪網輥協同作用而鋪出的無紡織纖維棉網壓迫的壓棉機構,並且將該壓棉機構在對應於左鋪網輥的長度方向的左側的位置以及在對應於右鋪網輥的長度方向的右側的位置與鋪網小車前牆板以及鋪網小車後牆板連結,因而能避免出自左、右鋪網輥的無紡織纖維棉網出現飄逸亂網乃至粘輥現象,保障鋪網質量並且保障鋪網效率進而保障由針刺機刺制的無紡織產品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鋪網小車總成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為壓棉機構的壓棉簾的左端和右端分別與機架的左端和右端相固定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應用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申請人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對本發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發明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範疇。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後的方向性或稱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附圖所處的位置狀態為基準的,因而不能將其理解為對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的特別限定。
實施1:
請參見圖1,示出了具有壓棉功能的鋪網小車的結構體系的一鋪網小車總成1,該鋪網小車總成1包括一鋪網小車前牆板11,該鋪網小車前牆板11與鋪網機的機架2的機架前橫梁21形成滾動副;一鋪網小車後牆板12,該鋪網小車後牆板12與前述的鋪網小車前牆板11相對應並且與機架2的機架後橫梁22形成滾動副;一左鋪網輥13和一右鋪網輥14,該左、右鋪網輥13、14以彼此左右對應的狀態轉動地支承在前述鋪網小車前、後牆板11、12之間;一下輸棉環簾導輥15,該下輸棉環簾導輥15在對應於前述右鋪網輥14的上方的位置轉動地支承在前述鋪網小車前、後牆板11、12之間。
由圖1的示意可知,前述左鋪網輥13的左鋪網輥輥軸132的前端和後端各轉動地支承在左鋪網輥輥軸軸承座1321上,而對應於左鋪網輥13的左鋪網輥輥軸132前端的左鋪網輥輥軸軸承座1321與前述的鋪網小車前牆板11背對前述鋪網小車後牆板12的一側固定,對應於左鋪網輥13的左鋪網輥輥軸132後端的左鋪網輥輥軸軸承座1321與鋪網小車後牆板12背對鋪網小車前牆板11的一側固定;前述右鋪網輥14的右鋪網輥輥軸142的前端和後端各轉動地支承在右鋪網輥輥軸軸承座1421上,對應於右鋪網輥14的右鋪網輥輥軸142前端的右鋪網輥輥軸軸承座1421與鋪網小車前牆板11背對鋪網小車後牆板12的一側固定,而對應於右鋪網輥14的右鋪網輥輥軸142後端的右鋪網輥輥軸軸承座1421與鋪網小車後牆板12背對鋪網小車前牆板11的一側固定;前述的下輸棉環簾導輥15的下輸棉環簾導輥軸152的前端和後端各轉動地支承在下輸棉環簾導輥軸軸承座1521上,對應於下輸棉環簾導輥15的下輸棉環簾導輥軸152的前端的下輸棉環簾導輥軸軸承座1521與鋪網小車前牆板11背對鋪網小車後牆板12的一側固定,而對應於下輸棉環簾導輥15的下輸棉環簾導輥軸152的後端的下輸棉環簾導輥軸軸承座1521與鋪網小車後牆板12背對鋪網小車前牆板11的一側固定。
