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與小魚讀後感800字
2023-10-21 05:37:57 4
讀完《母親與小魚》,我又一次陷入深思。因為一個錯誤的選擇,導致了一場錯誤的愛情——文中的母親因為愛上了一個錯誤的人,從此深陷「錯誤」沼澤中,無法自拔。
總是如此,一個小小的錯誤,如一粒細沙,落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一層又一層漣漪,再難以恢復平靜。楚漢之爭時,項羽由於在鴻門宴上一時疏忽,錯過了良機,卻不知留給他自己的只剩下死路一條……於是有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然而,錯誤並不都只帶來痛苦與悲劇。
《天藍色的彼岸》中,哈裡因為與姐姐雅丹婷發生口角,出門時甩出一句:「我再也不回來了。」雅丹婷說:「那太好了!」於是哈裡被車撞死了。如果故事到此結束,這不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悲劇嗎?然而,哈裡決定以幽靈的身份回到人間再看一眼。那時,他才第一次意識到姐姐對自己的愛之深,也是第一次明白自己對姐姐的情感原來不是恨,而是愛。他用自己的意志,控制了一支鉛筆(他無法拿動人間的任何物品,因為他是幽靈),與姐姐進行最後一次溝通,也是最溫暖的一次溝通,最真誠的一次溝通。一陣溫暖的悔恨之後,哈裡終於能正面死亡了。正是這一個錯誤,才帶來真心的交流,帶來一次不同尋常的領悟,帶來少有的勇氣與樂觀。
《追風箏的人》中,少爺阿米爾背叛了兒時的夥伴——僕人的兒子哈桑。由於無法面對哈桑,阿米爾用計謀趕走了僕人與其兒子。這個兒時的錯誤使後來成年的阿米爾無法原諒自己。20餘年後,得知哈桑死在塔利班人的槍口下,他更是悔恨交加,決定去營救哈桑的兒子索拉博——他已被塔利班的人抓走——來彌補當時的錯誤。於是他踏上了贖罪之路。歷盡千辛萬苦,阿米爾救回了索拉博,內心也釋然了。同時,他明白了:成為一個「好人」的路,只要願意尋找,隨處可見。
由此可見,面對一個錯誤的態度至關重要:如果哈裡死去後就懷著憎恨之情在天堂遊蕩,那麼他怎麼也無法體會那份溫情,讀懂自己的心聲;如果阿米爾不願意去贖罪,那麼他可能會一輩子活在悔恨自責之中…
在現實生活中也如此,我們需要用一個正確的方法與心態面對錯誤。人人皆會犯錯,雖然這個世界上沒有可以擦去錯誤的「eraser」。但至少,它可以擦去多數的悲傷與悔恨,重現光明,使我們成長,蛻變。也許,犯過錯誤,經過挫折,才可以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