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22 15:01:47 8
專利名稱: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塔式起重機,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
背景技術:
塔式起重機,是一種建築工業常用的重型機具之一,該起重機的高度是隨建築物高度的增加而增高,現有的塔式起重機10如圖1、2所示,該塔式起重機10主要是以可相對旋轉的一上接盤11及一下接盤12,分別連接用以吊掛的起重臂13、平衡臂14及用以支撐的塔身15,且該塔身15的頂端又套設一爬升籠16,藉頂升該爬升籠16以進行塔身15的加高作業,而該爬升籠16是藉由一油壓裝置17頂升,且該油壓裝置17還同時必須頂升塔身15上方的所有物件,如圖2所示,包含該上、下接盤11、12、起重臂13及平衡臂14向上頂升,然而,該上、下接盤11、12、起重臂13及平衡臂14的重量非常重,如此會使得油壓裝置17進行頂升的難度提高,更減低了頂升的速度,一旦頂升的速度降低,將導致該起重機進行增高組裝作業的速度變慢。另外,該爬升籠16頂升後的定位也是依靠該油壓裝置17來達成,如此亦增加該油壓裝置17的負擔,並再次降低了頂升組立作業的速度,當組立作業速度低落時,又會虛耗組立人員的工作時程,增加組立的人員成本。還有,該起重臂13及平衡臂14是固定組設於塔身15上方的上接盤11,也就是該起重臂13及該平衡臂14是設置於整體起重機的最高位置,組立時必須在高空進行組立作業,組立的難度及危險性都非常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它可以解決現有起重機因起升負載龐大造成的起升動作緩慢的問題,且能夠降低組立作業的難度及危險性。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包含一迴轉機構;一塔身,一端固定連接於該迴轉機構上,該塔身包含複數標準節固接構成,各標準節分別成形複數定位掛耳,各定位掛耳具有一定位通孔以及一U形態樣的凹口 ;一爬升籠結構,包含一套接框部,該套接框部能滑移地由該塔身的另一端套入,該套接框部靠近迴轉機構的一端為底部;一第一起升單元,包含一起升機構、一起重量限制器、一升降滑輪組掛座、一升降滑輪組下支座以及一第一起升索,該起升機構及該起重量限制器固定設置在該爬升籠結構上;該升降滑輪組掛座樞設複數轉輪且兩側分別成形一凸柱,該升降滑輪組掛座以各凸柱容置於該定位掛耳的凹口內;該升降滑輪組下支座樞設複數轉向輪,該升降滑輪組下支座固定設置在該爬升籠結構底部;該第一起升索一端連接於該起升機構,受該起升機構卷放,並依序圈繞該起重量限制器、該升降滑輪組掛座的轉輪及該升降滑輪組下支座的轉向輪,而另一端固定;以及一爬升籠定位裝置,為一壓缸結構並具有一能伸縮的定位銷,該爬升籠定位裝置設置在該爬升籠結構上,且使該定位銷面向該塔身,該定位銷可穿入該標準節的定位通孔,使該爬升籠結構與塔身形成定位。本實用新型藉由將迴轉機構設置於塔身的底端,且爬升籠結構可滑移地套設於塔身,使塔身能下降至靠近地面的位置,以方便組立作業或運送人員,從而大幅降低了組立作業的難度及危險性,且藉由起升單元的起升索配合各轉輪及轉向輪的配置,又能達成省力的功效,提升起升動作和組立工作的效率。
圖I是現有塔式起重機的部分結構平面示意圖。圖2是圖I的動作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的整體平面外觀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的標準節的定位掛耳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的部分結構平面示意圖,且是爬升籠結構套設於塔身且尚未起升的狀態。圖6是本實用新型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的部分結構平面示意圖,且是第一起升單元的部分構件放大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的升降滑輪組掛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的起升動作示意圖,且是該爬升籠結構套設於塔身且尚未起升的狀態。圖9是圖8的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圖10是圖8狀態的側視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的起升動作示意圖,且是將標準節移動到平衡臂上的示意圖。