作為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技術要點:在前述鋪網小車的結構體系中還包括一用於對由前述左鋪網輥13與右鋪網輥14協同作用而鋪出的無紡織纖維棉網壓迫(也可稱「迫持」,以下同)的壓棉機構3,該壓棉機構3設置在前述的機架2上並且在對應於前述鋪網輥13的長度方向的左側的位置以及在對應於前述右鋪網輥14的長度方向的右側的位置與前述的鋪網小車前牆板11以及鋪網小車後牆板12連結。
請繼續見圖1,前述的壓棉機構3包括左壓棉輥31、右壓棉輥32、壓棉簾左上導輥33、壓棉簾左下導輥34、壓棉簾右上導輥35、壓棉簾右下導輥36和壓棉簾37(也可稱「壓棉環簾」,以下同),左壓棉輥31在對應於前述左鋪網輥13的長度方向的左側的位置轉動地支承在前述的鋪網小車前牆板11與鋪網小車後牆板12之間,右壓棉輥32在對應於前述右鋪網輥14的長度方向的右側的位置轉動地支承在鋪網小車前牆板11與鋪網小車後牆板12之間,壓棉簾左上導輥33在對應於左壓棉輥31的長度方向的左側的位置轉動地支承在前述機架2的左端,壓棉簾左下導輥34在對應於壓棉簾左上導輥33的長度方向的下方的位置轉動地支承在機架2的左端,壓棉簾右上導輥35在對應於右壓棉輥32的長度方向的右側的位置轉動地支承在機架2的右端,壓棉簾右下導輥36在對應於壓棉簾右上導輥35的長度方向的下方的位置轉動地支承在機架2的右端,壓棉簾37的左端與設置在機架2的左端的壓棉簾左固定橫杆371固定,中部依次套置於左壓棉輥31、壓棉簾左上導輥33、壓棉簾左下導輥34、壓棉簾右下導輥36、壓棉簾右上導輥35和右壓棉輥32,而壓棉簾37的右端與設置在機架2的右端的壓棉簾右固定橫杆372固定。
由圖1的示意可知,前述左壓棉輥31的左壓棉輥軸311的前端和後端各通過左壓棉輥輥軸軸承座3111分別轉動地支承在鋪網小車前、後牆板11、12之間;同例,前述右壓棉輥32的右壓棉輥軸321的前端和後端各通過右壓棉輥同軸承座3211分別轉動地支承在鋪網小車間、後牆11、12之間。
繼續見圖1,在前述機架2的左端並且在對應於前述壓棉簾左上導輥33的前端和後端的位置各設置有一壓棉簾左上導輥調整裝置23以及在對應於前述壓棉簾左固定橫杆371的前端和後端的位置各設置有一壓棉簾左固定橫杆調整裝置24,在機架2的右端並且在對應於前述壓棉簾右上導輥35的前端和後端的位置各設置有一壓棉簾右上導輥調整裝置25以及在對應於前述壓棉簾右固定橫杆372的前端和後端的位置各設置有一壓棉簾右固定橫杆調整裝置26,前述的壓棉簾左上導輥33的壓棉簾左上導輥軸331的前端和後端轉動地支承在壓棉簾左上導輥調整裝置23上,前述的壓棉簾左固定橫杆371的前端和後端支承在壓棉簾左固定橫杆調整裝置24上,前述的壓棉簾右上導輥35的壓棉簾右上導輥軸351的前端和後端轉動地支承在壓棉簾右上導輥調整裝置25上,前述的壓棉簾右固定橫杆372的前端和後端支承在壓棉簾右固定橫杆調整裝置26上;在前述機架2上並且在對應於前述壓棉簾左下導輥34的前端和後端的位置各設置有一壓棉簾左下導輥調整裝置27,而在對應於前述壓棉簾右下導輥36的前端和後端的位置各設置有一壓棉簾右下導輥調整裝置28,壓棉簾右下導輥34的壓棉簾左下導輥軸341的前端和後端轉動地支承在壓棉簾左下導輥調整裝置27上,壓棉簾右下導輥36的壓棉簾右下導輥軸的前端和後端轉動地支承在壓棉簾右下導輥調整裝置28上。
