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砌塊的生產方法
2023-10-06 18:45:34 3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砌塊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築工程上使用的新型砌塊的生產方法。
當前,建築工程上使用的各類砌塊是由砌塊成型機生產的,設備投資大,由於採用大型設備一次加壓成型,使砌塊表面粗糙,容易出現滲裂等質量問題。而且這類砌塊由於產品停留在模具內時間短,配方不科學,產品光澤度和裝飾效果不理想。由於空心砌塊不含保溫材料,因此保溫隔熱不夠理想。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質量輕,而且裝飾效果好,設備投資小,廢物利用率高,有保溫隔熱功能的新型砌塊。
為了實現上述的,本發明採用先在模具底部澆注一層裝飾層,裝飾層配方由水泥、水、顏料、填料、化工輔料組成。利用設備使其密實排出氣泡,然後在上面澆注一層摻有建築垃圾、輕骨料(陶粒、陶砂、膨脹珍珠巖、膨脹胵石、頁巖、火山渣、浮石、煤渣等)、其它人工機械粉碎渣類、生活垃圾、天然骨料中一種或幾種混合物的混凝土及上述物質再摻入工業廢渣(粉煤灰、煤矸石、爐渣、窯灰、石灰、礦渣、石渣等)的混凝土。使其密實後在上面放入塊狀填充物(如泡沫塑料、巖棉、礦棉、玻璃棉、矽酸鋁纖維、微孔矽酸鈣、泡沫石棉等),然後在模具空隙部分澆註上述摻有廢渣輕骨料等的混凝土。
為了使砌塊具備多種功能,還可在砌塊表面覆塗功能材料,如負氧離子發生材料、納米光觸媒材料、抗菌自潔材料、發光材料等。
可在砌塊的裝飾層配方裡加入納米改性材料、負氧離子發生材料、光觸媒材料、抗菌自潔材料。
利用本發明生產的新型砌塊,砌塊內填有保溫材料,且砌塊是封閉的,保溫材料不會燃燒。本產品由於添加大量工業廢物,有利於環保節能。由於砌塊內加入了輕集(骨)料,使砌塊質量減少,有利於減輕建築物自重。由於裝飾層在模具內放置時間長,使砌塊表面光澤度高,顏色鮮豔,裝飾效果強。另外,在砌塊表面覆塗或裝飾層配方裡添加功能材料,使砌塊獲得了抗菌自潔,吸收廢氣,淨化空氣等多種功能。
圖1為在模具底部澆注裝飾層的剖視圖。
圖2為在模具內澆注一層混凝土或摻有建築垃圾、其它人工或機械粉碎渣、生活垃圾、天然骨料、輕骨料的其中一種或幾種物質的混凝土及上述物質再摻入工業潑渣並使其密實後的剖視圖。
圖3為在模具內放入塊狀填充物後的剖視圖。
圖4為在模具內空隙部分澆註上述該種混凝土並使其密實後的剖視圖。
圖1所示,模具選用塑料模具。先在模具底部澆注裝飾層1,裝飾層配方為水泥∶石英砂∶光亮劑∶顏料=1∶1∶0.02-0.03∶0.01-0.03,根據實際情況可適當調整,加水適量調成糊狀。用攪拌設備攪拌均勻。然後注模,注模厚度為2-5mm,然後採用振動設備振動密實排出氣泡,並在室內常溫下放置1小時左右,氣溫低時時間適當延長,氣溫高時時間適當縮短。用手觸摸其硬度,感覺不易壓爛時再利用定位裝置將模具固定在加壓振動設備上。
圖2所示,再在模具內澆注混凝土。在澆注之前,應將原材料按比例混合均勻。可採用電子、電腦設備對原材料進行計量。混凝土內摻入建築垃圾時須經粉碎機粉碎成適當粒徑的骨料,再加入輕骨料(陶粒、陶砂、膨脹珍珠巖、膨脹胵石、頁巖、火山渣、浮石、煤渣等)、生活垃圾、其它天然骨料。在摻入上述物質的同時可摻入工業廢渣(如粉煤灰、煤矸石、爐渣、窯灰、石灰、礦渣、石渣等)。摻入量應適當,不能影響砌塊的強度,強度按國家標準配製。將這些物質和混凝土混合攪拌均勻後注模,注模前應使用電子或電腦計量,每次加入量應保持一致,經加壓振動密實後該層混凝土厚度應與國家標準對混凝土空心砌塊的壁厚要求一致,國家標準要求混凝土空心砌塊壁厚不小於30mm。可將此厚度定為30mm。
