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團整形機的入面鬥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18:14:44 1
專利名稱:麵團整形機的入面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麵團整形機械領域,尤其涉及麵團整形機的入面鬥領域。
背景技術:
麵團整形機可以擠出麵團中的氣泡,避免氣泡在烘烤過程中受熱膨脹在麵包內部形成空洞,從而保證食品的外觀和品質,同時還可以將麵團加工需要的形狀,方便下一步加工。入面鬥是麵團整形機的入料機構,包括料鬥和一對滾壓輪,滾壓輪可以對麵團進行粗加工,減小麵團的厚度、壓縮麵團中的氣泡。現有的設備中,滾壓輪固定在麵團整形機的側壁上,滾壓輪之間的間距固定不變,較厚的麵團進入後受到的擠壓力很大,導致麵團在發麵過程中表面形成的一層麵筋薄膜會被壓壞,而該薄膜被破壞後,會對烘烤出的麵包的外觀、口感造成一定影響,破壞麵包的品質。
發明內容
本申請人針對現有麵團整形機入面鬥的一對滾壓輪容易破壞麵團表面的麵筋薄膜,進而影響麵包的外觀和口感的問題,進行研究改進,提供另一種麵團整形機的入面鬥,它能夠根據麵團的厚度手動調整滾壓輪的間距,既能保證麵團在經過這一對滾壓輪後有相同的厚度,方便須後的加工步驟,又能夠在擠出麵團內氣泡的同時避免破壞麵團表面的麵筋薄膜。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麵團整形機的入面鬥,包括支柱及齒輪箱,所述支柱與齒輪箱之間留有通道,所述 通道的外圍包裹有外殼,所述通道頂端安裝有料鬥,所述料鬥下方於所述通道中安裝有一對滾壓輪,所述滾壓輪包括固定滾壓輪和可動滾壓輪;所述固定滾壓輪通過固定輪軸連接所述齒輪箱中的齒輪,可以在所述齒輪帶動下轉動;所述可動滾壓輪連接於可動輪軸上,所述可動輪軸的兩端分別連接於可動支撐板上;槓桿穿通連接於兩塊所述可動支撐板上端的通孔中,所述槓桿的兩端固連於所述通道兩側,所述可動支撐板可繞所述槓桿擺動;固定板固連於所述通道的一側,其上裝置有調節螺釘,所述調節螺釘的端部抵接於可動支撐板的一側邊;拉簧的一端連接於所述可動支撐板上,另一端連接於所述固定板上。其進一步技術方案在於
所述可動滾壓輪與固定滾壓輪的下方於所述通道內分別裝置有左刮板和右刮板;
所述通道的兩側於所述支柱與齒輪箱的側壁上分別連接有後連接板和前連接板,所述左刮板、右刮板以及槓桿的兩端分別連接於所述後連接板和前連接板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本發明可以根據麵團的厚度,轉動調節螺釘,可動支撐板便在拉簧的拉動下順時針轉動,從而增大兩滾壓輪之間的間距,因而可以在擠出麵團內氣泡的同時避免破壞麵團表面的麵筋薄膜;同時還可以保證麵團在經過這對滾壓輪後有一致的厚度,方便後續的加工。
圖I是本發明的主視剖視圖。圖2是圖I中的A-A向剖視圖。圖3是本發明滾壓輪及其支撐部件的俯視剖視圖(已拆除料鬥、外殼以及固定板)。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圖2所示,本發明包括支柱18及齒輪箱21,支柱18與齒輪箱21之間留有通道,所述通道的外圍包裹有外殼17,通道頂端安裝有料鬥1,料鬥I下方於所述通道中安裝有一對滾壓輪。所述通道的兩側於支柱18與齒輪箱21的側壁上分別連接有後連接板19
