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零部件帶有均勻降溫結構的汽車零部冷卻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22 03:12:15 1
1.本發明涉及汽車零部件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零部件帶有均勻降溫結構的汽車零部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2.汽車零件在製造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不同階段的加工處理,其中需要保證零件在冷卻之後才能進行下一步加工,由於零件內部溫度很高,而零件本身的散熱速度有限,會延遲零件的下一步加工,所以就需要使用到汽車零部件冷卻裝置來對零件進行快速有效的降溫。
3.針對汽車零部件的冷卻裝置的研究,目前,現有技術中的公開了一種專利號為cn201811392876.x的一種汽車零件冷卻運輸線,該汽車零件冷卻運輸線結構穩定,對汽車零件的運輸效率高,且在對汽車零件運輸的過程中進行冷卻,能夠減少冷卻的時間,且不會影響冷卻的效率,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有利於推廣。
4.然而該種裝置實際在使用過程中,汽車零部件放置在傳送帶上表面,轉動電機通過帶動轉輪旋轉而讓傳送帶旋轉來讓汽車零部件移動至多個散熱風機主體的排氣口底部,實現對汽車零部件進行散熱降溫,由於汽車零部件的底端緊貼傳送帶的上表面,導致從散熱風機主體下方豎直吹出的氣流無法快速的對汽車零部件的底端進行散熱降溫,由於汽車零部件外壁形狀不規整,使得外汽車零部件壁也存在一定的散熱降溫死角,導致汽車零部件散熱降溫不夠均勻,效果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汽車零部件帶有均勻降溫結構的汽車零部冷卻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描述問題。
6.本發明一種汽車零部件帶有均勻降溫結構的汽車零部冷卻裝置的目的與功效,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達成:一種汽車零部件帶有均勻降溫結構的汽車零部冷卻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主箱體,所述主箱體的上表面通過軸杆轉動連接有蓋板,所述主箱體內部下方的左右端均固定有導向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設置有對汽車零部件進行冷卻的降溫組件,所述主箱體的內部設置有對汽車零部件進行冷卻的輔助組件。
7.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降溫組件包括有水泵、引風機、儲水箱和收集管;具體的,所述底座底部的左右端均通過支架固定有水泵,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右端均固定有引風機,所述底座的底端中部固定有儲水箱,所述底座的中部嵌入有收集管,且收集管上下端的開口正好位於兩個導向板之間的下方和儲水箱的頂端中部。
8.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輔助組件包括有冷卻箱、排液管、霧化噴嘴、固定座、伺服電機、連接軸、液壓缸、滑塊、延伸柱、外環、限位環、壓板、進氣柱、排氣柱和防滑柱;具體的,兩個所述導向板的上表面通過支架固定有冷卻箱,且在冷卻箱的內部等
距豎向嵌入有排液管,所述冷卻箱的內壁固定有霧化噴嘴,所述主箱體內部的左右端均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中部均固定有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輸出端的傳動軸外壁均轉動連接有連接軸,所述固定座的上下端均橫向固定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輸出端的推桿外壁固定有滑塊,所述連接軸的外側嵌套有延伸柱,所述延伸柱的外壁固定有外環,所述外環的內部嵌入有限位環,所述延伸柱靠近冷卻箱中部的一端固定有壓板,所述壓板的內部橫向嵌入有進氣柱和排氣柱,所述壓板的外壁橫向固定有防滑柱。
9.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卻箱內壁的底端及前後左右端均等距設置有霧化噴嘴,所述霧化噴嘴與冷卻箱內部的管道相導通,所述引風機的排氣端和水泵的排液端均通過軟管與冷卻箱內部的管道相導通。