圖3所示,再採用自動設備在模具內在該層混凝土之上放入塊狀填充物3和4,它們之間的距離和它們與模具壁之間距離應用定位設備固定好,每次加入時都按此位置加入。它們之間的距離應與國家標準對空心砌塊勒厚要求一致,國家標準規定混凝土空心砌塊勒厚不少於25mm,按25mm設置。塊狀填充物應為長方體,其大小應與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塊孔洞基本一致。填充物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塊。在使用前應先用電阻絲切割的方式將它們切割成標準規格。也可採用廢泡沫塑料塊,進行電阻絲切割後,形狀保持基本合格就行了。填充塊與模具壁的距離應與混凝土空心砌塊壁厚一致,國家規定不少於30mm,這裡就定為30mm。但填充塊與左右模具壁的距離定為30mm,與前後模具壁的距離可適當調小,小於30mm。
圖4所示,再在模具空隙部分澆註上述調配好的混凝土,採用電子或電腦計量設備對加入的混凝土進行計量,採用自動給料設備進行澆注,澆注完畢後利用設備對其進行加壓振動,使其密實成型,成型後由輸送設備將其輸送到養護室自然養護,養護3-4天後可脫模。脫模後再在室內自然養護10天左右便可出廠銷售。
用上述方式生產新型砌塊,其澆注的混凝土也可用建築垃圾、人工機械粉碎渣、輕骨料、天然骨料、生活垃圾、砂石其中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再加水泥與石灰、新型化工粘結劑配製的混合物代替。新型化工粘結劑必須是對人體無害的物質。
如在生產時添加生活垃圾,必須預先進行挑選,去除有害物質,並用粉碎機粉碎後方可添加,添加量應適量,不影響砌塊強度為適宜。
如添加建築垃圾,應去除木頭、塑料等雜質,並用粉碎機粉碎成適當粒徑後添加。
在生產添加有納米改性材料、負氧離子發生材料、光觸媒材料、抗菌自潔材料的砌塊時,添加量為面層總質量的1%左右。
可利用電子、電腦控制的設備生產上述新型砌塊。利用該設備的電子、電腦系統,可對模具位置、塊狀填充物填充位置進行定位,對原材料進行準確計量,對原材料的輸送、灌注、塊狀填充物的放入、產品的加壓振動成型及產品的輸送進行自動控制,達到自動化生產。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砌塊的生產方法是由水泥、砂石加化工輔料、填料、顏料攪拌後注模生產出來的,其特徵在於先在模具底部澆注一層裝飾層。裝飾層配方由水、水泥、填料、顏料、化工輔料組成,使其密實,然後在上面澆注一層混凝土或摻有建築垃圾、人工機械粉碎渣、生活垃圾、天然骨料、輕骨料(陶粒、陶砂、膨脹珍珠巖、膨脹胵石、頁巖、火山渣、浮石、煤渣等)其中一種或任意幾種混合物的混凝土及上述物質加入工業廢渣(粉煤灰、煤矸石、爐渣、窯灰、石灰、礦渣、石渣等)的混合物的混凝土,然後使其密實,再在上面放入塊狀保溫材料(如泡沫塑料、巖棉、礦棉、玻璃棉、矽酸鋁纖維、微孔矽酸鈣、泡沫石棉等),再在模具空隙部分澆註上述摻有廢渣、輕骨料的混凝土,並使其密實成型,養護脫模後獲得產品。
2.一種新型砌塊的生產方法是由水泥、砂石加化工輔料、填料、顏料攪拌後注模生產出來的,其特徵在於先在模具底部澆注一層裝飾層。裝飾層配方由水、水泥、填料、顏料、化工輔料組成,使其密實,然後在上面澆注一層工業廢渣、建築垃圾、其它人工機械粉碎渣、輕骨料、天然骨料、生活垃圾的其中一種、任意幾種物質加入化工膠結材料或石灰、水泥加石灰後配製的混合物,使其密實後,再在上面放入塊狀填充物。再在模具空隙部分澆註上述混合物並使其密實成型,養護脫模後獲得產品。
3.一種新型砌塊的生產方法是由水泥、砂石加水攪拌後注模生產出來的,其特徵在於先在模具底部澆注一層摻有建築垃圾、輕骨料(如陶粒、陶砂、膨脹珍珠巖、膨脹脛石、頁巖、火山渣、浮石、煤渣等)其中一種、任意幾種混合物的混凝土或上述的物質加入工業廢渣(粉煤灰、煤矸石、爐渣、窯灰、石灰、礦渣、石渣等)的混凝土,使其密實後在混凝土上面放入塊狀填充物(如泡沫塑料、巖棉、礦棉、玻璃棉、矽酸鋁纖維、微孔矽酸鈣、泡沫石棉等),再在模具內空隙部分澆註上述該種混凝土,並使其密實成型,養護脫模後獲得產品。
4.一種新型砌塊的生產方法是由一種或幾種骨料加入膠結材料攪拌後注模生產出來的。其特徵在於先在模具底部澆注一層由粉煤灰、煤矸石、爐渣、窯灰、石灰、石渣、礦渣、建築垃圾、生活垃圾、膨脹珍珠巖、陶粒、陶砂、頁巖、火山渣、浮石、煤渣其中一種或幾種物質再加入膠結材料後配製的混合物,使其密實後再在上面放入塊狀泡沫塑料、巖棉、礦棉、玻璃棉、矽酸鋁纖維、微孔矽酸鈣、泡沫石棉,然後在模具內空隙部分澆註上述混合物,使其密實成型後養護脫模獲得產品。
