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白鹿原》讀後感

2023-09-22 17:58:55

  《白鹿原》是作家陳忠實的代表作,該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

  《白鹿原》讀後感一

  可能是一種巧合,也可能是一種緣分。看的好幾本書都是以西北黃土高原一帶風土人情為背景的。與我們南方不同,那一帶地區缺乏水的靈性,可是,讓我們感覺到了黃土一樣的厚實。

  看了《白鹿原》,就覺得和路遙《平凡的世界》風土人情很像。大師說白鹿原是以陝北為背景,而白鹿原則以陝南為背景的,但兩地的生活還是大同小異的。只是《平凡的世界》寫的是解放後到改革開放初期,時代變遷迅速。而《白鹿原》則是清末到解放後。

  故事集中體現白鹿原裡的白鹿村,同時也叫「仁義村」。看名字就能才出七八分,白鹿村歷史悠久,民風古樸。有以白嘉軒為首的白家,和以鹿子森為首的鹿家兩大姓家族,白家是族長的地位。白鹿村有自己的族規,後來又有了鄉約,簡單的說就是有自己的法律。村民勤勞,仁義,有一段時間甚至給人有點世外桃源的感覺。但同時,由於時代的變遷,辛亥革命,民國革命運動,國共兩黨之爭,抗日,解放戰爭,解放後初期,這些時代大事件的發生這對這個小小的,甚至有些封閉的地方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尤其是後來的兩黨之爭之激烈,在白鹿原颳起一陣陣風。

  白嘉軒,鹿子森,郎中冷先生,以及知識淵博,時節高尚的朱先生,屬於老一輩的人,白嘉軒是族長,這個人給人的感覺就是重情重義,勤勞樸實,申明大義,可以說是傳統道德的代表。處世有一套,對很多鬥爭,耳聞,都保持平靜心態。但他也有極保守的一面,有心計的遷墳,不認當***的女兒,也一度看著兒子白孝文墮落而不理這個兒子,對族規維護非常的嚴格,對田小娥的死沒有一點同情之心,這裡,他儼然成了封建道德的維護者,他只希望自己和後代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做人。而鹿子森這個人,可以說從頭到死就是個負面形象,他也有實力,他善於勾心鬥角,見白家好就眼紅,用計害白孝文,他這非常地世俗,他不像白嘉軒那樣在兩黨之外,他喜歡當官,投靠國民黨,他善於玩弄女人,最後這由於國民黨的潰敗變瘋,以致於被凍死,可以說是罪有應得。朱先生身為教書先生,品德高尚,一生弟子無數,為了百姓,總是挺身而出,強烈的民族氣節,一把年紀了堅持要上戰場,對實事的洞察力很高,可以說是民族的楷模。

  而他們的下一帶,白家的白孝文,白孝武,女兒白靈靈,鹿家的鹿兆海,鹿兆鵬,白家長工鹿三兒子鹿兆謙。在小說中,可以說是看著他們長大的,小時候都是那麼的天真無邪,一起玩耍,在鄉裡智者朱先生開的白鹿書院讀書。印象很深的是白家兩兄弟給鹿兆謙冰糖吃。但是後來,他們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很曲折。白孝文一直到新族長到被鹿子森陷害墮落再到做國民黨保安隊營長最後到起義做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縣長。鹿兆謙,也就是黑娃開始鬧農民暴動到直接從軍共產讜,失敗後當了土匪最後被白孝文招降,最後一起起義,當了新中國副縣長,卻被白孝文鬥死。而鹿兆鵬一直就當了共產讜,但最後音信全無。最後白靈靈和鹿兆海最有意思,他們一起在城上上學,產生感情,抗日時他們用一個硬幣決定命運,鹿兆海加入***,白靈靈加入國民黨,可是沒過幾年,由於生活的影響,鹿兆海加入了國民黨,白靈靈轉兒加入共產讜。最後的命運是鹿兆鵬圍剿紅軍戰死,白靈靈被共產讜內部當做特務而活埋,兩個後挺悲哀的。這一代人,大部分都英年早逝。可是說是時代造成的悲哀。白靈靈這個漂亮靈巧的女孩一直衝刺著這個保守的家,「阻擋革命者將被踏死」仿佛成了她的口頭禪,甚至多父親白嘉軒說了好幾遍。