請參見圖2並且結合圖1,前述下輸棉環簾導輥15的前述下輸棉環簾導輥軸152前端和前述左鋪網輥13的左鋪網輥輥軸132的前端以及前述右鋪網輥14的右鋪網輥輥軸142的前端均探出前述鋪網小車前牆板11背對前述鋪網小車後牆板12的一側,並且在下輸棉環簾導輥15的下輸棉環簾導輥軸152的前端固定有一下輸棉環簾導輥鏈輪151,在左鋪網輥13的左鋪網輥輥軸132的前端固定有一左鋪網輥傳動鏈輪131,而在右鋪網輥14的右鋪網輥輥軸142的前端固定有一右鋪網輥傳動鏈輪141,前述的下輸棉環簾導輥鏈輪151、左鋪網輥傳動鏈輪131以及右鋪網輥傳動鏈輪141由鋪網輥傳動鏈條16連結。
依據先有技術並且結合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可以理解:在由圖1示意的下輸棉環簾10運動的過程中,由下輸棉環簾10帶動下輸棉環簾導輥15,由固定於下輸棉環簾導輥15的下輸棉環簾導輥軸152的前端的下輸棉環簾導輥鏈輪151帶動鋪網輥傳動鏈條16,由於鋪網輥傳動鏈條16同時與前述的固定在左鋪網輥13的左鋪網輥輥軸132的前端的左鋪網輥傳動鏈輪131以及固定在右鋪網輥14的右鋪網輥輥軸142的前端的右鋪網輥傳動鏈輪141傳動連結,因而由鋪網輥傳動鏈條16帶動左鋪網輥13以及右鋪網輥14運動。具體而言,左鋪網輥13順時針運動,而右鋪網輥14逆時針運動,由左、右鋪網輥13、14的協同作用而將無紡織纖維棉網引出(也可稱「挾出」)。
請重點見圖1,在前述鋪網小車前牆板11背對鋪網小車後牆板12的一側即在鋪網小車前牆板11的前側通過鋪網輥傳動鏈條漲緊鏈輪軸1111轉動地設置有一鋪網輥傳動鏈條漲緊鏈輪111,前述的鋪網輥傳動鏈條16套置在鋪網輥傳動鏈條漲緊鏈輪111上。
由圖1所示,在前述鋪網小車前牆板11上並且在對應於前述鋪網輥傳動鏈條漲緊鏈輪軸1111的位置開設有一漲緊鏈輪軸調整槽112,鋪網輥傳動鏈條漲緊鏈輪軸1111在對應於該漲緊鏈輪軸調整槽112的位置設置在鋪網小車前牆板11上。
請繼續見圖1,前述鋪網小車總成1的結構體系還包括有一鋪網小車左滾輪軸17和一鋪網小車右滾輪軸18,鋪網小車左滾輪軸17的前端通過第一滾輪軸座173與前述鋪網小車前牆板11的左端固定並且轉動地設置有一鋪網小車左滾輪軸前滾輪171,鋪網小車左滾輪軸17的後端通過第二滾輪軸座174與前述鋪網小車後牆板12的左端固定並且轉動地設置有一鋪網小車左滾輪軸後滾輪172,鋪網小車右滾輪軸18的前端通過第三滾輪軸座183與鋪網小車前牆板11的右端固定並且轉動地設置有一鋪網小車右滾輪軸前滾輪181,鋪網小車右滾輪軸18的後端通過第四滾輪軸座184與鋪網小車後牆板12的右端固定並且轉動地設置有一鋪網小車右滾輪軸後滾輪182,鋪網小車左滾輪軸前滾輪171以及鋪網小車右滾輪軸前滾輪181與前述機架前橫梁21形成滾動副,而鋪網小車左滾輪軸後滾輪172以及鋪網小車右滾輪軸後滾輪182與前述機架後橫梁22形成滾動副。
由圖1所示,在前鋪網小車左滾輪軸17的前端以及鋪網小車右滾輪軸18的前端之間固定有一前同步帶固定接頭連接架19,在該前同步帶固定接頭連接架19的左端固定有一前同步帶左固定接頭191,而在前同步帶固定接頭連接架19的右端固定有一前同步帶右固定接頭192,圖中示意的前同步帶193的一端與前同步帶左固定接頭191固定,而另一端與前同步帶右固定接頭192固定。相同的道理:在鋪網小車左滾輪軸17的後端以及鋪網小車右滾輪軸18的後端之間同樣固定有一後同步帶固定接頭連接架(圖中未示出),在後同步帶固定接頭連接架的左端固定一後同步帶左固定接頭(圖中未示出),而在後同步帶固定接頭連接架的右端固定一後同步帶右固定接頭(圖中未示出),在後同步帶左、右固定接頭之間固定一後同步帶(圖中未示出)。前同步帶193以及圖中未示出的但依據專業常識可以理解的後同步帶與由圖3示意的同步帶驅動裝置4傳動連接(屬於已有技術)。
