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消腫止痛藥水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02:30:39 1
本發明涉及中藥外用藥酒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消腫止痛藥水。
背景技術:
關節滑膜是包繞在關節周圍的一層膜性組織,它不僅是一層保護關節的組織,而且還會產生關節液,為關節的活動提供「潤滑液」。滑膜細胞分泌液體,可以潤滑和滋養關節,機體運動時膝關節所產生的熱能全賴於滑膜液體及其血液循環而得以散發。當關節受外在性和內在性因素影響時,滑膜發生反應,引起充血或水腫,並且滲出液體,便會出現「關節積水」,表現為關節腫脹,痛疼,功能受障礙。也可說關節腔只要有積液,就有滑膜炎症。醫學研究確認:膝關節滑膜炎、踝關節滑膜炎、髖關節滑膜炎、滑囊炎、創傷性關節炎、創傷性滑膜炎、骨關節炎、骨質增生、類風溼性關節炎、腰腿疼等疾病,其產生的疼痛原因是滑膜發炎造成,所以最後歸結為治療滑膜炎。
現市面上治療關節膜發炎引起的腫痛症狀主要採用藥膏貼敷、燻蒸或推拿來治療,然而治療效果都不太理想,存在治療周期長和容易復發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消腫止痛藥水,其具有很強的滲透性,對由關節膜發炎引起的骨痛、關節腫痛、腰間盤突出、肩周炎等具有顯著療效。
本發明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消腫止痛藥水,其由如下原料組分按質量配比組成:田七400~550g、樟腦450~550g、羌活450~600g、獨活400~600g、苦參200~500g、甘草300~600g、驅蚊草400~600g、黑心姜450~550g、山松子400~500g、老桑枝350~500g、大葉龍膽草450~550g、走馬箭400~600g、過崗龍350~550g、地念400~600g和白酒300~700g。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該消腫止痛藥水由如下原料組分按質量配比組成:田七500g、樟腦500g、羌活500g、獨活500g、苦參500g、甘草500g、驅蚊草500g、黑心姜500g、山松子500g、老桑枝500g、大葉龍膽草500g、走馬箭500g、過崗龍500g、地念500g和白酒500g。
本發明所選取的原料藥材中,其功效和藥理作用分別是:
田七:味甘、微苦,性溫。歸肺、心、肝、大腸經。入血分,可散可收。【功效】消腫止痛,治療跌打瘀腫疼痛、瘀血內阻所致的胸腹及關節疼痛,能活血化瘀消腫。
樟腦:樟腦為樟科植物樟的枝、幹、葉及根部,經提煉製得的顆粒狀結晶。主要成分為純粹的右旋樟腦,是莰類化合物。【功效】通關竅、利滯氣、闢穢濁、殺蟲止癢、消腫止痛,主治疥癬瘙癢、跌打傷痛、牙痛等症狀。
羌活:味辛苦,性溫。【功效】散表寒,祛風溼,利關節。
獨活:味辛、苦,性微溫。【功效】祛風除溼,痛痺止痛。
苦參:味苦,性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功效】清熱燥溼。
黑心姜:以根狀莖入藥。味苦、辛,性溫。【功效】祛風除溼,消腫止痛。用於風溼痛,頭風痛,胸脅痛,腹瀉痛;外用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山松子:性溫,味甘苦。【功效】祛風行氣、活血止痛。舒筋、止血。
老桑枝:老莖、枝、皮、葉、果、寄生及桑蟲亦可入藥用。性涼、味淡澀。【功效】風溼骨痛、去骨火。
走馬箭:蒴藿的根莖,主要成為有含黃酮類、酚性成分、鞣質、糖類、氯原酸。味甘、酸,性溫。【功效】祛風除溼、活血散瘀。
過崗龍:以藤及種仁入藥。【功效】藤:祛風除溼,活血通絡,用於風溼性關節炎,跌打損傷,四肢麻木。種仁:利溼消腫。
地念:根及全株入藥。【功效】解毒消腫、祛瘀利溼。
驅蚊草:性溫和。【功效】消無名腫痛。
大葉龍膽草:味甘,性微涼。主治勞傷胸痛、咳血、腰腿痛。【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毒。