10.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延伸柱的內壁和連接軸的外壁均設置有卡齒,所述延伸柱內壁的卡齒與連接軸外壁的卡齒相嚙合,所述連接軸在延伸柱的外側呈水平方向左右滑動,所述延伸柱貫穿冷卻箱的左右端,而讓一端的壓板設置在冷卻箱的內部,兩個所述壓板圍繞冷卻箱的縱向中軸線呈對稱設置。
11.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液壓缸上的滑塊正好嵌入設置在外環的限位環中,所述滑塊與限位環相契合,所述滑塊在限位環中旋轉。
12.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壓板的內部開口設置有中空圓環狀的內槽,所述壓板中的進氣柱和排氣柱均與內槽相導通,所述進氣柱和排氣柱的外壁分別與壓板外壁的左右端均處在同一豎直水平面。
13.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氣柱設置在相鄰的防滑柱之間,所述防滑柱和排氣柱均圍繞壓板的中部呈圓環狀設置,所述防滑柱的長度為0.3-1cm。
14.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兩個所述導向板呈外側高內側低的直角三角形狀設置,所述儲水箱的內部上方橫向設置有磁性過濾網,所述水泵進液端的管道貫穿磁性過濾網設置在儲水箱的內部下方。
15.有益效果:1.本發明在使用過程中在對散熱降溫的汽車零部件進行固定後,兩個伺服電機可同時通過連接軸帶動延伸柱上壓板之間的汽車零部件慢速旋轉,由於冷卻箱內壁的下方和前後左右端均設置有霧化噴嘴,使得從霧化噴嘴中噴出的冷卻水可同時對汽車零部件的各個面進行散熱降溫,汽車零部件的散熱降溫死角更少,而水泵在關閉時,引風機會產生氣流進入霧化噴嘴中噴出,吹向汽車零部件的各個面,在對汽車零部件進行進一步降溫的同時,加快了冷卻水的蒸發速度,可避免散熱降溫後的汽車零部件表面粘黏大量的水,汽車零部件的散熱降溫效果較好且更加均勻。
16.2.本發明的汽車零部件放置在兩個壓板之間時,液壓缸同時推動延伸柱往冷卻箱的中部移動,使得汽車零部件的左右端緊貼壓板的防滑柱,實現對各種大小的汽車零部件進行固定,而從霧化噴嘴中噴出的水霧和氣流在沿著進氣柱進入壓板內部的內槽中時,由於防滑柱之間存在一定的間距且汽車零部件的左右端並未對排氣柱造成堵塞,使得氣流會從進氣柱另一側的排氣柱中排出,正好吹向汽車零部件的左右端,避免在對汽車零部件進行固定時無法對汽車零部件與壓板的接觸位置進行散熱降溫,減少汽車零部件的冷卻降溫死角,汽車零部件的散熱降溫效果較好且更加均勻。
附圖說明
17.圖1為本發明整體結構正面示意圖。
18.圖2為本發明整體結構正面剖面示意圖。
19.圖3為本發明延伸柱局部結構左側示意圖。
20.圖4為本發明壓板局部結構右側示意圖。
21.圖5為本發明延伸柱局部結構正面剖面示意圖。
22.圖6為本發明冷卻箱局部結構俯視示意圖。
23.圖7為本發明圖2a處放大示意圖。
24.圖1-7中,部件名稱與附圖編號的對應關係為:1-底座,101-水泵,102-引風機,103-儲水箱,104-收集管,2-主箱體,201-蓋板,202-導向板,203-冷卻箱,204-排液管,205-霧化噴嘴,206-固定座,207-伺服電機,208-連接軸,209-液壓缸,210-滑塊,211-延伸柱,212-外環,213-限位環,214-壓板,215-進氣柱,216-排氣柱,217-防滑柱。
具體實施方式
25.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26.實施例:如附圖1至附圖7所示:實施例1:一種汽車零部件帶有均勻降溫結構的汽車零部冷卻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主箱體2,主箱體2的上表面通過軸杆轉動連接有蓋板201,主箱體2內部下方的左右端均固定有導向板202,底座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設置有對汽車零部件進行冷卻的降溫組件,主箱體2的內部設置有對汽車零部件進行冷卻的輔助組件;降溫組件包括有水泵101、引風機102、儲水箱103和收集管104;底座1底部的左右端均通過支架固定有水泵101,底座1上表面的左右端均固定有引風機102,底座1的底端中部固定有儲水箱103,底座1的中部嵌入有收集管104,且收集管104上下端的開口正好位於兩個導向板202之間的下方和儲水箱103的頂端中部;其中,兩個導向板202呈外側高內側低的直角三角形狀設置,儲水箱103的內部上方橫向設置有磁性過濾網,水泵101進液端的管道貫穿磁性過濾網設置在儲水箱103的內部下方;冷卻水在霧化噴向汽車零部件掉落後,會穿過冷卻箱203的排液管204掉落在兩個導向板202上表面,之後冷卻水會沿著導向板202上表面滑落進入收集管104中再掉落至儲水箱103中儲存;其中,儲水箱103中磁性過濾網的主要作用是對進入儲水箱103內的冷卻水進行過濾,實現對冷卻水的循環利用。