如圖I、圖3所示,所述一對滾壓輪包括固定滾壓輪13和可動滾壓輪6,固定滾壓輪13固連在固定輪軸12外圍,後者通過一對軸承(圖中未畫出)連接在後連接板19和前連接板20之間,固定輪軸12的一端穿過前連接板20,與齒輪箱21中的齒輪連接,使得固定滾壓輪13能夠在齒輪帶動下逆時針轉動。可動滾壓輪6固連在可動輪軸14上,可動輪軸14的兩端分別通過軸承15連接於可動支撐板2上,使得可動滾壓輪6能夠自由轉動。槓桿16穿通連接於兩塊可動支撐板2上端的通孔中,槓桿16的兩端分別與後連接板19和前連接板20固定連接,可動支撐板2可繞槓桿16擺動。如圖I所示,所述通道的一側裝置有固定板5,固定板5上部開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固定連接有螺栓套3,調節螺釘4安裝於螺栓套3中,調節螺釘4的端部抵接於可動支撐板2的一側邊,起到限位作用;可動支撐板2上於同一側邊上還連接有彈簧拉板9,拉簧8的一端系在彈簧拉板9上,另一端系在固定板5的內側的掛鈎7上,使得可動支撐板2的一側邊始終抵接於調節螺釘4的端部。如圖I所示,可動滾壓輪6與固定滾壓輪13的下方於通道內分別裝置有左刮板10和右刮板11 ;左刮板10、右刮板11的兩端分別連接於後連接板19和前連接板20上。使用時,先根據麵團的大小調整調節螺釘4,使得可動支撐板2在拉簧8的拉動下轉動,從而改變兩滾壓輪之間的間距;麵團大則調大滾壓輪的間距,麵團小則減小滾壓輪的間距。固定滾壓輪13在齒輪箱中的齒輪的帶動下逆時針轉動,依靠摩擦力將麵團吸入滾輪之間的空隙內,可動滾壓輪6在麵團的摩擦下順時針轉動。本發明可以在擠出麵團內氣泡的同時避免破壞麵團表面的麵筋薄膜,保證麵包的外觀、提升麵包的口感品質;同時還可以保證麵團在經過這對滾壓輪後有一致的厚度,方便後續的加工。以上描述是對本發明的解釋,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所限定的範圍參見權利要求。在不違背本發明基本結構的情況下,本發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權利要求
1.一種麵團整形機的入面鬥,包括支柱(18)及齒輪箱(21),支柱(18)與齒輪箱(21)之間留有通道,所述通道的外圍包裹有外殼(17),所述通道頂端安裝有料鬥(I ),料鬥(I)下方於所述通道中安裝有一對滾壓輪,其特徵在於所述滾壓輪包括固定滾壓輪(13)和可動滾壓輪(6);固定滾壓輪(13)通過固定輪軸(12)連接齒輪箱(21)中的齒輪,可以在所述齒輪帶動下轉動;可動滾壓輪(6)連接於可動輪軸(14)上,可動輪軸(14)的兩端分別連接於可動支撐板(2)上;槓桿(16)穿通連接於兩塊可動支撐板(2)上端的通孔中,槓桿(16)的兩端固連於所述通道的兩側,可動支撐板(2)可繞槓桿(16)擺動;固定板(5)固連於所述通道的一側,其上裝置有調節螺釘(4),調節螺釘(4)的端部抵接於可動支撐板(2)的一側邊,拉簧(8)的一端連接於可動支撐板(2),另一端連接於固定板(5)上。
2.如權利要求I所述麵團整形機的入面鬥,其特徵在於可動滾壓輪(6)與固定滾壓輪(13)的下方於所述通道內分別裝置有左刮板(10)和右刮板(11 )。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麵團整形機的入面鬥,其特徵在於所述通道的兩側於支柱(18)與齒輪箱(21)的側壁上分別連接有後連接板(19)和前連接板(20),左刮板(10)、右刮板(11)以及槓桿(16)的兩端分別連接於後連接板(19)和前連接板(20)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麵團整形機的入面鬥,包括支柱及齒輪箱,兩者之間留有通道,所述通道頂端安裝有料鬥;通道中安裝有一對滾壓輪,其中固定滾壓輪通過固定輪軸連接所述齒輪箱中的齒輪;可動滾壓輪連接於可動輪軸上,所述可動輪軸的兩端分別連接可動支撐板;槓桿穿通連接於所述可動支撐板上端的通孔並固連於所述通道內;固定板固連於所述通道的一側,其上裝置有調節螺釘,所述調節螺釘的端部抵接於可動支撐板的一側邊,拉簧一端連接可動支撐板,另一端連接所述固定板。本發明能夠根據麵團的厚度手動調整滾壓輪的間距,既能保證麵團在經過這一對滾壓輪後有相同的厚度,又能夠在擠出麵團內氣泡的同時避免破壞麵團表面的麵筋薄膜。
文檔編號A21C11/00GK102845496SQ20121037254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
發明者呂國宏 申請人:新麥機械(無錫)有限公司