  讀《白鹿原》的時候,一度感覺有的寫的挺神秘的,像那隻精靈一樣渾身白色的白鹿,總是幾次神神秘秘地出現,模糊知道它是一種美好,幸運的象徵,可是也說不清楚。讀了之後查資料,才知道它是一種類似當地那種,古樸,美好,勤勞,從善,一切好的東西的凝結,可以說是一種精神主體,源遠流長凝結而成的。和後來人們口中作惡的白狼相對。它們都是很神秘的。還有後來的田小娥死後化作鬼帶來瘟疫,看得人云裡霧裡的,不知道作者為什麼要安排這個情節。後來查了資料才明白。

  田小娥這個形象在讀這部小說中一直被忽略,她開始是地主小妾,後來成了鹿兆謙女人,鹿兆謙從軍又當土匪,私下裡和長輩鹿子森勾搭上,後來為了給報仇後誘惑白孝文,和白孝文勾搭上,這樣的女人,太容易被忽略了,甚至讓作為讀者的我們這輕視她,死後帶來瘟疫害死那麼多的人,直到被白嘉軒他們造了鎮妖塔鎮住。就是這樣一個形象,原來是被作者塑造成反封建形象的。敢於追求真正的愛情,敢於反抗,雖然是悲劇結束。如果仔細回憶一下作品,確實是這樣。她首先在地主家被欺壓,後來和鹿兆謙在一起,被拒絕進入祠堂,不被鹿三承認是兒媳,但她和鹿兆謙自己生活在一個窯洞裡。後來也是被鹿子森脅迫,為了就鹿兆謙才從了鹿子森,又受了鹿子森的蠱惑,誘惑白孝文報仇使其墮落,但沒有得到報仇的**,反而又被白孝文的痴情所感動,最後被鹿三殺死,死的時候喊了一聲「大」(爸爸)。她死後化鬼說,「我一沒有偷別人的棉花,麥子,二沒有對長輩不敬,沒有害小孩子,為何白鹿原就是容不下我(大意)」,她被鎮妖塔鎮住後依然化作會飛的蛾反抗,極具悲劇色彩,如果不細細推敲還真難以發現。

  陳忠實寫《白鹿原》和路遙《平凡的世界》一樣,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收集了豐富的資料,一再修改而成了。而且這些作家都是從小經歷了那種艱苦的歲月滾爬起來了。他們的作品這極具地方特色。覺得是不是他們應該屬於那種「鄉土作家」,但無疑是偏向於擅長寫鄉土人情的。挺喜歡他們筆下那種古樸的民風。只是感覺《白鹿原》的結尾有些倉促,有點零亂,跨度一下子太快了。

  《白鹿原》讀後感二

  已經好久沒有讀長篇小說了,印象裡少說也有20多年。一來是沒有那份閒錢去買裝潢華麗的小說;二來是沒有讀長篇小說的耐心和毅力;三來是手捧厚厚的長篇小說,手酸吃力不說,時不時地要翻頁,還得換手。再說這些年出的小說,紙張非常好也非常厚,翻頁難度大了,也增加書的重量,另外,大概為了讓書有厚度感有好的賣點,字間距行間距都弄得很大,且書中天地左右也留得多多的。看不了一會兒就得翻頁;四來如果是新的小說,我指的不是新出版的小說,而是新買來第一次翻看的小說,手託著硬硬的,哪哪都較勁,為了愛護書籍,又不敢生折硬壓,沒看幾頁就累了,我指的不是看累了,是手託書託累了。最後一條就是近幾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粗製濫造的多,為趕短期效應恨不得一個月就創作出一部幾百萬字的長篇小說,這樣的小說根本不值得一看。

  上個月,單位宣傳部門為了獎勵我寫稿子有功,發我一個電子閱讀器。開始不會從網上下載小說,放一段時間,後來下決心一定要鼓搗會,便在網上摸索。其實並不難,用了不到1小時就搞清楚來龍去脈。於是下載了陳忠實寫的長篇小說白鹿原。早就聽說這部小說很好,是一部農村史詩般的小說,陳忠實為寫這部長篇小說,沉到農村一待就是10多年。

  更因為電子閱讀器一改傳統紙制小說閱讀方式。電子閱讀器很輕,託在手裡好象拿著一張報紙,輕輕一點就翻頁了。看完一段放下明天再看,也不用做記號,下次打開就是上次看的那頁。還有不受光線制約,外界暗一點也不會損傷視力,電子閱讀器版面有亮度。再有就是電子閱讀器存儲量大,可以存很多小說。如果看一部小說感到有些乏,調整到另一部小說的頁面,既可以換換腦子,又可以換一種思路。電子閱讀器,真好。