圖12是本實用新型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的起升動作示意圖,且是爬升籠結構上升至塔身頂端狀態示意圖。圖13是圖12狀態的側視圖。圖14是本實用新型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的起升動作示意圖,且是將標準節推至塔身頂端組裝的狀態示意圖。圖15是圖14狀態的側視圖。圖16是本實用新型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的動作示意圖,且是第二起升單元定位於塔身的狀態示意圖。圖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0030]10:塔式起重機11:上接盤12:下接盤13:起重臂14 :平衡臂15 :塔身16 :爬升籠17 :油壓裝置20:迴轉機構21 :轉臺22:迴轉支承221 :長邊222 :短邊30 :塔身31 :標準節32 :定位掛耳·[0038]321 :定位通孔322:凹口40 :爬升籠結構41 :套接框部42 :第一臺架43 :第二臺架44 :起重臂45 :平衡臂46 :起升塔架461 :起升叉座462 :叉槽50 :第一起升單元51 :起升機構52 :起重量限制器53:升降滑輪組掛座531 :凸柱532 :轉輪54 :升降滑輪組下支座541 :轉向輪55 :離合器56 :第一起升索60 :第二起升單元61 :配重過輪架611 :捲軸杆612 :配重捲軸613 :起升捲軸614:受推片615 :銷座616 :插銷62 :第二起升索63 :配重卷索64 :配重塊70 :爬升籠定位裝置71 :定位銷
具體實施方式
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有更具體的了解,現結合圖示的實施方式,詳述如下本實用新型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的較佳實施例如圖3至圖16所示,包含一迴轉機構20,具有一可旋轉的轉臺21,且該轉臺21上設置一迴轉支承22,該迴轉支承22具有兩相對的長邊221,以及連接兩長邊221的兩短邊222,各長邊221的長度大於該各短邊222的長度;一塔身30,包含複數標準節31固接所構成,該塔身30的一端固定連接於該迴轉機構20的迴轉支承22,各標準節31的外側成形複數定位掛耳32,該定位掛耳32具有一定位通孔321以及一U形態樣的凹口 322,如圖4所示;一爬升籠結構40,包含一套接框部41、一第一臺架42、一第二臺架43、一起重臂44、一平衡臂45以及一起升塔架46,該套接框架41為空心框架結構,該套接框架41可滑移地由該塔身30另一端套設於該塔身30,該套接框架41靠近迴轉機構20的一端定義為底部,而另一端定義為頂部,該第一臺架42及該第二臺架43分別圍繞設置在該爬升籠結構40外周緣,該第一臺架42設置在該套接框架41底部,該第二臺架43設置在該套接框架41頂部,該起重臂44連接於該第一臺架42,該平衡臂45連接於該第二臺架43,該起重臂44的延伸方向與該平衡臂45的延伸方向相反,且該起重臂44及該平衡臂45是分別由對應迴轉支承22短邊222的位置起始延伸,而該起升塔架46設置於該套接框架41的頂部,且該起升塔架46頂端具有二相對的起升叉座461,各起升叉座461具有一叉槽462 ;一第一起升單元50,包含一起升機構51、一起重量限制器52、一升降滑輪組掛座53、一升降滑輪組下支座54、一離合器55以及一第一起升索56,其中該起升機構51固定設置在該爬升籠結構40的平衡臂45上;該起重量限制器52固定設置在該爬升籠結構40上,如圖6所示;該升降滑輪組掛座53兩側分別成形一凸柱531,且該升降滑輪組掛座53樞設複數轉輪532,該升降滑輪組掛座53以各凸柱531容置於該標準節31的定位掛耳32的凹口322內,如圖9圖所示;該升降滑輪組下支座54樞設複數轉向輪541,該升降滑輪組下支座54固定設置在該爬升籠結構40的第一臺架42,如圖6所示;該離合器55固定設置在該爬升籠結構40的第一臺架42,如圖6所示;該第一起升索56 —端連接於該起升機構51受該起升機構51卷放,並依序圈繞該起重量限制器52、該升降滑輪組掛座53的轉輪532、該升降滑輪組下支座54的轉向輪541,最後使另一端通過該離合器55受該離合器55固持,請配合參閱圖3、圖5、圖6、圖8、圖9及圖10所示,且該第一起升索56圈繞該升降滑輪組掛座53及該升降滑輪組下支座54的方式是圈繞一個轉輪532後再圈繞一個轉向輪541,且是依序交錯地圈繞該轉輪532及該轉向輪541,請配合參閱圖10、13、15及16所示,藉此使該第一起升索56反覆圈繞而能達成省力的滑輪結構,以達省力的功效;一第二起升單元60,包含一配重過輪架61、二第二起升索62以及二配重卷索63,如圖10所示,其中該配重過輪架61由一捲軸杆611的兩端分別可樞轉地設置一配重捲軸612以及一起升捲軸613,該配重捲軸612及該起升捲軸613可同軸旋轉,且該配重捲軸612及該起升捲軸613之間又設置一受推片614,且各受推片614又連接一具有一插銷616的銷座615,該配重過輪架61以該銷座615的插銷616插置於塔身30最上方的標準節31頂端;二第二起升索62 —端固定圈繞於該起升捲軸613,另一端固定於該升降滑輪組掛座53的凸柱531 ;二配重卷索63 —端固定圈繞於該配重捲軸612,另一端固定一配重塊64,且該配重塊64的重量大於該升降滑輪組掛座53的重量;—爬升籠定位裝置70,為一壓缸結構並具有一可伸縮的定位銷71,該爬升籠定位裝置70設置在該爬升籠結構40上,且使該定位銷71面向該塔身30,該定位銷71可穿入該塔身30,定位該爬升籠結構40與塔身30。以上為本實用新型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的結構關係,本實用新型的塔身30是固定連接在該迴轉支承22上,而該迴轉支承22是設置為長方形結構,且該起重臂44及平衡臂45是由對應於短邊222的位置起始延伸,則該迴轉支承22就能藉由長邊221發揮主要支撐的作用,能更提升支撐力及整體結構強度;而當該爬升籠結構40進行升降動作時,如圖8至圖16所示以起升的動作作為說明,首先,如圖8至10所示為該爬升籠結構40套設於該塔身30外的初始狀態,其中,當該爬升籠結構40尚未進行起升動作時,該第二起升單元60的配重過輪架61是以插銷616插置於該塔身30最高的標準節31頂端,且該第二起升單元60的配重卷索63及配重塊64為垂放狀態;而該升降滑輪組掛座53是以凸柱531容置在最高的標準節31的定位掛耳32的凹口 322內,且該爬升籠結構40起升塔架46的起升叉座461的位置相對於該配重過輪架61的受推片614位置,且令該爬升籠結構40位於最靠近地面的位置,此時就能將要增高組設的另一標準節31或組立人員由地面移動至該爬升籠結構40的平衡臂45上; 接著,啟動該起升機構51,使起升機構51卷收該第一起升索56,而在該第一起升索56 —端的升降滑輪組掛座53處於位置固定的狀態下,當該第一起升索56受該起升機構51的卷收,便能使該爬升籠結構40整體向該升降滑輪組掛座53的位置移動,最後使該爬升籠結構40的平衡臂45高度位於塔身30的頂端,而在該爬升籠結構40移動的過程當中,該爬升籠結構40的起升叉座461會通過設置於塔身30頂端的配重過輪架61,當該起升叉座461通過該配重過輪架61的同時,該起升叉座461的叉槽462便會套覆於該配重過輪架61的受推片614,該爬升籠結構40繼續向上移動,則該爬升籠結構40的起升叉座461便會以該叉槽462帶動該配重過輪架61向上移動,並使該配重過輪架61的插銷616脫離塔身30而隨爬升籠結構40繼續移動,如圖11至13所示;此時,在該升降滑輪組掛座53位置不變的狀態下,該爬升籠結構40的起升叉座461位置已改變成為高於升降滑輪組掛座53的狀態,且在移動過程中,連接於該配重過輪架61的第二起升索62逐步釋放,同時該配重卷索63則同步卷收,確保該爬升籠結構40順利向上移動,而該升降滑輪組掛座53保持位於同樣的高度位置;接著,當該爬升籠結構40位於原本塔身30的頂端時,要增高的標準節31也同步被運送至高處,此時就能將該標準節31推入相對於塔身30的位置進行組裝,完成一次的起升及加節的動作,如圖12、14所示,且在此狀態,該配重卷索63及該配重塊64亦卷收至最靠近配重捲軸612之處;由上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整個起升過程中,該標準節31在該爬升籠結構40位於最靠近地面位置時就能置放於爬升籠結構40上,不需使用到高空的吊車或設備,且後續的起升動作也不需其他的重型機具,同時,當該爬升籠結構40位於最靠近地面的位置時,能同時進行起重臂44、平衡臂45及其他構件的組裝,不需在高空進行作業,降低組立工作的難度及危險性。在進行完一次的加節動作之後,為回復至便於下次加節動作的狀態,此時,釋放該配重塊64,由於該配重塊64的重量大於該升降滑輪組掛座53的重量,因此,該連接於該配重選索63的配重塊64垂放,同時帶動該起升捲軸613轉動,而該起升捲軸613同步轉動並卷收該第二起升索62,該第二起升索62卷收便能將該升降滑輪組掛座53再拉提至加節後最高的標準節31高度,並再使該升降滑輪組掛座53以該凸柱531定位於最高的標準節31的定位掛耳32的凹口 322,如此,完成加節及回復至便於下次加節的狀態;另外,當該爬升籠結構40已完成起升動作後,便可藉由該爬升籠定位裝置70的定位銷71穿入塔身30以形成定位,如圖15所示;反之,當該爬升籠結構40進行升降動作時,該爬升籠定位裝置70的定位銷71未穿入塔身30,使該爬升籠結構40能於該塔身30外自由升降 ,如圖16所示。
