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內標籤成型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22 15:40:17 1
專利名稱:模內標籤成型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內標籤ML領域,特別指一種ML標籤熱壓成型的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ML標籤,大多是二維的標籤,經簡單的處理便可以放入注塑模具內,但二維的標籤限制了製品外形的多樣性。而現今的一些一般的三維標籤的成型設備,其成型的標籤存在一些精度不高、圖案變形大和容易發生破裂等缺陷,而這些缺陷的存在,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ML製品的生產效率,而且還增加了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發明目的在於摒棄現有技術之缺點,提供一種可成型三維ML標籤的裝置,且能使成型的標籤不易變形,通過本實用新型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模內標籤成型裝置,包括下箱體和上箱體,所述的上箱體內設置動模板、定模板和氣壓缸,所述的定模板設置在所述下箱體上,所述的動模板設置在所述定模板的上方,所述的動模板的一端面帶有凹槽,所述的定模板的一端面也帶有凹槽,所述動模板帶凹槽的端面與所述定模板帶凹槽的端面相對設置,在所述的動模板的上方設置有氣壓缸底板,所述的氣壓缸底板帶有連接裝置,該連接裝置連接所述動模板與所述氣壓缸底板,所述的氣壓缸固定在所述氣壓缸底板上,另外,一導軌固定在所述下箱體上,在導軌上設置一加熱板。所述的上箱體包括一後蓋,後蓋的一邊固定在所述下箱體上,可繞該固定的邊旋轉而打開。所述的定模板、動模板和氣壓缸底板的四個角各設置一連接孔,在所述的定模板的四個角的連接孔上分別設置一連接柱,且該連接柱穿過動模板四角的連接孔後再與氣壓缸底板四個角的連接孔固定。所述的導軌與所述的加熱板通過滑動連接裝置連接。同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一,通過定模板固定待成型的定模部分,動模板固定待成型的動模部分,氣缸帶動動模板,待加熱完畢後迅速使成型模具合模,即可成型三維的ML標籤,通過不同的模組使IML製品的外形更加的豐富。其二,由於在成型的過程中,對標籤有充分適當的加熱,使得到的成型標籤的內應力較小,更不容易變形。其三,通過重複成型操作,可以連續成型標籤,提高生產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的外部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圖。圖中1、下箱體;2、上箱體;3、後蓋;4、定模板;5、動模板;6、氣壓缸底板;7、氣壓缸;8、加熱板;9、導軌;10、連接裝置;11、滑動連接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如圖1和圖2所示,模內標籤成型裝置,包括下箱體I和上箱體2,所述的上箱體2內設置動模板5、定模板4和氣壓缸7,所述的定模板4設置在所述下箱體I上,所述的動模板5設置在所述定模板4的上方,所述的動模板5的一端面帶有凹槽,所述的定模板4的一端面也帶有凹槽,所述動模板5帶凹槽的端面與所述定模板4帶凹槽的端面相對設置,在所述的動模板的上方設置有氣壓缸底板6,所述的氣壓缸底板6帶有連接裝置10,該連接裝置10連接所述動模板5與所述氣壓缸底板6,所述的氣壓缸7固定在所述氣壓缸底板7上,另夕卜,一導軌9固定在所述下箱體I上,在導軌9上設置一加熱板8。所述的上箱體2包括一後蓋3,後蓋3的一邊固定在所述下箱體I上,可繞該固定的邊旋轉而打開。所述的定模板4、動模板5和氣壓缸底板6的四個角各設置一連接孔,在所述的定模板4的四個角的連接孔上分別設置一連接柱,且該連接柱穿過動模板5四角的連接孔後再與氣壓缸底板7四個角的連接孔固定。所述的導軌9與所述的加熱板8通過滑動連接裝置11連接,所述的滑動連接裝置11使加熱板8在導軌9上運動。