  羅嗦的多了點,跑題了,言歸正傳吧。

  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看完長篇小說《白鹿原》,總體感覺舊社會並不那麼黑暗、也並不那麼萬惡;地主沒有那麼作威作福、窮人也沒有那麼饑寒交迫。一個社會總有一個社會存在的道理,即使行將滅亡。如果沒有戰亂;沒有土匪就更好了。

  地地道道的地主白嘉軒很仁義,很對得起他的那些長工。麥子剛打下來,最先讓長工套上牛車,拉上新麥子送回家,一點不剋扣。年底該給多少銀元就給多少銀元,早早就放長工的假,讓他們回家過年去。

  在白鹿原能當上長工,是一件很光榮的事。因為只有得到主人家的信任才能當上長工,否則的話,永遠是短工。短工臉上是不光彩的,說明沒有被主人家看上,只能打短工。主人家僱用短工期間,就是考察期間,考察所僱人是否可靠,可靠了才會被僱為長工。

  雖然沒有動搖中學時代受到的收租院「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的教育,更沒有動搖「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的偉大教導,但我還是感到白鹿原的長工都是幸福的長工,幸福得比現在都幸福。

  2011年4月1日《北京青年報》「私人別史」用整版的篇幅登載了題為「收租院像原子彈——少為人知的引爆內幕」的文章,詳細記錄了60年代中期大型革命雕塑收租院創作親歷。讓我回想起上中學那個年代參觀收租院的影像。現在想來大概像四川省大邑縣安仁鎮劉文彩那樣的大地主很少很少,所以才作為典型反面人物來宣傳教育。

  鹿三是白嘉軒的長工。但他倆之間根本看不出一個是地主,一個是長工的樣子。下面摘抄第17章和第18章中兩小自然段,這兩段不僅刻畫了白嘉軒和鹿三之間的親密關係,而且描寫得相當細微(如果不願意看,請跳過去)。

  第17章。已是秋末冬初,白日短促到巧媳婦難做三頓飯的季節。太陽墜入白鹿原西部的原坡,一片羞怯的霞光騰起在西原的上空。白嘉軒雙手拄著拐杖站在地頭,瞅著鹿三一手捉著犁杖一手揚著鞭子悠悠地耕翻留作棉田的地塊,黃褐色的泥土在犁鏵上翻卷著;鹿三和牛的背影漸漸融入西邊的霞光裡迎面奔到他眼前來了。白嘉軒手心痒痒喉嚨也痒痒了,想攥一攥犁杖光滑的扶把兒,想踩踏踩踏那翻卷著的泥土,想放開喉嚨吆喝吆喝牲畜了。當鹿三再犁過一遭在地頭回犁勒調犍牛的時候,白嘉軒扔了拐杖,一把抓住犁把兒一手奪過鞭子,說:「三哥,你抽袋煙去!」鹿三嘴裡大聲憨氣地嘀嗒著:「天短求得轉不了幾個來回就黑咧!」最後還是無奈放了鞭子和犁杖,很不情願地蹲下來摸煙包。他瞧著嘉軒把犁尖插進壟溝一聲吆喝,連忙奔上前抓住犁杖:「嘉軒,你不該犁地,你的腰……」白嘉軒撥開他的手,又一聲吆喝:「得兒起!」犍牛拖著犁鏵趄前走了。白嘉軒轉過臉對鹿三大聲說:「我想試火一下!」鹿三手裡攥著上尚未裝進煙末的菸袋跟著嘉軒並排兒走著擔心萬一有個閃失。白嘉軒很不喜悅地說:「你跟在我旁邊我不舒服,你走開你去抽你的煙!」鹿三無奈停住腳步,眼睛緊緊瞅著漸漸融進霞光裡的白嘉軒,還是攥著空菸袋記不起來裝煙。

  第18章。白鹿村在渭北以及在當地鄰村熬活兒的長工漢們紛紛回到自家屋裡來,即使不大仁義的主家也都提前付給他們全年的工價,讓他們在離年終之前的二個多月就下工回家了,起碼可以省下一個人的口糧。鹿三在街巷裡看見這些提前下工回歸的兄弟哥們就想到自己。在麥子斷定不能出苗以後,瞧著牲畜市場日漸下跌的行情,白嘉軒果決地賣掉了青騾和犍牛,只留下一匹騍馬。這不算是多麼聰明的舉措,誰也能謀劃得出來,一頭牛或一匹騾子一年間吃下的精料——豌豆和夫皮,也許可以換回五頭牛和五匹騾子。除了糧食集集冒漲,其餘百物牲畜棉花木料布匹雜貨以及土地天天往下跌價,女子訂親的聘金也跌過大半。在可怕的饑荒年剛剛露出暴虐先兆的時候,各色糧食一下就被推到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任何東西包括人本身都不得不俯首臣不得不跌價再跌價了。小麥無苗,冬天不用上糞了;棉花旱死了,軋花機也甭招徠彈花主顧了;牲畜賣掉了,剩下一匹馬浮不住一個人專門餵養;整個一個冬天和春天都將閒適無活兒,自己閒吃靜坐