權利要求1.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徵在於,包含 一迴轉機構; 一塔身,一端固定連接於該迴轉 機構上,該塔身包含複數標準節固接構成,各標準節分別成形複數定位掛耳,各定位掛耳具有一定位通孔以及一U形態樣的凹口 ; 一爬升籠結構,包含一套接框部,該套接框部能滑移地由該塔身的另一端套入,該套接框部靠近迴轉機構的一端為底部; 一第一起升單元,包含一起升機構、一起重量限制器、一升降滑輪組掛座、一升降滑輪組下支座以及一第一起升索,該起升機構及該起重量限制器固定設置在該爬升籠結構上;該升降滑輪組掛座樞設複數轉輪且兩側分別成形一凸柱,該升降滑輪組掛座以各凸柱容置於該定位掛耳的凹口內;該升降滑輪組下支座樞設複數轉向輪,該升降滑輪組下支座固定設置在該爬升籠結構底部;該第一起升索一端連接於該起升機構,受該起升機構卷放,並依序圈繞該起重量限制器、該升降滑輪組掛座的轉輪及該升降滑輪組下支座的轉向輪,而另一端固定;以及 一爬升籠定位裝置,為一壓缸結構並具有一能伸縮的定位銷,該爬升籠定位裝置設置在該爬升籠結構上,且使該定位銷面向該塔身,該定位銷可穿入該標準節的定位通孔,使該爬升籠結構與塔身形成定位。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徵在於,該第一起升單元還包含一離合器,該離合器固定設置在該爬升籠結構底部,且該第一起升索的另一端通過該離合器受該離合器固持。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徵在於,該迴轉機構具有一能旋轉的轉臺,且該轉臺上設置一迴轉支承,該迴轉支承具有兩相對的長邊,以及連接兩長邊的兩短邊,各長邊的長度大於各短邊的長度,而該塔身固定連接在該迴轉機構的迴轉支承上。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徵在於,該爬升籠結構還包含一第一臺架以及一第二臺架,該套接框架的另一端為頂部,該第一臺架及該第二臺架分別圍繞設置在該爬升籠結構外周緣,該第一臺架設置在該套接框架的底部,而該第二臺架設置在該套接框架的頂部。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徵在於,該爬升籠結構還連接一起重臂以及一平衡臂,該起重臂的延伸方向與該平衡臂的延伸方向相反,且該起重臂及該平衡臂是分別由對應迴轉支承短邊的位置起始延伸。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徵在於,該爬升籠結構還連接一起重臂以及一平衡臂,該起重臂連接於該第一臺架,該平衡臂連接於該第二臺架,且該起升機構固定於該平衡臂上。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徵在於,還包含一配重過輪架、二第二起升索以及二配重卷索,該配重過輪架由一捲軸杆的兩端分別能樞轉地設置一配重捲軸以及一起升捲軸,該配重捲軸及該起升捲軸能同軸旋轉,該配重過輪架插置在塔身最上方的標準節頂端;各第二起升索一端固定圈繞於該起升捲軸,另一端固定於該升降滑輪組掛座的凸柱;而各配重卷索一端固定圈繞於該配重捲軸,另一端固定一配重塊,且該配重塊的重量大於該升降滑輪組掛座的重量。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之塔式起重機,其特徵在於,該配重捲軸及該起升捲軸之間又設置一受推片,且各受推片又連接一具有一插銷的銷座,該配重過輪架以該銷座的插銷插置在塔身最上方的標準節頂端,而該爬升籠結構還包含一起升塔架,該起升塔架設置在該套接框部頂部,且該起升塔架頂端具有二相對的起升叉座,該各起升叉座具有一叉槽,該起升叉座的位置相對於該配重過輪架的受推片位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可升降爬升籠結構的塔式起重機,其是將迴轉機構設置於塔身底端,使迴轉機構能帶動整個塔身迴轉,而爬升籠結構可滑移地套設於塔身,使爬升籠結構除了能與塔身同步迴轉之外,更能下降至塔身底端進行其他構件的組立作業,從而大幅降低了組立作業的難度及危險性;同時,本實用新型的爬升籠的起升是藉由起升索配合轉輪及轉向輪構成省力滑輪態樣,藉此又能減省起升的負載,不僅能具有省力的功效,還能藉此提升起升動作的效率。
文檔編號B66C23/62GK202717531SQ20122022824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8日
發明者李淵河 申請人:李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