以下分別介紹各個結構的連接與功能:下箱體I是本裝置的支撐部分;上箱體2置於下箱體I上,動模板5、定模板4和氣壓缸7都處於上箱體2中;上箱體2的後蓋3的一邊是固定在下箱體I上,且其可繞著該邊旋轉而打開;定模板4固定在下箱體I上,定模板4上的凹槽可用來固定成型模具的定模部分;動模板5通過連接裝置10固定在氣壓缸底板6上,通過氣壓缸7和連接裝置10可實現動模板5的上下運動,且動模板5上的凹槽是用來固定成型模具的動模部分;氣壓缸底板6固定在上箱體2中,用來連接裝置;氣壓缸7固定在氣壓缸底板上,用來提供動力使動模板上下運動而開閉成型模具;加熱板8固定在下箱體上,用來給成型模具中的標籤加熱,可通過導軌裝置9實現其前後運動;導軌裝置9固定在下箱體I上,它使加熱板可以實現前後運動。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模內標籤成型裝置的運動步驟如下:首先將成型模具的動模部分固定在動模板5上,定模部分固定在定模板4上,並且將待成型的標籤固定在成型模具的定模部分,然後開啟裝置,通過氣壓缸7帶動動模板,從而帶動成型模具的動模部分向上運動適當距離,接著通過控制系統控制加熱板8,沿著導軌9向成型模具內運動,運動適當距離,使加熱板8正好處於待成型標籤正上方的適當位置,開始加熱,加熱適當的時間後,停止加熱,系統控制加熱板8沿著導軌9回到之前的位置,緊接著,氣缸7控制動模板5使其迅速向下運動而使成型模具合模,再經過適當的時間後,氣缸7控制動模板5向上運動適當的距離,標籤已成型好,取出標籤。重複以上的操作過程便可以連續成型標籤。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範圍作任何限制。本行業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方案的啟迪下,可做出一些變形與修改,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的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模內標籤成型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下箱體和上箱體,所述的上箱體內設置動模板、定模板和氣壓缸,所述的定模板設置在所述下箱體上,所述的動模板設置在所述定模板的上方,所述的動模板的一端面帶有凹槽,所述的定模板的一端面也帶有凹槽,所述動模板帶凹槽的端面與所述定模板帶凹槽的端面相對設置,在所述的動模板的上方設置有氣壓缸底板,所述的氣壓缸底板帶有連接裝置,該連接裝置連接所述動模板與所述氣壓缸底板,所述的氣壓缸固定在所述氣壓缸底板上,另外,一導軌固定在所述下箱體上,在導軌上設置一加熱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內標籤成型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箱體包括一後蓋,後蓋的一邊固定在所述下箱體上,可繞該固定的邊旋轉而打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內標籤成型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定模板、動模板和氣壓缸底板的四個角各設置一連接孔,在所述的定模板的四個角的連接孔上分別設置一連接柱,且該連接柱穿過動模板四角的連接孔後再與氣壓缸底板四個角的連接孔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內標籤成型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軌與所述的加熱板通過滑動連接裝置連接。
專利摘要模內標籤成型裝置,涉及模內標籤IML領域,特別涉及IML標籤熱壓成型裝置。包括下箱體和上箱體,上箱體內設置動模板、定模板和氣壓缸,定模板設置在所述下箱體上,動模板設置在所述定模板的上方,動模板的一端面帶有凹槽,定模板的一端面也帶有凹槽,所述動模板帶凹槽的端面與所述定模板帶凹槽的端面相對設置,在動模板的上方設置有氣壓缸底板,氣壓缸底板帶有連接裝置,該連接裝置連接所述動模板與氣壓缸底板,氣壓缸固定在所述氣壓缸底板上,另外,一導軌固定在所述下箱體上,在導軌上設置一加熱板。本實用新型能實現三維標籤成型,不易變形,能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29C51/42GK202952546SQ201220589908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2日
發明者陳世昌, 劉雄飛, 劉素一, 蔣仕元 申請人:東莞鉅升塑膠電子製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