  在人家屋裡怎麼好意思呢?他深信白嘉軒絕不會象村中那些長工的主家那樣打發他提早下工,需得自己說話辭別而不能賴著主家來攆出門去。晚飯後,鹿三抹了抹嘴巴點燃旱菸袋,爽聲朗氣他說:「嘉軒,我今黑回去呀。」白嘉軒平和地說:「回你回喀!有啥事你儘管辦。今年冬裡沒啥緊活路喀!」鹿三料定主家理會錯了自己的原意,就挑明了說:「我明日再不來咧!」白嘉軒依然平和地說:「我剛才說了嘛!何止明日?三天五天你儘管走。」鹿三更透徹他說:「從明日往後,我再不來了我下工咧!」白嘉軒這才從椅背上欠起身子:「那咋麼了?半路上你就走了不來了?離過年還遠著哩嘛!」仙草聽見了也湊到桌邊問:「三哥你犯了俺屋誰的心病咧?你倒是明說怎麼能走哩?」鹿三連忙解釋:「地裡也沒啥活兒屋裡也沒啥活兒了,我白吃閒坐著不自在喀!」白嘉軒說:「你走了倒是自在了,可把不自在丟給我了!」鹿三愣怔一下。臼嘉軒接著說:「為了省一份口糧攆你出門,人會說我啥話哩?我心裡能不自在嗎?」鹿三忙說:「不是這話!是沒活幹了閒下,這誰都看得見的事,不會胡說的。明年春上要是落下透雨地裡活兒開場了,我不用你叫就來了。」白嘉軒冷下臉說:「三哥你聽著,從今往後你再甭提這個話!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我吃稠的你吃稠,我吃稀的你吃稀;萬一有一天斷頓了揭不開鍋了,咱弟兄們出門要飯搭個夥結伴兒——」鹿三咽了一口唾液,粗大的喉圪節猛烈地滑動了兩下,沒有話說了。白嘉軒隨之輕俏地說:「沒活兒幹了你就歇著睡著,歇夠了睡膩了你就逛去浪去!逢集了逛集沒集時到人多的地方去說,耍糾方耍狼吃娃耍媳婦跳井,說了耍了再歇再睡……你甭瞪眼!兄弟我不是給你撇涼腔是說正經話:天殺人人不能自殺。年饉大心也就要放大。年饉大心要小了就更遭罪了。」鹿三覺得眼裡快要忍不住流淚,沒有說話就轉身出了院子進了馬號。

  這分明是兄弟倆,而且還是親兄弟倆。

  我認為黑娃與白嘉軒之間不會有那麼深的仇恨,恨得非要把白嘉軒的腰打斷。白嘉軒對黑娃很好,白嘉軒給黑娃買了筆墨紙硯叫他念書,可他還要逃學。黑娃說了一句「我嫌嘉軒叔的腰挺的太硬太直」。鹿三叫黑娃來給牛割草,黑娃也說過這話。鹿三叫黑娃替他來頂工,他硬要跟嘉道到渭北去熬活就是不上這兒來,還說了話:「我嫌嘉軒叔腰挺的大硬太直我害怕。」難道就因為這個,就把白嘉軒的腰打斷嗎?理由不充分。

  既然郭舉人的小女人小娥可以和黑娃一拍即合脫衣解褲,那麼再和鹿子霖上床就不足為奇,再和白孝文如膠似漆地性愛更是順理成章的事。如果說與前面兩個男人還不能算是主動出擊,那麼在鹿子霖的授意下她憑著她那「三寸金蓮」拿下白孝文,則實實在在地把自己地地道道的破鞋本質暴露得一清二楚。這就難怪她的公公、黑娃的爹鹿三親手把她殺了。深受其害的鹿三為了自己的兒子,也為自己尊敬的主人白嘉軒的兒子。

  還有許多與我小時候受到的教育截然相反的內容就不一一列舉了。

  向敢於還歷史真實面貌的著名作家陳忠實致敬!

  希望這樣的作家多一些。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