5.一種新型砌塊的生產方法是由水泥、填料、顏料、化工輔料加水攪拌後注模生產出來的,其特徵在於先在模具底部澆注一層裝飾層。裝飾層配方由水、水泥、填料、顏料、化工輔料組成。然後在上面澆注由輕骨料(陶粒、陶砂、膨脹珍珠巖、膨脹脛石、頁巖、火山渣、浮石、煤渣等)加膠結材料配製成的混合物或輕骨料(陶粒、陶砂、膨脹珍珠巖、膨脹脛石、頁巖、火山渣、浮石、煤渣等)加工業廢渣、建築垃圾、生活垃圾、砂石的其中一種、幾種物質再加膠結材料配製而成的混合物,並使其密實成型,養護脫模後獲得產品。
6.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新型砌塊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在脫模後砌塊表面噴塗裝飾層或覆塗納米材料塗層、發光塗層、抗菌自潔塗層、負氧離子發生材料塗層、光觸媒材料塗層中一種或幾種。
7.根據權利要求1、2或5所述的新型砌塊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在裝飾層配方中加入由納米材料添加助劑後配製加工而成的納米改性材料及負氧離子發生材料、光觸媒材料、抗菌自潔材料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8.根據權利要求1、2或5所述的新型砌塊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在脫模後的砌塊表面覆塗一層具有光催化作用的納米材料、蓄光發光材料、光觸媒材料、抗菌自潔材料、負氧離子發生材料中的一種或幾種。
9.一種新型砌塊的生產方法是由水泥、砂石加化工輔料、填料、顏料攪拌後注模生產出來的。其特徵在於先在模具底部澆注一層裝飾層。裝飾層配方由水、水泥、加上天然砂石、彩石、石英砂、天然骨料或人工機械粉碎骨料、工業廢渣中一種或幾種混合物再加上化工輔料及顏料組成。裝飾層配方含有顏料或不含顏料,含有化工輔料或不含化工輔料。然後在上面澆注混凝土或摻有工業廢料(粉煤灰、煤矸石、爐渣、窯灰、石灰、礦渣、石渣等)、建築垃圾、其它人工機械粉碎石渣、廢棄物、其它垃圾、天然物質、輕骨料(如陶粒、陶砂、膨脹珍珠巖、膨脹脛石、頁巖、火山渣、浮石、煤渣等)其中一種或幾種混合物的混凝土。使其密實後放入塊狀填充物(如泡沫塑料、巖棉、礦棉、玻璃棉、矽酸鋁纖維、微孔矽酸鈣、泡沫石棉等),再在模具內空隙部分澆註上述該種混凝土,並使其密實成型,養護後脫模,再用打磨機打磨其表面獲得產品。
10.一種生產新型砌塊的設備,其特徵在於該設備具有定位裝置,能固定模具。設備還有電子、電腦裝置,可按預設位置自動加入填充物,對原材料進行計量,對生產過程中的原材料加入、填充物的加入、產品的加壓、振動成型等生產過程進行自動化控制。對原材料的輸送、產品的輸送進行自動控制。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建築工程上使用的新型砌塊的生產方法。利用本發明生產新型砌塊,先在模具模底部澆注裝飾層,再在上面澆注摻有建築垃圾、其它人工或機械粉碎渣、生活垃圾、天然骨料、輕骨料的混凝土或上述物質與工業廢渣混合的混凝土,並使其密實後再在上面加入塊狀填充物。再在模具空隙部分澆註上述混凝土並使其密實成型。用該發明生產的砌塊表面顏色鮮豔、具有保溫隔熱功能、重量輕、利用大量廢棄物和垃圾。
文檔編號B28B1/08GK1528578SQ20031010080
公開日2004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1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1日
發明者劉宏, 劉 宏 申請人:劉宏, 劉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