本發明所採取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一種如上所述的消腫止痛藥水的製備方法,其按質量配比稱取原料中的各種藥材,將其混合均勻後與白酒一同置於玻璃容器中經熬製或浸制至藥水成色為褐黃色,過濾去渣,取濾液,即得消腫止痛藥水成品。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熬製時間為3天;所述浸制時間為7天。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熬製過程中控制溫度在60~78℃範圍內。具體地,中溫熬製可更充分地浸出藥材的有效成分。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將各種藥材混合均勻後共同研磨成細末,過篩後裝入布袋,再與白酒一同置於玻璃容器中。具體地,對未經研磨的藥材優選採用熬製的方法製備,對已經研磨的藥材則採用一般浸制的方法製備即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對原料組分的特殊選用和配比優化,規避了原料藥材之間配伍的相惡、相畏、相殺之選,使藥物相須、相使作用顯著,其具有很強的滲透性,對由關節膜發炎引起的骨痛、關節腫痛、腰間盤突出、肩周炎等顯示出其獨到的功效,且療程短、療效穩定、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描述,以便於所屬技術領域的人員對本發明的理解。有必要在此特別指出的是,實施例只是用於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熟練人員,根據上述發明內容對本發明作出的非本質性的改進和調整,應仍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同時下述所提及的原料未詳細說明的,均為市售產品;未詳細提及的工藝步驟或製備方法為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知曉的工藝步驟或製備方法。
實施例1
一種消腫止痛藥水,其由如下原料組分按質量配比組成:田七450g、樟腦400g、羌活600g、獨活400g、苦參250g、甘草380g、驅蚊草420g、黑心姜500g、山松子480g、老桑枝350g、大葉龍膽草550g、走馬箭450g、過崗龍500g、地念450g和白酒700g。
製備方法:
按質量配比稱取上述原料中的各種藥材,將其混合均勻後共同研磨成細末,過篩後裝入布袋,與白酒一同置於玻璃容器中經密封浸制7天至藥水成色為褐黃色,過濾去渣,取濾液,即得消腫止痛藥水成品。
實施例2
一種消腫止痛藥水,其由如下原料組分按質量配比組成:田七550g、樟腦500g、羌活450g、獨活600g、苦參500g、甘草560g、驅蚊草550g、黑心姜450g、山松子420g、老桑枝500g、大葉龍膽草450g、走馬箭600g、過崗龍400g、地念550g和白酒300g。
製備方法:
按質量配比稱取上述原料中的各種藥材,將其混合均勻後與白酒一同置於玻璃容器中經熬製3天至藥水成色為褐黃色,過濾去渣,取濾液,即得消腫止痛藥水成品。其中熬製過程中控制溫度在60~78℃範圍內。
實施例3
一種消腫止痛藥水,其由如下原料組分按質量配比組成:田七500g、樟腦500g、羌活500g、獨活500g、苦參500g、甘草500g、驅蚊草500g、黑心姜500g、山松子500g、老桑枝500g、大葉龍膽草500g、走馬箭500g、過崗龍500g、地念500g和白酒500g。
製備方法:
按質量配比稱取上述原料中的各種藥材,將其混合均勻後共同研磨成細末,過篩後裝入布袋,與白酒一同置於玻璃容器中經密封浸制7天至藥水成色為褐黃色,過濾去渣,取濾液,即得消腫止痛藥水成品。
實施例4:臨床應用
2008年至2016年共收治病人278人,療程5~30天,依據下述療效標準,採用本發明實施例3所製備得到的消腫止痛藥水分別針對病人病發部位進行治療,其治療效果如表1所示。
療效標準:
(1)痊癒:局部病理症狀消除,功能恢復正常,無不適。
(2)有效:局部病理症有緩解或改善,部分基本恢復,還有不適或病理症狀存在。
(3)無效:局部病理症狀存在,無緩解,保持原有狀態。
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凡與本發明類似的工藝及所作的等效變化,均應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