在圖1中還示出了固定於鋪網小車前牆板11上的一前牽引鏈條固定腳113,在前牽引鏈條固定腳113上固定有一前牽引鏈條1131的一端,前牽引鏈條1131的中部套置在由圖3示意的並且設置於鋪網大車5上的前牽引鏈條大鏈輪51上,前牽引鏈條1131的另一端固定在鋪網大車5上。同樣的道理:在鋪網小車後牆板12上固定有一後牽引鏈條固定腳(圖中未示出),在後牽引鏈條固定腳上固定一後牽引鏈條的一端(圖中未示出),後牽引鏈條的中部套置在設置於鋪網大車5上的後牽引鏈條大鏈輪上(圖中未示出),後牽引鏈條的另一端固定在鋪網大車5上。
由上述說明可知,由同步帶驅動裝置4通過前同步帶193以及圖中未示出的後同步帶使鋪網小車總成1左、右往復運動,同時由於前牽引鏈條1131以及圖中未示出的後牽引鏈條與鋪網大車5連結,因而在鋪網小車總成1左、右往復運動的同時鋪網大車5也相應運動,並且鋪網大車5的運動距離為鋪網小車總成1的運動距離的二分之一,如鋪網大車5移動一米,那麼鋪網小車總成移動二米。
繼續見圖1,前述壓棉簾37的左端通過壓棉簾左壓條373夾住在壓棉簾左壓條373與前述的壓棉簾左固定橫杆371之間,而壓棉簾37的右端通過壓棉簾右壓條374夾住在壓棉簾右壓條374與前述的壓棉簾右固定橫杆372之間。由圖1所示,前述的壓棉簾左壓條373通過左壓條固定螺釘3731與壓棉簾左固定橫杆371固定,從而將壓棉簾37的左端固定在(夾固在)壓棉簾左壓條373與壓棉簾左固定橫杆371之間。同樣,前述的壓棉簾右壓條374通過右壓條固定螺釘3741與壓棉簾右固定橫杆372固定,從而將壓棉簾37的右端固定在(夾固在)壓棉簾右壓條374與壓棉簾右固定橫杆372之間。
繼續見圖1,前述的壓棉機構3還包括有間隔設置的壓棉簾託輥38(本實施例有兩個,但並不局限於兩個),該壓棉簾託輥38在對應於前述壓棉簾左、右下導輥34、36之間的位置各通過壓棉簾託輥軸座381轉動地支承在前述機架2上,前述的壓棉簾37與該壓棉簾託輥38接觸。
由於前述壓棉簾右上導棍調整裝置、壓棉簾左下導輥調整裝置27以及壓棉簾右下導輥調整裝置28的結構是與前述壓棉簾左上導輥調整裝置23的結構及調整方式相同的,因而申請人在下面僅對壓棉簾左上導輥調整裝置23作說明,該壓棉簾左上導輥調整裝置23包括一壓棉簾導輥軸承座支架231、一壓棉簾導輥軸承座232和一壓棉簾導輥軸承座調整螺杆233,壓棉簾導輥軸承座支架231優選以焊接方式與前述機架2的左端固定,該壓棉簾導輥軸承座支架231構成有一壓棉簾導輥軸承座支架腔2311,在該壓棉簾導輥軸承座支架腔2311的頂部和底部並且在彼此對應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壓棉簾導輥軸承座滑動導軌23111,壓棉簾導輥軸承座232設置在壓棉簾導輥軸承座支架腔2311內並且該壓棉簾導輥軸承座232的頂部和底部各開設有壓棉簾導輥軸承座導滑槽,該壓棉簾導輥軸承座導滑槽與前述的壓棉簾導輥軸承座滑動導軌23111滑動配合,壓棉簾導輥軸承座調整螺杆233的左端與壓棉簾導輥軸承座232的右側連接,而壓棉簾導輥軸承座調整螺杆233的右端支承在壓棉簾導輥軸承座支架231上並且由壓棉簾導輥軸承座調整螺杆螺母2331限定,前述壓棉簾左上導輥33的壓棉簾左上導輥軸331的前端和後端轉動地支承在壓棉簾導輥軸承座232上。