27.實施例2:參考說明書附圖2-7可得知,實施例2與實施例1的不同在於,輔助組件包括有冷卻箱203、排液管204、霧化噴嘴205、固定座206、伺服電機207、連接軸208、液壓缸
209、滑塊210、延伸柱211、外環212、限位環213、壓板214、進氣柱215、排氣柱216和防滑柱217;兩個導向板202的上表面通過支架固定有冷卻箱203,且在冷卻箱203的內部等距豎向嵌入有排液管204,冷卻箱203的內壁固定有霧化噴嘴205,主箱體2內部的左右端均固定有固定座206,固定座206的中部均固定有伺服電機207,伺服電機207輸出端的傳動軸外壁均轉動連接有連接軸208,固定座206的上下端均橫向固定有液壓缸209,液壓缸209輸出端的推桿外壁固定有滑塊210,連接軸208的外側嵌套有延伸柱211,延伸柱211的外壁固定有外環212,外環212的內部嵌入有限位環213,延伸柱211靠近冷卻箱203中部的一端固定有壓板214,壓板214的內部橫向嵌入有進氣柱215和排氣柱216,壓板214的外壁橫向固定有防滑柱217;冷卻箱203內壁的底端及前後左右端均等距設置有霧化噴嘴205,霧化噴嘴205與冷卻箱203內部的管道相導通,引風機102的排氣端和水泵101的排液端均通過軟管與冷卻箱203內部的管道相導通;其中,引風機102的排氣端和水泵101的排液端均通過軟管與冷卻箱203內部的管道相導通時,軟管上均獨立設置有電磁閥,水泵101在工作或關閉時其排液端軟管的同時電磁閥打開或關閉,引風機102在工作時其排氣端軟管的電池閥同時打開或關閉,來使得冷卻箱203內部的管道可以正常進入氣流和冷卻水;汽車零部件進行固定後,兩個伺服電機207可同時通過連接軸208帶動延伸柱211上壓板214之間的汽車零部件慢速旋轉,水泵101在將儲水箱103中的冷卻水引入霧化噴嘴205中排出時,使得從霧化噴嘴中噴出的冷卻水可同時對汽車零部件的各個面進行散熱降溫,汽車零部件的散熱降溫死角更少;而水泵102在關閉時,引風機102會產生氣流進入霧化噴嘴205中噴出,吹向汽車零部件的各個面,在對汽車零部件進行進一步降溫的同時,加快了冷卻水的蒸發速度,可避免散熱降溫後的汽車零部件表面粘黏大量的水,汽車零部件的散熱降溫效果較好且更加均勻;延伸柱211的內壁和連接軸208的外壁均設置有卡齒,延伸柱211內壁的卡齒與連接軸208外壁的卡齒相嚙合,連接軸208在延伸柱211的外側呈水平方向左右滑動,延伸柱211貫穿冷卻箱203的左右端,而讓一端的壓板214設置在冷卻箱203的內部,兩個壓板214圍繞冷卻箱203的縱向中軸線呈對稱設置;液壓缸209上的滑塊210正好嵌入設置在外環212的限位環213中,滑塊210與限位環213相契合,滑塊210在限位環213中旋轉;液壓缸209的滑塊210通過嵌入在外環212的限位環213中,使得液壓缸209可推動外環212上的延伸柱211往冷卻箱203的中部移動,使得汽車零部件的左右端緊貼壓板214的防滑柱217,實現對各種大小的汽車零部件進行固定;由於延伸柱211內壁的卡齒與連接軸208外壁的卡齒相嚙合,使得延伸柱211在移動時其內壁的卡齒會同時在連接軸208外壁的卡齒間左右移動,使得壓板214在緊貼汽車零部件左右端時,伺服電機207可通過連接軸208正常帶動延伸柱211旋轉;其中,由於液壓缸209一端的滑塊210嵌入在外環212的限位環213中,當延伸柱211在旋轉時,延伸柱211上外環212的限位環213會正常在滑塊210外側旋轉,避免液壓缸209對
延伸柱211的正常旋轉造成阻礙。
28.實施例3:參考說明書附圖2-6可得知,實施例3與實施例1和2的不同在於,壓板214的內部開口設置有中空圓環狀的內槽,壓板214中的進氣柱215和排氣柱216均與內槽相導通,進氣柱215和排氣柱216的外壁分別與壓板214外壁的左右端均處在同一豎直水平面;排氣柱216設置在相鄰的防滑柱217之間,防滑柱217和排氣柱216均圍繞壓板214的中部呈圓環狀設置,防滑柱217的長度為0.3-1cm;多個防滑柱217緊貼在汽車零部件表面時,可通過減少接觸面積的方式增大與汽車零部件之間的作用力,避免汽車零部件在兩個壓板214之間滑動掉落,提高汽車零部件散熱降溫過程中的穩定性;從霧化噴嘴205中噴出的水霧和氣流在噴向汽車零部件表面時,部分水霧和氣流會沿著進氣柱215進入壓板214內部的內槽中,由於防滑柱217之間存在一定的間距且汽車零部件的左右端並未對排氣柱216造成堵塞,使得氣流會從進氣柱另一側的排氣柱216中排出,正好吹向汽車零部件的左右端,避免在對汽車零部件進行固定時無法對汽車零部件與壓板214之間的接觸位置進行散熱降溫,減少汽車零部件的冷卻降溫死角,汽車零部件的散熱降溫效果較好且更加均勻。
29.以上的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