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蠅生蛆器及其使用方法
2023-10-22 09:27:57 1
專利名稱:滅蠅生蛆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子應用生物技術領域。
蠅蛆富含蛋白質、幾丁質,是用以養雞、養鳥及養魚的精飼料,應予開發,化害為利。
用滅蠅生蛆器繁殖蛆蟲,無須製備專門的餌料,屠宰場、魚和肉類市場、禽畜養殖場以及每個家庭,都會產生蒼蠅喜歡的多種生物廢料;也無須專供蟲種,自然界的蒼蠅取之不竭,誘之即來。繁殖蠅蛆要求條件不高,除了嚴冬,長期可行,蛆蟲生長較快,而且不易生病,極少天敵。
滅蠅生蛆器就是這樣一種工具「借雞下蛋」,「殺雞取卵」,滅蠅生蛆,淨化環境,一舉多得,是廣大農民(特別是養殖專業戶)的好幫手。
結構如圖所示,滅蠅生蛆器由六部分組成1、底盆在最底部,用玻璃製作,上半壁不透光;(
圖1之(1));2、粘液槽底盆上的環形槽,用玻璃製作,槽的外緣高於內緣1.5釐米,(槽的內緣不透明更好)。(
圖1之(2))3、餌料盤用塑料製作,其半徑小於粘液槽的內徑約2.5釐米;(
圖1之(3))4、三腳架用塑料製作,託住餌料盤置於底盆中央;(
圖1之(4))5、孔蓋用不透明的硬塑料製作,中央為12釐米直徑圓孔,孔緣有0.8釐米高孔頸,孔蓋緊扣在粘液槽外緣上;(
圖1之(5))6、頂蓋用不透明的硬塑料製作,頂蓋下面有32片弧形膦或S形膈片,片間自成通道,片高2—3釐米,外高內底。膈片內端形成的圓,其直徑等於或稍大於12釐米以便頂蓋嵌在孔蓋的孔勁上,並構成32個方孔,方孔高不小於1釐米。(
圖1之(6)、圖2)以上六部分依次組裝成套,就成了滅蠅生蛆器。其中,底盆、粘液槽、佴料盤及三腳架的大小都可根據需要和制連工藝水平伸縮;也可以變形,橫拉成長槽狀,孔蓋上再加若干圓孔和頂蓋,但圓孔和頂蓋大小、形狀不變,大型的滅蠅生蛆器還可將底盆改成漏鬥狀以便直接取蛆。
使用方法1、將底盆中盛以飽和食鹽溶液,有2—3釐米水深即可;2、粘液槽裡注入米湯或稀麵糊、肥皂水,置於底盆上緣;
3、底盆中放置三腳架、架上放餌料盤,盤中盛以適量廢棄生物廢料,如腐肉、廢血、臭魚(腸肚)、爛蝦、壞蛋、敗乳、餿飯、酒糟,以及爛瓜果、鮮類便等,只用其一即可,多種配合更好,但必須有足夠的水;4、加上孔蓋、頂蓋;5、將滅蠅生蛆器置於菜園、果園、花園或廁所、棚圈角落,大量蒼蠅便會循著臭(腥)味從頂蓋下鑽進去,到餌料盤取食產卵,幾天之後盤中便會有很多的蛆蟲,老熟蛆蟲會爬出餌料盤墜入鹽水溺死,及時檢查(底盆下半壁透明可見),用自製濾網收取蛆蟲,衝洗之後可作飼料,直接飼餵或曬乾備用,鹽水可反覆使用,取食產卵後的蒼蠅,會循著亮光撞入粘液槽淹死,(如圖中箭頭所示)。
注意事項1、因傳染病死亡(或宰殺)的禽畜血肉不宜用作誘蠅生蛆的餌料;2、如果不慎丟失、損壞頂蓋或孔蓋或粘液槽,便不能再滅蠅,不宜再用來生蛆,須將各部件配齊再用;3、粘液槽應常清洗換液,保持清潔;4、餌料用後宜深埋入土為肥,勿隨便傾撒,以免有蛆放走。
權利要求
滅蠅生蛆器的設計利用了蒼蠅的趨化性(逐臭而趨)和趨光性(逃離時主要靠視覺),以透氣不透光的頂蓋、孔蓋結構,誘使蒼蠅循著腥臭氣溢出的孔道逆向爬入器中,待其食飽、產蛆之後,便會向著明亮的粘液槽上飛去,跌入槽中淹死,凡以此原理,類此結構利用生物廢料的誘蠅生蛆工具,都應屬於本發明專利權範圍,要求保護。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應用生物技術領域。滅蠅生蛆器是繁殖蛆蟲同時誘殺蒼蠅的工具,利用廣泛易得的生物廢料,誘蠅生蛆,消滅蒼蠅,淨化環境。滅蠅生蛆器由底盆、粘液槽、餌料盤、三腳架、孔蓋、頂蓋六部分組成。頂蓋內為弧形膈片,嵌在孔蓋之孔頸上,形成陰暗孔道,蒼蠅循著臭腥味逆向爬入餌料盤中取食產蛆,然後循著亮光撞進粘液槽淹死,成熟蛆蟲會爬出餌料盤,落入濃鹽水中,及時濾出、清水衝洗便可作飼料,直接飼餵或曬乾備用。
文檔編號A23K1/00GK1117791SQ9411594
公開日1996年3月6日 申請日期1994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1994年8月30日
發明者劉志兵 申請人:劉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