當要對壓棉簾左上導輥33向左調整時,先旋鬆壓棉簾導輥軸承座調整螺杆螺母2331,再將壓棉簾導輥軸承座調整螺杆233連同壓棉簾導輥軸承座232向左挪移(推移),而後再旋緊壓棉簾導輥軸承座調整螺杆螺母2331,並且依需通過壓棉簾左下導輥調整裝置27對壓棉簾左下導輥34作相應的調整,通過壓棉簾右上導輥調整裝置25將壓棉簾右上導輥35向右作相應的調整,以及通過壓棉簾右下導輥調整裝置28將壓棉簾右下導輥36向右作相應的調整。由於對壓棉簾左上導輥33向右調整的道理與前述向左調整雷同,故不再贅述。
繼續見圖1,由於前述壓棉簾左固定橫杆調整裝置24的結構是與前述壓棉簾右固定橫杆調整裝置26的結構相同的,因此申請人在下面僅對壓棉簾右固定橫杆調整裝置26作說明,該壓棉簾右固定橫杆調整裝置26包括一支承架261、一橫杆固定座262、一橫杆固定座調整螺杆263、一漲緊彈簧264和一漲緊彈簧支承座265,支承架261在對應於前述壓棉簾右上導輥調整裝置25的下方的位置優選通過焊接方式與前述機架2固定,在該支承架261的頂部固定有一對橫杆固定座滑動導軌2611,橫杆固定座262在對應於一對橫杆固定座滑動導軌2611之間的位置與一對橫杆固定座滑動導軌2611滑動配合,橫杆固定座調整螺杆263的左端與橫杆固定座262的右側連接,而橫杆固定座調整螺杆263的右端支承在機架2上,漲緊彈簧264套置在橫杆固定座調整螺杆263的右端,該漲緊彈簧264的左端支承在漲緊彈簧支承座265上,而漲緊彈簧264的右端支承在調節螺母2631上,該調節螺母2631旋配在橫杆固定座調整螺杆263上,漲緊彈簧支承座265與機架2固定,前述的壓棉簾右固定橫杆372的前端和後端與前述的橫杆固定座262(有一對)固定。
請參見圖4並且結合圖1,在圖4中示出了餵入斜簾6、上平簾7、上平簾驅動裝置8、下輸棉環簾驅動裝置9以及中平簾20,餵入斜簾6的功用是將由前道工序的開松機開松的無紡織纖維輸送給上平簾7,上平簾驅動裝置8設置在機架2上,上平簾7的一端(左端)套置在由上平簾驅動裝置8驅動的上平簾主動輥71上,另一端(右端)套置在上平簾從動輥72上。上平簾驅動裝置8由上平簾驅動電機81和上平簾驅動減速箱82組成,上平簾驅動電機81與上平簾驅動減速箱82傳動配合併且由上平簾驅動減速箱82連同上平簾驅動電機81固定在前述機架2上,前述的上平簾主動輥71與上平簾驅動減速箱82的上平簾驅動減速箱軸傳動連接。下輸棉環簾驅動裝置9包括配有電機的下輸棉環簾驅動減速箱91、減速箱大鏈輪92、減速箱大鏈輪鏈條93、小鏈輪94和減速箱安裝座95,減速箱安裝座95固定在機架2上,配有電機的下輸棉環簾驅動減速箱91設置在減速箱安裝座95上,減速箱大鏈輪92固定在下輸棉環簾驅動減速箱91的下輸棉環簾驅動減速箱輸出軸911上,減速箱大鏈輪鏈條93的一端套置在減速箱大鏈輪92上,另一端套置在小鏈輪94上,小鏈輪94固定在下輸棉環簾10的下輸棉環簾主動輥101上。中平簾20的一端套置在中平簾左輥筒201上,另一端套置在中平簾右輥筒202上,中平簾左輥筒201以及中平簾右輥筒202轉動地支承在前述的鋪網大車5上。前述的下輸棉環簾10按圖4的箭頭所示依次套在下輸棉環簾第一過渡輥102、下輸棉環簾第二過渡輥103、前述的下輸棉環簾導輥15、下輸棉環簾第三過渡輥104和下輸棉環簾第四過渡輥105上。前述的下輸棉環簾第一、第二、第三過渡輥102、103、104和下輸棉環簾第四過渡輥105轉動地設置在鋪網大車5上。在圖4中還示出了前述前牽引鏈條1131在途經前牽引鏈條大鏈輪51後與鏈條固定座114固定的情形,該鏈條固定座114固定在鋪網大車5上。
在圖4中還示出了前述的同步帶驅動裝置4,該同步帶驅動裝置4包括同步帶驅動電機41和同步帶驅動減速箱42,同步帶驅動電機41與同步帶驅動減速箱42傳動配合併且由同步帶驅動箱42連同同步帶驅動電機41設置在前述的機架2上,前述的前同步帶193以及後同步帶的左端分別套置在對應的左同步帶輪1931上,而該同步帶輪1931由同步帶驅動減速箱42的同步帶驅動減速箱軸帶動,前同步帶193以及後同步帶的右端套置在同步帶漲緊調整裝置30的右同步帶輪301上。
申請人結合圖1、圖2和圖4描述本發明的鋪網原理,經前道工序的開松機開松後的無紡織纖維由餵入斜簾6餵給上平簾7,上平簾7在上平簾驅動裝置8帶動上平簾主動輥71的狀態下圍繞上平空主、從動輥71、72周而復始地運動,即形成一個周而復始的移運平面。同時在下輸棉環簾驅動裝置9的工作下,由電機下輸棉環簾驅動減速箱91,由下輸棉環簾驅動減速箱91的下輸棉環簾驅動減速箱輸出軸911帶動下輸棉環簾主動輥101,使下輸棉環簾10按圖4中示意的箭頭方向運動。還同時,中平簾20圍繞中平簾左、右輥筒201、202周而復始地運動即形成一個周而復始的傳運平面。又同時,在同步帶驅動裝置4的工作下使前同步帶193以及後同步帶運動,帶動鋪網小車總成1運動,由於同步帶驅動電機411為具有正反轉功能的電機,因而能使鋪網小車總成1左右往復運動。
在前述過程中,由於下輸棉環簾10套置於下輸棉環簾主動輥101上,並且按圖4箭頭示意還套置於下輸棉環簾第一、第二過渡輥102、103、下輸棉環簾導輥15、下輸棉環簾第三、第四過渡輥導輥104、105上,因而下輸棉環簾10也周而復始地運動。
在上述過程中,由上平簾7將由餵入斜棉6輸往的無紡織纖維餵至中平簾20,由中平簾20與下輸棉環簾10的共同作用下從圖4示意的第一通道40a進入左、右鋪網輥13、14之間的第二通道40b,出第二通道40b的無紡織纖維棉網鋪疊於成網簾50,由成網簾50供給針刺機針刺。
在前述鋪網小車總成1的左、右鋪網輥13、14鋪網的過程中,也就是說明無紡織纖維棉網鋪疊於成網簾50的過程中,由於本發明的壓棉機構3的結構體系的壓棉簾37分別挽及(套置於)左、右壓棉輥31、32,而左、右壓棉輥31、32分別轉動地支承於鋪網小車前、後牆板11、12之間,又由於壓棉簾37還套置於壓棉簾左、右下導輥34、36上,因而壓棉簾37隨鋪網小車總成1的往復運動而運動,並且由壓棉簾37將由左、右鋪網輥13、14協同作用而鋪置於成網簾50上的無紡織纖維迫持,不會出現向上飄逸、粘輥(粘附於左、右鋪網輥13、14)乃至亂網的現象。
實施例2:
請參見圖3,相對於實施例1,本實施例2將壓棉機構3的結構體系的壓棉簾37的壓棉簾左固定橫杆371與機架前、後橫梁21、22的左端底部固定,也就是將壓棉簾左固定橫杆371在對應在於機架2的左端的位置固定在機架前、後橫梁21、22底部之間,同例,將壓棉簾右固定橫杆372與機架前、後橫梁21、22的右端底部固定,也就是將壓棉簾右固定橫杆372在對應於機架2的右端的位置固定在機架前、後橫梁21、22底部之間,將壓棉簾37的左端通過壓棉簾左壓條373夾固在壓棉簾左壓條373與壓抽簾左固定橫杆371之間,將壓棉簾37的右端通過壓棉簾右壓條374夾固在壓棉簾右壓條374與壓棉簾右固定橫杆372之間。由此可知,相對於實施例1,本實施例2的壓棉簾37的左端和右端的固定位置發生了形式變化,但最終目的是相同的。其餘均同對實施例1的描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彌補了已有技術中的缺憾,順利地完成了發明任務,如實地兌現了申請人在上面的技術效果欄中載述的技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